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歷史告訴我們,文化沖突是不能用征服或消滅來解決的。文化根植於人的內心,征服或消滅隻能是暫時的,結果總是“怨怨相報”,制造新的仇恨。中國人講究的是“冤家宜解不宜結”,解即“化解”。“化解”就是溝通、對話,達到相互理解。中國文化所追求的從來不是一種文化對另一種文化的“拯救”,更不是一種文化對另一種文化的覆蓋或征服,而是文化的多元共存,保護文化生態的自然發展。
多元共存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表現為“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重點是“和”。“和”的本義是指不同事物的協和並存,也就是探討諸多不同因素在不同的關系網絡中如何共處。不同事物的並存並不是在各自孤立的狀態下靜態地並存,而是在不斷的對話和交往中,從互相矛盾乃至抵觸,到互相認識、互相吸取補充,並以自身的特殊性証實人類共同的普遍性的存在,這是一種在相互關系中不斷變化的、動態的並存。
在中國,儒家立論的基礎是人和人的關系,道家立論的基礎是人和自然的關系,都是不同的領域內探討如何“和而不同”。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理想是“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萬物並育”和“道並行”是“不同”﹔“不相害”、“不相悖”則是“和”。庄子的最高理想是“太和萬物”,使世界達到最完滿的和諧。作為儒家核心的道德倫常觀念,力圖找到兩者之間關系的和諧與適度。所以說:“禮之用,和為貴”。“禮”是共同遵守的原則和規范,它必須在和諧、適度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實現。這種在“適度”的基礎上,不斷開放,不斷追求新的和諧發展的精神,為多元文化共處,化解矛盾沖突提供了不盡的思想源泉。
現如今,西方對非西方文化的態度的轉變提供了化解文化沖突的可能。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后期資本主義文化已經發生了深刻的危機。正如法國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蘭所說,資本主義的個人主義包含了自我中心的閉鎖與孤獨﹔它的盲目的經濟發展給人類帶來了道德和心理的遲鈍,造成各領域的隔絕,限制了人們的智慧能力,使人們在復雜問題面前束手無策,對根本的和全局的問題視而不見﹔科學技術促進了社會進步,同時也帶來了對環境、文化的破壞,造成了新的不平等,以新式奴役取代了老式奴役,特別是城市的污染和科學的盲目,給人們帶來了緊張與危害,將人們引向核滅亡與生態死亡。這與早期資本主義追求自由、平等、博愛,解放人性的理想不異天壤之別。
西方的文化反思推動人們更多地探索和研究非西方文化,特別是掀起了重新認識東方的熱潮。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文化勢必成為一個西方文化注目的對象。正如法國學者於連·法朗索瓦所說:“中國的語言外在於龐大的印歐語言體系,這種語言開拓的是書寫的另一種可能性﹔中國文明是在與歐洲沒有實際的借鑒或影響關系之下獨自發展的、時間最長的文明……中國是從外部正視我們的思想──由此使之脫離傳統成見──的理想形象”。
所有這些變化都有利於東西文化的溝通、促成文化沖突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