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火山活動作用
在巨大的壓力下,熾熱的岩漿(magma) 祇能在軟流圈內對流。但當板塊移動時,往往使地殼產生裂縫,令岩漿急速冒升,侵入原有岩層的空隙,或噴出地面,是為火山活動作用。
到達地面的岩漿稱為熔岩(lava)。火山內的熔岩如果為基性,黏度不大,所含氣體不多,火山的通道又比較通暢,熔岩便可以從火山口流出,帶來大面積的熔岩覆蓋,形成熔岩高原(lava plateau),如印度的德干高原(Deccan Plateau)。若冒升的熔岩為酸性,黏度很大,火山口的通道常被阻塞,加上熔岩含氣體較多,聚積的氣體增至某個程度後,氣壓超越上面覆蓋的物質時,在巨大的膨脹壓力作用下,便產生猛烈的爆發,熔岩及通道四周的岩石隨著被爆發沖碎而噴射到空中。
火山噴發的物質中,氣態物質以水蒸氣為主(佔60%-90%);液態物質是火山口溢出的熔岩,具有流動性,凝固後形成噴出岩;固態物質,是隨著氣體直接從火山口噴射到空中,再落到地面的固體,除了由熔岩本身冷卻凝結而成的碎屑外,還有火山口附近的崩碎岩屑,按其大小可分為火山彈、火山礫、火山砂和火山灰等,統稱為火山碎屑。
以活動情況分類,火山可分為三種:活火山、死火山和睡火山。
活火山是現在仍然活動,或週期性噴發的火山,如台灣大屯火山群中的七星山和地中海的斯特朗博利火山(Stromboli)。
死火山是人類有歷史記載以來一直未有噴發,但在人類史前時期曾經噴發的火山,如中國大同火山群和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Kilimanjaro)。
睡火山是人類歷史時期曾經噴發,但長期以來又處於休眠狀態的火山,如中國長白山和日本富士山(Mt. Fuji)。
可是,死火山或睡火山也會突然爆發而變成活火山的。
以火山組成物質分類,火山可分為四種:火山渣錐(ash and cinder cone)、基性熔岩錐(basic lava cone)、酸性熔岩錐(acid lava cone)和複合火山錐(composite cone);它們的成因和特徵。
基性熔岩錐 夏威夷莫納羅亞 稀釋的基性熔岩向上湧出地面,慢慢流到較遠的地方才凝結。
酸性熔岩錐 西印度群島皮貝利火山 黏稠的酸性熔岩沿通道向上湧出地面,流動片刻即已凝固。
火山渣錐 意大利武爾堪諾 熔岩及地表岩石被強烈爆發拋出地面,瞬即冷卻成火山彈、火
山渣及火山灰。碎屑降落地面後積聚及冷卻成山。
複合火山錐 日本富士山 強烈的火山爆發與較平靜的熔岩溢流交替出現,熔峉覆蓋在堆積的火山碎屑上。
年份 火山名稱
英交名 死亡人數 主要情況
AD79 意大利維蘇威火山 Vesuvius 3360 熔岩與火山灰把龐貝城和附近市鎮埋蓋,留下不少屍體化石。
1631 意大利維蘇威火山 Vesuvius 3500 爆發後有泥石流,更有地震和海嘯,數千人死亡。
1669 意大利埃特納火山 Mt. Etna 20000 熔岩淹沒附近城鎮,約二萬人死亡。
1783 冰島拉奇 Laki 9350 持續八個月,令四分之一人口死亡。主要餓死。
1792 日本九州雲仙 Unzen 14300 火山崩塌,引起海嘯。
1815 印尼塔博羅火山 Tambora 92000 持續噴出的火山灰,可把香港填高 150米,方圓五百公里漆黑三天,威力相當於20萬枚原子彈,引起旋風和海嘯。主要餓死。
1882 印尼嘉能根火山 Galunggung 4011 高溫氣流及泥石流
1883 印尼克拉卡托火山 Krakatoa 36417 最劇烈的爆發,近五千里外也聽到聱響,掀起四十多米高的巨浪,使三萬人淹死。
1902 加勒比海皮貝利火山 Mt. Pelee 29025 吐出高溫氣流,先驅散空氣,再使海面焚燒,約三萬多人遇難。
1912 阿拉斯加加德曼火山 Katmai 噴出15公里長的熔岩,為北美洲最大的爆發。(該處人口少)
1919 印尼吉力火山 Kelut 5110 泥石流
1943 墨西哥帕里庫廷火山 Paricutin 從平地突然一夜冒起40米,一年後增至 460米,九年後才停止。
1980 美國聖海倫斯火山 St.Helens 61 氣溫升至800℃,130公里範圍內漆黑一片,火山下陷了400米。
1982 墨西哥欽喬鈉爾火山 El Chichon 2000 火山灰升至二萬米高空,形成三公里厚的火山灰雲層。
1985 哥倫比亞內華達德魯茲火山 Nevado del Ruiz 25000 熔岩溶雪,十多米厚的泥石流,以高速沖淹城鄉,二萬多人死亡。
岩床、岩脈和基岩
岩漿並不一定會上湧至地面的。有時,岩漿祇是上湧一段距離侵入那處的裂縫及空間,然後慢慢凝結成岩,產生各種侵入岩體(intrusive body)。在水平岩層的層面形成的薄層侵入岩體稱為岩床(sill);在垂直或上下延伸的節理、裂縫等處形成的侵入岩體稱為岩脈(dyke);若果岩漿在深處侵入較大的空間,並慢慢凝結,便會形成巨大的、穹窿狀的侵入岩體,稱為岩基(batholith)。上述三種侵入岩體,原是在地殼內形成的;因此,祇有在上部地層被侵蝕移去之後,才會出現於地面。
香港可見上述三種火山岩體,但以岩脈較易辨認,特別是外形仍是垂直的類別,而以大嶼山東北部為多。無論是岩床或岩脈,其硬度常與四周的原生岩不同,因而在長期風化和侵蝕作用下,較堅硬的岩床便形成兩旁陡峭的高山(如鳳凰山);較堅硬的岩脈則形成山脊和山咀,較脆弱的岩脈則形成凹入的海岸或海蝕隙(如長洲南岸)。岩基方面,相信港島北岸及九龍半島原為一組岩基,因中部被侵蝕及水淹而成為維多利亞港。岩基的岩石易受風化和侵蝕,其組成的地區不會太高,山地較破碎和平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