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仁義的故事(一定要三國演義的)

2006-10-29 10:44 pm
如題~~~~~~
順便講埋仁義的準則~

回答 (3)

2006-10-30 4:30 am
✔ 最佳答案
【 歷 史 漫 步 】 趙 雲 截 江 奪 阿 斗

就 在 劉 備 率 兵 進 入 益 州 之 際 , 發 生 了 一 件 大 事 。 孫 權 探 得 劉 備 的 動 向 後 , 派 人 把 他 妹 妹 , 也 就 是 劉 備 續 弦 的 妻 子 接 回 娘 家 , 順 便 把 劉 備 的 長 子 劉 禪 ( 阿 斗 ) 帶 回 。 幸 好 張 飛 、 趙 雲 在 長 江 攔 截 孫 權 的 船 隊 , 把 劉 禪 帶 回 荊 州 , 不 致 成 為 人 質 。

這 段 歷 史 , 在 正 史 裡 三 言 兩 語 帶 過 , 卻 演 變 為 《 三 國 演 義 》 裡 精 彩 的 回 目 。 據 小 說 所 載 , 孫 權 本 來 想 發 兵 襲 擊 劉 備 , 孫 老 太 太 聞 訊 大 怒 , 怕 傷 害 她 唯 一 的 女 兒 , 孫 權 認 為 機 不 可 失 , 又 礙 於 母 命 難 違 , 正 掙 扎 間 , 張 昭 獻 策 , 假 稱 孫 老 太 太 病 危 , 騙 孫 大 小 姐 回 東 吳 , 順 道 把 劉 禪 帶 來 , 再 迫 令 劉 備 以 荊 州 換 回 劉 禪 。

此 計 甚 妙 , 孫 大 小 姐 急 著 回 國 探 視 母 病 , 不 告 而 別 , 帶 著 劉 禪 上 船 後 , 趙 雲 趕 來 , 以 小 船 追 大 船 , 以 長 槍 撥 亂 箭 , 登 船 搶 走 劉 禪 , 一 手 抱 小 孩 , 一 手 仗 劍 , 吳 兵 無 人 敢 近 , 但 在 急 湧 中 難 以 靠 岸 , 正 僵 持 之 時 , 張 飛 駕 船 趕 至 , 砍 倒 吳 將 , 和 孫 大 小 姐 談 判 後 各 讓 一 步 , 孫 氏 回 國 , 孩 子 留 下 。 趙 子 龍 二 度 救 回 阿 斗 , 瀟 灑 英 勇 , 在 此 無 法 盡 述 , 有 興 趣 的 讀 者 , 不 妨 觀 覽 原 書 , 事 在 六 十 一 回 : 「 趙 雲 截 江 奪 阿 斗 . . . . 。 」

-------------------------------------
【仁義】

許多人錯誤理解了仁,把仁當作忍讓,好一點的,把仁當作仁愛,其實都不准确。

仁義是儒家有序理想社會里聯系上下的繩子。大家都知道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提倡的五種美德,為什麼忠孝與他們不並列在一起呢?因為忠孝是仁義的外在表現。

上對下仁,下對上就要存在報答之心,就是義。同樣的,下對上義,那麼上對下就要仁。體現在三綱里面,君為臣綱,所以君是上級,臣是下級,臣要對君有義,君要對臣有仁,如果臣先對君不義,想造反想篡位,那麼君就自動解除了對臣要仁的要求,君就可以殺臣。

同樣,如果君先對臣不仁,那麼就是暴君,就如紂王囚禁周文王殺他兒子做肉湯,那麼臣就自動解除了對君所需要負擔的義,這種解除是天所允許的,所以作為臣的周文王周武王,就可以推翻紂王的統治。以這個為例子,我們就該明白,仁義是聯系上下關系的繩子,它在君為臣綱里的體現,就是忠,所以周文王是忠臣。同樣的,仁義在父為子綱里的體現就是孝,忠孝是因為仁義而體現的。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學習了中國文化的日本,為什麼老是可以說他們是體現了仁義,可以夸口他們的天皇仁,他們的武士義。因為仁義本來就不是許多人所誤解的那樣。


除了忠孝之外,仁義在其他許多領域里都有他不同的體現。黑社會也講兄弟義氣,但是我們把那稱為小義,在封建時代,關羽之所以作為義的化身,不是他多講江湖義氣,他也投降過曹操嘛,曹操難道對他沒有恩怨沒有江湖義氣?而是他很好地恪守了與劉備之間的仁義,而不是跟曹操之間的江湖義氣。古人說的大義滅親,他的大義是對仁的相呼應,而不是義氣。所以,許多人真的都誤會仁義了。宋襄之仁其實是一種假仁,為什麼,因為他對敵人講仁,而且是在戰場上,那意味著他對自己人不講仁,他拋棄了有利的胜利机會,陷本來可以輕松獲胜的自己士兵于困境,因此他是不仁于自己。

仁義的對外,是要先滿足對內的自己,並且在保証不動搖自己的仁義的基礎上,才能對外的,否則是為了小仁義而拋棄大仁義。這些,才是仁義的真正內涵,我們不能錯誤理解仁義之后,還把責任往仁義上推。

“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這是我們中國人几千年來不敗于世的根本。儒家學說,儒字,就是人需,符合人性需要的學問。
2006-11-03 7:29 am
上面果位係唔係抄人?

七擒孟獲
劉備死後,諸葛亮扶助後主劉禪治理國家。當時,南方部落的首領孟獲作亂,諸葛亮便親自率兵南下,一共七次打敗孟獲。

第一次,諸葛亮假裝戰敗,引孟獲進入山路,然後活捉了孟獲。「我不服!有膽的就放我回去,與你再戰!」諸葛亮便放了他。

孟獲回營後,派兩個部下出戰,他們卻戰敗了。孟獲大怒,痛打他們。兩人深深不忿,便趁孟獲喝醉,把他綁到諸葛亮面前。「我因為部下作反才被你捉到,我不服!」諸葛亮又放他回去。

孟獲又派弟弟前去詐降。諸葛亮早已看穿他們的計謀,便假意接納投降,然後灌醉他們。當孟獲前來劫營時,便被捉住了。「我因為弟弟喝醉酒誤事,才被你捉到,我不服!」諸葛亮又把孟獲放了。

孟獲向各部落借了大軍,卻被諸葛亮三面夾攻,孟獲掉進陷阱,又被捉住。「我掉進陷阱才給你捉住,我不服!」諸葛亮第四次放了他。

有人用計捉了孟獲送給諸葛亮。孟獲更不服氣,「我不是你捉回來的,我不服!」諸葛亮又一次放他回去。

孟獲請來了精通法術的木鹿大王助陣,可惜都被諸葛亮打敗。第二天,孟獲前來假意投降,又被諸葛亮識破。「我不服!」諸葛亮第六次放了他。

孟獲從烏戈國請來刀箭不入的藤甲兵,也被諸葛亮用油車殺得片甲不留。孟獲第七次被捉住了,「我七次打敗,將軍都放我回去,真是寬宏大量呀!這一次我心服了,保證不再作反。」

諸葛亮七擒七放,終於收服了孟獲,平定了南方的部落。
2006-11-01 5:52 am
【仁義】

許多人錯誤理解了仁,把仁當作忍讓,好一點的,把仁當作仁愛,其實都不准确。
仁義是儒家有序理想社會里聯系上下的繩子。大家都知道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提倡的五種美德,為什麼忠孝與他們不並列在一起呢?因為忠孝是仁義的外在表現。

上對下仁,下對上就要存在報答之心,就是義。同樣的,下對上義,那麼上對下就要仁。體現在三綱里面,君為臣綱,所以君是上級,臣是下級,臣要對君有義,君要對臣有仁,如果臣先對君不義,想造反想篡位,那麼君就自動解除了對臣要仁的要求,君就可以殺臣。

同樣,如果君先對臣不仁,那麼就是暴君,就如紂王囚禁周文王殺他兒子做肉湯,那麼臣就自動解除了對君所需要負擔的義,這種解除是天所允許的,所以作為臣的周文王周武王,就可以推翻紂王的統治。以這個為例子,我們就該明白,仁義是聯系上下關系的繩子,它在君為臣綱里的體現,就是忠,所以周文王是忠臣。同樣的,仁義在父為子綱里的體現就是孝,忠孝是因為仁義而體現的。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學習了中國文化的日本,為什麼老是可以說他們是體現了仁義,可以夸口他們的天皇仁,他們的武士義。因為仁義本來就不是許多人所誤解的那樣。

除了忠孝之外,仁義在其他許多領域里都有他不同的體現。黑社會也講兄弟義氣,但是我們把那稱為小義,在封建時代,關羽之所以作為義的化身,不是他多講江湖義氣,他也投降過曹操嘛,曹操難道對他沒有恩怨沒有江湖義氣?而是他很好地恪守了與劉備之間的仁義,而不是跟曹操之間的江湖義氣。古人說的大義滅親,他的大義是對仁的相呼應,而不是義氣。所以,許多人真的都誤會仁義了。宋襄之仁其實是一種假仁,為什麼,因為他對敵人講仁,而且是在戰場上,那意味著他對自己人不講仁,他拋棄了有利的胜利机會,陷本來可以輕松獲胜的自己士兵于困境,因此他是不仁于自己。

仁義的對外,是要先滿足對內的自己,並且在保証不動搖自己的仁義的基礎上,才能對外的,否則是為了小仁義而拋棄大仁義。這些,才是仁義的真正內涵,我們不能錯誤理解仁義之后,還把責任往仁義上推。

“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這是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不敗于世的根本。儒家學說,儒字,就是人需,符合人性需要的學問。

三國演義的仁義故事 in 第16句 or 第17句


收錄日期: 2021-04-21 13:20: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9000051KK0268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