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何時攻打台灣的?

2006-11-07 9:24 pm
鄭成功何時攻打台灣的?

回答 (2)

2006-11-07 9:27 pm
✔ 最佳答案
對歷史知識稍有興趣的人都能夠真切地體認,鄭成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獨具特色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所生活的時代,值17世紀上中葉,中國大地正處於天崩地裂、內憂外患的年代。在強勁崛起的滿清政權的軍事進攻下,殘明政權山河破碎、風雨飄搖。與此同時,人類歷史進入了大航海時代,世界呈現出第一波的全球化。西方殖民者為追求高額商業利益,競相把擴張的矛頭指向東方。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于1624年佔據了我國的寶島台灣,並時刻覬覦東南半壁。面對清政權推行民族壓迫政策,面對荷蘭殖民者咄咄逼人的侵略野心,時代呼喚出了一代英雄鄭成功,他自覺地肩負起歷史的重任,高舉義旗同清政權作頑強的抗爭,企圖挽狂瀾于既倒,恢復明朝統治的正朔。他以“堅冰可渡”的非凡膽魄,率領大軍東渡台灣海峽,完成了驅逐荷夷、光復祖國寶島的壯舉。他用短短的一生,譜寫了悲壯激越、可歌可泣的輝煌篇章。

與歷史上其他英雄人物相比較,鄭成功是唯一一位可以串聯中國大陸、台灣、日本與荷蘭的歷史人物。在海峽兩岸,鄭成功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在鄭成功大部分時間所居住的閩南和台灣,有關鄭成功的史跡隨處可見,傳說耳熟能詳。特別是在台灣,祭祀鄭成功的宮廟達140余座,每年都要舉行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在閩臺老百姓的心目中,鄭成功兼具有民族英雄、祖先、神明與傳奇人物的特色。在日本,鄭成功也深受崇敬。1624年,鄭成功誕生於日本平戶,他的父親鄭芝龍是南安石井人,他的母親田川氏是日本人。因此,鄭成功的身上,流淌著中日民族交融的血液,在中日兩國源遠流長的交往史寫下了一段佳話。1962年,日本長崎縣平戶市政府,修建了一座中日式宮祠---鄭成功廟,前往朝拜者絡繹不絕。在西方,鄭成功也倍受關注。西方的文獻,通常把鄭成功稱為“國姓爺”。他用堅強有力的軍事手段和成熟靈活的外交手段同荷蘭人打交道,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令他的對手也不得不折服。如果查閱史書,人們還可以發現,荷蘭人從佔領台灣到被逐出台灣,前後達38年(1624-1662),而這38年正巧是鄭成功的一生。有人因此驚嘆地評說,鄭成功這一偉人仿佛天生就是註定為中國完成驅荷復臺的偉業的。

鄭成功是那個年代集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經濟家于一身的大英雄。他雖然只活了短暫的38年,但是他的輝煌功業和人格魅力卻光彩奪目,他用全部的忠誠和激情,為後人樹立了光輝的楷模,他用自己成功和失敗的戰例,豐富了中華軍事文化的寶庫,他以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給人間留下了一股浩然正氣,深刻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參考: 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41900881
2006-11-08 10:13 am
1661年3月23日鄭成功親率將士2.5萬、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出敵不意地在台灣鹿耳門及禾寮港登陸。

圖片參考: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picture/zhengchenggong.jpg
東進台灣
1661年康熙皇帝初即位,之前的鄭氏降將黃梧陳滅賊五策,包括長達20年的遷界令,自山東至廣東沿海廿里,斷絕鄭成功的經濟支援;毀沿海船隻,寸板不許下水;同時殺成功之父鄭芝龍於寧古塔流徙處,(一說斬於北京柴市口,即今府學衚衕西口,元代刑場);挖鄭氏祖墳;移駐投誠官兵,分墾荒地。由於清政府的新策略,鄭成功和他的軍隊斷絕了經濟來源,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不得不放棄以近岸離島為基地,騷擾東南沿海的軍事策略,轉而進攻已久為大航海時代以來遠渡重洋來到亞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荷蘭人所分別殖民割據的臺灣,作為新的基地,這一年三月二十三,鄭成功親率將士2.5萬、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出敵不意地在鹿耳門及禾寮港登陸。先以優勢兵力奪取荷軍防守薄弱的赤嵌城(今臺南市內),繼又對防禦堅固的首府臺灣城(今臺南市安平鎮)長期圍困。經過九個月的苦戰,在早年由其父協助渡海的漢人移民的支持下於1662年打敗荷蘭人,迫使殖民總督揆一於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簽字投降,撤離臺灣。於是祭告山川,頒屯墾令,開東寧王國,立鄭家天下,擁有現在台灣南部以及一部份東部的土地,設「承天府」,改臺南為「東都」,以示候明永曆帝東來之意,爭取明朝遺臣效忠。另闢海外乾坤、抗清朝於海外。同年4月間傳來桂王朱由榔死於緬甸的消息。雖然仍有其他明朝宗室在台,但成功已決定不再擁立新帝,自為台灣之主。鄭成功在臺成立第一個漢人政權,然而,因為當時熱帶地方衛生條件不好,鄭成功感染時疫,終於病倒,同年5月病逝,享年39歲。原葬臺南洲仔尾,1699年遷葬南安祖墓。

圖片參考:http://www.ylib.com/taiwan/tainan/city/middle/images/m35_1a.jpg


收錄日期: 2021-04-23 12:45: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07000051KK0130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