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d中史既野,,,,

2006-10-29 11:04 pm
我想問咩野叫屏藩???
同埋用尼做咩呢????
thxxxxxx

回答 (3)

2006-10-29 11:06 pm
✔ 最佳答案
屏藩一詞始於周朝,當時行封建制度。
自武王伐紂後,並不能將殷人的勢力徹底消除,所以一方面要保存殷嗣,無意滅毀殷族,另一方面則逐步東侵,大封諸侯國,以擴充勢力,屏藩王室。
如封三監,叔鮮於管﹑叔度於蔡﹑叔處於霍作以監視武庾,以防叛變,為屏藩皇室。
武王又封姬姓國家於各地,如曹﹑滕﹑息﹑蔣﹑蔡等宗室之弟於殷附近,是為屏藩周室。

後三監之亂後,周公行封建,欲分封周姓宗室作屏藩。蓋因當時諸侯甚眾,且各據要津,必為共主之患,故分封宗室及功臣,使雜居於舊有諸侯之間,成互相牽制之勢,以收屏藩王室之效,且可藉此酬報功臣。如武王封召公奭於燕,太公望於齊等。

總括而言,統治者得到政權,但政權未穩,各地反對勢力仍在,故統治者分封土地給宗室子弟或異姓諸候作保衞皇室之用,他們便是屏藩皇室。
2006-10-29 11:07 pm
屏藩一詞始於周朝,當時行封建制度。
自武王伐紂後,並不能將殷人的勢力徹底消除,所以一方面要保存殷嗣,無意滅毀殷族,另一方面則逐步東侵,大封諸侯國,以擴充勢力,屏藩王室。
如封三監,叔鮮於管﹑叔度於蔡﹑叔處於霍作以監視武庾,以防叛變,為屏藩皇室。
武王又封姬姓國家於各地,如曹﹑滕﹑息﹑蔣﹑蔡等宗室之弟於殷附近,是為屏藩周室。

後三監之亂後,周公行封建,欲分封周姓宗室作屏藩。蓋因當時諸侯甚眾,且各據要津,必為共主之患,故分封宗室及功臣,使雜居於舊有諸侯之間,成互相牽制之勢,以收屏藩王室之效,且可藉此酬報功臣。如武王封召公奭於燕,太公望於齊等。

總括而言,統治者得到政權,但政權未穩,各地反對勢力仍在,故統治者分封土地給宗室子弟或異姓諸候作保衞皇室之用,他們便是屏藩皇室。
參考資料:
自己+http://chist.yy2.edu.hk/al_paper1_chow.htm

2006-10-29 15:10:23 補充:
西周之封建引言: 西周立國初年,國基未穩,商人在東方勢力仍大,故武王採納周公建議,進行第一次封建,以監視商人,現就西周推行第一次封建之原因分述如下:一. 西周推行第一次封建之原因屏藩周室:武王滅商後,鑑於殷人在東方尚保有不可輕侮之力量,遂因應形勢,封邦建國,以屏藩周室。 安撫殷民:武王滅殷後,為示不滅商祀,乃封武庚於殷以管理及安撫殷遺民。

2006-10-29 15:10:56 補充:
興滅繼絕:武王本「興滅國,繼絕世」之意,封黃帝之後於薊、堯之後於祝等,籠絡人心。 監視殷民:武王恐商遺民努力強頑不馴,遂封管叔、蔡叔及霍叔為三監以資監視。 酬庸報功:武王為酬庸報功,大封同姓及異姓功臣,如封周公子伯禽於魯、呂尚於呂等。 結論: 經過第一次封建,周朝勢力向東擴張,惟商人之勢力仍盛,遂有三監之亂的出現,有必要進行第二次封建。

2006-10-29 15:11:18 補充:
二. 周代封建制度的內容:引言: 封建即是「封土建國」之意,周朝封建制度的內容主要有下列數端: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封地:公、侯各方百里,伯方七十里,子.男各方五十里,不足五十里者為附庸。 命卿:大國(公、侯)三卿,由天子任命;次國(伯)三卿,二卿由天子任命;小國(子.男)二卿,一卿由天子任命。 軍制:大國(公、侯) 置三軍,次國(伯)置二軍,小國(子.男)置一軍。每軍一萬二千五百人。 諸侯有對周天子朝覲、納貢、從征、勤王等義務,天子則以時巡狩四方,諸侯間須互相聘問。一次不朝即貶爵,兩次不朝則削地,三次不朝便加討伐。

2006-10-29 15:11:44 補充:
總言之,周朝行封建制度分封諸侯,確實有助鞏固周朝統治,使周朝能享有八百多年之國祚,有助民族之融和,意義深遠。三. 西周推行封建之成效:周初兩次封建,其主要影響約有下列數點:擴大周室統治範圍:周人勢力初只局限於西方及王畿附近,然經兩次封建後,勢力已擴展至中部及東部,版圖日漸擴大。

2006-10-29 15:12:13 補充:
鞏固周室統治:天子與諸侯之尊卑、名分因封建而確立;且諸侯多為宗室及功臣,可收屏藩、監視之效,天子地位更形穩固。 華夏文化廣被遠方:中央與地方聯繫加強。華夏文化不斷傳至遠方,文化較落後之民族漸被同化,使華夏民族日益壯大。 有助周室國祚延長:周代推行封建,化國為家。天子與諸侯,諸侯與諸侯間有著緊密之血緣關係,有助國祚之延長。 總結而言,周代分封諸侯,有助鞏固周朝統治,惟至平王東遷以後,王權日衰,諸侯割據,下啟春秋戰國紛亂動盪之時代。
2006-10-29 11:07 pm
屏藩一詞始於周朝,當時行封建制度。
自武王伐紂後,並不能將殷人的勢力徹底消除,所以一方面要保存殷嗣,無意滅毀殷族,另一方面則逐步東侵,大封諸侯國,以擴充勢力,屏藩王室。
如封三監,叔鮮於管﹑叔度於蔡﹑叔處於霍作以監視武庾,以防叛變,為屏藩皇室。
武王又封姬姓國家於各地,如曹﹑滕﹑息﹑蔣﹑蔡等宗室之弟於殷附近,是為屏藩周室。

後三監之亂後,周公行封建,欲分封周姓宗室作屏藩。蓋因當時諸侯甚眾,且各據要津,必為共主之患,故分封宗室及功臣,使雜居於舊有諸侯之間,成互相牽制之勢,以收屏藩王室之效,且可藉此酬報功臣。如武王封召公奭於燕,太公望於齊等。

總括而言,統治者得到政權,但政權未穩,各地反對勢力仍在,故統治者分封土地給宗室子弟或異姓諸候作保衞皇室之用,他們便是屏藩皇室。

2006-10-29 15:08:14 補充:
「藩」者係每一個有功的臣子的稱號、分封的王及土地綜合的封號,例如清朝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的「三藩」。平(唔係「屏風」個個「屏」)藩者係藩王有異心,以及當時的皇帝急於統一天下而對藩王出兵,把他們逐一消滅,免絕心腹。

2006-10-29 15:11:35 補充:
明朝明太祖為了鞏固皇權,首先恢復了古代的封建制度。他先後把二十多個兒孫,分封到全國軍事要地,建立藩國,作為皇室的屏藩,並讓王節制地方的軍政大權。

2006-10-29 15:15:11 補充:
清代為了抗日保台,1895年5月23日,丘逢甲等台灣士紳以全台居民名義,發布《台灣民主國獨立宣言》。5月25日,「台灣民主國」成立,定年號為「永清」,取「永遠擁戴清朝」之意。製「藍底黃虎」國旗,推代理台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定台北為首都。同日,唐景崧致電清政府總理衙門,表明民主國「遵奉正朔,遙作”屏藩”」,實際仍屬中國。6月4日,日軍迫近台北,唐景崧離開撫署,兩天後內渡廈門。

2006-10-29 15:16:34 補充:
西周之封建引言: 西周立國初年,國基未穩,商人在東方勢力仍大,故武王採納周公建議,進行第一次封建,以監視商人,現就西周推行第一次封建之原因分述如下:一. 西周推行第一次封建之原因屏藩周室:武王滅商後,鑑於殷人在東方尚保有不可輕侮之力量,遂因應形勢,封邦建國,以屏藩周室。 安撫殷民:武王滅殷後,為示不滅商祀,乃封武庚於殷以管理及安撫殷遺民。

2006-10-29 15:16:55 補充:
興滅繼絕:武王本「興滅國,繼絕世」之意,封黃帝之後於薊、堯之後於祝等,籠絡人心。 監視殷民:武王恐商遺民努力強頑不馴,遂封管叔、蔡叔及霍叔為三監以資監視。 酬庸報功:武王為酬庸報功,大封同姓及異姓功臣,如封周公子伯禽於魯、呂尚於呂等。 結論: 經過第一次封建,周朝勢力向東擴張,惟商人之勢力仍盛,遂有三監之亂的出現,有必要進行第二次封建。

2006-10-29 15:17:31 補充:
二. 周代封建制度的內容:引言: 封建即是「封土建國」之意,周朝封建制度的內容主要有下列數端: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封地:公、侯各方百里,伯方七十里,子.男各方五十里,不足五十里者為附庸。 命卿:大國(公、侯)三卿,由天子任命;次國(伯)三卿,二卿由天子任命;小國(子.男)二卿,一卿由天子任命。 軍制:大國(公、侯) 置三軍,次國(伯)置二軍,小國(子.男)置一軍。每軍一萬二千五百人。 諸侯有對周天子朝覲、納貢、從征、勤王等義務,天子則以時巡狩四方,諸侯間須互相聘問。一次不朝即貶爵,兩次不朝則削地,三次不朝便加討伐。

2006-10-29 15:18:20 補充:
總言之,周朝行封建制度分封諸侯,確實有助鞏固周朝統治,使周朝能享有八百多年之國祚,有助民族之融和,意義深遠。三. 西周推行封建之成效:周初兩次封建,其主要影響約有下列數點:擴大周室統治範圍:周人勢力初只局限於西方及王畿附近,然經兩次封建後,勢力已擴展至中部及東部,版圖日漸擴大。

2006-10-29 15:18:46 補充:
鞏固周室統治:天子與諸侯之尊卑、名分因封建而確立;且諸侯多為宗室及功臣,可收屏藩、監視之效,天子地位更形穩固。 華夏文化廣被遠方:中央與地方聯繫加強。華夏文化不斷傳至遠方,文化較落後之民族漸被同化,使華夏民族日益壯大。 有助周室國祚延長:周代推行封建,化國為家。天子與諸侯,諸侯與諸侯間有著緊密之血緣關係,有助國祚之延長。 總結而言,周代分封諸侯,有助鞏固周朝統治,惟至平王東遷以後,王權日衰,諸侯割據,下啟春秋戰國紛亂動盪之時代。

2006-10-29 15:26:33 補充:
明未清初努爾哈赤的繼承者們對于"風气剛勁,習于戰斗,恒不肯服屬人"的蒙古部落,采用威德并舉的方針,化"為患"為"為用"。把蒙古部落當作清朝北部邊陲的"屏藩"。他們認為這种"屏藩"要世世代代繼續下去,使它防備朔方,這种作用要比長城更加堅固。


收錄日期: 2021-04-12 17:53:2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9000051KK0281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