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新年大人派俾小朋友果D叫做「利是」呢?

2006-10-30 3:47 am
我仲想知呢個習俗既由來.......

回答 (5)

2006-10-30 3:51 am
✔ 最佳答案
紅包,亦稱紅封包,在中國南方稱為利是(又寫作利市、利事),是將金錢放置紅色封套內做成的一種小禮物。送利是是中國傳統習俗。最常見的是在各種喜慶場合,例如春節、婚禮﹑生辰等致送金錢作為禮物時都會使用。紅色在中國文化內代表喜慶。利是內一般會放入有吉祥數字的金錢,例如有8 字,或以雙數結尾的數目。

傳統的利是是以一張紅紙包裹金錢。但近年在很多地方都已改用機器印製的小信封。每年臨近春節前,各大商業機構都有製作利是封派發給顧客。

春節紅包

* 中國傳統文化習慣,利是內所放金錢的多少經常與雙方交情成比例。
* 在除夕由家長派給小朋友的利是稱作壓歲錢。
* 每年春節期間,當長輩遇上未結婚的後輩,習慣上都會派利是,在香港稱為「逗利是」。在內地,發紅包的習慣一般只存在於比較親近的親戚朋友之間。但在香港和廣東部分地區,新年發紅包的範圍比較廣泛,例如鄰居家的小朋友、普通交情的同事之間都有可能發紅包,但這種紅包內的金額往往比較小,有些人甚至會在紅包里放上5元、10元的紙幣。不過,除着時代發展,一些同居多年的情侶亦會發紅包。
* 此外,亦有部份人會以不同理由,送紅包給大廈管理員﹑助手,以至酒樓侍應等。 
* 在香港和廣東部分地區,春節時一般各機構都會向所有員工發一封「開工利是」。而公司內已結婚的員工特別是上司,一般亦會向未結婚的同事式下屬派利是。
* 今時今日,很多人已習慣於用全新印製的紙幣來做紅包,有人認為除了比較雅觀外亦諭意去舊迎新,因此每年春節前許多銀行的現鈔提取量就會急劇增大。印鈔廠也會有增印新鈔的壓力。部分環保主義者認為這一習慣不利於環保。因此,2006年香港政府也倡議市民在春節期間用舊鈔來包紅包。[1]

相傳送紅包的習俗,在很久以前就流行,但當時人們不過是以寓意吉祥的鮮紅色紙,包著一張寫滿祝福字句的字條,送給親朋好友,以表心意。到了約300年前,人們則改用一張形狀與正方形相若的紅紙,包裹銅錢,封作「利是」。而第一代的紅包袋,約於1900年,印刷技術開始廣爲所用時,才得以問世。當時的所謂紅包袋,做法非常簡單,只以紅紙印上黃油,再於未乾的黃油上綴上金粉,效果就如現今燙了金字的紅包袋般,而圖案則多以簡單爲主,再配以吉利的字句。

賀禮紅包

除了春節以外,在其他喜慶場合,例如婚禮、新店開張等亦有送利是的習慣。由於賀禮紅包的金額往往不菲,因此許多人在頻繁收到婚禮請柬的時候,將之戲稱為「紅色炸彈」,意味着又將掏出一筆賀禮做紅包。香港俗稱為「做人情」。

其他用途

利是亦有用作包封平安符﹑籤文和一些金飾﹑玉器之用。

其他民族相似的習俗

* 越南:派利是,稱為lì xì,和廣州話中的「利是」相近。
* 日本:家長會派「お年玉」給小孩,但お年玉是用白色封套的,而且封套上會寫上接受人的名字。
* 馬來西亞:傳統馬來人會派一種有金錢在內的綠色封套,附有一些伊斯蘭的圖案。

貪污手法

* 送利市以往亦成為華人慣常使用的貪污手法。行賄的一方給予對方利是,以作為某種服務的報酬。在香港,向政府人員送利是曾經是日常生活的部份,但在廉政公署成立以後,送利是已接近絕跡。根據現行的法例,公務員只有收受親屬的利是不受限制;私交好友的利是不能超過2,000港元;其他人不得超過1,000元;同時不准收受有公事往來及下屬的利是。而若果送利是是用作行賄,則無論何人、任何數量的利市都屬違法。一些地方,仍保留此制度。

* 在香港的春節期間,亦曾有一些不法之徒(一般是三合會人士)假意送財神、送年桔、送揮春、舞獅賀年等手法,強迫一些商戶及市民派利是以作回謝,以圖勒索金錢。
2006-10-30 6:21 pm
紅包,亦稱紅封包
參考: 網址
2006-10-30 3:56 am
農歷新年,又是送年貨,逗利是的日子。也是一年的結束新一年的開始。新年有去舊迎新,開創未來的意義,是喜慶的日子。給住在香港的繁忙城市人一點點喘氣的空間。

每年新春喜慶,四出拜年都是例行的「工作」。吃過團年飯後,大家聚在一起,親戚間談天說地,有講有笑。這溫馨熱鬧的光景,溫暖異常。比起平日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大家你看你笑,我健我忘,話兒也不多說的情形。可說是大不相同。過年也能增進彼此間的溝通,使大家放下令人疲乏的工作,互相交出心去對話。這也是新年的一大樂趣。

新年間,第二項重要的「任務」,便是逗利是。這也是我慶祝新年的最大目的。未雨稠繆是事前的準備工作。到了臨場發揮時,一句「恭喜發財,利是逗來」便大派用場了,可說是非常實用。不知是否金融風暴的緣故,今年的戰績比往年遜息了不少。不過,收紅封包本來也是一種新年習俗罷了,況且我也不是太貪委的人嘛﹗

今年新年,特別隆重其事。因為媽媽特地從年市場挑了兩三株年花;燦爛盛放的菊花,鮮黃的花瓣散發出新春的新氣息,含苞待放的百合,黃綠中透出橙色的秀麗氣質;紅粉菲菲的劍蘭,則驕艷如火,是活力的象徵。媽媽把他們置放室中,鮮艷縈目,給樸素的家居上新年的氣味。可能是這擺設太耀眼了吧,(或是有些不倫不類)來客竟無一人留意其存在。這多少令媽有一點失望。

新年是萬家歡騰的日子,喜慶節目何止如此?煙花匯演和花卉巡遊當然也是重要的一環。因為是大型節目,街頭上必然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往往熱鬧非常。看到這種情狀,令我們望而卻步,只好安坐家中,看電視的轉播。

新年,是大家狂歡的日子。除了上述活動,開派對,大食會,看電影,甚至一些細少的慶祝活動,如佈置家居等,只要你是有心去慶祝的話,都能帶給你希望……。
2006-10-30 3:56 am
農曆新年 - 利是篇
農曆新年, 人人開心。
在小孩而言,
農曆新年正是他們找「外快」的好機會,
長輩向後輩派一封「利是」,
取其「利市」之意,
但利是的原意,
在2005年的香港,
還有人記得嗎!?

在古時, 利是中夾著的不是錢而是紅紙一張,
派給小孩便希望他們能幸福快樂地生活, 開開心心。
而現在呢?
人們關心的看來祇有利是封內的是「紅色紙」還是「金色紙」,
萬一知道是「紫色公仔紙」,
派利是者更慘遭咒罵吝嗇...
這算是什麼?
看到這裡, 你有否想到【請客】這文章?
對, 這正是小往大來,
人們「望高就拜, 見低就踩」的道理,
派利是後, 不單得不到人們的一聲謝謝,
反而被罵吝嗇。

而且, 傳統上拆利是的日子是正月十五,
請問問自己,
你曾否在收到利是後偷偷在廁所拆開?
在香港, 所有人祇重視利是中的錢,
不論大人小孩, 無一不是,
而家長, 給壓歲錢其子女,
竟先諮詢子女想拿多少錢,
然後就把錢放進利是封給你,
哪...與直接把錢給你有何分別?

社會發展至廿一世紀,
派利是傳統仍在,
但派利是的真正心意,
香港人看來要對此增值增值了。
2006-10-30 3:53 am
其真是叫紅封包 但後人們都想利利是是 就叫做「利是」


收錄日期: 2021-04-11 16:15: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9000051KK0469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