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 歷 史 漫 步 】 趙 雲 截 江 奪 阿 斗
就 在 劉 備 率 兵 進 入 益 州 之 際 , 發 生 了 一 件 大 事 。 孫 權 探 得 劉 備 的 動 向 後 , 派 人 把 他 妹 妹 , 也 就 是 劉 備 續 弦 的 妻 子 接 回 娘 家 , 順 便 把 劉 備 的 長 子 劉 禪 ( 阿 斗 ) 帶 回 。 幸 好 張 飛 、 趙 雲 在 長 江 攔 截 孫 權 的 船 隊 , 把 劉 禪 帶 回 荊 州 , 不 致 成 為 人 質 。
這 段 歷 史 , 在 正 史 裡 三 言 兩 語 帶 過 , 卻 演 變 為 《 三 國 演 義 》 裡 精 彩 的 回 目 。 據 小 說 所 載 , 孫 權 本 來 想 發 兵 襲 擊 劉 備 , 孫 老 太 太 聞 訊 大 怒 , 怕 傷 害 她 唯 一 的 女 兒 , 孫 權 認 為 機 不 可 失 , 又 礙 於 母 命 難 違 , 正 掙 扎 間 , 張 昭 獻 策 , 假 稱 孫 老 太 太 病 危 , 騙 孫 大 小 姐 回 東 吳 , 順 道 把 劉 禪 帶 來 , 再 迫 令 劉 備 以 荊 州 換 回 劉 禪 。
此 計 甚 妙 , 孫 大 小 姐 急 著 回 國 探 視 母 病 , 不 告 而 別 , 帶 著 劉 禪 上 船 後 , 趙 雲 趕 來 , 以 小 船 追 大 船 , 以 長 槍 撥 亂 箭 , 登 船 搶 走 劉 禪 , 一 手 抱 小 孩 , 一 手 仗 劍 , 吳 兵 無 人 敢 近 , 但 在 急 湧 中 難 以 靠 岸 , 正 僵 持 之 時 , 張 飛 駕 船 趕 至 , 砍 倒 吳 將 , 和 孫 大 小 姐 談 判 後 各 讓 一 步 , 孫 氏 回 國 , 孩 子 留 下 。 趙 子 龍 二 度 救 回 阿 斗 , 瀟 灑 英 勇 , 在 此 無 法 盡 述 , 有 興 趣 的 讀 者 , 不 妨 觀 覽 原 書 , 事 在 六 十 一 回 : 「 趙 雲 截 江 奪 阿 斗 . . . . 。 」
-------------------------------------
【仁義】
許多人錯誤理解了仁,把仁當作忍讓,好一點的,把仁當作仁愛,其實都不准确。
仁義是儒家有序理想社會里聯系上下的繩子。大家都知道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提倡的五種美德,為什麼忠孝與他們不並列在一起呢?因為忠孝是仁義的外在表現。
上對下仁,下對上就要存在報答之心,就是義。同樣的,下對上義,那麼上對下就要仁。體現在三綱里面,君為臣綱,所以君是上級,臣是下級,臣要對君有義,君要對臣有仁,如果臣先對君不義,想造反想篡位,那麼君就自動解除了對臣要仁的要求,君就可以殺臣。
同樣,如果君先對臣不仁,那麼就是暴君,就如紂王囚禁周文王殺他兒子做肉湯,那麼臣就自動解除了對君所需要負擔的義,這種解除是天所允許的,所以作為臣的周文王周武王,就可以推翻紂王的統治。以這個為例子,我們就該明白,仁義是聯系上下關系的繩子,它在君為臣綱里的體現,就是忠,所以周文王是忠臣。同樣的,仁義在父為子綱里的體現就是孝,忠孝是因為仁義而體現的。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學習了中國文化的日本,為什麼老是可以說他們是體現了仁義,可以夸口他們的天皇仁,他們的武士義。因為仁義本來就不是許多人所誤解的那樣。
除了忠孝之外,仁義在其他許多領域里都有他不同的體現。黑社會也講兄弟義氣,但是我們把那稱為小義,在封建時代,關羽之所以作為義的化身,不是他多講江湖義氣,他也投降過曹操嘛,曹操難道對他沒有恩怨沒有江湖義氣?而是他很好地恪守了與劉備之間的仁義,而不是跟曹操之間的江湖義氣。古人說的大義滅親,他的大義是對仁的相呼應,而不是義氣。所以,許多人真的都誤會仁義了。宋襄之仁其實是一種假仁,為什麼,因為他對敵人講仁,而且是在戰場上,那意味著他對自己人不講仁,他拋棄了有利的胜利机會,陷本來可以輕松獲胜的自己士兵于困境,因此他是不仁于自己。
仁義的對外,是要先滿足對內的自己,並且在保証不動搖自己的仁義的基礎上,才能對外的,否則是為了小仁義而拋棄大仁義。這些,才是仁義的真正內涵,我們不能錯誤理解仁義之后,還把責任往仁義上推。
“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這是我們中國人几千年來不敗于世的根本。儒家學說,儒字,就是人需,符合人性需要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