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那就要明白怎樣才算佛教徒(學生/弟子)?怎樣才算好的佛教徒(學生/弟子)?
打開任何一部佛經,佛說法(講學)的對象是誰?都是善男子,善女人.所以善人才算得上佛陀的學生.而善的標準有淺深,基本就是十善業.
在《觀無量壽佛經》中,佛言:「淨業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句話說得多重!多麼重要!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我們從凡夫修行作菩薩,將來成佛,真正根本的因就是這三條。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皆以此三條為基礎。若無此基礎,就不能成就;猶如蓋房打地基一樣,無論蓋什麼房子,地基一定要堅固,有了堅固的基礎,才能學法門。
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在第一福之中,「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就是十善業,而十善業是建基於「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就是儒學的孝親尊師.如何落實?儒學的基礎就是《弟子規》,有了《弟子規》的根基,十善業就好易做得到,所以佛教的根本法門是《十善業道經》,《弟子規》就是根本的根本,為人所必具.
第一福全的做到,那就是人天乘中,一個好的佛教徒(學生/弟子).
第二福是建基於第一福,就如建樓宇一樣,一層一層建上去.第二福就三皈五戒,沙彌律儀等.從這裡可以看到,要具備十善業,才授三皈五戒,這才是真的三皈五戒.形式上授了三皈五戒,但做不到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結緣三皈,跟佛結個緣而已.
身為佛弟子,必須遵守三皈,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違背佛的教誨。「皈依佛」,覺而不迷。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不是覺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我們的思想、見解是不是正確?思想、見解純正,與佛相應是道;思想見解不正,邪知邪見是非道。「皈依僧」,淨而不染。僧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我們的心清不清淨?我們的念頭清不清淨?我們的身清不清淨?我們居住的環境清不清淨?所以,三寶弟子念念要與「覺、正、淨」相應。
第二福全的做到,那就是二乘(小乘)中,一個好的佛教徒(學生/弟子).
第三福是建基於第二福,這是大乘,大乘建基於小乘,「發菩提心」,就是發四弘誓願。菩薩有慚愧心,慚愧在策勵他,使他能發憤向上,勇猛精進。「深信因果」,此因果非普通之因果;普通因果,菩薩焉有不知之理?此因果是指「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讀誦大乘」,就是親近諸佛如來,一天不能空過。親近善知識,這是世出世間求學求道的祕訣。古人所說的「師承」,一定是在一位善知識處成就,然後才能遍參無量善知識。在一位善友座下成就參學的本領,此參學能力即是《般若經》所講的「根本智」,遍參一切善知識是成就「後得智」,智慧圓滿。
《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座下得到了根本智,然後以五十三參成就圓滿的後得智。沒有根本智,就沒有能力參學;根本智是實智(真實智慧),使他有能力辨別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所以,出去參學,無論遇到什麼人、什麼事,都是開智慧,不會受到障礙。若沒有真實智就出去參學,一個善知識指你一條路,兩個善知識就是兩條路,三個善知識就是三叉路口,四個善知識就是十字街頭,你就無所適從。具真實智參學,親近再多的善知識,其方向目標決定不會變更。
文殊菩薩教善財童子念佛法門,經文上雖沒有明白的提到,但意思具足。因為文殊菩薩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善財童子是他最得意的門生,若不繼承他的衣缽,怎能說是傳法弟子?這就是世尊教給我們「四依法」裡的「依義不依語」,要體會此意。而善財出去參學所遇的第一位善知識是吉祥雲比丘,教他「佛立三昧」。最後一位善知識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他徹始徹終就是修學一個念佛法門。
第三福全的做到,那就是菩薩乘(大乘)中,一個好的佛教徒(學生/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