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曾修策過多少次?

2006-10-30 10:47 pm
萬里長城曾修策過多少次?是在那個朝代?

回答 (5)

2006-10-30 10:54 pm
✔ 最佳答案
萬里長城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4/46/World_Heritage_Emblem.jpg/80px-World_Heritage_Emblem.jpg


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4/Great_Wall_of_China.jpeg/275px-Great_Wall_of_China.jpeg


八达岭长城

(英語名)
The Great Wall

(法語名)
La Grande Muraille

登録類型
文化遺産

評定標準

文化遺産(i)(ii)(iii)(iv)(vi)


登録年份
1987年

拓展年份


備考


官方網頁
UNESCO(英語)

地圖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6/6b/LocMap_of_WH_GreatWall.png/275px-LocMap_of_WH_GreatWall.png


請参考世界遺産概要表製作格式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e/GreatWall2.jpg/180px-GreatWall2.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长城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c/Great_Wall_of_China_location_map_blank.PNG/180px-Great_Wall_of_China_location_map_blank.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8/GreatWall_2004_Summer_4.jpg/320px-GreatWall_2004_Summer_4.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長长城
长城,一般指现存中国的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的虎山长城,西至嘉峪关,全长7,300多公里(另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为6,700公里),合14,600华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在西方也常被称为中国长城。长城平均高6-7米、宽4-5米,是建于中国古代的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
以长城为分界,长城以北常被称为塞外(北部和西北部)或关外(东北部),而长城以南称为关内。
[编辑] 歷代長城
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汉、明三代的规模最大。唐朝时,由于北方的突厥已经被击败不再成为威胁,未修长城;宋朝时,失去燕云十六州使得修筑长城变得没有意义;元朝统治者是蒙古人,仅对一些关口做了修缮,仅仅起到盘查路人和商路驿站的作用;与元朝类似,清朝也未修长城。现代修长城,除了是对古迹的维修和保护外,也部分程度上是为了发展旅游,但在军事上已经失去意义。

[编辑] 战国长城
中国修建长城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诗经·小雅·出车》记载:“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明言北方长城的作用在于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掠。在战国时代,有20多个诸侯国修筑过长城。当时筑城有“互防”和“拒胡”两类。前者如楚国、齐国、燕国、魏国、韩国、赵国、秦国等,为了互相防御在各自的边境修筑长城,《史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后者如秦、赵、燕三国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的侵袭,在与之毗邻的北方修筑的“限戎马之足”的长城。

秦长城。秦昭王时,秦国修筑了北部长城。秦国北部长城西起临洮郡,经陇西郡、北地郡、上郡三郡的边境,东至黄河。

赵长城。赵国先后筑有两道长城,分为赵北长城和赵南长城。赵肃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以漳水、滏水(今滏阳河)的堤防为基础,筑长城,以防齐、魏。因所筑长城,位于南部,史称为“赵南长城”。《史记·赵世家》中记载:“ 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于内蒙古云中、雁门、代郡一带筑长城,以防匈奴。因位于赵境的北部,史称“赵北长城”。《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⑩,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11),至高阙为塞(12)。而置云中、雁门、代郡。”赵北长城,西起高阙(今内蒙古临河),沿阴山山脉,东至代郡(今河北省张北南)。

齐长城。齐长城建于公元前五世纪,在今山东境内,东西走向,西起平阴,经泰山北麓,东至密州琅琊台入海,全长500余公里。齐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建筑最早的长城,在中国长城史上地位十分重要。

燕长城。燕国北部长城,西起造阳(今河北独石山),东至襄平郡。

楚长城。《汉书·地理志》记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但关于楚长城是否存在,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

魏长城。为了防御强秦的进攻,巩固河西之地和保卫国都大梁,魏先后修筑了魏河西长城(史称“滨洛长城”)和魏河南长城(史称“卷之长城”)。

中山国长城。古中山国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69年,《史记·赵世家》中记载“赵成侯六年,中山国筑长城”。

[编辑] 秦代长城
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人北逐匈奴,占据河套,并修筑长城。“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史记·蒙恬列传》)秦长城把过去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的绵延万里,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秦长城可大致分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于今甘肃省岷县,循洮河北至临洮县,经定西县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甘肃环县、陕西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然后向北折至今内蒙古托克托南,抵黄河南岸。北段即黄河以北的长城沿阴山西段的狼山,向东至大青山北麓,再向东经今内蒙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再向东北经今河北张北、围场,再向东经抚顺、本溪后向东南,终于朝鲜清川江入海处。
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长城被拆毁:“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史记·秦始皇本纪》)秦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中原生产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一繁重的修筑工程,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来源于此。现在临洮附近,阴山、大青山一线,都有秦长城遗迹残存。

[编辑] 汉代长城
汉朝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以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从汉文帝到汉宣帝,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的长城。汉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编辑] 北朝及隋代长城
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对长城进行了修筑与增建。其中以北齐年间修建规模最大。隋文帝时,为防范突厥,多次于冬季征发丁壮修筑长城。隋炀帝时,两次于夏季大规模征发劳力修筑,此时防御的对象还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浑。隋长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将东起紫河,经朔方、灵武直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成一线。

[编辑] 金代长城
金朝为防御蒙古,开始大筑长城。金朝所修长城,史称金界壕或金边堡。

[编辑] 明代长城
主条目:明长城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6/64/Aster_wallofchina_lrg.jpg/180px-Aster_wallofchina_lrg.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长城的卫星照片。位于中国山西省北部。低角度的日照以及薄雪突出了长城的一段,以一条黑色线形从图像的左下角延伸到右上角。
到了明朝,从洪武至万历,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成了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长城。这也是现在所见到的大部份长城。

[编辑] 南长城
主条目:苗疆长城
南长城位于中国湘黔边界,又称苗疆长城,是2000年4月才被“发现”的苗族疆防。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北起湖南湘西古丈县的喜鹊营,南到贵州铜仁境内的黄会营,全长190公里。
2006-10-30 11:10 pm
4 TIMES
2006-10-30 10:55 pm
3次,在秦朝,明朝和现在
參考: me
2006-10-30 10:54 pm
修策過兩次(應該)
是在奏、宋(應該)
2006-10-30 10:52 pm
萬里長城曾修策過很多次,是在秦朝(秦始皇的朝代)


收錄日期: 2021-04-18 20:03: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30000051KK0277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