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10分!!

2006-11-05 11:06 pm
古印度的文化,政治,經濟,社會資料

回答 (2)

2006-11-05 11:16 pm
✔ 最佳答案
印度擁有全世界最古老文化之一,其古代文化最古老的紀錄係印度河谷之考古發掘的出土,年代約為3000BC-1500BC。在1500BC至1400BC期間,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毀滅印度河文明,開始一段印度歷史上的黑暗時期。雅利安人自北方分批南下,於三百年內逐漸深入印度各地,其後始進入吠陀經故事記載的年代。印度河文明與古希臘和古埃及文明不同,在征服者蹂躪下仍能僥倖存活,雖其文明內涵一再地受到修改,廣大的印度領土間有山脈與沙漠的阻絕致使其政治不統一,因此導致接下來的歲月裡各地文化分歧。然而印度教卻一直以其對各種形而上概念的驚人包容力而著稱於世。一般推究印度宗教的起源,皆溯源於雅利安人入侵北印度之後的吠陀文化[1]。
但是考古上的發現卻指出印度宗教裡的許多概念或許起源得更早。特別是印度河文明的古代印度城市遺跡----摩罕吉達羅(Mohenjo-daro)和哈拉巴(Harrapa),研究當時當地人民的文化表現卻發現,在1500BC雅利安人入侵之前,印度河流域便有發達的文明興起了一千年左右的時間,其中以哈拉巴文化最為顯著,而其宗教祭典與儀式同樣鼎盛。現代的印度教對日常生活許多方面均制定嚴格律法,這些律法也許可遠溯至印度河文明史前時期,某些古印度制度是今日社會改革的主題,也透露出印度文化具有歷史一體性的可能。
在這裡有必要對印度河文明的考古發現[2]做些整理,以便想像古代人類的生活。就如同兩河流域曾有過燦爛輝煌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當時的印度次大陸的土地是潮濕而佈滿了森林,印度河沿岸土壤肥沃,供水充裕,利用河川交通便捷。以印度河流域為中心,經過文明第一期的半游牧階段,然後發展成農耕村落性態,2000BC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氾濫農耕,文明中期或許有小型城市的試建,其後開啟了文明後期計劃性城市的時代。現今喀拉蚩附近的摩罕吉達羅與德里西北邊的哈拉巴是印度河文明著名的古代遺跡,環繞這兩個中心城市,遍佈整個印度河平原,也挖掘出許多古代的文物與建築。遺跡中百分之九十是村落般的小型遺跡,足可證明城市的存在主要是由小型的農村所支撐。
現今熱帶無人地區的確是密林遍佈,到處是沼澤與叢林,那麼古代未開發的印度河沿岸,似乎不像是現在巴基斯坦境內沙漠化嚴重的樣子。廣布的村落文化同時也意味著廣泛的農耕,而農耕需要耕地,自然需要砍伐存在已久的森林以取得。恣意改變地貌以求更長遠的生存,卻似乎種下人類文明滅亡的種子也未可知。
摩罕吉達羅與哈拉巴兩座古城約建於2000BC,是基於整然有序的城市規劃所建成,城內不但有水井和下水道等供水與排水設施,甚至有沖水廁所與垃圾桶,可見當時衛生觀念之先進與土木工程學之優異。已發掘出的城市大都建築在印度河河邊,有些開鑿運河並且建造碼頭,說明了這些城市仰賴河川運輸的程度。
城市中的市街井然有序,城市東方有貫穿南北的寬廣大道,市街周圍則有城牆環繞成四邊形。城牆是用燒磚製作的,或許使用大量的木材作為燃料,而大量砍伐附近的森林足以遭致不良的後果,為印度河文明的盛衰埋下變數。現今阿富汗境內磚窯燒磚使用灌木而不用喬木,或許是遠古留下來的教訓吧。市街西邊則有城塞聳立,由城牆圍繞並且建有瞭望台。城塞內建有人工祭壇、大型穀倉、神殿與會議設施,還有類似大型游泳池的沐浴設施,推測有一定的統治階級與祭祀儀式。城市裡挖掘出許多陶器,青銅器和特殊石器,並且可以推論一定的度量衡的存在。同時也挖掘出印章,上刻有文字,足可證明語言的使用。
城塞與市街分開,與城塞便是城市主體的概念相反,這也是成熟的規劃城市的特色。當附近的村落人口增加,開始在商業交通繁忙的地帶形成市鎮時,通常是市鎮本身存在防禦性武力,並且在市鎮周圍建立城牆防禦外敵的侵擾。而兩座古城選擇在交通方便的平原上建立市鎮,在附近高隆的丘陵上建立軍事據點,已經顯露出久經戰事的智慧,但也有可能是階級制度分別而將統治階級的宮殿隔開建造。經由規劃的城市也意味著戰爭或是大洪水後整個城市遷徙或重建的可能性。
洪水氾濫帶來農耕必須的肥沃土地,但是當洪水摧毀城市卻能令整個文明動搖。摩罕吉達羅古城就至少受到三次大洪水侵襲,城市幾乎成為廢墟,因而能夠覓地或就地規劃重建,遂成為現今發掘出的規劃城市的風貌。然而神話一般的大洪水卻沒有瞬間沖毀印度河文明,事實上侵襲當時城市的洪水並不激烈,但是氾濫程度無可比擬。其氾濫規模甚至將大城市全體吞噬,歷經數月或數年仍然不消退,居民則想辦法將洪水引退,重建氾濫後的摩罕吉達羅。這些洪荒的故事可以由城市遺跡內後達三十至七十公分的堆積土層得知。文明後期的城市並非因為一日的洪水而消滅,但是洪水氾濫後不可居的城市,相對於文明日漸衰頹的恢復力,城市被遺棄事實上是文明終結的結果。
參考資料:
people

佛教創立者是釋迦牟尼,原為印度北部迦毘羅衛小王國的王子,從小學會各種武藝,且長於辭令,能讀善寫,15歲被其父淨飯王立為太子,17歲娶妻生子。後感人生生、老、病、死等痛苦,29歲離家出外修行,最初到鄰國摩揭陀境內一座高山上苦修,歷時6年,無法找出解除痛苦的答案,下山南至迦耶地方,在一棵菩提樹下靜坐7天,頓然有悟,洞澈事理的根源,心中煩惱盡除,時年35歲。此後以超度眾生為務,到處傳教,信徒尊稱他為佛陀 Buddha,原意為大澈大悟者
2006-11-05 11:18 pm
一提到古印度,人們腦海中浮現出來的是甚麼?大概很久都很難有甚麼東西浮現出來吧?為甚麼?因為大家對古印度很陌生,沒有具體東西可以浮現出來,其實印度有很多極有歷史意義的東西,也有極多參考資料,不過都是英文的,所以我們中國人對它就很陌生了,希望從此可以扭轉過來。

玄奘在他所撰的「大唐西域記」中,對於戒日王統治下的印度政治、社會情勢記述甚詳。據說每隔五年在普拉雅加所舉行稱為「無遮大施」的大規模慈善集會,盛況空前,由印度各地聚集的佛教、婆羅門教、耆那教等僧侶以及民眾達五十萬人以上,戒日王亦率二十個小國王出席,以各種財寶佈施。他不論是對「四姓籍」(Caste)或各個宗派,均以寬容而慈惠之心待人,對民眾之請願亦無不傾聽,玄奘盛讚其為偉大的君主。

西元六四七年,戒日王逝世,印度的統一乃急速地崩潰,遂又陷入各勢力分立的狀態。混亂的情勢延續數世紀,再一次的統一則要到十二世紀末,由入侵的回教徒所完成的,因而戒日王所統一的國家之瓦解可說是印度古典時代的結束。


印度史各時代的君主,無不以統一全印度、保衛印度使其不受外敵侵略為職志。因此產生了統治全印度理想帝王-「轉輪聖王」的思想。

印度在捷报频传中迎来了新的一年。在过去一年中印度实现了近年来最快的經濟增长,并且看来还会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趋势。分析人士指出,印度的经济迅速发展是多年来实行经济改革的结果。

2003年第三季度,印度的經濟增长率达到8.4%,这个数字大大高于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期,使印度仅次于中国,成为同一时期亚洲经济增长率第二高的国家,从而使人们提高了对2003财政年度印度经济增长率的预期。印度2003年财政年于今年3月结束,一些经济学家预期,印度本财政年度的经济增长率将接近8%,大大高于上一个财政年4.3%的经济增长率。

美国标准普尔公司信用评级分析师慕克吉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说,印度2003财政年度的经济增长率预期将会在7%以上。他说,看来印度经济已经走出低谷。慕克吉说:“这一年是印度很好的一个年头。因为看来前几年经济低迷的状况终于结束了。目前的迹象显示,工业及服务领域都将有更多的业务活动。农业也获得了极大的增长,这主要是得益于一个很好的雨季。因此,我认为获得高经济增长率是印度2003年度的一个主要成就。”

印度经济的迅速增长促进了印度日益增多的中产阶级的高消费。印度的股票价格去年增长了70%以上,成为亚洲仅次于泰国表现第二好的国家。2003年,印度市场从国外吸引了70亿美元的投资,这是自从10年前印度向外国投资者开放股市以来,获得外资数量最多的一年。去年12月,印度的外汇储备超过1000亿美元。而在12年前,印度已接近拖欠偿还债务的边缘。

印度经济为什么能在2003年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呢?印度工业联合会高级经济学家甘古利认为有几个主要因素。他说,生机勃勃的高科技文化创造了一种火爆的外包工业,良好的雨季导致农业增长率提高,此外,印度的制造业也获得了较高的利润。甘古利说:“许多大公司进行了重组。它们经历过一段经济低增长的时期。在那段时期,它们看到必须大大降低成本。由于进行了改革,现在它们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2003年,印度公司首次进入国际公司并购市场,他们购买了35家外国公司,由此可见印度初步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12年經濟改革开花结果*

美国标准普尔公司信用评级分析师慕克吉说,印度經濟能够实现腾飞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工业与服务业的结构变化,而结构改革又是印度12年的经济改革带来的结果。慕克吉说:“从1991年开始,印度就开始了缓慢的改革。在这段时期内,有时候在这方面进行一点改革,有时候在那方面进行一点改革。但所有这些一点一滴的改革,最后积累起来就使印度工业和服务业更具竞争力。”

展望未来,慕克吉对印度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慕克吉说:“我认为前景是非常好的。因为要知道,在过去十年,大约有6千万印度人已经脱离了贫困线,这是印度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中国在过去20年期间使两亿多人脱贫,这是人类历史上的最佳记录。我认为,我们将会在今后几年看到,印度有更多的人由于国家的经济增长而脱离贫穷。我们还将看到,印度经济将对外部世界更为开放,以便进行更多的贸易和投资。”

慕克吉说,今年印度将要举行大选。无论谁赢得选举,下届政府恐怕都将会更快地推动经济改革,这将导致更快的经济增长以及更多的人脱离贫穷。他认为今后几年印度老百姓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印度擁有全世界最古老文化之一,其古代文化最古老的紀錄係印度河谷之考古發掘的出土,年代約為3000BC-1500BC。在1500BC至1400BC期間,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毀滅印度河文明,開始一段印度歷史上的黑暗時期。雅利安人自北方分批南下,於三百年內逐漸深入印度各地,其後始進入吠陀經故事記載的年代。印度河文明與古希臘和古埃及文明不同,在征服者蹂躪下仍能僥倖存活,雖其文明內涵一再地受到修改,廣大的印度領土間有山脈與沙漠的阻絕致使其政治不統一,因此導致接下來的歲月裡各地文化分歧。然而印度教卻一直以其對各種形而上概念的驚人包容力而著稱於世。一般推究印度宗教的起源,皆溯源於雅利安人入侵北印度之後的吠陀文化[1]。

但是考古上的發現卻指出印度宗教裡的許多概念或許起源得更早。特別是印度河文明的古代印度城市遺跡----摩罕吉達羅(Mohenjo-daro)和哈拉巴(Harrapa),研究當時當地人民的文化表現卻發現,在1500BC雅利安人入侵之前,印度河流域便有發達的文明興起了一千年左右的時間,其中以哈拉巴文化最為顯著,而其宗教祭典與儀式同樣鼎盛。現代的印度教對日常生活許多方面均制定嚴格律法,這些律法也許可遠溯至印度河文明史前時期,某些古印度制度是今日社會改革的主題,也透露出印度文化具有歷史一體性的可能。

在這裡有必要對印度河文明的考古發現[2]做些整理,以便想像古代人類的生活。就如同兩河流域曾有過燦爛輝煌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當時的印度次大陸的土地是潮濕而佈滿了森林,印度河沿岸土壤肥沃,供水充裕,利用河川交通便捷。以印度河流域為中心,經過文明第一期的半游牧階段,然後發展成農耕村落性態,2000BC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氾濫農耕,文明中期或許有小型城市的試建,其後開啟了文明後期計劃性城市的時代。現今喀拉蚩附近的摩罕吉達羅與德里西北邊的哈拉巴是印度河文明著名的古代遺跡,環繞這兩個中心城市,遍佈整個印度河平原,也挖掘出許多古代的文物與建築。遺跡中百分之九十是村落般的小型遺跡,足可證明城市的存在主要是由小型的農村所支撐。

現今熱帶無人地區的確是密林遍佈,到處是沼澤與叢林,那麼古代未開發的印度河沿岸,似乎不像是現在巴基斯坦境內沙漠化嚴重的樣子。廣布的村落文化同時也意味著廣泛的農耕,而農耕需要耕地,自然需要砍伐存在已久的森林以取得。恣意改變地貌以求更長遠的生存,卻似乎種下人類文明滅亡的種子也未可知。

摩罕吉達羅與哈拉巴兩座古城約建於2000BC,是基於整然有序的城市規劃所建成,城內不但有水井和下水道等供水與排水設施,甚至有沖水廁所與垃圾桶,可見當時衛生觀念之先進與土木工程學之優異。已發掘出的城市大都建築在印度河河邊,有些開鑿運河並且建造碼頭,說明了這些城市仰賴河川運輸的程度。

城市中的市街井然有序,城市東方有貫穿南北的寬廣大道,市街周圍則有城牆環繞成四邊形。城牆是用燒磚製作的,或許使用大量的木材作為燃料,而大量砍伐附近的森林足以遭致不良的後果,為印度河文明的盛衰埋下變數。現今阿富汗境內磚窯燒磚使用灌木而不用喬木,或許是遠古留下來的教訓吧。市街西邊則有城塞聳立,由城牆圍繞並且建有瞭望台。城塞內建有人工祭壇、大型穀倉、神殿與會議設施,還有類似大型游泳池的沐浴設施,推測有一定的統治階級與祭祀儀式。城市裡挖掘出許多陶器,青銅器和特殊石器,並且可以推論一定的度量衡的存在。同時也挖掘出印章,上刻有文字,足可證明語言的使用。

城塞與市街分開,與城塞便是城市主體的概念相反,這也是成熟的規劃城市的特色。當附近的村落人口增加,開始在商業交通繁忙的地帶形成市鎮時,通常是市鎮本身存在防禦性武力,並且在市鎮周圍建立城牆防禦外敵的侵擾。而兩座古城選擇在交通方便的平原上建立市鎮,在附近高隆的丘陵上建立軍事據點,已經顯露出久經戰事的智慧,但也有可能是階級制度分別而將統治階級的宮殿隔開建造。經由規劃的城市也意味著戰爭或是大洪水後整個城市遷徙或重建的可能性。

洪水氾濫帶來農耕必須的肥沃土地,但是當洪水摧毀城市卻能令整個文明動搖。摩罕吉達羅古城就至少受到三次大洪水侵襲,城市幾乎成為廢墟,因而能夠覓地或就地規劃重建,遂成為現今發掘出的規劃城市的風貌。然而神話一般的大洪水卻沒有瞬間沖毀印度河文明,事實上侵襲當時城市的洪水並不激烈,但是氾濫程度無可比擬。其氾濫規模甚至將大城市全體吞噬,歷經數月或數年仍然不消退,居民則想辦法將洪水引退,重建氾濫後的摩罕吉達羅。這些洪荒的故事可以由城市遺跡內後達三十至七十公分的堆積土層得知。文明後期的城市並非因為一日的洪水而消滅,但是洪水氾濫後不可居的城市,相對於文明日漸衰頹的恢復力,城市被遺棄事實上是文明終結的結果。








收錄日期: 2021-04-23 23:56: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05000051KK0287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