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一)本人同意以上的「dat 米」應寫成粵音為dek6的「糴」字
糴本身有買入穀物之意,當然包括米在內。而糴米則正有買入米糧之意。
查古典文學中,皆有用此字: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經霖雨絕糧,遣婢糴米,因爾逃竄,三四許日,方復擒之。
※元˙陳泰˙集民謠二首之一:縣官催租吏胥急,糴粟輸官莫論直。
這個字亦很有趣,除了從米部,就知其與穀物有關;其左手邊上部份還有一個「入」字,就可推知道它是「買入穀物」之意;因此與其相對的還有糶(音tiu3/跳)字,其左手邊上部份有一個「出」字,可知這是「出賣穀物」之意,與糴字相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但本人不同意以「浟浟」作為其字,查字典之意:
「浟浟」從水部,實為形容水緩緩流動的樣子,跟行行走走沒有關係
(
http://www.zdic.net/zd/zi/ZdicE6ZdicB5Zdic9F.htm)
本人跟據各字典,網頁及粵語協會的意思,此字應當作為從走部的「趯」字,只其部首就與走字有莫大關係。本人有下列證據作証:
(a)查教育部國語辭典已經有收錄「趯趯」此字:
其意正是往來的樣子。可見於《詩經.小雅.巧言》:「躍躍(通趯)毚兔,遇犬獲之。」又可見於《史記˙卷七十八˙春 申 君傳》:「詩云:趯趯毚兔,遇犬獲之。他人有心,余忖度之。」
http://140.111.34.46/cgi-bin/dict/GetContent.cgi?Database=dict&DocNum=41326&GraphicWord=yes&QueryString=趯
(b)《廣東俗語考》又說「趯」是指人急走時,其狀如跳舞:
「趯音疔入聲。急走為趯。走路為趯路。又曰趯起。『廣韻』音逖。跳貌。『詩』趯趯阜螽。『傳』躍也。急走者其足如跳也。」
(c)藝談小築的網頁更對此字有詳盡解釋:
http://hk.geocities.com/venusmama9161/literarywings_frankie/literarywings_fascinliteration_cul13.htm
「走走笛笛」對於生活節奏急促的香港人來說,差不多是每天的指定動作。換做書面語,「走走笛笛」即是「走來走去」,「四圍笛」即是「四處奔波」。在日常的口語中,「笛」有走動不定的意思。很多人以為「笛」無字可寫,那是不對的。「笛」的本字應該是「趯」。
「趯」字的來源可謂相當古雅。東漢的《說文解字》云:「趯,踊也。」又云:「踊,跳也。」
「趯」的本義是跳躍。
《詩經》的《召南‧草蟲》和《小雅‧出車》均有「喓喓草蟲,趯趯阜螽」一句。《毛詩傳》謂:「趯趯,躍也。」
《廣雅‧釋訓》亦云:「趯趯,跳也。」「趯趯阜螽」所指的就是螽斯跳上跳下的樣子。
「趯」又通「躍」。《詩經.小雅.巧言》:「躍躍毚兔,遇犬獲之。」曹植《顰舞歌.孟冬》:「趯趯狡兔,揚白跳翰。」「躍躍」和「趯趯」都是跳躍之貌。
後來,「趯」由跳躍引申為走動。比如《韓詩章句》在解釋《詩經》「躍躍(趯趯)毚兔」一句時便指出:「趯趯,往來貌……謂狡兔數往來逃匿其跡。」粵語取了這個意思,管走動叫「趯」。《廣東新語.土言》:「走為『趯』,取《詩》『趯趯阜螽』之義。」《廣東通志》:「廣州謂走為『趯』。」可見粵語叫走動做「趯」,自有其來由。
關於「趯」(tik1)的讀音,《廣韻》標「他歷切」,讀「剔」。經過音變,t-聲母轉為d-聲母,韻尾也拉長了,所以產生了「笛」(dek8)這個音。《東莞縣志》:「疾走曰『趯』……今土音讀與笛、糴相近。」
http://bbs.cantonese.org.cn/dispbbs.asp?boardID=114&ID=2896&star=4&page=
(d)據《生活粵語本字趣談》陳伯煇、吳偉雄著(香港:中華書局,1998):
趯 (dek8): 走動的意思,如「走走趯趯」。
故本人十分肯定「走走趯趯」才為正字,而非「走走浟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