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下佛教的起源是什麼?

2006-11-04 4:40 am
佛教的起源係幾時?佛教是由誰興起?佛教的教義是什麼?有關佛教的資料?
thank you!!

回答 (3)

2006-11-04 4:44 am
✔ 最佳答案
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被稱為佛陀)在西元前6世紀以前建立,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佛」(或者佛陀)的意思是覺悟者,而「教」可以理解為宗教或教育,意為佛陀對大眾的一種普遍而傳承的教育。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人們的一切煩惱(苦)都是有因有緣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生死輪迴。惟有斷滅貪、嗔、痴的聖人(佛陀、辟支佛、和阿羅漢)才能脫離生死輪迴,達到涅盤(清涼寂靜之意,即無有煩惱),釋迦牟尼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於從佛陀的教育(正法)里,看透苦迫和「自我」的真相(緣起法),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成佛,或者成阿羅漢。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二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因此又可分為三大傳承。(詳細的分類請參考佛教宗派。)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大眾部佛教,包括大乘佛教(主要是漢傳佛教),以及秘密大乘佛教或金剛乘佛教(主要是藏傳佛教)。各傳乘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基本上沒有分別,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略有分別,以菩薩行理論的分別為最顯著。。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於中國(30%)、日本(71%)、韓國(23%)、蒙古(93%)等東亞地區以及泰國(94%)、柬埔寨(93%)、緬甸(90%)、越南(50%)、斯里蘭卡(70%)等東南亞國家,在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佛教徒人數有7億多,占世界總人口的11%。


佛教歷史
佛教由古印度的喬達摩·悉達多(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或佛陀)35歲時創立,由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說法有兩種(參見釋迦牟尼條目),佛教開始的時間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是在西元前523年5月月圓之日,另一種認為是在前589年或前588年。當時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創立佛教,在其後的幾十年中雲游四方,度化了許多弟子,佛教影響逐漸擴大。

釋迦牟尼死(入滅)後,弟子們整理出他的言行說教,通過幾次結集,成為經、律、論「三藏」。之後佛教在古印度發展非常迅速,到孔雀王朝阿育王時,成為了國教,佛教得到了極大的弘揚。隨著形勢的發展,佛教修正並發展了釋迦牟尼的學說,分化為18個部(有的說是20個部)。1世紀時產生了大乘佛教。

從孔雀王朝開始,佛教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傳播。南傳佛教(又稱小乘佛教)主要影響泰國、緬甸、柬埔寨、斯里蘭卡等地。北傳佛教(又稱大乘佛教)又分為兩個支派,一個經喀什米爾到達新疆,在漢朝時傳入中國,形成漢傳佛教,後又傳入朝鮮、日本以及越南;另外一支則主要在西藏地區傳播,稱為藏傳佛教,後來又傳入蒙古和中國東北等地區。


佛教藝術
凡是一個偉大而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宗教,必會給人類的後代,留下偉大的文化遺產,包括哲學、文學、藝術。宗教藝術的作品,正是以具像的手法,表達宗教信仰所依據的哲學思想及文學內涵。也可以說,凡有偉大藝術作品遺留在人間的宗教,正是代表著這個宗教曾經擁有極有深度的哲學思想及非常豐富的文學作品。如果沒有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不可能受到上層社會知識份子群的持續信仰及普遍擁戴,就不可能培養及招集高明的藝術人才,投注大量的財力、物力,歷千百年,繼續不斷地創作出偉大的藝術作品。如果缺少豐富的文學內涵,也不可能有創作藝術作品的大量題材
2006-11-04 4:50 am
多神信仰下產生的民族家神

猶太/基督教的主神耶和華原是始於摩西出於控制民眾的需要,把眾多巴力之一,亞伯拉罕的家族神雅赫維抬高而獨尊的(當時各家族都有各自的家神,雅赫維只是其中之一),在摩西及其先,猶太人不能產生一神信仰,即使是摩西本人,也保存著多神信仰的遺跡,例如他在率領以民出埃及時,就曾鑄造銅蛇像而膜拜,其弟亞倫亦製造過金牛犢,由此可知,耶和華的一神地位最早始於摩西時代。

以此思路分析,耶和華必定是多神信仰下的自然產物,考諸祂的起源,祂其實是當地的大自然神、月神、牛神的混合體而也,在宗教的發生史來看,先民最早經歷萬物有靈及大自然崇拜以至後期的祖先崇拜,古猶太人尤其崇拜雨神及月神,此乃受當地環境影響的,在乾旱之地,月亮出現,乃至有露水滋潤,月神之受以民膜拜誠是必然。



至於耶和華這個神之身世,乃源於猶太古民的原始大自然崇拜,祂本是當地多神信仰的綜合體,跟祂血統扯上關係的有好幾個,祂常從雷火,大風中顯現,可見祂源出於颶風神及雷神,而西奈山亦本為月神之所在地,耶和華在此向摩西及其後先知顯現,可見祂又與月神有關,月神可視之為耶和華前身之一,這可從摩西上西奈近一事可推知,《舊約》說摩西上西奈山和可怖的耶和華對談四十天,其實正正是摩西在求月神啟示,而四十這個天數,更隱含著月亮運行的週期數目。

月神之外,耶和華更是風神雷神的混合體,西奈沙漠地常有颶風,先知以利沙便從颶風之際聽到了耶和華的聲音,而耶和華經常在烈焰,巨火中出沒,可知祂的前身必又是雷神及火神。

我們又可從中推知伊甸園中引誘夏娃的那條蛇的神話原形,摩西時代向迦南地侵略及流浪的以民,常受到蛇的侵襲,在以民心中,蛇必是他們敵人,蛇神話一再經過猶太人的豐富想像力,便創成了伊甸園中引誘夏娃的那條蛇的神話故事了。

猶太人其後在巴以倫囚居其間學到了神創世界及洪水神話,然後把它附會在自己的民族神耶和華身上。(2)

“耶和華”本是一個誤會

“耶和華”的希伯來文只以四個輔音符號 J H V H 為代表,原來讀作“亞偉”(Jahveh),由於猶太人不敢妄稱上帝之名,於是遭到 J H V H 時就讀 “阿東乃”(Adonai),即稱“主”(Lord)代替之。公元六、七世紀時,猶太教瑪瑣拉學者創造希伯來文元音符號後,為要提醒人對 J H V H 應讀“阿東乃”,所以把“阿東乃”的三個元音e、o、a標注於 J H V H 之下。後來基督教繼承猶太教《舊約》,誤將 J H V H 和原屬“阿東乃”的三個元音e、o、a拼讀在一起,於是就出現“Je Ho VaH”(耶和華)這個新名字,所以“耶和華”是猶太教神名字基督教的誤讀,現今教會常常高呼耶和華是我們的主,實在是一種諷刺。(3)


一神教的誕生

至於猶太/基督教的一神觀念是怎樣產生的?我們可以說是文化選擇的結果。正如恩格斯所說:「通過自然力的人格化,產生了最初的神。隨著各種宗教的進一步發展,這些神越來越具有了超世界的形象,直到最後,通過智力發展中自然發生的抽象化過程---幾乎可以說來是蒸餾過程,在人們的頭腦,從或多或少有限的和互相限制的許神中產生了一神教的唯一的神的觀念。」(4)
作為基督教的母教猶太教始於閃族的遊牧民族,其產生背景乃為閃族的多神信仰,其遠祖亞伯拉罕乃傳說人物,亞伯拉罕自始至終只信奉他的家族保護神耶和華,在遠古的亞伯拉罕時代乃至摩西時代,猶太民族都未產生真正的一神信仰,耶和華(雅赫維)為亞伯拉罕的神,正確地說,應該是亞伯拉罕從眾多巴力中選定了(雅赫維)作保護神,而非(雅赫維)選定了亞伯拉罕。

考察基督教的神觀,它從閃族的多神信仰到亞伯拉罕的家族一神信仰,再到摩西時的部落神,再上升到士師王國時的護國神,再上升到基督教產生後的三一位格神,可以看出基督教的神觀是隨著環境而演化的,而且是逐級上升的。

摩西之需要強調一神的絕對信仰,其實乃是純出於政治原因,他以雅赫維的名義頒佈十誡,考諸十誡內容,其實是參照了古民的宗教法則,例如埃及於公元前1400年就有一個信奉一神的法老阿肯納頓就曾強行奉太陽神阿頓一神,十誡的安息日乃出於巴比倫神話,而十誡的後六條倫理法規亦酷似漢摩拉法典,摩西生於埃及宮廷,自然熟悉這些法規,這些都是他構想十誡的源泉,摩西把它們編成十條,乃出於控制猶太群眾也。(5)

苦難是基督教誕生的溫床

耶穌作為基督教的創始者,除了四福音外,當時乃至他死後,知道耶穌其人的人並不多,即使是當時的歷史學家,也並沒有提及耶穌其人,耶穌生在公元一世紀羅馬統治的巴勒斯坦,這是一個充滿末世思想的時代。

恩格斯說,基督教及任何革命運動一樣,都是群眾創造的。在“巴比倫之囚”時代,猶太教祭司們幻想著上帝將派遣一個復國領袖拯救民族於水深火熱中,在羅馬統治時期中,不僅存在著奴隸主及奴隸的矛盾,民族矛盾也很突出,猶太人的反抗斗爭愈趨激烈,例如著名的西西里奴隸起義,斯巴達克起義及多次猶太起義,但全部都遭到羅馬帝國的殘酷鎮壓,許多起義者被釘上十字架,政治及現實上的絕望,勢必導致苦難的猶太人在精神上尋求出路,人們迫切需要一種新宗教慰籍絕望,“彌賽亞”及末世思想應運而生,耶穌的先驅施洗者約翰,亦是一名懷抱強烈末世思想的宗教狂熱份子,所以他亦呼告天國即將來臨,世人應該悔改。(6)

猶太人的絕望亦見於《聖經》的描述,例如《哈該書》預言“過不多時”,耶和華將“再次震動大地”,毀滅波斯帝國,《但以理書》把希臘佔領者比作大獸,《以諾書》稱耶和華將委派“人子”審判全人類,開創新天地...這些俱是當時猶太人在精神上的一種反映。

耶穌先驅施洗者約翰,據學者考證,是猶太教某一派別的創始人,約翰死後,耶穌繼承其思想及門徒,故此耶穌亦為一狂熱的末世論者。“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他的國裡‧(馬太16:28)”當然,耶穌所期待的世界末日並沒有實現。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56: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03000051KK036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