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民族主義
法國在1871年就和德國結了仇恨,當時法國被德國在普法戰爭中被打敗,不但賠了大量金錢,而且還被迫放棄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因為蒙受了這麼大的屈辱,因而令到法國人對德國產生了強列的仇視和報復心理,希望有機會能夠一雪前恥,法國的民族主義思想在這時形成,而因為有民族國家統一成功,使政治形勢出現變化,使民族主義的性質起了變化,使其發展成一種危險和狹隘的愛國主義,而法國的民族主義使到當時的局世十分緊張,而到了第一次世界的時候,法國因而加入三國協約中一起對抗三國同盟,到最後引發大戰。
極端民族主義發生的目的是強國建立勢力,民族爭取獨立.其中一個就是俄國鼓吹「泛斯拉夫」主義,在列強間的矛盾,引發了在非洲和巴爾幹半島數次國際危機終導致了大戰的爆發.
同盟制度(兩大軍事集團)
同盟制度是指歐洲兩大敵對軍事集團的對抗。這兩大集團是「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三國同盟」由德意志、奧匈帝國及意大利組成,而「三國協約」的成員是法國、英國及俄羅斯。這六個國家是二十世紀初主宰歐洲的列強。
背景
1870年俾斯麥成功一統德意志,但法國人民對於《普、法戰爭》的慘敗及法蘭克褔條約(1871)的屈辱永不忘記。法國被迫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意志;她在歐洲政壇的領導地位更被德意志取代!因此法國人民時常懷有報復心態。深感威脅,俾斯麥籌劃孤立法國。因為他一方面不想與法國開戰,另方面使法國在四面楚歌的情況下無力挑戰德意志。
經過
甲(1) 第一階段(1870-1890)
為了孤立法國,俾斯麥首先復興1815年的「神聖同盟」。他於1873年締結德意志、奧匈帝國及俄羅斯「三皇同盟」,旨在維持當時以德意志為主導的國際形勢及遏止歐洲各地的革命運動。事實上,由於只有法國想改變當時國際形勢及法國是傳統上革命發源地,因此,「三皇同盟」明顯地針對她。
然而,由於奧匈帝國及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勢成水火,俾斯麥難以使兩國長久合作,故於1878年的柏林會議中,他放棄俄羅斯,選擇奧匈帝國為盟友,因而於1879年簽訂德意志、奧匈帝國的「兩國同盟」。同盟制度從而展開。
1882年「兩國同盟」因意大利的加入而擴大為「三國同盟」。意大利因被法國奪去非洲的突尼斯與法國交惡,轉而投向德意志,組成「三國同盟」。此後,歐洲中部自北部波羅的海起,至南部的地中海止,已變為德意志的勢力範圍。
為了防範俄羅斯與法國結盟的可能性,俾斯麥與俄羅斯簽訂另兩條盟約:即1881年的「第二次三皇同盟」及1887年的「再保條約」。「第二次三皇同盟」討論巴爾幹半島問題,防止奧匈帝國及俄羅斯在該處發生衝突。而「再保條約」使俄羅斯在法國向德國開戰時保持中立。
由於法國與英國為爭奪海外殖民地而發生爭執,她與英國為盟的可能性極低。故此,歐洲六強中,其二與德國結盟,其一與她互有協定,僅餘的一國又與法國關係欠佳,法國完全陷於孤立,四面楚歌。
甲(2) 第二階段(1890-1907)
自德皇威廉二世罷黜俾斯麥後,上述形勢逆變。威廉二世採取新外交,激怒英、俄兩國,因而使法國有可乘之機。先是,威廉二世放棄與俄國維持錯綜複雜的曖昧關係,拒絕延續「再保條約」,法國因而靠近俄國。同時,威廉二世一心取代英國殖民地霸主的地位,與英交惡,英、法因而敵愾同仇,互相靠攏。
為了拉攏俄國,法國大舉外借,以幫助俄國如火如荼的工業化。在彼此互相利用的情勢下,雙方於1895年簽定「法俄同盟」,內容主要針對「三國同盟」。及至1903年英皇愛德華七世成功探訪巴黎後,法國積極拉攏英國,雙方於1904年達成協議,史稱「英法協約」或「摯誠協定」。內容主要是討論彼此的海外殖民地問題。
由於威廉二世對「摯誠協定」極為不滿,發動1905年的「摩洛哥事件」,英、法合作反而加強;再者,德國擴建海軍,威脅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故英國接受法國的斡旋,與俄國於1907年簽訂「英俄協約」,「三國協約」因而形成,歐洲亦分裂成兩大敵對軍事集團。
結果
自兩大敵對軍事集團成立後,遇有集團成員國之間的衝突,其他集團內成員國乘機干預;故一旦糾紛出現,衝突再不是兩國間的糾紛,而是六強的角力,大戰一觸即發。
帝國主義(爭奪殖民地)
帝國主義是歐洲列強為爭奪、擴張及控制它們海外殖民地而引發的衝突。自1870年以後,德意志及意大利宣告統一,列強將視線轉向歐洲以外的土地,擴張或爭奪海外殖民地。而且,「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它們更希望霸佔更多海外市場,以吸收國內產品。
經過
歐洲列強首要搶奪的地方是近鄰的非洲。非洲面對歐洲大陸,地連歐亞兩洲,沿海地區極具軍事價值,且內陸資源豐富,故為帝國主義國家必爭之地。自1870代以後,由於比利時成功佔據非洲中部的剛果,歐洲列強在非洲殖民地的爭奪遂告展開。1885年俾斯麥與費理在柏林召開會議,商討如何瓜分非洲大陸,議定只需事先照會有關國家,便可隨意建立殖民地,「和平」地瓜分非洲。自柏林會議後,各國爭先恐後,非洲短時間內竟被歐洲列強吞併。至1914年只有阿比西尼亞及利比利亞能保持獨立!
繼非洲後,歐洲列強把視線轉向亞洲。亞洲各國大部份無一倖免,先後淪為她們的殖民地。英國是列強中的老大,她的殖民地包括印度、緬甸、馬來半島、新加坡及婆羅乃等地,兼且擁有太平洋部份重要島嶼。亞洲各國中,只有日本、中國及暹羅能保住主權。日本於1868-1912年間成功改革,「富國強兵」,一躍而為世界強國。中國則幾經掙扎,加上因其他因素,始能免被瓜分。暹羅能保主權,其因有二:(1)國王開明,領導人民改革;(2)英、法兩國因同時向印支半島擴張,不欲因爭奪暹羅而開戰,故以暹羅為兩國的「緩衝區」,保持中立。
結果
殖民地的爭奪雖沒引致歐洲列強互相開戰,但她們的關係因而大受影響。英、法兩國由於爭奪殖民地的緣故,在埃及、蘇丹及印支半島等地發生衝突;法、意兩國由於爭奪突尼斯而關係惡劣。由於「摩洛哥危機」,法、德劍拔弩張;德國因插手南非事務與英國關係極度惡劣。
「同盟制度」的組成亦因殖民地的爭奪而有所影響。由於爭奪殖民地的緣故,德國與英國關係惡劣;加上德國在中東地區有擴張野心,英國遂與俄羅斯結盟,組成「三國協約」。同樣地,由於爭奪突尼斯的緣故,意大利與法國關係惡劣,反成為德國盟友,組成「三國同盟」。
軍國主義
背景
軍國主義是指列強在擴張及使用軍事力量方面的對抗。第一次大戰前夕,使用軍事力量解決糾紛不僅是軍方的主張,同時一般民眾都渴望戰爭。這是由於以下的原因:
(1)只有擁有強大軍備的國家受人民及他國尊敬。
(2)只有擁有強大軍備的國家能擁有並擴張其殖民地。
(3)只有擁有強大軍備的國家能自保。
結果
由於人人相信軍國主義,各國政府爭建軍備,「徵兵制」成為時尚,殺傷力強大的武器大量發明製造,各國政府祕密製定「戰爭策略」,針對敵對國家。
由於爭先成為海上霸主,英、德兩國互相競逐。她們先是爭先建造戰艦,在數量上企圖超越對方,其後又製造超級戰艦「無畏號」,以質取勝。為確保優勢,英國更與法、俄簽約。
正當各國爭建軍備以武力解決糾紛的同時,她們時刻惶恐被別國攻擊,故此,當裁軍會議於海牙召開時(1899及1907年),歐洲列強不表支持;相反地,隨著海牙裁軍會議的失敗,各國等待戰爭的來臨,大戰一觸即發。
2006-10-30 04:12:07 補充:
維也納會議是從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間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的一次歐洲列強的外交會議。這次會議是由奧地利政治家克萊門斯·文策爾·馮·梅特涅提議和組織的。其目的在於重畫拿破崙被戰敗後的歐洲政治地圖。雖然拿破崙在會議期間重回法國但會議還是繼續進行。會議決議於滑鐵盧戰役前九天被簽署。技術上來說,維也納會議實際上從未召開,因為實際上沒有召開過任何真正的大會,所有討論都是在各個列強之間的非正式會晤中進行的。會議討論了整個歐洲在拿破崙戰爭後的形狀的問題。唯一沒有討論的是與法國的和平問題,這個問題在會議召開前數月(1814年5月30日)就已經在巴黎和約中簽署了。
2006-10-30 04:13:03 補充:
巴黎和會 (1919年)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1919年1月,勝利的協約國集團為締結和約,召開巴黎和會。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列孟梭操縱了和會。參加巴黎和會的各國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權代表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