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藥餌 多問

2006-11-04 11:07 pm
想知平時 o係停車場/垃圾房見到D 橙紅色一粒粒o既藥餌有乜成分?/ 仲有邊幾種顏色?
係乜味道?或者如果我地食一d被老鼠藥污染左o既食物,會食出D乜味道?

想知 一般街見到O既慢性老鼠藥餌 同 一食即死O既毒老鼠藥 ,各 致死原理係點?
鼠餌要食幾多先至死得?(人 / 鼠)
我見都常慢性老鼠藥餌解藥都係 維生素 K1,係乜原理解到毒?
一食即死O既毒老鼠藥有冇得解?

回答 (2)

2006-11-05 8:23 am
✔ 最佳答案
1)顏色係後加上去,本身老鼠藥係無色,一般都係用紅色、藍色或綠色。

2)新聞間唔中話大陸有人落老鼠藥毒人,如果係有味,d人都唔會食喇,我諗應該係無味。

3)老鼠藥係先要係漁護署註冊,否則唔可以係香港,依家用緊大部份都係慢性藥,主要成份係抗凝血物質,老鼠食左之後會內出血而死。我聽過有一d粉劑,係可從皮膚滲入,原理係點唔知,一般都好少用,因為毒性太強。

4)劑量係根據隻老鼠既重量而變,每一隻藥都唔同,可以參考老鼠藥既msds,入面會有LD50既數據,可以參考。當然,人比老鼠要食多好多。

5)因為維他命k同凝血有關,而一般老鼠藥都係抗凝血劑,所以可以制衡的作用。

6)毒性高的老鼠藥不一定有解藥。
2006-11-05 1:31 am
老鼠七問
不小心吃了老鼠藥該怎麼辦?
答:目前政府單位所發放的老鼠藥是臘米餌塊,通常人們形容是食之無味,味同嚼臘,所以很難吃下足夠致死的劑量;而且毒性與劑量是成正比的,老鼠因為個體小,只要吃下一點點就足以致命,相對於人,可能要多上百、十倍的量才有同樣的反應。但是,因為人與老鼠對目前市售的老鼠藥均會產生中毒,因此,不幸誤食後請立即催吐和送醫院,並且向醫生說明誤食的藥劑名稱,請他們處理。
為什麼放了很多老鼠藥,卻不見老鼠死掉呢?
答:使用老鼠藥餌﹝政府發放的那一種﹞應剝成小塊狀,沿著老鼠由室外侵入室內的路徑,靠著牆邊隱蔽處放置二、三塊藥餌。如果藥餌有被啃咬的痕跡或碎屑,就表示已有老鼠來取食,因為此種藥劑會使老鼠內出血不止而逐漸死亡,只要少量就有效;但也因取食量多寡,死亡時間長短亦不等,或許二、三天,或許一星期,於此期間,老鼠仍會到處活動,所以很少碰巧「死給你看」的情形。

有時候收藏的食物有怪味,是否被老鼠、蟑螂偷吃了?
答:通常被老鼠吃過的食物有很明顯被囓咬的痕跡和碎屑掉落,而蟑螂吃過的食物則較輕微,不易發現,但是通常有一股特殊不悅的味道。一旦人們吃了被牠們的唾液或糞尿中的沙門氏菌或其他病原菌污染的食物,即易引起腸炎或消化系統疾病。尤其老鼠有一面走動、取食,一面排尿的習性,已引起專家懷疑是否與餐廳集體中毒有關係。

為什麼市售的老鼠藥標榜「老鼠吃了會死在燈下」呢?
答:這不過是商人的噱頭罷了!如果您有此經驗,那也只是碰巧而已。現在使用最多的老鼠藥成分是第二代抗凝血劑,老鼠只要吃了一丁點兒,就會因內出血而逐漸死亡,此期間其行動、體力、判斷力等可能受影響,而使你比平常容易發現牠,抓到牠。有一點必須提醒的是:使用滅鼠藥期間,應斷?其他可能的食物來源,增加其取食毒餌的機會;此外,也要斷?水源的取得,以避免屍體含水分過多而腐臭。

使用過的捕鼠籠﹝夾﹞或粘鼠板是否可直接使用,而不影響捕鼠效果?
答:有關此問題及疑慮真是眾說紛紜,本署求證於台灣地區三位老鼠專家,均表示在他們的研究工作中,一直重覆使用已補捉過老鼠的籠子,且未曾加以處理,並沒有像民間所傳說的「別的老鼠就不會來了」,甚至今天捉到了老鼠,明天同一個籠子還是捉到了。教科書上也指出,同一種類老鼠的糞尿、氣味,尤其是異性的,易誘引其友伴,但是考量有的老鼠極凶猛,被捕後可能受傷流血或分泌警戒費洛蒙,例如抓到錢鼠後,其氣味十分的特殊濃厚。若實在缺乏信心,你可將使用過的器具曝曬於陽光下一日或用水清洗、用火烘烤處理均可,如果是粘鼠板則只好更新了。

經常使用同一種方法滅鼠,是否會使老鼠產生防衛心?
答:通常老鼠是有其領域範圍的,如果捕鼠方法得宜,應該可以迅速撲滅該區之老鼠,如經一段時間後未再捕捉到鼠隻,可能是鼠患已暫時解除。若是有新的老鼠侵入,先前所採用的滅鼠方法,對新對象而言還是新方法,當然可繼續使用。如一直受鼠害之苦,卻抓不到牠,就得改善防治技巧。

以捕鼠籠﹝夾﹞或粘鼠板捕到老鼠後,應如何處理才比較合乎人道?
答:抓到老鼠後,建議您以水淹死牠,是較快速脫離痛苦的方法。也有人指出,將老鼠置於烈陽下一天,也會死掉,不妨試一試。有人將粘鼠板直接以塑膠袋密封後丟棄,在缺氧、飢餓下,老鼠亦會死掉,但可能慢一點,希望您也幫忙想一想!您或許覺得於心不忍,但是較之其為害與傳播疾病的隱憂,還是請您支持滅鼠運動。


收錄日期: 2021-04-16 11:43: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04000051KK0263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