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怎樣去分寒底或熱底呢?
人的體質正常來說是沒有分寒、熱底的,只有屬於偏向寒底、熱底還是躁底,其實在中醫的理論上,健康標誌是陰陽平衡,包括機體內部、機體與環境之間的平衡。所以朱醫師指一般正常來說,人們是沒有寒熱底之分的,如果有都是因為本身身體出現問題,而導致體質偏向於不同的底子,常見的有寒底、熱底和燥底。由於熱屬陽,寒屬陰,所以民間就逐漸簡化為熱底和寒底。
一般來說,熱底的人是喜涼惡熱的,大便乾燥偏硬,而寒底的喜熱惡涼,大便多是稀爛的,而不寒不熱的無寒熱喜惡人士,每日大便都是不硬不軟的。
體質偏向寒、熱、燥都是會轉變的,比方體質偏寒的人不斷吃溫熱食物或中藥,平衡後不懂停止,會變成體質偏熱。同樣,體質偏熱的人常飲涼茶亦有機會變寒底。另外,如果經過大病、生育等,身體的機能可能會轉變,若營養補充不足,寒熱底都可能會互換。
大多數人士的底子多是傾向於寒性、熱性或燥性。傾向寒性底子的人,比較怕冷,食寒削食物會感到不舒服,更可能有頭暈、洩瀉、反胃、口淡的感覺;而熱底的人,體質較熱,進食煎炸食物會容易「上火」、心情煩躁、喉乾舌躁等;而燥底子的人皮膚會較乾,大便呈粒狀,眼睛乾涸,口舌更易有「飛滋」。
在寒冷的天氣下,不同體質的人有不同的寒冷表現,如偏向寒性的人,手腳特別容易冰冷,背脊經常感到寒冷,心臟功能亦會有影響。而偏向熱性底子的人,身體偏熱,所以一般都不怕冷,冬天時不會有手腳冰凍的情況。另外,燥底的人有時亦會感到手腳寒冷,但多數不會全身手腳冰凍,只會集中於指尖寒涼。
食野方面,偏寒性的人盡量少吃羊肉和生冷食品,而偏熱底和燥底的人應戒吃一些燥熱食物,多吃淮山、百合,更可有滋潤功效。由於寒冷天氣,身體特別容易受病菌感染,所以多做運動、常飲暖水、穿多件衣服,都是禦寒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