✔ 最佳答案
醫生的話
厭食症是一種精神病,百分之八十五發病於十三至二十歲之間。在美國,每一百名少女有一人罹患,尤見於演藝界(如芭蕾舞蹈員、歌星、模特兒)和運動員。家庭背景大部分是中產、專業或管理階層。而女性病患較男性高十倍。初期患者像不少少女般節食,約三分一的厭食病人節食前屬超重,但至正常體重仍不停節食。五分之一的病人病情非常嚴重,而只有百分之五能完全康復,其他多半時病時癒。
癥狀篇
怕肥
吃得太少(過份避免脂肪和醣)
體重過度下降,低於正常體重百分之八十五
劇烈運動
閉經(連續三次或以上經期沒有來)
後果篇
頭髮脫落
手腳凍冷,體溫低
易頭暈、失眠
精神和思維難以集中(部份病人會有偷竊行為)
情緒低落,焦慮(百分之五病人會自殺)
皮膚乾涸
便秘,肚痛
嚴重的情下更會影響健康如:
器官收縮
關節腫脹
心跳率不規則而引致心衰竭
肝受損
骨質疏鬆,易骨折
血壓低
原因篇
醫學界對此疾病的起因,看法不一,除了青春期發育的壓力之外,以下為可能之因素,但亦因人而異。每位患者有不同原因,亦夾雜多項因素之相互影響。
社會壓力
時尚推崇體態纖瘦輕盈,減肥廣告及宣傳彼彼皆是。肥胖除不美麗外,亦連帶不少負面意思,如笨鈍、缺乏朝氣。現時流行之時裝亦偏重細碼及窄身剪裁。較肥胖者需與時尚說再見。青少年受朋輩和傳媒影響,體胖容易令自我形象及自信喪失。
操控
成功節食減肥意味可操控自己及生命,達到自主,不再孤立無援。多少減肥者因為減肥成功而雀躍,而四周朋友的欣羡更形成無形的推動力。
家庭背景
壓食症患者多來自一個沒有彈性,要求嚴格,不可出錯的家庭。而患者較多認同追求完美主義者,視口腹之欲為貪念失控。
挫折
每人有不同方法應付失意。對某些人來說,挫折,例如友誼中斷,亦能激發厭食現象。
治療篇
病向淺中醫,及早發覺尤其重要。雖然大多數病人否認有病,不肯就醫,可是初期的厭食症患者較易受助,曠日持久,每愈下,則愈難醫理。
一旦發現問題,病人需交由有經驗的的精神科醫生或心理學家診斷。
家人角色非常重要,如提供資料,協助打點飲食,包括家人看管以便患者定時進食充足的卡路里。家人的扶持非常重要,要多聽及與患者參與家庭治療,協助適應成長和挫折。
用認知方法糾正患者對食物及自己的錯誤思想。如針對自己過份的批判,偏激的要求完美,對其他人的評價過份敏感(如其他人是否對體重加倍留意),或挫敗恐懼(例如你多吃了一點,最壞的後果會是如何)協助患者成長,對體重及食物有更正確的認識。
若情緒方面有嚴重憂鬱或自殺傾向,醫生亦會針對狀安排適當的住院或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