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 50年代~現在不同的人口政策---於下文分述;
(2) 香港人口由於各種原因正不斷擴大:1901年30萬人、1940年180萬人、1951年200萬人、1961年313萬人、1971年394萬人、1976年440萬人、1981年520萬人、……、1991年567萬人、1996年641萬人、2001年670萬人、2006年中(臨時數字)699萬人。
【勞工與人口政策】
參考:
http://web.swk.cuhk.edu.hk/~hwong/publication/Book_Chapter/cu_working_class.htm
‧ 由1945至1949年間,有約一百三十萬人為逃避中國內戰由中國遷移到香港。令香港的人口在1950年尾達到差不多二百五十萬人。這些難民,尤其是四十年代末由上海來港的,為香港帶來工業所需的資本、經驗及專才。由上海來的資本家將他們在上海的紡織機器搬來香港,並在香港設立大型紗廠,令香港的製造業正式起步。但這些上海資本及技術勞工的數目相對較少,人數更多的是香港附近的廣東省湧入的廣東人。這些廣東人大部分是農民背景,而缺少工廠生產的經驗。所以他們初到香港時找工作很困難。所以香港的失業率在1950年高達25%,而在1954年亦達到12.2%。大量低薪工人的供應提供了香港製造業發展的基礎。
‧ 由於製造業在五十年代末起飛,而中國停止有大量移民來港,在五十年代末期,香港的僱主經己訴出現勞工短缺。在1961年人口普查中只錄得1.7%的失業率。
‧ 六十年代初,中國進入大躍進時期,同時發生嚴重的天然災害。為逃避飢荒及經濟困難,大量廣東省的農民及工人偷渡來港。在1961至1963年三年困難時期有差不多十六萬新移民由中國來港。
‧ 至1967年中國文化大革命的爆發,一方面國內年青人熱衷於國內的政治運動,而另一方面在67暴動之後,香港經濟發展減慢,從中國偷渡來港的熱潮稍減。
‧ 到七十年代初,香港的經濟又再復甦,國內來港的偷渡潮又再次出現。在1974年經己有超過27,000名非法移民進入香港。香港政府開始憂慮大量移民會增加社會服務的需求。港府遂實施一「抵壘政策」,首次提出會遣返未能進入市區的中國非法入境者。但有關政策只有短期功效。在1978年,成功逃避追捕而成功「抵壘」的人數突然增加至30,000人,而在1979年更大幅增加至197,600人,而在1980年頭十個月人數經己達150,000人。
‧ 在1980年,港府取消「抵壘政策」並將所有非法入境者遣返中國。由1976年至1981年五年間,由中國到港的合法及非法移民合計共達480,000人等於在1976年香港人口的十分一。
‧ 七十年代末的中國移民主要是年青的男性。約76%的非法入境者是男性,當中九成的年紀是15至34歲。他們的失業率只有3.4%比本地人口4.0%的失業率還要低。原因可能是新移民願意接受比本地人較低技術水平的職位。
‧ 1981年的人口普查顯示有起過七成(73.9%)新移民從事非技術體力勞動的職位,約有六成(57%)在製造業工作。
‧ 自取消抵壘政策以後,八十年代來港的新移民多是來港家庭團聚的兒童及婦女,每年來港的人數受單程証的數目所限制,大約在三萬人之下。
‧ 及至九十年代初,由於沒有大量的新移民供應,香港僱主又再次投訴勞工出現嚴重的短缺。但政府並不同意放寬入境的限制,而是同意設立多項的輸入外勞計劃,吸納主要是國內的勞工。
【教育與人口政策】
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A6%99%E6%B8%AF%E6%95%99%E8%82%B2%E5%8F%B2&variant=zh-hk
‧ 1950年代開始,為應付香港人口急速增長的壓力,政府邀請不同的國際專家為香港教育作詳細的報告,以計劃擴展中小學。
‧ 第一份為1951年12月發表《菲沙報告書》。報告書提出要發展小學和師範教育。
‧ 政府在1955年8月開始推行《小學擴展的七年計劃》,包括建立五間官立小學,大量增加小學學位。
‧ 1963年港府發表《教育委員會馬殊-森遜報告書》,落實取消小學入學試、擬定資助則例、擴展新界中學學位、減低師生比例等措施]。
‧ 1965年6月發表《香港教育政策白皮書》[38],建議讓80%兒童可以入讀由政府資助的小學,及使約15%的小學畢業生能升讀官立中學、資助中學及若干選定的私立中學。
‧ 1970年10月,港督戴麟趾於《施政報告》宣佈翌年起實施強迫小學義務教育,並制定《入學令》,規定對不送子女上學的家長之刑罰。
‧ 1973年8月,教育委員會發表《教育委員會對香港未來十年內中等教育擴展計劃報告書》,目標在1981年能讓80%少年獲得資助初中學位。
‧ 於1974年10月完成了《香港未來十年之中學教育》報告書,目標於1979年推行九年免費教育,以及建議取消中學入學試、推行浮動班制和買位制等。其後,麥理浩於1977年10月5日宣佈將九年免費教育提前到1978年施行。
‧ 香港中文大學終於1963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而高中的發展則要等到1977年《高中及專上教育綠皮書》的發表才開始,綠皮書提出適齡少年應有50%獲得資助的學位。1978年10月,《高中及專上教育發展白皮書》就把數字由50%提高至60%。
‧ 至1960年,成立柏立基師範專科學校[46]。
‧ 政府於1957年12月成立紅磡工業專門學校培養技術員和技工;學校於1972年3月24日改組為香港理工學院。為回應1974年的教育白皮書,港府於1975年建立葵涌工業學院和觀塘工業學院、1976年開辦黃克兢工業學院,以及1979年創立李惠利工業學院。建造業訓練局和製衣業訓練局也相繼在1976年8月17日和10月19日開幕。
‧ 1981年6月,港府發表《香港教育制度全面檢討》報告書,為來港的國際顧問團提供參考資料。
‧ 1988年,港督衛奕信在其施政報告中宣佈加快高等教育的步伐,把大學入學率14.5%目標提前到1994年,2000年則定為18%。1989年港督宣佈把2000年18%的目標提前到1994年實現。當年的入學率只有6%,為了實現目標,港府除了增加兩所大學的學位外,還計劃興建香港科技大學作為香港的第三間大學。
‧ 在1993年,香港理工學院、城市理工學院和香港浸會學院更獲升格為大學。
‧ 香港城市理工學院於1984年10月22日正式開幕。而為了培養藝術人才,港府亦於同年創立香港演藝學院。
‧ 1990年11月22日,教育統籌委員會發表第四號報告書,其中提到了「學習目標及目標為本評估」(TTRA)的建議,教育署在1993年4月23日宣佈押後計劃,並成立諮詢委員會。1994年10月20日,教育署公佈推行「目標為本課程」(TOC)的時間表,決定1995年再在七十間小學的一年級試驗,並於2000年9月拓展至整個小學階段。教育界對這個計劃意見仍然甚多,認為計劃對教學並沒有多大的改善,也只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要求推行教育改革。
‧ 在教育決策方面,經國際顧問團的建議而成立的教育統籌委員會紓解了一些七十年代末以來教育界的反政府情緒。
‧ 教育統籌委員會於1998年開始進行教育檢討,並於1999年開始分階段發表諮詢文件。教統會首先在1999年1月22日發表《廿一世紀教育藍圖--教育制度檢討:教育目標》諮詢文件,提出了21世紀香港的整體教育目標和各個學習階段目標的建議。同年9月22日,發表了第二階段的諮詢文件《教育制度檢討:教育改革建議--終身學習 自強不息》。這份文件主要建議實施九年一貫「大直路」普及基礎教育、合併會考和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取消學能測驗、大學互通學分等。至2000年5月8日,教統會繼續發表第三階段的諮詢文件《教育制度檢討:改革方案--創造空間 追求卓越》,提出了改革學制架構、課程、評核方法和學習階段銜接的建議。教統會於同年9月28日發表《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終身學習 全人發展》報告書,以基礎教育為核心提出九個重點改革項目,包括小一和中一入學機制,以及高中和大學學制改革。在學制方面,港府亦計劃實行「三三四」學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
【醫療及福利與人口政策】
參考:
http://www.ccpass.edu.hk/~tb11/twenty_century_hongkong.htm
‧ 戰前,香港的社會服務事業主要由志願機構承擔如東華醫院、保良局等。
‧ 二次大戰後,政府開始擔當領導角色。
‧ 醫療方面:成立多間公立醫院。
‧ 設立社會福利署,推行各種社會福利計劃,如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發放綜援金和老人津貼等。
【房屋與人口政策政策】
參考:
http://www.ccpass.edu.hk/~tb11/twenty_century_hongkong.htm
‧ 二次大戰後,本地人口急劇增加,由1946年約六十萬;增至現今約七百萬。房屋問題急需解決。政府採取下列措施來和援房屋緊張問題。
‧ 五十年代初,許多香港人住在山邊木屋。
‧ 1953年聖誕,石硤尾木屋區大火,政府決定原地興建徙置區,安頓災民。
‧ 六十年代開始,政府大量興建廉租屋,解決房屋短缺問題。
‧ 七十年代,政府興建新型公共屋。
‧ 1978年,政府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以低於市值將「居屋」售予中、下階層人士。
‧ 1988年,推出「自置居所貸款」計劃。
‧ 1993年,推出「夾心階層住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