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國的政治,經濟,事,文化是怎樣?為什麼會滅亡??(急)

2006-11-04 8:09 pm
隋國的政治,經濟,事,文化是怎樣?為什麼會滅亡??

回答 (2)

2006-11-04 8:26 pm
✔ 最佳答案
政治

吏制改革
1、中央: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代周之後,廢除了北周的六官,綜合漢魏官制,改革中央官制,改地方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二級制,廢除豪強士族壟斷的選拔用人制度,規定六品以下官員由吏部選授,地方官員不得自用僚佐。在中央設:

三師:
三公:
五省:
內史
門下
尚書:吏部、禮部、工部、兵部、都官(後改為刑部)、度支(後改為戶部)
秘書
內侍
二台:御史、都水
九寺: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
兩監:國子、將作
  三師、三公,品位崇尊,卻並不主事,五省中的內吏、門下、尚書三省及六部,處理全國軍政大事,這就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的長官:內史省之內史令二人,門下省之納言二人,尚書省之尚書令一人、左、右僕射各一人,均執宰相之職。內史省起草詔令,為決策機構,門下省職掌封駁,為審議機構,尚書省是行政機關,「事無不總」,重在執行,下轄六部處理日常政務。

  六部長官為尚書。

2、地方:州縣制

  在地方吏治上,隋文帝撤銷了郡一級建制,改州、郡、縣三級製為州、縣兩級制,併合並了一些州縣,裁減冗員,消除了過去權力層疊、機構過多的弊端,改善了吏治,節省了開支。

  地方官員的任命也作了改革: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員均由吏部任免,每年進行考核。州縣佐吏三年必須更換,不得連任,不許用當地人,必須用外地人,從而防止了地方豪強地主壟斷政權,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經濟

均田制
租調力役制
統一度量衡
統一鑄貨幣五銖錢

開皇二年(582年)規定,官人永業田與其品級相適應,自諸王以下至正七品的都督,受永業田從一百頃遞減至四十頃,內外官按其品級高低授給職分田(職田),多至五頃,少至一頃。內外官署還授給公廨田,以供公用。至於普通百姓,丁男一人受永業田二十畝、露田八十畝,奴婢亦同。另外又規定受田並承擔賦役者,從十八歲提高到二十一歲,勞役從十一歲提高到十六歲,力役時間則從每年一個月減至二十天,而未被役的丁男可納絹代替,稱為「庸」。戶調絹從一匹(四丈)減為二丈。年滿五十者,還可減免。這樣隋初的賦役便比前代大為減輕,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戶口不斷增加,到開皇九年戶口已增到六、七百萬人,租庸調的總收入也隨之快速增長。隋代大業七年前出現的倉庫充實、府庫山積之繁榮景象,就是均田令推行的成果。

隋煬帝楊廣即位,免除婦人和奴婢、部曲的租調,也取消了他們的授田。


軍事、外交
隋初,突厥軍隊十分強大,時常侵擾內地,隋朝被迫修長城,重兵駐守。。(582年5月)突厥汗國動員四十萬大軍,殺入長城。開皇三年(583年4月),隋軍八路大軍北伐突厥汗國。不久,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兩部內部各派也互相攻戰。開皇十九年(599年),東突厥突利可汗戰敗降隋。大業七年(611年),西突厥處羅可汗亦降隋。從此突厥與隋的政治、經濟關係日益密切。
吐谷渾位於現在的甘肅,青海之間的一個國家,都伏俟城(青海湖西十五里)。隋初經常入侵。開皇十六年(596年),光化公主嫁於吐谷渾可汗。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派軍大敗吐谷渾。在其地設河源(今青海興海東南)、西海(今青海湖西)、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今且末西南)四郡。
隋煬帝曾於大業三年(607年),派朱寬、何蠻前往流求(一說即現在的臺灣,但亦有其它說法)。第二年,再次命朱寬前往。大業六年(610年),又派陳稜、張鎮州率兵萬人前往攻打流求。

改革府兵制度
開皇十年(590年),隋文帝對原西魏、北周的兵制——府兵制做了重大改革。府兵制為古代兵制之一。為西魏權臣宇文泰所建,歷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趨完備,至唐玄宗天寶年間停廢。府兵制本泛指軍府之兵。西魏大統年間,就建立起八柱國(大將軍)、十二大將軍、二十四開府(又稱二十四軍)的專門的府兵組織系統。府兵具有中央禁衛軍性質,即一人充當府兵,全家即編入軍籍,不屬州縣。直到隋代,這種軍民異籍的制度才改變為兵農合一,但府兵本身歸軍府統領的組織系統則維持不變。而隋代軍府又有內府、外府(也就是內軍、外軍)之分。隋代領府兵的有翊衛(左右衛所改)、驍衛(備身府所改)、武衛、屯衛(領軍府所改)、禦衛(加置)、候衛(武候府所改),各再分左右,合共十二衛。內府衛士取二品至五品的子孫充當,外府衛士取六品以下官的子孫及白丁無職役者。徵發原則是先富後貧,先強後弱,先多丁後少丁,但仍以均田農民為主體。府兵制創立以後,規定三年一揀點以補充缺額,服役年歲為二十一至五十九歲。府兵本身是免除課役,但軍資、衣裝、輕武器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糧食,則須自備。

府兵兵士不可隨便遷徙出界,其軍府是有所屬的地團;兵士平時務農,農閒練武,有事出征,其主要任務是番上宿衛和征防。所謂番上宿衛,即輪流到京師宿衛,由十二衛將軍分領。凡出兵征防須由朝廷命將統率,調遣時必須持兵部所下之魚符,經州刺史和折衝府將領勘合後,才得發兵。戰爭結束則兵散於府,將歸於朝。這樣,將帥就不能擁兵自重。





文化

實行科舉制度
  隋文帝即位後,廢除了以前選官用的九品中正制,選宮不問門第。規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選送三人,參加秀才、明經等科的考試,合格者錄用為宮。隋煬帝時,又創立了進士等科。這是科舉制度的開始。「科舉」即分科舉士之意。

  科舉制度順應了歷代庶族地主在政治上得到應有的地位的要求,緩和了他們和朝庭的矛盾,使他們忠心擁戴中央,有利於選拔人才,增強政治效率,對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鞏固起了積極的作用。



刑法

編製《開皇律》
北周時的律法有時松,有時嚴,不好掌握,導致刑罰混亂。隋文帝即位後,於開皇元年(581年)命高頑等人在北齊北周舊律的基礎上更定法律,在開皇三年(583年)又讓蘇威等人加以修訂。這就是《開皇律》。《開皇律》分十二卷,500條,刑罰分為: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五種二十等。廢除了鞭刑、梟首、裂刑等酷刑,簡化了律文,是唐代及其以後各代法典的基礎。


滅亡

隋煬帝統治期間為政暴虐、荒淫失德,弄得民不聊生、民怨鼎沸。繁苛的徵調使「天下死於役而實傷於財」,特別是山東、河北地區尤為嚴重。因山東的東萊和河北的涿郡,是當時進攻高麗的軍事基地,民眾負擔奇重,加上大業七年(611年)這一帶又發生水災,淹沒三十餘郡,因而民變首先在這裏爆發。

大業七年,當煬帝準備第一次對高麗作戰時,王薄在長白山(指今山東章丘東北)首先起來反隋,他自稱「知世郎」,作《無向遼東浪死歌》,勸百姓不要從軍至高麗送死。待到大業九年(613年)煬帝二征高麗時,各地民變更加發展。這時侯在黎陽(今河南浚縣東)督運軍糧的貴族楊玄感(?-613年)遂乘機起兵反隋,打出「為天下解倒懸之急,救黎民之命」的旗號,故從者每日以數千計。楊玄感雖然很快就被隋朝派兵所鎮壓,但一場席捲全國之民變已勢所難免。

在大業九年以前,民變主要局限於山東、河北一帶。大業九年以後,已迅速擴展到河南、江南、嶺南、關中、淮南,遍及全國各地。除了民變外,隋朝的許多貴族、官吏也紛紛倒戈,形成群雄並起倒隋的局面。史稱當時反隋的有一百數十路煙塵。

大業十三年(617年),隋之太原留守李淵(566-635)用其次子李世民(599-649)之謀略,在太原起兵,並攻取了長安。旋立煬帝十三歲之孫為恭帝,遙尊煬帝為太上皇。淵自為丞相,封唐王。大業十四年(618年),煬帝在江都被部下宇文化及(?-619年)所弒,李淵即廢恭帝而自立,建國號曰唐,隋朝至是滅亡。

2006-11-04 12:30:53 補充:
統一度量衡 南北朝時,各國度量衡的標準不一,如北朝魏、齊一斗等於古二斗(古斗指王莽時所定的標準),一斤等於古二斤;北周則一斗比古斗僅大百分之六,一斤比古斤僅多二兩;南齊則一斗等於古一斗五升,一斤等於古一斤八兩。長度方面,北朝一尺比古尺增二至三寸,南朝則增不到一寸。全國度量衡的不一致,給工商業發展帶來很大不便,於是隋文帝作了統一的規定:隋一尺等於古尺一尺二寸八分,等於南朝的一尺二寸;隋一斗等於古斗三斗;隋一斤等於古三斤,並下令在全國推行。度量衡的統一對全國經濟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2006-11-04 12:32:22 補充:
統一貨幣 隋初繼承南北朝貨幣制度,不但名目繁多,而且比值換算紛雜,幣質又低劣,容易造成貿易混亂,不利於經濟發展。開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鑄造五銖錢,規定每千文重四斤二銀兩,作為全國通用貨幣,其他錢幣則禁止流通。《隋書‧食貨志》說:「自是錢貨始一,所在流布,百姓便之。」
2006-11-04 11:23 pm
隋煬帝的功業:

一、親自指揮完成祖國統一(一統江山)
西元589年,年僅20歲的楊廣被拜爲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51萬大軍南下向富裕、強盛的陳朝發動進攻,並完成統一。當時人們認爲“長江天塹,古以爲限隔爲南北......”當年符堅百萬大軍都沒有突破長江天塹。可見這是非常難以完成的任務。可隋軍在楊廣的指揮下,紀律嚴明、英勇善戰,一舉突破長江天塹。所到之處,所向披靡。而對百姓則“秋毫無犯”,對於陳朝庫府資財,“一無所取”。博得了人民廣泛的讚揚。“天下皆稱廣以爲賢”。在西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揚州總管,並平定了江南高智慧的叛亂。楊廣學江南方言,娶江南妻子,親近江南學子,重用其中的學者來整理典籍。他親自實地在江南花了十年來攏絡,自此南北朝之後和北方隔離多年的江南才始歸順中央,更使得之後唐朝在南方的統治得以順利進行。20歲的楊廣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大業,結束了上百年來中國分裂的局面。也結束了中國三、四百年的戰亂時代。從此中國進入了和平、強盛的時代。這要比李世民指揮部隊平定各路農民起義與割據的小軍閥要戰功卓著。隋煬帝楊廣功勞蓋世!!!


二、修建暢通國家命脈(修通運河)、(修建東都)

隋文帝楊堅曾於西元584年命宇文愷率衆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150多公里,名廣通渠。西元604年改名永通渠。但隨著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日益發展,修鑿的局部運河,已經不能滿足社會需要。溝通南北水道已經成爲社會經濟交流的迫切需要了。

西元605年(大業元年),隋煬帝即位第一年就徵發百萬士兵和夫役,修造通濟渠。同年又改造邗溝。西元608年,又徵發河北民工百萬開鑿永濟渠。西元610年溝通長江河。至此,開鑿大運河的工程基本完成。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前後用了六年的時間。隋煬帝先後開鑿疏浚了由黃河進入汴水,再由汴水進入淮河的通濟渠;還有從淮河進入長江的邗溝;從京口(現在江蘇的鎮江)到達余杭(現在浙江杭州)的江南河;引沁水向南到達黃河,向北到達涿郡(現在的北京)的永濟渠。這些渠南北連通,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大運河。大運河從北方的涿郡到達南方的余杭,南北蜿蜒長達五千多裏。隋煬帝在修運河同時,運河兩岸築起禦道,種上楊柳樹。從長安到江都,沿途建造離宮40多處,沿運河還建立了許多糧倉,作爲轉運或貯糧之所。

南北“大運河”,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連接起來。當時運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大運河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大運河不僅加強了隋王朝對南方的軍事與政治統治,而且使南方的物資能夠順利地到達當時的洛陽和長安,在有利於軍事和政治的同時,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強。如此浩大的工程,利於千功萬代。大運河對於中國來說遠比長城對於中國更重要。大運河連接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連接了兩個文明。使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逐漸成爲一體。修建大運河是凝聚中國之舉。滿足了將已成爲全國經濟中心的長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連接起來的迫切需要。“大運河”的修建使中國水運暢通、發達,爲中國後世的繁榮富強打下了牢固堅實的基礎。自清末改漕運爲海運,大運河才不再是國家經濟的大動脈了。隋煬帝爲中國後代子孫萬代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他對中國的功績是不朽的、是很難有人比擬的......只是爲此付出的代價太大。勞民傷財導致滅國。如此浩大的工程誰修建都不討好,誰建都會傷國體。有誰敢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還有誰敢做如此大的手筆?大概只有氣魄同樣浩大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了。

也是在大業元年(西元605年),隋煬帝派楊素等人負責修建洛陽城。當時,每月都有二百萬人在工地上勞動,經過一年的努力,終於完成。新的洛陽城有宮城、皇城和外郭城。外郭城也就是大城,周圍有七十裏長。裏面的皇城是文武衙門辦公的地方。再往裏,就是宮城,周圍有三十裏。隋煬帝修建洛陽城,是有統治國家的戰略考慮的。當時首都長安在西北面,往東的路不太暢通,影響了國家政令的暢達。洛陽則處在國家的中心地帶,可以有效地治理江南,控制北方,鞏固國家。還有,在長安的時候,各地的糧食運往長安要費時費力,白白浪費。到了洛陽便可以很方便地取得糧食,減輕了百姓負擔。這也爲後來的唐朝繁榮昌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親自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西巡張掖)

西元605年(大業元年),隋將韋雲起率突厥兵大敗契丹,韋雲起揚言借道去柳城(今遼寧朝陽南)與高麗交易,率軍入其境,契丹人未加防備。韋雲起率軍進至距契丹大營50裏處,突然發起進攻,大敗契丹軍,俘虜其男女4萬餘人。隋朝阻止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強大。

西元608年(大業四年),隋煬帝派軍滅了吐谷渾。開拓疆域數千里,範圍東起青海湖東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昆侖山脈,並實行郡縣制度管理。使之歸入中國統治之下。這是以往各朝從未設置過正式行政區的地方。

西元609年(大業五年),隋煬帝率大軍從京都長安(今西安)浩浩蕩蕩的出發到甘肅隴西,西上青海橫穿祁連山,經大鬥拔穀北上,到達河西走廊的張掖郡。這次出行絕不是遊山玩水,個人玩樂的。因爲西部自古大漠邊關、自然條件環境惡劣,隋煬帝還曾遭遇到暴風雪的襲擊。此峽谷海拔三千多米,終年溫度在零度以下。士兵凍死大半,隨行官員也大都失散。隋煬帝也狼狽不堪,在路上吃近苦頭。隋煬帝這次西巡歷時半年之久,遠涉到了青海和河西走廊。其意義重大。在封建時代,中國皇帝抵達到西北這麽遠的地方,只有隋煬帝一人。隋揚帝西巡過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進一步促成了甘肅、青海、新疆等大西北成爲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隋煬帝到達張掖之後,西域二十七國君主與史臣紛紛前來朝見,表示臣服。各國商人也都雲集張掖進行貿易。隋煬帝親自打通了絲綢之路,加強中原與西方的各個方面的聯繫與交往。這是千古名君才能有的功績。爲炫耀中華盛世,隋煬帝楊廣在古絲綢之路舉行了萬國博覽會。遊人及車馬長達數十百里,這是舉世創舉。由於絲綢之路的暢通,不僅使張掖的國際貿易市場更加繁榮昌盛,還促進了中原一帶貿易市場的興起和發展,如關中的歧州(今陝西鳳翔)、西京長安、東都洛陽等。從此,西域的高昌、焉香、龜茲、疏勒、于闐、康國、安國、米國、吐火羅等國家的商賈使者來往于長安、洛陽一帶,絡繹不絕。隋煬帝還派司隸從事杜行滿出使西域,從安國帶回五色鹽。又派雲騎尉李昱出使波斯,回國時,波斯的使者、商人也隨至中原。隨後隋朝成爲更開放的國度。

四、重視教育、尋求典籍、開創科舉、修訂法律(改革創新)

楊廣恢復了被楊堅廢除了的國子監、太學以及州縣學。還組織人編寫了《長洲玉鏡》四百卷,和《區宇圖志》一千二百卷,這對於保存我國古代的典籍做出了貢獻。

楊廣興辦學校,訪求遺散的圖書,並加以保護。隋時的藏書量是中國歷代最多的,隋朝藏書最多時有37萬卷,77,000多類的圖書。可大部份圖書毀于戰火,唐玄宗時藏書最多時8萬卷,唐學者自著28,467卷,唐以前圖書只還剩28,469卷,可惜這些圖書大部分也難逃戰火.......

楊廣創建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科舉制,定十科舉人,開設進士科,以考試詩賦爲主,選擇“文才秀美”的人才。這標誌著科舉制度的産生。隋煬帝時,科舉制度的創建,重才學而不重門第,削弱了門閥大族世襲的特權。這種“任人唯賢”的改革,爲選拔下層優秀知識份子提供了極好的機會。對後世中國影響深遠......

楊廣修訂了法律,主要是對隋文帝末年比較嚴酷的法律進行了改革。


收錄日期: 2021-04-25 19:34: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04000051KK0161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