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靖康之變,又稱靖康之難、靖康之禍、靖康之恥。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宋。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今河南開封)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
靖康二年(天會五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下詔廢徽、欽二帝,貶為庶人,強行脫去二帝龍袍,隨行的李若水抱著欽宗身體,斥責金人為狗輩,金人用刀割裂他的咽喉。三月,金軍大肆搜掠後,立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四月一日,分兩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監押,包括徽宗、鄭皇后及親王、皇孫、駙馬、公主、妃嬪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監押,包括欽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孫傅、張叔夜、秦檜等人沿鄭州北行,其中還有教坊樂工、技藝工匠等數千人,攜文籍輿圖、寶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10萬人等北返,北宋滅亡(960年—1127年)。史稱「靖康之變」。又因靖康元年為丙午年,亦稱此事件為「丙午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