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好咩抗議

2006-10-30 7:44 am
它的後遺症很大,不獨是在成人和小孩的創傷,小則很快熄滅重則一生一世,其實是很殘酷的.如我的壓力太大了,小學時老師的冷面孔,心恐見到老師處罰學生的 情境,父母的心境.分分鐘都會出現心理不平衡的現象.直至年紀稍大做人家長才知道用這方法教小孩子兩家都好同樣痛苦,一代傳一代,傳下去,怎辦?

回答 (6)

2006-10-30 8:06 am
✔ 最佳答案
處罰的方式有許多種,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學生學習到正確的觀念,至少,不要行為偏差。而現今很多的大人(老師、家長)沒有時間,也沒有耐心去教導學生,才會有體罰的出現,因為他們覺得這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真的是這樣嗎???我抱持著高度的懷疑!!!
(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
常遇到一些老師、家長,只因為他們是有權力的一方(分數、物質的供給者)就自我膨脹,認為學生一定要聽從他,而他一定是對的,不可忤逆、頂撞、質疑的,但是,大人真的都對嗎???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他自己必須去面對的未來,有些事,不如讓他自己去面對,大人只要從旁指導、建議,而不用硬性規定,就像數學問題,解決方法不只一種,只要想法對、列式對、計算過程正確,答案沒錯,就應該是正確的,而大人(老師、家長)應該幫他判斷是否正確、提醒他是不是還有更快、更簡單的方法來解題,而不是認為只要和大人(老師、家長)的作法不同,就完全不對,甚至硬性規定學生一定要照著大人的方法才算對,這些作法都是大人的心態有問題,容易導致學生的反抗、叛逆、甚至行為偏差。
所以我覺得學生如果有行為偏差,大人(老師、家長)一定有某些作法出了問題,該檢討(處罰)的,反而是我們大人才對!!!
我一直認為:學生有犯錯的權利、老師(家長)有教導的義務與責任。
誰能不犯錯??我們都是從錯誤中記取教訓(嘗試錯誤學習法),希望大家能多思考,一起為下一代盡一份心力!!!


老師也是人,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情緒,雖然老師的情緒管理應該要比別的行業要求的高,但是,也有很多老師是做不到的,因為在他們心目中,老師,只是一種職業,只是一種謀生的工具,雖然每位老師都要修一些有關教育的課程,但是,有些人只是比較會讀書,不代表他就會教書,更不代表他會教學生!!!

我常在知識家教學生如何申訴,如何捍衛自己的權益,但是我並不是抹煞掉許多老師的認真,努力!!雖然在我的求學、教書生涯中,同樣也看到、遇到許多不受教的學生、家長(比起不適任的老師來說,那是多太多了),但是,今天你既然選擇了老師(教書)這個職業,應該就要有心理準備,不能因為某些不受教的學生、家長,就開始認為所有的學生都不好,開使用消極的態度教書,那還不如早點離開教職,去從事別的行業吧!!!所以我教學生申訴,主要是希望能加快淘汰不適任老師的腳步,讓我們的學生能被真正願意教書(教導)的老師教誨!!!

老師這個職業,本來就比其他行業來得需要情緒管理,較高的道德標準,較大的挫折容忍度,永遠是在成功的學生背後,默默付出的一群人,他的成就感來自於教出狀元學生,引導學生向上,從不懂、不會到瞭解(理解)、精通,甚至發揚光大!!!

當然,現今的社會在急速的轉變,從以前填鴨式教育,到現在的多元入學,從以前學生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到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到現在的學生自我意識抬頭,比較敢挑戰權威,甚至對抗權威,這種改變不能評斷好壞,而是老師必須要去適應,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與教法,找出師、生之間共同能接受的方法,如果老師做不到,那就還會有更多的師、生對立發生。

而現代的老師,耐性也比較不夠,自我的情緒管理也有待加強,因為現在的學生自我意識也比較多,所以師生對立的情形也比以前多,要如何解決??理性的態度是最重要的!!!


這是我在類似問題的回答,提供你參考,我是真的不贊成打、罵教育,真的,對孩子的傷害很大!!!你可以參考“賞識你的孩子”這本書,相信對你有所幫助!!!

我不敢說用打的有沒有效?
但是我能確定的是,用打的傷害一定是最大,而且不容易平復,現在的大人哪一個沒有被打過??但是又有哪些人記得他為什麼被打??大家只記得因為做錯事、說錯話、還是莫名其妙的被打,而且有因為被打後而學乖了嗎??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不是因為被打而變乖的,而是自己想通了才變乖。


大人打小孩的理由通常是很冠冕堂皇的,為了他將來好,為了以後不學壞....真的嗎??有些人只是因為工作的不順、夫妻不合....而將怒氣轉發洩在孩子身上,我常常在學生的作業中,字裡行間發現孩子心裡的傷痕:只要爸爸不打人,我們全家就很快樂。只要我長大,就能保護媽媽(妹妹)不被打。......
這些是小三、小五的學生造句,有時還會出現“去死吧”“發瘋”“神經病”...的字句,還有一次一個小三的女生,哭著問媽媽:昨天睡覺時被爸爸叫起來,莫名其妙的打他,原來是爸爸應酬喝完酒回家,想和女兒玩,就拍拍女兒的屁股叫他起床,可是女兒以為被爸爸打,因為在他的認知中,爸爸常打人。其實這就是傷害已經在孩子的心靈產生痕跡了,所以我不贊成打罵教育,因為語言的暴力,傷害並不小於用打的,像是:你怎麼這麼笨??你是豬阿??你怎麼都學不會??......
其實孩子的教育是要很小心的,身教、言教一樣重要,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所接受的方式也都不同,希望你能秉持耐心,找出您和孩子都能接受的管教方式,像是限制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縮減零用錢、罰讀書(故事書~要寫心得報告)不能玩玩具.....等等只要有耐心,其實孩子都是很受教的,有時不用幫他處理太多事,讓他自己去管理自己,如果沒做好,讓他自己去面對後果,像是玩具沒收好,那就將玩具打包,以後不能玩(萬不得已可以送人或是捐出去),不做家事、功課時,你也不要幫他做,只要適時的提醒他,讓他知道都不做的後果事什麼,讓他自己去面對結果........其實任何事都有方法解決,只是大多數的家長都只是嘴上說說,久了孩子當然皮了,.......
堅持----就是最好的處罰了。
參考: 之前做過依一類辯論..知道好多依方面既野..希望幫到你^^!
2006-10-31 6:26 am
體罰好咩抗議?我都唔贊成
調查:子女愈打愈反叛
近一成家長體罰方式教仔
管教子女問題經常導致夫婦爭執摩擦。一項關於家長管教子女的調查顯示,四成受訪者表示,與子女相處及管教困難,部份受訪者採用負面方式管教子女,包括一成人士表示經常打子女。但調查發現子女愈被打,其行為就愈反叛。
女性壓力更大
這項由「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天倫綜合家庭服務中心」進行的調查,較早前成功訪問來自十七間中學、二千九百五十六名中二學生的家長。
結果發現,八成受訪家長會以積極和正面的方式管教子女,包括與子女傾談、向子女表達關注及與他們分享生活近況。然而,調查發現有四成受訪者坦言,與子女相處和管教時感到有困難,甚至有失敗無能和灰心的感覺。其中母親感到管教子女有困難及壓力較父親為大。
負責今次調查的天倫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總協調主任黃張淑英昨日表示,這反映女性在管教子女的角色,往往承擔極大的責任和壓力。她呼籲夫妻要共同承擔管教子女的責任。
調查又發現,家長管教子女愈緊張和焦慮時,會較傾向採用負面的方式。當中有六成七受訪家長會「哦、嚕囌」子女;一成四受訪者會搜查子女物件等,甚至有超過百分之八受訪家長更會經常打子女(見表),其中又以待業家長較多採用此管教方式。
不過,調查顯示,打子女會令青少年覺得父母不尊重他們,令他們更反叛,包括經常夜歸、無心向學、裝扮過份暴露、沉迷玩樂以及結識壞朋友等。
黃張淑英建議,家長應該與子女多溝通接觸,保持心境愉快,盡量不以打的方式管教子女。



圖片參考:http://vn2003live.netfirms.com/pic/85-1006ap01.gif
參考: 2003年10月06日 【蘋果專訊】http://yukz.com/indexl2.html
2006-10-31 1:19 am
如你所說的不單指是體罰,是行刑似的,那有這麼大的心理壓力,心理不平衡,本人認為現代的家長太過注重民主,太個開明,不是不好,但太過民主,小朋友真的懂嗎?真的可以正確的運用這兩個字的意思嗎?講真大人都未必懂得適當的運用,更可況是小孩子,做錯事必須受到處罰,而本人並不認為必定要體罰,但小小的體罰是無可厚非的,不是叫你大懲罰呀!
2006-10-30 8:38 pm
1,十一歲之前可以有些少體罰,但唔好打要害,因為小朋友唔識得分對錯,3-11歲嘅小朋友,分析力好弱,但十一歲後,分析力開始發展,可以同佢地講道理哪,

2,如果佢地係學業上有問題,就唔好用罰嘅方法,循循善誘好重要,試下幫佢解決問題,比如唔識默書,就試下想d得意方法,令佢記得好d,千萬唔好迫佢地,我識得好多人,小時候比大人迫,所以到左六年班就完全放棄,
有好多書教人如何幫助小朋友讀書樂趣多一點,你要讀下哪,

3,小朋友要玩下嘅,有時候真係要陪伴佢地成長,同佢地關係要親蜜,咁佢地有咩事都會同你講,溝通好重要,每日聽下佢地講心事哪,好有用ka,

總結:

無論大人或是小朋友,都要唔停咁學習,做了父母有父母的學習題材,我覺得你都要去上下課,聽下其他人的成功經驗,唔好固步自封,我教過家長成長課程,佢地有好多煩惱,都係透過互相支持而得到答案嘅,

加油.社會穩定的原因係因為有無數嘅父母做左無名英雄,

bobo
2006-10-30 8:10 am
我都唔贊成體罰,但又覺得有時輕微o既體罰係必要的,例如打手板咁,至少可以俾個小孩知道,佢係做錯佐嘢至會受罰的,令佢有個明確o既是非觀。(當然la,唔可以係又打,唔係又打,一定要佢做錯事時至可以咁做。)
其實教小孩,至緊要要由細開始管教起,從細個開始,日常生活當中就話俾佢知邊d係啱o既,邊d唔可以做,教佢有禮貌﹑體諒他人……呢d嘢,做父母o既應該以身做則,唔好唸住個小朋友仲細,以後可以慢慢教,習慣成自然,細個俾佢慣佐,好多壞習慣就改唔番的了。
而家d小孩都很醒目的,要多同佢地溝通,唔可以滴起個大人款嚟,一味命令佢地做嘢。同細老哥都要有商有量,父母子女之間o既關係自然都會好很多。
2006-10-30 7:53 am
我都唔係好同意體罰...
體罰係唔可以解決到問題..
只會加深受罰者與父母或老師的仇狠..
造成永不消除的傷痕..
對小朋友做成陰影..
使到他們有一種報復心理..
於是就世代相傳將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傳給下一代..

2006-10-29 23:59:42 補充:
而加d細佬仔唔同以前嫁啦(包括我)...太過幸福啦...受軟唔受硬,不迫得嫁..平心靜氣不斷題佢教佢我覺得是唯一方法..

收錄日期: 2021-04-13 16:49: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9000051KK0622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