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有甚麼著作是在文學上有貢獻的?

2006-11-02 10:05 pm
我想找有些關於司馬相如的著作~
更新1:

我想要一些關於司馬相如的詩詞之類的~

回答 (2)

2006-11-02 10:11 pm
✔ 最佳答案
司馬相如(約前179年—前117年),字長卿,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西漢大辭賦家。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他與卓文君的私奔也廣為流傳。

生平
司馬相如少年時喜愛讀書與劍術,崇敬戰國藺相如,遂改名相如。漢景帝時,因劍術任武騎常侍。景帝不好辭賦,梁孝王來朝,司馬相如才得以結交鄒陽、枚乘、庄忌等辭賦家。後來他因病退職,前往梁地與這些作家相交數年,期間作《子虛賦》。梁孝王卒,他回到故里,投靠臨邛令。赴大富卓王孫宴,其女兒卓文君新寡,相如以琴聲傾訴愛慕之心,兩人私奔。卓王孫大怒,不分一錢,相如夫婦以賣酒為生。後卓王孫轉變,司馬相如才得以和卓文君返回成都,成為富人。

後《子虛賦》被漢武帝讀到,非常驚嘆,召相如問之。相如作《上林賦》。《子虛賦》和《上林賦》是漢賦的頂峰作品,其鋪陳的描寫達到了極致,顯示出高度的修辭技巧,但是這也正是缺點所在,使得文章呆板凝重。另外在該賦的用意上儘管有些人認為作者是為了勸諫漢武帝,這兩篇賦的結尾也有諷喻之辭,但是賦中的描寫渲染了奢侈的帝王生活,極大了滿足了漢武帝的虛榮心。

幾年後,唐蒙通夜郎,因濫用民力,引起蜀地民眾驚恐,漢武帝派司馬相如前往蜀地。司馬相如作《諭巴蜀檄》,文辭有力,穩定了蜀地局勢。後曾屢次上書勸諫漢武帝。但死後卻遺下《封禪書》造成漢武帝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封禪活動。

《漢書·藝文志》載司馬相如有賦29篇,今存《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美人賦》、《哀二世賦》六篇,其中《長門賦》與《美人賦》作者仍有爭論。魯迅稱其「不師故轍,自攄妙才,廣博宏麗,卓絕漢代」。後人輯有《司馬文園集》。

近人譚興國《巴蜀文學史稿》有詳細評介。他認為相如的賦集中反映了中華歷史上第一個盛世的輝煌。它是時代的產物,同時也體現了民族統一富強的追求。對他晚年遺著<封禪書>也應作如是觀。漢武帝晚年的封禪活動,主要是顯示中央集權國家的力量,有利於國家的統一,不能一概否定。


《長門賦》,漢賦,西漢司馬相如作於漢武帝時。據說是受了失寵的陳皇后的百金重托寫成的。武帝讀後,大為感動,陳皇后遂復得寵。

賦前有序,說明作賦緣由(疑為後人所作)。先以武帝口吻說「朝往而暮來」,但武帝喜新忘舊。接着改為陳皇后口吻,寫她登蘭台遠望,浮雲四塞,天色昏暗,雷鳴風飄,玄猿長吟,而君不再來。再描寫宮室雖好而寂寞難耐,明月自照,撫琴長愁,只能涕淚縱橫,舒息增嘆。最後寫夢中見君王在側,然醒後仍是孤身一人,夜長難過,體現了失寵宮人望君不至的心理。全賦想象豐富,層次清楚,描寫細膩,工於鋪敘,在漢賦中別出一格,對後世閨情宮怨詩歌有很大影響。
2006-11-02 10:10 pm
司馬相如(前179─前117),字長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漢文學家,初名犬子,因慕戰國時人藺相如,改名為相如。年少時好讀書舞劍,任景帝武騎常侍。因景帝不喜好辭賦,司馬相如遂辭官至梁,為梁王門客,與梁王文學侍從枚乘等人同游,作《子虛賦》。後歸蜀,經臨邛(今四川邛崍)時被當地富人卓王孫宴請。卓王孫有女曰文君,善鼓琴,羨慕司馬相如才華,司馬相如便以琴曲傳達愛意。後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私奔,但因家境貧寒,便返回臨邛開設酒店,文君當壚賣酒。卓王孫礙於面子,給文君僕百人,錢百萬,夫妻回到成都,成為富人。漢武帝讀了他的《子虛賦》深為讚賞,拜其為郎,後提為中郎將。後因事免官,稱疾閑居至死。名作除《子虛賦》外,還有《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等。


收錄日期: 2021-04-23 15:50: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02000051KK0153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