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同馬奈同期既仲有咩畫派及畫家?

2006-11-02 7:20 am
我想問同馬奈同期既仲有咩畫派及畫家?<<急..
thx...

回答 (2)

2006-11-02 7:30 am
✔ 最佳答案
愛杜爾·馬奈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8/%C3%89douard_Manet.jpg/225px-%C3%89douard_Manet.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愛德華·馬奈
愛杜爾·馬奈(Édouard Manet,1832年1月23日—1883年4月30日),是出生在法國巴黎的寫實派與印象派畫家,。
馬奈的畫風乍看之下應該屬於古典的寫實派畫風,其人物細節都相當有真實感。但馬奈之所以也被歸為印象派畫家的原因,在於他所畫的主題,顛覆了寫實派的保守思考。要畫戰爭,就畫衝突性高的,被處決的畫面。要畫野餐,就畫爭議性高的對比,裸女自然的坐在穿西服的紳士當中。馬奈很明顯的表示出,印象派並不僅僅靠繪畫技巧來與眾不同,主題也可以重新思考的一個概念。





目錄

1 簡歷
2 重要作品
3 參看
4 外部連結

=================================

同馬奈同期既仲有咩畫家?

克洛德·莫內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莫奈)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9/ClaudeMonet.jpg

克洛德·莫內
克洛德·莫內(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印象派主要畫家,印象派運動領袖人物。
莫內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廣。莫內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內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除此之外,莫內對於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他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完美的表達。
莫內出生於巴黎,在他五歲的時候全家搬到了諾曼第的勒阿弗爾(Le Havre)。他的父親希望他繼承家裡的雜貨店,但莫內則想成為一個藝術家。
他最初小有名氣是因為他的木炭漫畫,這些畫開價十至十二個法郎。在諾曼第的海灘上,他遇到了藝術家歐仁·布丹(Eugene Boudin),他後來成了莫內的良師益友並教授他學會畫油畫。
當莫內來到巴黎羅浮宮,在那裡他看到許多畫家在模仿著名藝術家的作品。於是,隨身攜帶着顏料和工具的他便坐在一扇窗戶旁開始畫他所看到的東西。
莫內在阿爾及利亞當了兩年兵(1860年—1862年),在他服役七年的合同到期之前,因為傷寒,莫內的姑媽Lecadre夫人將他從部隊解脫出來,讓他去完成大學的藝術課程。
因為大學的傳統藝術教育讓他覺醒,1862年莫內在巴黎加入了夏爾·格萊爾(Charles Gleyre)畫室。在那裡他結認了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弗雷德里克·巴齊耶(Frederic Bazille)以及阿爾弗雷德·西斯莉(Alfred Sisley)。他們共同創造了一種新的藝術手法,後來被稱為印象派,即在戶外和自然光線下用濃厚的油彩作畫。
1866年,他以卡米耶·東西厄(Camille Doncieux)為模特創作了《綠衣女人》(The Woman in the Green Dress)。不久之後,東西厄即懷孕並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讓(Jean)。
在普法戰爭(Franco-Prussian War,1870年—1871年)期間,莫內來到英國避難。在那裡他學習約翰·康斯太布爾和J·M·W·透納(J.M.W.Turner)的作品。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c/Claude_Monet%2C_Impression%2C_soleil_levant%2C_1872.jpg/300px-Claude_Monet%2C_Impression%2C_soleil_levant%2C_1872.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印象·日出》
回到法國後,1872年或者1873年,莫內以勒阿弗爾的一處風景為背景創作了《印象·日出》。它在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畫家展上亮相,如今它陳列在巴黎馬蒙丹·莫內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Monet)。根據這幅畫的題目,藝術評論家路易·勒魯瓦提出了「印象派」的說法。
1870年,莫內與東西厄結婚。1873年,他們搬進了塞納河(Seine River)邊阿讓特伊(Argenteuil)的一幢房子。1878年3月17日,他們有了另一個兒子,米夏埃爾(Michael)。1879年,莫內夫人死於肺結核。
Alice Hoschede決定幫助莫內撫養他的兩個孩子。他們居住在普瓦西(Poissy),但莫內不喜歡那裡。1883年4月,他們搬到了上諾曼第大區厄爾省的Giverny。他種植了一個大花園併在那裡完成了他余生的繪畫創作。莫內和Hoschede在1892年結婚。
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莫內開始了系列繪畫創作,即在不同的光線和角度連續畫同一個物體。他的第一個系列作品《盧昂大教堂》就是在不同的角度和一天中不同的時間來畫。1895年,從20個不同角度對大教堂所作的畫在迪朗德—呂埃爾(Gurand-Ruel)畫廊展出。他還畫了一個稻草堆系列。
莫內非常喜歡畫受約束的自然——他的花園、他的睡蓮、他的水塘和他的小橋。他也畫塞納河岸的上上下下。
1883年至1908年間,莫內在地中海畫了許多風景畫和海景畫。
他的妻子艾麗斯1911年去世,他的兒子讓1914年去世。
白內障讓莫內在1923年接受了兩個手術。
他於1926年12月5日逝世,下葬在Giverny教堂的墓地。
2004年,莫內的the Parliament和Effects of Sun in the Fog在倫敦賣出了超過2000萬美元。





目錄[隱藏]

1 簡歷
2 代表作品
3 參看
4 外部連結



艾德嘉·德加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c/EdgarDegas.jpg



艾德嘉·竇加
艾德嘉·德加(Edgar Degas,1834年7月19日—1917年9月27日),法國印象派畫家、雕塑家。
德加生於法國巴黎,原名為艾德嘉·依列爾·日耳曼·德加(Edgar Hilaire Germain de Gas)。他曾在巴黎藝術學院(École des Beaux-Arts)學習繪畫,受到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的很大影響。德加富於創新的構圖、細緻的描繪和對動作的透徹表達使他成為19世紀晚期現代藝術的大師之一。他最著名的繪畫題材包括芭蕾舞演員和其他女性、以及賽馬。他通常被認為是屬於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現實主義或者浪漫主義畫派風格,。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7/Edgar_Germain_Hilaire_Degas_021.jpg/250px-Edgar_Germain_Hilaire_Degas_021.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舞蹈課,繪於1874年
居住於巴黎蒙馬特高地期間,他與繪畫模特蘇珊·瓦拉東曾保持親密關係。在德加的鼓勵下,瓦拉東堅持繪畫的嘗試,她後來成為當時最著名的女畫家之一。
德加於1872年~1873年間,居住在美國路易西安納州新奧爾良。這期間他創作的「新奧爾良棉花交易所」是唯一一幅他在世時被博物館收購的作品。
1880年代起,德加的視力開始衰退。此後,他的創作轉向雕塑和彩色蠟筆畫,這些對視力要求不高。
德加死於巴黎,葬在巴黎蒙馬特墓地。
現在,德加作品的售價有的達到1600萬美元。






卡米耶·畢沙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毕沙罗)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b/Camille_Pissarro_007.jpg/300px-Camille_Pissarro_007.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畢沙羅的作品《巴黎蒙馬特大道》
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是一位法國的印象派畫家。
畢沙羅是一位較不被大眾所知的法國印象派畫家,然而卻是塞尚所大為尊敬的一位畫家。畢沙羅的畫乍看之下非常平凡,沒有梵谷的熱情與憂鬱,也沒有高更的陽光和原始,但看久了能夠漸漸看出來畢沙羅在沉默之中的特色。畢沙羅是一位個性堅強,重視友情的印象派畫家,他也喜好寫生,畫了相當多的風景畫,他的後期作品是印象派中點描派的佳作,此外,畢沙羅的人像畫也有他特殊的風格。





目錄

1 簡歷
2 代表作品
3 參看
4 外部連結


喬治·秀拉

喬治·皮埃爾·秀拉(Georges-Pierre Seurat,又譯做喬治·修拉, 1859年12月2日—1891年3月29日),是點彩畫派的代表畫家, 後印象派的重要人物。他的畫作風格相當與眾不同,秀拉的畫充滿了細膩繽紛的小點,當你靠近看,每一個點都充滿著理性的筆觸,與梵谷的狂野,還有塞尚的色塊都大為不同。秀拉擅長畫都市中的風景畫,也擅長將色彩理論套用到畫作當中。





目錄

1 簡歷
2 重要作品
3 參看
4 外部連結



簡歷

1860年代-秀拉的童年所留下來的記錄並不多。
1870年代-開始習畫,並受到林布蘭特Rembrandt和弗朗西斯哥·戈雅的影響。
1880年代-秀拉服了一年兵役後,回到巴黎。並有了自己的畫室。這也是他開始練習點描作品的重要十年,一開始他先練習無色彩的繪畫,接著開始畫大型的點描畫作。1880年代後期,他搬到一個比較安靜的畫室,而且有了一個模特兒女友Madeleine Knobloch。
1891年-長子出生後不久,秀拉死於白喉,享年31歲。葬在法國巴黎。

重要作品

傑克島(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A Sunday on La Grande Jatte) 1884年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2/Georges_Seurat_004.jpg/180px-Georges_Seurat_004.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在阿涅爾洗澡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4/Seurat.jatte.jpg/180px-Seurat.jatte.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陰天的大碗島

參看

畫家列表
2006-11-08 12:44 pm
自稱不屬印象主義者的馬內Edouard Manet,卻是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的深厚影響者,核心份子有莫內 Claude Monet、雷諾瓦Pierre Auguste Renoir、希斯里Alfred Sisley,另有,法國的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竇加Edgar Degas、摩里索特Berthe Morisot、卡玉伯特Gustave Caillebotte,美國的惠斯特James McNeill Whistler、卡莎特Mary Cassatt、哈山姆Childe Hassam。

印象派的畫家提倡走出戶外,直接在陽光下寫生,特別重視光線在物體上造成的陰影和變化。否認物體有固定的顏色,認為陰影不僅是黑色或褐色,陰影也是有 彩度的,只是彩度比較低而已。他們描繪自然風光、平凡的生活,表現出光和色彩交融的美;有時甚至因太過追求光線燦爛的感覺,而使形體溶入背景顯得模糊不 清。他們也受到日本「浮世繪」東洋畫色彩和線條的影響。


收錄日期: 2021-04-18 20:02: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101000051KK0508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