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該大家幫幫手,我要修辭,記敘,說明

2006-11-07 2:25 am
我要修辭,記敘,說明 <=呢三樣野既說明 ,愈多解釋愈多字愈好,得既話比埋重點,資料網站,急要唷唔該,我要將d資料放係word到,愈多字愈好,唔該哂!!!

回答 (2)

2006-11-07 2:30 am
✔ 最佳答案
修」,是修飾的意思;「辭」的本來意思是辯論的言詞,後引申為一切的言詞

2006-11-06 18:36:30 補充:
記敘能力一. 定義凡是文章內通過敘述事物發展的經過和人物言行來表達某特定主題的,就是運用記敘能力來寫作了。而在傳統的文體概念裏,最需要運用記敘能力的文體,自然就是記敘文。寫記敘文最重要的要素是序列,序列是指事件在文章裏的排列次序,簡單舉個例,甲事發生在前,乙事緊接發生,在文章裏先寫甲事,再寫乙事,這就是順序的寫法;其他的要素包括人物、地點、時間、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若能在文章裏把這六個要素交代清楚,文章內容便會顯得完整和清晰。 

2006-11-06 18:37:07 補充:
作者能把事情交代明白、條理分明、線索清楚方可說具備記敘能力。至於表現方法則以敘述、抒情、描寫和議論為輔。應用記敘能力的文類範圍甚廣,包括日記、故事、回憶錄、參觀訪問、歷史、傳記、遊記等等(高原、孫秉偉,1989)。二. 記敘能力的要素1. 記敘文的類型  記敘文類包括了寫人和記事,這兩方面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寫人離不開事件,記事也離不開人物。它們的區別在於:記事的記敘文:通過敘述和描寫一件事件,展現出它的思想意義。 寫人的記敘文:以人物為中心記敘和描寫,通過人物的思想和行為來感染讀者。為求突出人物的形象,一般都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2006-11-06 18:37:37 補充:
肖像描寫:肖像是人物外表,包括身材、容貌、服飾、神態、表情等。肖像描寫得好,可以反映人物性格特徵和內心世界,同時也可突現人物的社會地位、身份、年齡、職業、性別等。 語言描寫:刻劃人物,要利用人物自己的語言來表現他們,並反映出他們的個性,符合他們的經歷、身份、年齡、職業等特點,表露他們當時的心情。語言描寫得好,則能具體刻劃出人物的動作、神情、姿態等。 行動描寫:人的日常行為裏有許多無聲的身體語言,這些身體語言其實反映了人的思想和性格。作者如能描寫人物的行動,有助突出人物的性格。 心理描寫:作者直接的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

2006-11-06 18:38:00 補充:
2. 記敘文的組織 寫記敘文當然是為了記事,故必須以事件為線索貫穿全文,扣緊事件發生、發展經過和結局來展開記敘。作者可以循以下各部分來組織要記敘的事情:交代起因:事件的來由,往往是文章的起點,交代起因,能讓讀者知道來龍去脈,看得更清楚。當然,作者也可以在事件的其他部分開始交代。然而,起因往往不是事件的主體,所以交代得簡明已足夠; 詳述經過:事件開始了就會發展和變化。這部分是文章的主體,中心思想也是透過這部分表現的。因此,寫作時應注意:

2006-11-06 18:38:34 補充:
只記敘一件事的先後經過,要注意過程裏的直線聯系,即事件與事件之間的前後因果關係,按事件發展變化的時間先後來記敘; 如果一篇文章同時記敘數宗事件、數個場面或同一事件裏的不同層面,那就需注意各部分間的橫線聯繫,若記幾件事,可按事件間的內部聯繫來展開記敘。若文章同時寫數個場面或事件的幾個方面的話,則應有具體的場面描寫,不能只敘述過程。場面寫活了,事件就能引人入勝。例如《大鐵椎傳》,既寫大鐵椎在山下與馬賊大戰的情景,同時又寫宋將軍在山上觀戰的心理,作者還加入描寫當時月色的文字,這些部分就是照顧到事件和場面之間橫的聯繫了。

2006-11-06 18:38:49 補充:
點明結果:記敘文必須點明結果,告訴讀者事件的結局、問題最後如何結束等,這樣事件才算完整。若採用順敘法,結果須在最後點出;若採用倒敘法,則結果可在文章起首點出,但要注意寫得簡明,切忌畫蛇添足。就情節發展來說,結果的部分應在全篇文章的高潮過後,對讀者最具吸引力的部分也過去了,所以結果就不要拖得太長,不然就變成反高潮。

2006-11-06 18:40:14 補充:
3. 記事的序列模式和內容事件在文章裏的排列次序稱為序列模式,它包括以下數種模式: 以事件情節發展為主:即按事件發生、發展、結果來安排結構。適用於記敘一件事為主的文章,主要為突出事件的詳細過程和意義; 以時間先後為主:任何事情都會在一定的時間內發生,並隨著時間推移而發展,故以時間為脈絡安排文章結構,讓事件的來龍去脈一目了然; 以地點的轉移為主:文章內容隨著作者的腳步開展,有利於再現當時的情景。

2006-11-06 18:40:39 補充:
  至於內容方面,需要注意以下要點(高原、孫秉偉,1989):圍繞中心思想:確定中心思想後,要根據需要來選擇材料,詳略得宜; 選擇真實的材料:材料要真實、具體,故最好是以作者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來做題材,還要符合生活的本來面貌,絕不可脫離實際地胡編亂造; 選擇作者最熟悉的材料:要以自己印象最深刻和感受最強烈的事物作為材料,那麼寫出來的文章才感情真摰,讀者方有共鳴。

2006-11-06 18:41:45 補充:
4. 記敘文的結構  記敘文的結構是指作者如何安排序列內的事件,哪個先寫哪個後寫,總括而言,有以下數種:順敘:按事情發生的先後次序推移,由起點開始敘述; 倒敘:從事件的結果,或事件發展過程中某一個突出的片段開始,再從頭敘述事件,造成時序上的顛倒。運用倒敘法旨在強調事件的結果,突出中心,吸引讀者,若運用得當,文章會更生動; 。

2006-11-06 18:42:07 補充:
插敘:在順敘過程裏,暫時停頓下來,插入一段與主體事件有關的片段,而在插入的部分結束後,再銜接先前停頓的地方,繼續敘述事件。運用插敘法,旨在映襯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豐富文章內容,深化中心思想; 補敘:加插一段額外的敘述片段來補充或說明正在敘述的事件,令文章內容更豐富,表達得更清楚完整,對人物刻劃、主題表現等起積極作用。

2006-11-06 18:42:23 補充:
比較說明把兩種或以上的事物加以比較,揭示事物之間相同與相異的地方,從而區別事 物,說明道理。

2006-11-06 18:42:34 補充:
定義說明 用下定義的方法,指出要說明的對象的性質特點。分點說明 把要說明的事物分開要點,逐點說明。分類說明 把要說明的對象分開類別,逐類說明。多角度說明 從幾個角度對同一事物加以說明,顯示出該事物的特點。描述說明用描述的方式,顯示要說明的對象的特點。數據說明引用數據來顯示說明對象的特點。舉例說明用具體的例子來說明事物或事理。比喻說明以人們較常見的,熟悉的事物來作比喻,以說明事物、事理,使說明更清楚。引用說明引用重要人物的話來加強說明的效果
2006-11-07 2:31 am
修辭學是研究修辭的學問,是語言學的範疇。修辭是增強言辭或文句效果的藝術手法。自語言出現,人類就有修辭的需要。修辭可以令人:

修飾自己的文章、語言,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加深別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
更清楚了解別人的意思,不會受修辭手法的影響而有所誤解
便於分析、欣賞文學作品
目錄 [隱藏]



4 參看
5 參考
6 外部鏈結



[編輯]
語源
漢語中的最早的修辭一詞出現在《易經》:「修辭立其誠」。是修飾文辭的意思

修辭的「辭」可以分為文辭(寫文章所用的)和言辭(或稱語辭,口頭說話所用的)。最初的修辭和語言一樣,重心都在說話方面;就連「辭」這個字最初也是指言語,而非文字的組合——說文解字:「訟辭也。」後來重心才向文辭發展。

[編輯]
歷史
修辭學是由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發展起來的。這時的修辭學更適合稱為修辭術,是指演說的藝術。在亞里士多德著作《修辭的藝術》的第一句,他描述修辭為辯證法的相對物,即是說辯證方法是找尋真理的要素,修辭方法便用作交流真理。

在中國古代,先秦就已經有了關於修辭的零星言論。例如莊子很重視寓言的效果;惠施十分重視比喻手法。兩漢時期的學者曾激烈討論《詩經》的基本修辭手法:賦、比、興。

魏晉之後,不少文學批評作品如各式各樣的詩話、詞話都有談論修辭,但專門談修辭學的作品還很少。例如劉勰的《文心雕龍》是首部「修辭」二字的意思和現代理解相同的作品,書內亦談了不少修辭手法。而宋朝陳騤的《文則》則可視為第一部修辭學的專著。

五四運動以後,修辭學擺脫了文學批評的範圍,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當時的修辭研究主要有兩種傾向:

模仿西方的修辭著作
輯錄古人的說法
漢語中最重要的一部修辭學著作就是陳望道在1932年出版的《修辭學發凡》。

記敘手法就是記敘文的寫作手法, 常用的敘述方法有順敘、倒敘和插敘!!!

順敘就是按客觀事物發生發展的先後次序進行敘述。倒敘就是把事件的結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前面敘述, 以引起讀者註意, 然後再按事件的一般發展順序進行敘述。插敘是在記敘某一事件時由於情節需要, 插入記敘其他相關事件。倒敘和插敘是長篇文章的寫作手法。通常應試作文為短篇, 用順敘即可有效達到目的。如果想突出戲劇效果, 在情節確實允許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倒敘加強文章吸引力和感染力。

記敘文就是以記人敘事為主要內容的文體, 通過敘述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和結果及人物的經曆、發展、變化情況對事件或人物做全面介紹。常見的形式有新聞報導、日記、傳記、故事、寓言、游記、回憶錄等。

記人和敘事關系密切, 通常並存於同一篇文章裡, 寫作時要有側重點。敘事性記敘文以事為主, 著重有條有理地敘述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及發生發展的整個經過, 人物描寫穿插其間, 為事件服務, 不能喧賓奪主。記人性記敘文以人為中心, 也離不開敘事,但不能簡單地做敘述, 而要通過介紹人物的身世經曆或事跡突出人物個性特征。

無論記人還是敘事, 文章中都必須有一條統一的貫穿全文的線索, 通常以時間、空間或事件的內在聯系為敘述的主線。敘事性記敘文可以圍繞事件發展過程來寫, 以記人為主的文章則要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線索安排細節材料。

記敘文還要註意時態問題。如無特殊情況, 整個段落和文章要保持時態一致, 不要無原因無目的地變化時態。敘述日常生活時應采用的基本時態是簡單現在式, 若想在這個時態基礎上表達已發生情況用現在完成式, 表達正在發生的情況用現在進行式, 表達將要發生的情況時用簡單未來式。在敘述過去發生的事情時基本時態應為簡單過去式, 在此基礎上可根據具體情況相應地使用過去進行式、 過去完成式、 過去未來式等。


比較說明把兩種或以上的事物加以比較,揭示事物之間相同與相異的地方,從而區別事 物,說明道理。
定義說明 用下定義的方法,指出要說明的對象的性質特點。
分點說明 把要說明的事物分開要點,逐點說明。
分類說明 把要說明的對象分開類別,逐類說明。
多角度說明 從幾個角度對同一事物加以說明,顯示出該事物的特點。
描述說明用描述的方式,顯示要說明的對象的特點。
數據說明引用數據來顯示說明對象的特點。
舉例說明用具體的例子來說明事物或事理。
比喻說明以人們較常見的,熟悉的事物來作比喻,以說明事物、事理,使說明更清楚。
引用說明引用重要人物的話來加強說明的效果。


收錄日期: 2021-04-19 12:54: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06000051KK0294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