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姓氏

2006-10-31 5:40 am
想知道香港常用姓氏500個
依使用頻率高低排列
唔好打百家姓次序,
tkx~~~

回答 (2)

2006-10-31 5:49 am
每個中國人都有一個姓氏,就是遁入了空門都要姓「釋」。不過向來所謂的「百家姓」,僅指北宋時代流傳下來的《百家姓》,後來者即使尊貴如康熙雍正的「愛新覺羅」或老佛爺的「葉赫那拉」,都要被摒諸門外。香港人一向活潑開明,不喜墨守僵化規條,所以「百家姓」對大多香港人來說,熟知順口溜:「陳李張黃何,歐周胡馬麥」,想必已心滿意足。



今天的香港人,幾可說都是「移民」。早在北宋年間已移民至新界的,以「五大族」:鄧、文、廖、侯、彭等氏族,最為興盛。歷數個世紀,都在新界一帶處於領導地位。

二十世紀以還,香港的重要姓氏,已不限於「五大族」。只因百家人士,都湧至這片九龍吐珠的福地。其中當然包括了「董」姓。原籍上海的特首董建華,正是在1947年方隨家人抵港定居。事實上董建華系出名門,其父為叱咤國際航運界的船王董浩雲。中國人講究門第,都冀盼得享如董建華般克紹箕裘的福氣。更有的索性以家族姓氏作招牌。在香港,無人不曉的例子,包括了「邵氏兄弟影片公司」。這個由邵逸夫爵士與其兄創立的電影王國,締造了無數個星光熠熠的夢。同樣,香港飲食界的台柱之一,有「深井陳記燒鵝」,以色香味為香港龐大的陳姓人士爭光。

「陳」無疑是大姓。現在香港最舉足輕重的女性——方安生女士,夫家都姓「陳」。儘管外地傳媒喚她為「香港的良心」,香港人卻總愛暱稱她「陳太」或「陳四萬」(廣府話常以「笑到四萬咁口」表達笑容燦爛),無意間忽略了她娘家的「方」姓。揚名中外的Jacky Chan陳港生,香港人也沒多理會他的本姓,只管喚他「成龍」。幸而「影迷公主」陳寶珠,連名帶姓的刻在香港人的集體記憶裡。著名填詞人陳蝶衣,或許對名聲毫不介意,只讓《情人的眼淚》、《春風吻上我的臉》等一闕闕風流歌韻,在華人社會口誦相傳。

有道是「廣東陳、天下李」,意謂廣東省以「陳」姓人士居多,然而普天下卻以「李」姓人士為眾。香港「李」姓的也大不乏人,教人難忘的卻一定少不了她——為香港摘下第一面奧運金牌的風帆選手李麗珊。當然,總有人會艷羨世界級富商李嘉誠父子的成就,也總有別人傾慕作家李碧華、攝影家李家昇、大導演李翰祥的才華,還有那不滅的Bruce Lee李小龍神話。

雖說「李」姓者眾,然而據說全中國華人以「張」姓最多,達一億人。在香港,姓「張」的都很值得驕傲。且看演藝界,張曼玉是中國電影史上獲獎最多的女演員。連獲香港傑青及世界傑青榮譽的張學友,單是《吻別》一碟的全球銷量已高達三百萬張。還有為新派武俠片奠下楷模的導演張徹,「中國電影大王」張善琨,新進玉女張柏芝,原名張玉瑛的五、六十年代歌影巨星葛蘭,華南影帝張瑛、張活游。張活游的公子,是縱橫影圈數十年的導演楚原(原名張寶堅),共執導電影超過120部,1973年的作品《愛奴》更曾被評為世界十大電影之一。

廣府話裡「黃」跟「王」同音,容易混淆,所以香港人每愛聲明是「三劃王」或「大肚黃」以作識別(「黃」字裡的「由」酷似一個大肚子)。也有人嫌不雅要另說成「江夏黃」,想必是源自廿四孝裡的江夏黃香。「黃」與「王」俱是大姓,無分軒輊。黃金寶與黃德森兩位運動員,分別在單車及風帆兩項運動範疇,光耀香港門楣。王晶(原名王)與王家衛兩位導演,更是香港影業的一時瑜亮,儼然香港大眾主流電影與小眾主流電影的代表符號。

「吳」姓的讀音,也使它在香港的姓氏中,別具趣味。其一是與「伍」姓共享的。蓋唯有香港人方會把這兩個姓氏英譯為沒有元音的Ng,致使很多洋人張口結舌。其二則是它在廣府話中「吳」與「唔」同音。「唔」有否定之意,於是「吳」姓人士取名時都不得不格外小心,且看1979年的香港小姐亞軍,儘管明艷照人,芳名卻喚作「吳美麗」。「吳」姓人士要是無意於這種美麗的幽默,或可參考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吳家瑋,擠身荷里活大導之列的吳宇森等優秀例子。

香港集大江南北人才之盛,教人認識好些較為罕見的姓氏。萬眾矚目的娛樂圈,在這方面就有不俗的貢獻。例如新進小花麗明小姐姓「滕」,昔日小花黛音小姐姓「景」,昔日當家花旦騫人小姐姓「繆」、一代黃梅調歌后靜婷小姐姓「席」。體壇也不甘示弱,有姓「齊」的羽毛球名將寶華小姐,有姓「湛」的攀山好手易佳先生。其他界別的代表,當然不能遺漏了紅遍娛樂新聞媒體的商界人士「寶小姐」詠琴女士。

此外,不少旅港的外籍人士,比方說二十世紀的殖民地英籍官員,都愛入鄉隨俗,取個有中國人姓氏的中文名字,使不少姓氏平白多了一批「新丁」。且看位處北角的中文名校——金文泰中學,留名的正是第十七任港督Sir Cecil Clementi。不知就裡的海外華人,還道是哪位「金」姓華籍商賈名人也說不定。末代港督Mr. Chris Patten更全盤華化,自己取名彭定康,妻子喚林穎彤,三位漂亮千金四播的艷名,分別是姓彭名潔思、麗思、雅思。彭定康本人還始料不及地被香港人冠以渾號「肥彭」,親切得有如港式茶餐廳裡的富泰掌櫃。

所以在香港別粗看名字就斷定那是否中國人。就算是台灣出道香港起飛的中日混血藝人金城武,他承襲的姓氏也非中國單姓「金」,而是日本複姓「金城」。

唐代劉禹錫有名詩《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慨嘆往昔六朝王、謝高門的沒落。今天的香港,幸而沒有如斯森嚴的門第,有的是各人頭上的一片自由晴空,誰都可飛上枝頭。沒有貴族,則每個人都可成為貴族,只看誰懂「同檯食飯,各自修行」的道理。當然,那不是穿兩件國際名牌服裝就可以僥倖了事的。






以上係香港的姓氏,不要看到百家姓就不看-.-
2006-10-31 5:48 am
香港原居民姓氏族譜
姓氏
文氏 王氏 毛氏 方氏 朱氏 李氏 杜氏 吳氏 何氏 林氏
邱氏 胡氏 侯氏 翁氏 徐氏 袁氏 唐氏 梁氏 許氏 張氏
陳氏 陶氏 程氏 曾氏 馮氏 鄒氏 溫氏 彭氏 黃氏 葉氏
廖氏 鄭氏 賴氏 蔡氏 鄧氏 劉氏 黎氏 謝氏 鍾氏 關氏
蕭氏 羅氏 雜類
所有下述族譜的微縮膠卷, 均收藏在大學圖書館地下之特藏圖書庫櫃台。
http://www.lib.cuhk.edu.hk/electronic/genealogy.htm

2006-10-30 21:49:42 補充:
文風俗通:「周文王子孫以謚為姓」。 路史:「太岳後有文氏, 一云, 當出衛將 軍文子之後」。 續通志:「文彥博, 本姓敬, 其先以避後晉石敬塘諱, 更姓文」, 望出雁門。 寶安文氏族譜 UL HK Studies CS1169.W45 P3 文氏族部下卷 [顯微資料] UL Microform mic1216 文氏族譜 [顯微資料] 蜀派錢市固塘開祖泰亨始祖 UL Microform mic1219 新界新田村文氏族譜 [顯微資料] UL Microform mic1518

2006-10-30 21:50:53 補充:
王百粵姓氏考略:「姬姓, 望出太原, 周太子晉之后」。吳梅村宛平王氏家譜序:「吾聞王氏, 有姬姓, 有媯姓, 有子姓, 姬姓曰太原, 琅琊, 京兆, 河間;媯姓曰北海, 陳留;子姓曰天水, 東平, 新蔡, 山陽, 中山, 章武, 河東, 汲郡, 其他, 共有四十餘望, 而唐室宰相表, 五氏十三人, 定著為琅邪, 太原, 京兆三族」。

2006-10-30 21:51:49 補充:
宋濂王府君墓版文:「惟王氏所出不一, 有姬姓者二族, 有媯姓, 子姓者各一族, 有虜姓者析四族, 餘未暇論述, 然姬姓二族, 皆出於周, 其一, 始於王子晉之子司徒宗恭, 其後則太原, 瑯琊為尤盛, 其一, 始於畢公高之子畢萬, 其後則京兆, 河間, 為龍蕃, 二者皆以王族, 故氏之於王云, 太原之族, 自秦漢以至於唐, 最多顯著, 與清河之崔, 隴西之李, 榮陽之鄭, 范陽之盧, 天下號為五」。

2006-10-30 21:52:39 補充: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姓纂, 王姓出太原, 琅邪, 周靈王太子晉之後, 北海, 陳齊王田和之後, 東海出姬姓畢公高之後, 高平, 京兆, 信陵君之後, 天水, 東平, 新蔡, 山陽, 中山, 章東武, 河東者, 殷王子比干孫號王氏, 唐玉宗, 隋末改王氏」。 姓氏考略:「姓派別甚多, 通志, 京兆, 河間之王, 出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 此姬姓之王, 出北海, 陳留者, 舜之後, 此媯姓之王, 出汲郡者, 王子比干後, 此子姓之王, 出河南者, 為可頻氏;出馮翊者鉗耳族, 出營州者本高麗, 出安東者本阿史布, 此皆虜姓之王, 大抵子孫以王者之後,

2006-10-30 21:53:01 補充:
號曰王氏, 廣韻所載, 有廿一望, 太原, 琅邪, 北海, 陳留, 東海, 高平, 京兆, 天水, 東平, 新蔡, 新野, 山陽, 中山, 章武, 東萊, 河東, 金城, 廣漢, 長沙, 堂邑, 河南, 以太原, 琅邪為尤著, 其餘, 又有賜姓, 冒姓者, 如漢書燕王丹之玄孫嘉, 王莽時獻符令, 賜姓王氏, 又王世充, 本西域胡支氏, 冒姓王, 又五代王保義, 則劉去非, 冒姓王」。金竹排村王斯福家族譜 UL Microform mic1215

2006-10-30 21:53:30 補充:
毛姓纂:「周文王第九子毛伯受封毛國, 因以為氏, 支孫為周卿士, 毛伯過, 毛伯得, 并毛公之後也, 趙有毛遂, 漢有毛公, 治詩, 趙人也」; 姓源:「周文王第八子鄭」, 漢毛公, 即毛亨, 治詩, 作訓詁傳以授從子萇, 時稱為大毛公, 萇為小毛公, 望出西河, 滎陽。 姓氏考略:「又氐酋有毛氏, 苻健將有毛貴, 見前秦錄, 明有伏羌侯毛忠, 為賜姓」。 歷代族內總薄 (毛氏) [顯微資料] UL Microform mic1219

2006-10-30 21:54:58 補充:
方明方正學族譜序:「方氏出于罔之裔方雷, 比他姓為最先, 黃帝時有曰明者, 在七聖之列, 其後有回, 為帝舜友」。明宋濂方氏族譜序:「方雷者, 西陵氏女, 軒輾之正妃, 是為嫘祖, 或曰, 罔之子曰雷, 封于方山, 後人因以方為氏, 未詳孰是」。姓纂:「周大夫方叔之後」;以字為氏。望出河南。 詩小雅:「方叔蒞止」, 傳:「方叔, 士也」。 東莞方氏族譜 UL CS1169.F3F3 東莞方氏族譜 :

2006-10-30 21:55:20 補充:
[第一卷] UL CS1169.F3F3 1965a 東莞方氏族譜 UL CS1169.F3F3 1965b方氏家乘UC Univ Archive CS1169.F32 1989方氏族譜UC Univ Archive CS1169.F32 1992東莞方氏族譜 [顯微資料]UL Microform mic1232

2006-10-30 21:55:41 補充:
朱姓纂:「顓頊之後, 周封曹挾于邾, 為楚所滅, 子孫去邑以朱為氏, 一云, 舜臣朱彪之後, 齊有朱毛, 漢有中邑侯朱進, 隱陵侯朱濞, 吳郡, 漢功臣, 又都昌侯朱車, 車至買臣, 會稽太守」;望出沛國, 義陽, 吳郡, 河南。 魏書官氏志:「渴濁氏, 可朱渾氏, 并改為朱氏」。 紫陽家乘 (朱氏族譜) [顯微資料] 鳼谷樹村 UL Microform mic1220

2006-10-30 21:59:37 補充:
李姓纂:「帝顓頊高陽之裔, 顓頊生大業, 大業生女華, 女華生咎繇, 為堯理官, 子孫因姓理氏, 裔孫理徵, 得罪于紂, 其子利貞, 逃難伊侯之墟, 食木子得全, 因變姓李氏」。姓氏考略:「一云, 理, 李古字通, 老子因祖為理官, 以為姓, 望出隴西」。北史李士謙傳:「趙郡李氏, 為趙將武安君之後, 李左車其先也」。晉書後蜀載記:「李特, 蜀寶人」。 魏書官氏志:「叱李氏改為李氏」。路史:「徐氏、 邴氏、 安氏、 杜氏、 胡氏、 弘氏、 郭氏、 麻氏、 鮮于氏、 張氏、 阿布氏、 阿跌氏、 舍利氏、 朱邪氏、 董氏、 羅氏、 并以立功從唐國姓為李氏」。 朱彝尊李氏族譜序

2006-10-30 22:00:05 補充:
:「李氏望隴西, 其次趙郡, 隴西之系興唐, 本支日蕃, 定著房三十有九, 而趙郡亦有南東西三祖之別, 定著六房, 族最大, 出張王劉趙之上, 李白詩云, 我李百萬葉, 柯條中州, 其言大而非夸者邪」。小滘村李祖茂家族譜 [顯微資料] UL Microform mic1215 大滘村李茂桂家族譜 [顯微資料] UL Microform mic1216李氏族譜 [顯微資料] 沙螺洞UL Microform mic1225 李氏族譜 [顯微資料] 烏蛟騰

2006-10-30 22:03:30 補充:
ULMicroformmic1221 李氏族譜 [顯微資料]涌尾UL Microform mic1221李氏族譜 [顯微資料] 蓮澳村三福堂[聯澳村]UL Microform mic1225李氏族譜 [顯微資料]新界西貢北約十四鄉輋下 李奕昇遺存 UL Microform mic1223李氏族譜 [顯微資料]黃貝嶺約禾坑村ULMicroform mic1225李如奎祖族譜 [顯微資料]九擔珠村UL Microform mic1222 泥塘角村李開魁祖家族譜 [顯微資料] UL Microform mic1216涌尾李捷登家族譜


收錄日期: 2021-04-16 14:41: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30000051KK0597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