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投資外匯四門路
港人投資外幣,一般較喜歡能賺取較高息率,甚至匯價的外匯,除了傳統的外幣存款外,現時銀行也提供外幣高息投資存款、外幣買賣戶口、外匯孖展等服務,市民可因應本身需要及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外幣投資工具。
1. 外幣存款吸引力減
外幣定期或存款,都是風險最低及最簡單的工具,但投資者宜留意買賣差價。假設澳元兌港元牌價,賣出5.8170及買入5.7665計算,若客戶把1萬港元轉為澳元,再即時轉回港元,便會損失0.87%,1個月定存利率3.65厘,扣除此差額後,其實與港元存款利率已相差不大。此外,現時港元跟隨美元轉強,客戶將要承受較大的匯價下跌風險,因此外幣存款已不及早期「財息兼收」年代般吸引,續存外幣未必有利可圖。
2. 外幣高息投資存款 賺息會蝕價
現時銀行推出較多的是結構性存款。簡單而言,客戶投資外幣高息存款可獲高息回報,但失去貨幣升值回報以及承受匯價下跌風險。
舉例說,陳先生以10萬港元進行外幣高息投資存款,掛貨幣為新西蘭元,14天的年利率為12厘。紐元兌港元轉換率設於5.2584水平,一般來說為存款時買賣牌價的中間價。若紐元兌港元在到期日的匯率,等於或高於5.2584,即紐元兌港元匯價持平或升值,陳先生將會以港元收取本金加豐厚利息﹕10萬元+(10萬元×12%×14/365) = 100,460.3港元,但不會獲得任何貨幣升值回報。
若紐元兌港元在到期日貶值或低於5.2584,銀行便會以弱勢貨幣,即以紐元支付上述金額﹕100,460.3/5.2584 = 19,104.7紐元。假設到期時的匯價為5.1,上述金額等值港幣9,7434元,客戶要承受2000多元損失。
3. 槓桿買賣 容許沽空
傳統外幣戶口只允許買入外幣,不能透過沽空獲利,但隨市民要求提高,現時個別銀行亦有較靈活的選擇,讓客戶在戶口買入和沽空外幣,並且可選擇有限度的槓桿倍數以增加利潤。
舉例說,陳先生認為英鎊兌美元會偏軟,因此在1.83水平沽出1手英鎊(假設為5000英鎊),並於1個月後在1.76平倉,槓桿比率為5倍。假設英鎊透支及美元存款利率依次為4厘及3厘,陳先生的利潤為﹕
(1)匯差利潤 = 1手英鎊金額×槓桿倍數×匯價差距 =5000英鎊×5×(1.83-1.76)美元 = 1750美元
(2)英鎊透支利息支出 = 5000×5×4%×30/365×1.83 = 150.4美元
(3)美元存款利息收入 = 5000×5×3%×30/365×1.83 = 112.8美元
(4)總利潤 = 1750 + 112.8 - 150.4 = 1712.4美元
同樣道理,若客戶認為英鎊兌美元將會上升,亦可透過買入英鎊,並利用槓桿比率擴大回報。槓桿比率愈大回報愈高,但風險亦會相應增加,若陳先生在上述例子中買入英鎊,損失便會相當嚴重,投資者必須了解潛在風險及本身承受能力才作出決定。
4. 外匯孖展槓桿較高
外匯孖展原理與外匯買賣戶口相近,不同之處在於外幣戶口槓桿比率較低,風險相對較低。孖展戶口,槓桿比率一般超過10倍,甚至高達20倍。10倍以上的槓桿比率,意味匯價變動1%,投資者看錯市便會損失超過一成的投資金額,絕不適合普羅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