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明清兩代傳教士之東來
甲. 引言
明末清初,歐洲發生宗教改革,舊教失勢,耶穌會士紛紛來華傳教,在中西文通史及文化交流上都有深遠的影響,現分述明清傳教士來華的背景及西學東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乙. 明末清初傳教士來華的背景
一.
仰慕中國:
中國是東方文明古國,自漢唐以來,聲威遠播。元代意大利人馬可勃羅來華,回國後曾撰寫《東方遊記》,盛讚中國文物為天下第一,引起歐人東來之好奇心。
二.
宗教革命:
歐洲於十五、十六世紀間,發生宗教革命,天主教分裂為舊教和新教。舊教徒在歐洲失勢,為挽回頹勢,乃組織「耶穌會」,向外發展傳教事業,遂東來傳教。
三.
交通發達:
十五世紀西方航海事業突飛猛進,1486年葡萄牙狄亞士發現非洲好望角的新航路;1498年葡萄牙人達伽馬發現往印度航線。新航線的發現,促使東西交通復盛,故歐人逐漸東來。
四.
傳教士
受尊重:
來華的傳教士,大都有精湛的學養,入中國後,學習華語華文,穿中國服飾,奉行中國禮俗,和中國士大夫交遊,又不禁止中國人祭祖,更傳播科學知識。傳教士自利瑪竇東來後日受尊重,遂引起更多的耶穌會士來華傳教。
丙. 西學的輸入和影響
一. 傳教士介紹西學之貢獻
1.
藝術:
利瑪竇曾以天主圖像及聖母像獻予明神宗,是西洋繪畫傳入之始,對中國繪畫的技巧影響甚大;獻西琴及著<<西琴曲意>>,為西洋樂器和音樂傳入中國之始。建築方面,乾隆建圓明園,更以傳教士作西方的設計。
2.
哲學:
李之藻和傅汛際合譯亞里士多德的<<名理探>>,介紹西方論理學說;艾儒略著<<西學凡>>,介紹西方哲學的理論。
3.
天文曆法:
利瑪竇和李之藻合譯<<乾坤體義>>一書,將西方的天文知識傳入中國;湯若望、南懷仁所編的<<時憲曆>>,介紹西方曆法,代替<<大統曆>>。
4.
數學:
徐光啟和利瑪竇合譯的<<幾何原本>>,以及艾儒略著的<<幾何要法>>,都是介紹西方幾何學的要籍;湯若望的<<新法算書>>則介紹三角學;至於利瑪竇和李之藻合譯的<<同文指算>>,是介紹算術的書籍。
5.
物理學:
湯若望著的<<遠鏡說>>,為光學傳入中國之始;鄧玉函的<<奇器圖說>>,為力學傳入之始。
6.
地理學:
從利瑪竇的<<萬國輿圖>>,國人知道世界有五大洲、四大洋;艾儒略著<<職方外紀>>及<<西方答問>>,增進時人對世界地理的認識。
7.
其他:
明末曾命艾儒略等督造火器,傳入西洋火器知識;鄧玉函著<<人身概說>>介紹西方人體學;金尼閣著<<西儒耳目資>>影響中國音韻學。
二. 西學東傳對中國文化之影響
1.
考據學興:
西方的科學及邏輯學傳入我國後,學者轉以客觀的態度來研究學術,整理古籍,分辨其中真偽,有助清代考據學的興起。
2.
重視科學:
中國傳統思想,一向視科學為奇技淫巧,對近代先進科學毫無認識。自西方傳教士大量引進科技知識後,國人才開始重視科學,並認識其具備富國強兵和改善生活的價值。
3.
信奉宗教:
傳教士在中國宣揚基督教義,由於順應中國禮俗,佈道得法,故在中國日漸興盛,信眾日多,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4.
翻譯外籍:
在西學刺激下,部分我國學者與來華傳教士合作翻譯西方著作,介紹西方的科技和文化知識,蔚然成風,如徐光啟與利瑪竇合譯<<幾何原本>>,李之藻與熊三拔合譯的<<泰西水法>>等等。
5.
改良軍器
曆法:
耶穌會士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改良軍器及曆法上。明末曆法失準,清初命傳教士湯若望等改製「時憲曆」,遂成清代通行的曆法;傳教士龍華民、熊三拔等在明末督造銃砲,更有助軍器的改良。
三. 傳教士將中國文化西傳之影響
1.
促成西方
啟蒙運動:
利瑪竇把「四書」及老子的<<道德經>>譯成外文傳至歐洲,使歐洲十七、八世紀的重要思想家如伏爾泰、歌德等受影響,進而導致啟蒙運動的先驅也受中國思想影響。教士亦把中國文學作品傳至歐洲,深受彼邦人士喜愛,如歌德以元劇<<趙氏孤兒>>為藍本。
2.
日用品受
歐人歡迎:
中國的藝術品如繪畫、刺繡、瓷器等,傳入歐洲後,受到西方人士的喜愛,影響了歐洲的藝術風格。同時中國的園林佈局亦為歐洲各國所仿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