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問塞拉耶佛暗殺事件原因ang經過??仲有如何引發一次大戰??

2006-10-30 6:19 am
我想知道塞拉耶佛暗殺事件原因ang經過??仲有如何引發一次大戰??
我要做功課!!
如果有人知,請回覆~~
100000000個thx~~

回答 (3)

2006-10-30 7:37 am
✔ 最佳答案
英國 逐漸放棄外交弧立
英國由於孤懸海外,又擁有全球最強大海軍,故非必要都不願捲入歐洲大陸的紛爭,而採用外交孤立政策,不與任何歐洲國家結盟,她的孤立外交後盾是她的海軍有實力可以打敗任何兩個歐陸強國聯合的海軍,故稱這種外交孤立為光榮孤立。但踏入二十世紀,歐陸各國均結盟,形成兩大陣型,加上各國軍備競賽,英國的軍事壓力增加,故開始考慮放棄堅持了一世紀的光榮孤立,加入歐陸的聯盟制度。

法國 奇恥大辱,報仇深切
1871年,普法戰爭中法國大敗,被普魯士軍隊攻陷首都巴黎,普皇威廉一世在巴黎宣佈普魯士統一德國,法國便向德國割地賠款,整件事件對法國是奇恥大辱。故在普法戰爭後四十多年,法國都找尋機會向德國復仇,而德國為防範法國聯合其他國家對付德國,也施行外交孤立法國的政策。德法糾紛大大影響歐洲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國際關係。

德國 在威廉二世統治下,不斷擴張
1888年,年輕的德皇威廉二世繼位,兩年後德相俾斯麥被迫退休,威廉二世一改以往俾斯麥謹慎的外交方針,改為要將德國打造成世界一級強國,故擴展在殖民地及海軍,向列強挑戰。

意大利 經濟軍事落後,勢孤力弱
1871年,意大利成功統一,但一直積貧積弱,而且國內南北分歧及貧富不均嚴重,以至成為歐洲六大強國中最弱一個。

俄羅斯 對歐亞二洲,野心勃勃
俄羅斯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不斷在歐洲巴爾幹半島、中亞地區以及中國東北三省擴張,並與英日奧等國交惡。後來日俄戰爭中俄羅斯戰敗,英國認為俄羅斯對英國的威脅不及德國嚴重,故與俄羅斯結盟。

奧匈帝國 國內民族紛爭,國家衰退
奧地利本是僅次於法國的歐陸強國,但統治很多少數民族,眾多少數民族受民族主義影響,都積極爭取脫離奧地利獨立,德國及意大利統一後,奧地利國勢下滑,也分權給匈牙利人組成奧匈二元帝國,但其他少數民族爭取獨立的行動不斷,加劇奧匈帝國國內矛盾。
--
第一次大戰結束85年,當年死860萬,兩大集團對壘戰事難於避免。(國際)(11/11/2003)


今日(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85周年紀念,便於不少地方都有紀念活動。其中在戰爭中受創最深而最後取得勝利的英國和法國,紀念活動尤其隆重,英女王伊麗沙白二世和法國總統希拉克均分別主持了有關儀式。


“二次世界大戰”又名“歐戰”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主戰在歐洲,最初參戰的雙方亦以歐洲國家為主,因此這次戰爭女稱為“歐洲大戰”。


歐洲大戰的導火線是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大公巡視波斯尼亞首府塞拉耶佛(今譯薩拉熱窩)時,被激進份子刺殺身亡,奧國認為是塞爾維亞主使,要求塞國交代、懲治殺手,並發出最後通牒,終而對塞宣戰。


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後,俄羅斯立即下達動員令,德國要求俄停止動員令不果,隨即對俄宣戰。


奧皇儲被刺對塞宣戰觸發大戰


由於英、法與俄有協約,於是亦向德宣戰,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最大規模的國家間的大混戰,於焉展開。這場戰爭由1914年至1918年,連續4年之久。各國損失慘重,因戰爭而死亡者達到860萬人,是人類自有戰爭以來,迄當時為止的最大浩劫。


此一戰爭之導火線發生在有“歐洲火藥”之稱的巴爾幹半島上的塞爾維亞,並燒遍整個歐洲,雙方各成壁壘、互相廝殺﹐其原因何在、且聽道來。


戰前“三國協約”和“三國同盟”壁壘分明


原來在歐洲自從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因一些國家的興起和衰落,使歐洲形勢起了很大變化。一方面是德國和意大利統一後,成為歐洲大國,與原來的英、法等強國有爭雄之勢。另一方面是在控制巴爾幹半島的奧托曼帝國衰落的過程當中,為了奪取這個真空的利益,引發了俄羅斯與奧匈兩大帝國在巴爾幹半島上的爭奪。


由於形勢的發展在戰爭之前,歐洲實在已形成了兩大陣營,其一是英國、法國和俄國的“三國協約”,其二是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的“三國同盟”。


波黑二州歸屬問題成導火線


1914年7月,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亞巡視,由於該州與黑塞哥維那這兩個原因奧托曼帝國統治的州,在奧托曼被迫退出該區時,塞爾維亞原以為應該由其與之人與之合併,卻不料被奧匈帝國所捷足先得,持強霸佔,於是引起塞爾維亞的極度不滿,其人民更感極度憤慨。


此所以在斐迪南大公被刺後,奧國即指是塞爾維亞當局所主使,尋且向塞宣戰。


塞爾維亞本身屬斯拉夫民族,而俄國一向自視為斯拉無民族的大家長。在俄羅斯興起過程當中,正值奧托曼帝國衰落的時期,奧托曼是以突厥(土耳其)人為主體,最盛時建立了佔有巴爾幹半島,中東以至北非地區的龐大回教帝國,但在19世紀中葉以后開始衰落﹐其統治之下的巴爾干半島各國先后獨立或脫離該國﹐而波、黑兩州亦是在這個背景下,於20世紀初期脫離奧托曼不料因被奧匈帝國取去而種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禍源。


俄羅斯自視為斯拉夫民族的大家長


由於塞爾維亞被攻,俄羅斯這個自命為“斯拉夫民族大家長”的國家,自不然要擺出動員的姿態。


德國是由以普魯士為首的日爾曼各國所組成的帝國,奧匈帝國的主體的奧地利,本身其實也是日爾曼民族,在德國統一時之所以將其排除於大家庭之外,並更因此而發生過一場普奧之戰,原因是奧匈帝國除奧地利外,還有匈牙利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等。普魯士不欲奧地利挾其龐大外族帝國而在統一後的德國中取得主動地位,故不惜找藉口並訴諸戰爭,將奧國排除於統國統一運動之外不可。


不過,在德國統一後,德奧兩大國便結成同盟,其後又加上了意大利這個南歐國家。


意大利原與德奧是同盟國,但在第一次大戰時,意大利並沒有參戰和站在德奧的一邊,原因是她與英法已取得諒解,兩國默認其進佔利比亞的利益。


雖然意大利沒有參戰,但同盟國方面卻增添了另一個參戰盟國,那就是奧托曼帝國。由於過去俄國步步進迫,因而奧托曼帝國便參與了德奧的一邊,與俄羅斯等國對抗。


俄國發生革命,列寧單方面與德議和


此戰爭一路打了3年多,雙方互有勝敗,德軍攻入俄國後受阻,而協約國在法國淪陷後,固守英倫之,形勢呈膠著狀態。但到了1917年,情勢卻起了很大的變化,俄羅斯在發生革命後,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共產黨)在11月(俄曆10月)取得政權後,單方面退出戰爭,甚至答允放棄芬蘭、波蘭、烏克蘭及亞美尼亞等土地。使國家資源損失2/5世在所不惜。英法在此情勢下不得不央請在戰爭中本已一直支持英法的美國正式參戰。


美國鑒於俄國退出,而美的輪船不多次被德國潛艇攻擊,乃宣布對同盟國作戰。她同時邀請全球國家一起加入,其同對德奧等侵略,並為全人類公敵的國家作戰。結果加拿大、中南美國家、澳洲、紐西蘭、泰國、中國(北洋政府)和日本等也加入了戰爭。只不過,日本參戰卻是派兵佔領德國在中國膠州灣的租借地。


美國牽同亞洲、美洲各國參戰


由於生力軍的加入,德奧等國已呈劣勢、再捱至1918年11月11日,最後一個作戰國、德國宣布投降後,第一次大戰方告結束。


會中分別與德國、奧地利、匈牙利和土耳其簽訂和約,在對德的凡爾塞和約中,規定德國割地、裁軍及賠償大量賠款,為日後希特拉利用德人不滿情緒奪取政權及二次大戰種下禍根。


戰後散了奧匈及奧托曼兩大帝國


而戰前的兩個歐洲帝國,奧匈帝國及奧托曼帝國從此解體,前者分裂成的奧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夫3國,奧地利並被規定不得與德國合併。後者則只保留今日的土耳其國土,更改國名,並將其前統治的中東地區交由英國和法國托管。


膠州灣問題觸發“五四運動”


中國雖然是戰勝國,卻並無任何利益,相反地德國在膠州灣的租借地,卻因英、法、意等國的偏袒日本,令日本反而取得山東權益的繼承權,因而引致國人極大不滿,直接導致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學生運動的“五四運動”的發生。
參考: yahoo!!
2006-11-05 5:49 pm
Sarajevo assassination.
The Austria -Hungary annex Bosnia and Herzegovina in 1908,and this make Serbia very angry . Then , during the visit of a military parade , Archduke Ferdinand ,heir to the Austrian throne and his wife , was assassinated in Sarajeve , the capital of Bosnia
by a Serb called Princip .
This incident made Austria-Hungary angry and Austria -Hungray believed that Serbia was behind the murder .
Then ,Austria -Hungary sent an ultimatum to Serbia ,but Serbia did no response to the ultimatum .
So , Austria-Hungary declared war on Serbia and immidiately started the First World war .

P.S. this is the immidiate cause of First World War.
2006-10-31 4:36 am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1914年8月 - 1918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Central Powers)和協約國(Entente Powers)之間的戰鬥。 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塞爾維亞和意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戰場主要在歐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雖是德國和奧匈帝國戰前的同盟,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俄國與意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結果意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0,000人參戰,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傷。

戰爭的導火索是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1(又稱巴爾幹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作戰)。其中西線最慘烈,著名的戰役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帝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衝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而面臨與孤立的意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意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臺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援俄國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定。這協定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定。在法國的慫恿下,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條約。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鄂圖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編輯] 爭奪殖民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沙皇俄國的既得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編輯] 軍備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英國和德國從1905年起爭造無畏艦,到戰前的1913年,德國常備軍擴充至87萬,法國達80萬,沙俄也準備增加到230萬。

2006-10-30 20:40:30 補充:
德法兩國為了爭奪在摩洛哥的利益,引發了兩次摩洛哥危機。[編輯]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欲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係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6年1月16日,歐洲列強在阿爾赫西拉斯(或稱為阿爾及西勒)舉行會議,並達成決議,承認摩洛哥的獨立,但是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法國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收錄日期: 2021-04-13 21:11: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9000051KK0565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