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江澤民(1926年8月17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祖籍安徽婺源(今屬江西),出生於江蘇揚州的一個家境頗豐的知識分子家庭。江澤民被鄧小平稱為中國共產黨第三代領導核心。
十三屆四中全會
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不久,中國共產黨於6月23日-24日召開了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全會審議並通過了李鵬同志代表中央政治局提出的《關於趙紫陽同志在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動亂中所犯錯誤的報告》。全會決定,撤銷趙紫陽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會委員和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第一副主席的職務,對他的問題繼續進行審查。同時,全會對中央領導機構的部分成員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其中包括增選江澤民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並且選舉江澤民同志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由此,中國共產黨開始成為以江澤民為領導核心的黨中央集體。
會議結束後的幾個月,江澤民的領導得到了鄧小平的肯定與讚賞。鄧小平說,以江澤民同志為首的領導核心,現已卓有成效地開展工作。於是,在1989年9月4日,鄧小平在國內外壓力下提出辭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11月9日,正式同意辭職,並選舉江澤民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完成了鄧小平與江澤民之間的新老交替。
臺灣問題
1990年6月11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在全國統戰工作會議開幕式上就李登輝的演說發表了看法,他重申:只要雙方坐下來,真正本着「一個中國」的原則商談祖國統一,而不是搞「兩個中國」、「一中一臺」、「一國兩府」,一切問題都可以提出來討論、商量。此時,兩岸關係趨於緩和,也對後來達成的九二共識和汪辜會談的舉行奠定了很好的基礎。1990年11月21日,臺灣方面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權的與大陸聯繫與協商的民間性中介機構──海峽交流基金會,出面處理官方不便與不能出面的兩岸事務。隨後大陸方面的對等機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也於1991年12月16日成立,並授權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兩會交往和事務性商談的基礎。1992年10月28日—4月30日,兩會在香港商談,進行初步討論,最終在11月16日達成「九二共識」。1993年4月27日—4月29日,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了「汪辜會談」。這對推動兩岸事務性商談、加速兩岸經貿合作和各項交流、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產生了深遠影響。
1995年1月30日,江澤民提出「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點主張」(簡稱「江八點」)。
三個代表
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觀點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國共產黨黨章》,歷史上只有毛澤東和鄧小平享有此殊榮。三個代表被一些人認為是推動中國共產黨轉型的主要理論基礎。
中共十六大
江澤民在十六大會議上發表講話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江澤民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最高權力位置中退下,其中共中央總書記一職由「第四代」班子胡錦濤接任。至2003年3月15日,胡繼任中國國家主席,而江則留任中央軍委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九名成員中,其中吳邦國、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和李長春六人與江關係密切,他們被外界統稱為「上海幫」。
在十六大之後,江的露面及向公眾講話的次數減少,並保持低調。在SARS爆發時,就在胡錦濤和溫家寶積極抗疫之時,江卻跑到上海避疫。不少人認為,江在十六大後仍會保持其影響力,但事實上在中國的政策上,江的影響力並不明顯。
至2005年3月的人大會議,胡錦濤接替了江的最後的官職——中共中央及國家軍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