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中外戰史─以阿戰爭
約旦沙國伊拉克黎巴嫩等六國人口約五千四百萬,雙方人口數比為二
十:一︶。
3種族:猶太人佔八十三%,非猶太人佔十七%。
4宗教:猶太教佔八十三%,回教佔十四%,基督教佔二%,其他約二%。
5語言:英文阿拉伯文希伯萊文。
6地形:北部為高原,海拔一二二0公尺,高原東西部及瀕臨地中海地區為平原,中
部及南部多為高地,西南鄰接西奈半島部分為半沙漠地區。
二、以色列週邊地形要點
1戈蘭高地:為以敘天然國境,此處高山峻嶺,攀登困難,地形險要,易守難攻,不
但控制以色列通往大馬士革的門戶,更可俯瞰以色列整個北部平原,以色列若放棄
此高地,北方將無險可守。一九六七年六日戰爭後由以色列佔領,一九七三年鎮壓
成功,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以色列將其納入版圖。
2約旦河兩岸:東岸為丘陵地帶,死海長約八十公里,寬約一五0公里,由約旦河連
貫死海與加利利海,形成以色列東部天然國境,死海以南的以約邊境,為最高一七
00公尺的南北走向高地,運動十分困難,約旦河西岸高地可瞰制以色列中部狹窄
處。第一次以阿戰爭後,約旦河西岸納入約旦領土,六日戰爭後由以色列加以佔領。
3西奈半島:除南部高山外,均為沙漠地區,降雨量極少,此地區可增加以色列防禦
縱深,以色列若佔領此地區,可增加應變時間以動員後備軍人。六日戰爭後由以國
佔領,一九七八年九月在美國卡特總統協調下,沙達特比金簽訂大衛營協定,翌
年三月,雙方正式簽訂和約,一九八二年四月廿五日埃及完全收回西奈半島。
4加薩走廊:如一把利刃威脅以色列中西南部,原為埃及領土,現為巴勒斯坦人群
集地區,暴亂頻仍。
一九四七年聯大通過分治計畫時,巴勒斯坦之動亂即開始擴十,猶太人雖僅居少數,
但教育水準較,高組織嚴密,雖尚無國名,卻己具備完善的國家組織,故於動亂中實己掌
握優勢,當第一次以阿戰爭爆發,前更己將猶太人居留地區附近的阿拉伯人予以驅逐出境
或加以控制。
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年英英終止對巴勒斯坦之託管,以色列立即於次日宣佈建國,以
本古里昂為第一任總理,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伊拉克五國就藉口維持秩序,同
時派兵進兵巴勒斯坦,以色列奮起抵抗,以阿第一次戰爭於是發生。
二、戰鬥經過
戰爭發生時,以色列僅有九個步兵旅,兵力約二五000人,雖然缺乏重武器,但能
集中機動使用,加之居留區之猶太人則人人皆兵,固守村落與城鎮,以上二者乃構成了持
久與打擊的靈活運用。
入侵的阿軍,兵力裝備均佔絕對優勢,但缺乏統一指揮,各自為戰,故戰中發起後,
並未能產生決定性戰果,至六月十一日雙方被迫停戰,以色列趁機外購軍火,積極加強動
員,重整劣勢。
七月弓日雙方戰事再起,七月十九日雙方被迫停火,以色列此時己擴充動員至六萬以
上的兵力,士氣旺盛,阿軍則精疲力竭,士氣沮喪。
十月十五日因埃軍射擊一個聯合國許可通行的軍隊,以軍即以此為藉口,在六天之內
使用空軍轟炸西奈空軍基地,並炸沈埃艦法魯克省長號,並迫使埃軍退回加薩。
十月廿二日,以軍再度攻擊,主力沿羅馬人留下的舊道迂迴,企圖殲滅埃軍於拉法地
區,至一九四九年一月八日,英軍干預,以軍才下令撤退。至一九四九年二月至七月以埃
以黎以約以敘分別簽訂和約。
本次戰爭,以軍傷亡六二00人,但其疆界己自聯大劃分的五五00平方哩,擴大至
八0五0哩。戰爭中約有七十萬夕口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其中六十%在約旦,二十%在
加薩,二十%在黎敘。原先散居在阿拉伯國家的猶太人,或因害怕報復,或出於被迫,有
八十萬人成為難民逃回以色列。
肆、第二次以阿戰爭
一、戰爭原因
第一次以阿戰爭結束後,造成了大量巴勒斯坦難民,激化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仇恨,
同時埃及在加薩建立突擊基地,使巴游經常越界侵擾以色列,一九五五年二月,以色
列對加薩作了一次報復性攻擊,阿拉伯人死傷七十多人,使埃及總統納瑟覺悟到國防
建設重於經濟發展,而於八月和捷克達成一筆三億多美元的軍火交易,納瑟漸漸成為
阿拉伯世界反以色列反英的象徵,一九五六年七月納瑟在慶祝埃及革命成功演說中,
突然宣佈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並同意給予有關國家補償,同時保證從前使用運河
的國家仍可使用運河,但英法以安全因素經濟因素及面子問題,即著手以軍事手段
奪回運河,在反埃及的共同目標下,以英法在一連串的祕密會議後,決定聯手對埃及
採取軍事行動。以色列之所以參戰,是想解除納瑟上台後所帶來的安全顧慮,同時可
以打通運河與阿卡巴灣並可佔領若干土地作為以後談判的本錢。三國協議,由以色列
先行發動攻擊,英法在次日呼籲雙方在十二小時內停火,以色列立即佯裝接受但不必
履行,直到進兵至運河以東十哩為止,估計埃及一定會拒絕,此時即開戰後三十六小
時之後,英法再出動轟炸機以摧毀埃及空軍並奪取水域。
二、作戰經過
以色列在出兵西奈之前,佯裝攻擊約旦,並對約旦境內作大規模的報復攻擊,同時情
報部門也散播即將對約旦一戰的謠言。
一九五六年十月廿九日一七00時,以色列先以空降二0二旅之空降營空降米特拉隘
道,其餘部隊則分別越界攻擊。
南方軸線方面,空二0二旅其他部隊則在夏隆指揮下,利用卡車履帶車走了一0九
哩路,途中與埃軍發生數次小規模戰鬥,在十月卅日二二三0時與空降營會合控制米特拉
隘道,並準備向埃爾希克前進,與步九旅會合。
北方軸線方面,步一旅及機廿七旅,依計畫沿西奈北岸經拉法向埃拉里希關特拉方
向攻擊,攻擊進展順利。
中央軸線方面,步十旅及機卅七旅之攻擊雖受阻於阿布阿吉拉,但經預備隊裝七旅由
南翼繞越,擊潰埃軍抵抗向運河挺進。
加薩方面步十二旅,則突入加薩地區。
南方軸線步九旅由姚飛指揮於十一月五日與空二0二旅會合,協力奪取埃爾希克,至
此西奈戰役結束。
英法並未照原定計畫行動,直到十月卅一日一00九時才行動,使以軍與埃軍在西奈
進行了一整天的刻烈戰鬥,並飽受埃空軍轟炸,戴陽並有意撤退,十一月五日晨英法聯軍空
降攻擊,但到了晚上在美蘇強大壓力之下宣佈接受聯合國停火呼籲。英法軍雖未能對以色列
予直接有力支援,但卻能嚇阻埃軍運河西岸部隊之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