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取40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資料

2006-10-29 6:29 pm
最佳答案取40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資料

回答 (4)

2006-10-29 6:32 pm
✔ 最佳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次大戰、二戰,1939年-1945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的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破壞性最大的全球性戰爭。戰爭進展到最高潮時,全球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有19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交戰雙方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等國組成的同盟國與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組成的軸心國集團。戰火遍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

儘管在1939年9月前,中國的抗日戰爭,衣索比亞的抗意戰爭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經開始,但一般認為戰爭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告結束。而這場戰爭總計造成了約6千2百多萬人的死亡,佔了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9億7千萬)3.18%左右的比例。

戰爭的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分為歐洲和亞洲兩大戰爭策源地。在歐洲,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一戰的結果與納粹主義在德國的興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由於德國的納粹主義的興起,德國成為了二戰的主要策源地。在遠東,日本的軍國主義化,使得日本走向了侵略擴張之路,以求達到擴大大和民族生存空間的目的。

德國:第三帝國的迅速崛起

德國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的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19世紀中期,普魯士王國發起了統一德意志的戰爭,1871年,普魯士統一了整個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的工業化發展速度超過了同期的主要工業化國家,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工業國之一。20世紀初期,德國對以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為主建立的世界秩序感到越來越不滿,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殖民地。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組成了同盟國集團,而英國、法國和東歐的俄國則組成了協約國集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在一戰中,同盟國集團被協約國集團擊敗。1918年11月,戰爭結束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退位,1919年6月28日,德國簽署《凡爾賽條約》,承認戰敗。1919年7月31日,國民議會在德國南部小城魏瑪(Weimar)的德意志民族劇院通過了一部憲法,宣告一個新的共和國——魏瑪共和國成立。由於法國曾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受到普魯士的重創,因此一戰結束後,法國希望能夠對德國在經濟上進行報復,並最終削弱這個強大的鄰國。《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了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德國的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不准擁有空軍。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但德國的元氣並未受到過多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凡爾賽條約》過多的只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凡爾賽條約》有極強的牴觸和反感情緒,引發了德國普通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驕傲的日爾曼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一次新的大戰策源地創造了條件。

在經歷了短暫的平穩期後,外不能排除外侮,內不能解決內患的魏瑪共和國在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遭到重創,當時馬克兌美元從四十五馬克兌一美元,大幅貶值到一兆馬克兌一美元。這個脆弱的共和國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問題,瀕臨破產的邊緣,德國人民生活非常艱難。這為德國極端右翼勢力的興起提供了良機。由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所領導的德國國家社會工人黨(簡稱納粹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SDAP)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稱德國的困境之根源來自於戰後強加給德國的嚴厲條款、懦弱的魏瑪共和國以及被指稱握有國家經濟命脈的猶太人。他的理論受到越來越多德國人的支持,到1933年時納粹黨已經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黨一躍成為國會內第一大黨。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年邁的總統興登堡元帥(Paul von Hindenburg)正式任命希特勒為共和國總理(Reichskanzler)。與此同時,希特勒政府通過行使憲法賦予總統在緊急情況下的特殊權力來執行公務,這些權力令希特勒可越過聯邦議會(Reichstag)進行實際獨裁統治。此時,魏瑪共和國走到了其政治生命的終點,取而代之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為了擺脫英法等國對德國的束縛,希特勒在上臺之初就因擴軍備戰計劃受到限制而於1933年10月宣佈退出英法控制的國際聯盟。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後,希特勒又依據憲法繼任了總統,成為了第三帝國唯一的真正擁有實權的領袖,在德語中稱為「元首」(Fuhrer)。

希特勒並不是只會在街頭叫囂喊空話的政客,他上臺後迅速重建了德國的秩序,加上他具備遠見, 讓社會底層的勞動階級也能享有過去所沒有的福利,因而德國人對希特勒的支持率大幅提升。英法等列強見到已經無法藉由凡爾賽合約壓搾德國,立刻轉變態度與德國合作。此時的德國內部已經政局穩定,納粹黨人穩固了自己的政權後,開始將重心放到外交方面,並採取了多個冒險的行動。
2006-10-30 6:04 am
1939年9月1日,德國不宣而戰,進攻波蘭,揭開第二次大戰的序幕,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時戰爭始告結束。這是二十世紀中的最大戰爭,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全球戰爭。戰爭長達6年之久,戰火遍及三大洲和三大洋,對於人類而言真是一次慘痛的經驗。
德軍的閃擊戰在波蘭小試牛刀,不到一個月就攻佔華沙,迅速結束了東線戰役。雖然希特勒立即作謀和的試探,但為英法所拒絕,因為後者企圖用長期消耗戰以制其死命。按著冬季已至,天候轉劣,於是進入所謂「假的戰爭」的階段,只有蘇聯乘機發動其對芬蘭的戰役。
1940

希特勒謀和不成,遂決定在西線上發動攻擊以求突破僵局。他雖已在1939年11月即已確定攻擊日期,但一再拖延直到1940年5月10日始發動攻勢。在此中間階段,希特勒曾在1940年4月進行挪威戰役並佔領丹麥、挪威兩國,此一戰役所帶來重要後果之一即為邱吉爾代替張伯倫出任英國首相。
希特勒採取曼斯坦所提出的中央突破觀念(即所謂曼斯坦計畫),從阿登山地突出,以古德林的裝甲軍為矛頭,切斷聯軍防線,勢如破竹,一直衝到英吉利海峽,本應能將英國遠征軍全部予以圍殲,但由於德軍統帥部指揮失當,遂終於讓英軍從敦克爾克逃回本國。從戰略觀點來看,這是一個重大的關鍵。
德軍雖未能捕捉英軍,但南下擊敗法軍則可以說是易如反掌。6月22日德法休戰,結束了法蘭西之戰。希特勒又立即向英國尋求和解,但仍然受到拒絕。於是他在7月16日下令發動「海獅」作戰,決心渡海攻英。兩棲登陸的必要先決條件即為制空權,所以「不列顛」之戰,遂在8月13日開始發動。英國空軍英勇奮戰,加上雷達系統的支援,使戈林的神鷹鎩羽。到10月間希特勒自知已無法渡海,「海獅」也就胎死腹中。甚至於在7月21日希特勒即已命令準備征俄,現在就更積極準備,並在12月18日下達第21號命令,發動「巴巴羅沙」作戰。
義大利在開戰時本守中立,等到法國敗亡,德國全勝在望時,就趕緊在6月10日宣戰以圖分享戰果。但義大利參戰不特對德國毫無貢獻,反而造成很多的不利影響。由於義大利的參戰,遂使戰爭延伸到巴爾幹、地中海和北非,而義軍又幾乎是每戰必敗,於是也就迫使德國人不得不假以援手。其導致的結果即為德國的行動因此而受到意外的牽制。

1941

希特勒在1940年底即已下令發動征俄作戰,但直到1941年6月22日,德國才開始攻擊,為什麼一拖就是半年?其原因當然很複雜,無法詳述,不過主要的以可歸納為兩點:(1)為氣候的影響。1941年春季特別多雨;(2)為巴爾幹戰役的延誤。這可能是主因,德軍到5月底才完全結束該戰役,其兵力需要再部署,至少也得有一個月的時間。雖然發動攻勢的時間已經嫌晚,但德軍的進展又還是很快。10月初德軍即已進至莫斯科郊外,假使德軍不分兵三路,又不進行基輔會戰,則他們可能在冬季來臨之前攻陷莫斯科,甚至於勝利地結束這次戰役。希特勒稱基輔會戰為「世界戰史中最偉大的會戰」,而他的陸軍參謀總長哈爾德卻認為那是「東線戰役的最大戰略錯誤」。
當希特勒在俄國受阻於冬將軍和泥將軍之際,日本在1941年的最後一個月突然發動太平洋戰爭,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對美國造成莫大的震撼,戰爭從此時起也真正地全球化。對於日本發動戰爭的功過是非在戰後曾引起無窮的爭論。事實上,日本人的最大錯誤不是反美而是侵華。日本侵略中國即為走上不歸路的起點,而其最後不免與美國一戰也是必然的結果。
北非戰役在1942年進入其最高潮。這個戰役是從1940年9月即已開始,義大利雖享有數量優勢,但累戰累敗,希特勒遂不得不派隆美爾前往救援。隆美爾在1941年中不僅穩住戰局,使義大利人不至於被逐出北非,而且還一再贏得局部性的勝利。但很可惜他的實力太有限而希特勒也不重視地中海戰場,所以也就不可能獲得任何重大的戰果。1941年的北非戰役可算是標準的拉鋸戰,但1942年卻是具有決定性的一年。在西方整個戰潮的起伏都是以地中海為中心。這一年上半年,隆美爾一再發動攻勢,到6月中旬,其百戰雄師已經達到埃及的門前,他本人也晉升元帥,達到軍人職業中的頂點。但從此之後,其攻勢即成為強弩之末。10月底在蒙哥馬利指揮之下的英軍發動反攻,此即所謂「艾拉敏」會戰,終於憑藉物資優勢擊敗了沙漠之狐。這也是西方反敗為勝的關鍵,從這一戰開始,西方即不曾再輸掉任何會戰。11月8日,英美聯軍在法屬北非登陸,這是美軍在歐洲戰區第一次投入戰鬥,也是艾森豪第一次出掌兵符。北非戰役到此已接近尾聲,但直到1943年5月13日始完全結束。
太平洋方面,自從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揭開太平洋戰爭序幕之日起,其攻勢遂如狂風驟雨,掃過西太平洋。4個月之內,其第一階段的戰爭計畫幾乎可以說已完全兌現,所以到1942年3月日本當局就必須考慮其第二階段的作戰。大致說來有兩種選擇:1進攻中途島,引誘美國艦隊出戰而將其殲滅,以確保制海權;(2)向南太平洋進攻,切斷美澳交通線,並以攻佔澳洲為最後目標。日本人本已作了第一種選擇,不料1942年4月15日,美國飛機突然突襲日本。就整個戰爭而言,這只能算是一段小插曲,但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重大戰略後果。空襲造成極大的心理震撼,使日本人改變其戰略計畫,決定立即發動對中途島的攻擊。其理由為:「如不迅速佔領中途島,加強東面的戒備,即無法防止帝都之空襲。」1942年6月4日,驚天動地的中途島會戰揭開序幕,到6月6日才完全結束。這場會戰所具有的多種重大意義可列舉如下:(1)這是350年來日本海軍所遭受的第一次決定性失敗;(2)這是二十世紀的最大海上決戰;(3)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以航空母艦為主力的海戰;(4)這是美國海軍的第一次偉大勝利;(5)最後,日本人在中途島不僅輸掉了一場會戰,而且也粉碎了其東亞大帝國的夢想
2006-10-29 7:25 pm
儘管在1939年9月前,中國的抗日戰爭,衣索比亞的抗意戰爭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經開始,但一般認為戰爭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告結束。而這場戰爭總計造成了約6千2百多萬人的死亡,佔了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9億7千萬)3.18%左右的比例

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與傷亡統計:
澳大利亞: 23,400
巴西: 493
加拿大: 37,500
中國: 1,480,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法國和「自由法國」的武裝力量: 210,000
希臘: 88,300
印度: 36,000
荷蘭: 7,900
紐西蘭: 11,625
挪威: 2,000
波蘭: 123,000
南非: 6,840
蘇聯: 8,668,000 (參見注釋1)
英國: 264,000
美國: 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義大利(從1943年起) 17,500

德國:第三帝國的迅速崛起
德國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的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19世紀中期,普魯士王國發起了統一德意志的戰爭,1871年,普魯士統一了整個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的工業化發展速度超過了同期的主要工業化國家,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工業國之一。20世紀初期,德國對以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為主建立的世界秩序感到越來越不滿,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殖民地。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組成了同盟國集團,而英國、法國和東歐的俄國則組成了協約國集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在一戰中,同盟國集團被協約國集團擊敗。1918年11月,戰爭結束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退位,1919年6月28日,德國簽署《凡爾賽條約》,承認戰敗。1919年7月31日,國民議會在德國南部小城魏瑪(Weimar)的德意志民族劇院通過了一部憲法,宣告一個新的共和國——魏瑪共和國成立。由於法國曾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受到普魯士的重創,因此一戰結束後,法國希望能夠對德國在經濟上進行報復,並最終削弱這個強大的鄰國。《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了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德國的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不准擁有空軍。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但德國的元氣並未受到過多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凡爾賽條約》過多的只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凡爾賽條約》有極強的牴觸和反感情緒,引發了德國普通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驕傲的日爾曼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一次新的大戰策源地創造了條件。

在經歷了短暫的平穩期後,外不能排除外侮,內不能解決內患的魏瑪共和國在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遭到重創,當時馬克兌美元從四十五馬克兌一美元,大幅貶值到一兆馬克兌一美元。這個脆弱的共和國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問題,瀕臨破產的邊緣,德國人民生活非常艱難。這為德國極端右翼勢力的興起提供了良機。由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所領導的德國國家社會工人黨(簡稱納粹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SDAP)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稱德國的困境之根源來自於戰後強加給德國的嚴厲條款、懦弱的魏瑪共和國以及被指稱握有國家經濟命脈的猶太人。他的理論受到越來越多德國人的支持,到1933年時納粹黨已經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黨一躍成為國會內第一大黨。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年邁的總統興登堡元帥(Paul von Hindenburg)正式任命希特勒為共和國總理(Reichskanzler)。與此同時,希特勒政府通過行使憲法賦予總統在緊急情況下的特殊權力來執行公務,這些權力令希特勒可越過聯邦議會(Reichstag)進行實際獨裁統治。此時,魏瑪共和國走到了其政治生命的終點,取而代之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為了擺脫英法等國對德國的束縛,希特勒在上臺之初就因擴軍備戰計劃受到限制而於1933年10月宣佈退出英法控制的國際聯盟。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後,希特勒又依據憲法繼任了總統,成為了第三帝國唯一的真正擁有實權的領袖,在德語中稱為「元首」(Fuhrer)。

1935年至1939年的歐洲局勢,納粹德國在中歐迅速崛起,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在納粹運動的狂熱浪潮中加入第三帝國,捷克其餘地區也在不久後被德國佔領,立陶宛的克萊佩達地區(德國叫默麥爾地區)並入德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國的保護下獨立;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部分被匈牙利和波蘭瓜分;法西斯義大利在歐洲局勢不穩的時候佔領了阿爾巴尼亞;西班牙則處於內戰狀態,內戰的結果以親法西斯的叛軍獲得勝利而告終1935年3月16日,《凡爾賽條約》遭到破壞,希特勒宣佈德國軍隊將重整軍備,並實行兵役制,從而破壞了《凡爾賽條約》所規定的德國軍隊人數不得超過10萬的最高限額,把10萬陸軍迅速擴充至60萬但是這些行動僅僅遭到了英國和法國的正式抗議。兩國似乎更重視加強條約中有關經濟制裁方面的條款。很多人認為條約太過嚴厲,而希特勒只是做了條約原本就不該限制德國做的事。1936年3月7日,希特拉藉口法蘇訂立「互助協定」,違反國聯規定,因而進兵萊茵河非武裝地區,並宣佈廢除「洛迦諾公約」,「巴黎和約」。而根據《凡爾賽條約》,萊因蘭應該是非軍事區。但是這次行動就像上次一樣,並沒有遭到英法的阻止。

在奧地利加入第三帝國後,希特勒的注意力轉到捷克斯洛伐克。他提出的領土要求是捷克斯洛伐克東北與德國接壤日爾曼人佔多數的蘇台德地區(Sudetenland)必須並入德國。在繁瑣的談判後,英國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與法國領導人達拉第(Edouard Daladier)對納粹德國採取了縱容姑息的綏靖政策,通過犧牲捷克斯洛伐克這樣的小國的利益來保持自己的最大利益。在慕尼黑會議上放棄蘇台德,而捷克代表甚至都沒有被邀請參加會議,只是在做出決定後他們才被告知。雖然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抗議,但在德國的武力脅迫與英法兩國拒絕出兵干預的情況下只能最終接受。慕尼黑會議也被史學家譏諷為「慕尼黑陰謀」(Munich scheme)。幾個月後的1939年3月,希特勒又破壞了原先的承諾,佔領了餘下的捷克領土。3月14日,剩餘的斯洛伐克部分領土宣佈獨立並獲德國、英國與法國的承認,其他部分領土被並入匈牙利、波蘭等國。

德國本身就是一個工業化的強國,一戰後,德國的經濟瀕於崩潰的邊緣,一個6600萬人口的大國,失業人數竟然高達1000萬,德國幾乎有一半人在飢餓和貧困線上掙扎。納粹黨上臺後,將猶太人的資本悉數收歸國有,並加強和擴大了國家所有制度,德國的經濟迅速恢復了活力,納粹黨還採取多種強有力的措施促進德國經濟的發展,1937年,德國的國民生產比1933年納粹黨上臺時增長了102%,國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失業率則降低到1.2%,遠低於同時代的其他工業化國家。而且經過系列擴張行動後,世界前十的經濟強國捷克斯洛伐克受到德國的控制、富庶的中歐國家奧地利並入德國,使得德國的經濟能力達到了空前強大的地步,1930年代末,德國的經濟規模已遠超英法,越升至歐洲第二,世界第三(當時第一和第二的分別是美國和蘇聯)。由於蘇聯的工業體系是封閉性質的粗放型經濟,雖然數量上擁有一定優勢,但德國的經濟質量則遠比蘇聯好,國民生活水平也遠比蘇聯高,是當時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在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德國開始有步驟地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大力發展重工業,特別是軍火工業,政府把原料、勞動力、資金和設備等都優先供應與軍事生產有關的部門,使德國在為打一場世界性戰爭提前做好了經濟軍事化的準備。總之,這時的德國,不但在軍事上、而且在政治上、經濟上和思想上都已經做好了打一次世界性戰爭的準備了。

戰爭結束

1945年8月9日早晨,長崎原子彈爆炸後在天空升起一個高度達6萬英尺(18公里)的蘑菇雲。在硫磺島、沖繩島以及其他地方的苦戰使雙方都遭受嚴重的人員傷亡,不過這些戰役的成果是日本的緩慢撤退。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深飛行員喪身戰場,日本開始實行由神風特攻隊直接衝擊重要軍事目標,試圖減緩美國部隊的進攻速度。但同時,東京和其他城市還是遭到了美軍的轟炸。1945年2月3日,蘇聯同意介入太平洋戰事。1945年4月5日,蘇聯政府在《蘇日中立條約》到期前,宣佈《蘇日中立條約》不再有效。投機的史達林選擇在8月8日對日宣戰,並由百萬大軍進入中國東北地區。中國的各路軍隊亦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戰略反攻。而同月美國在日本的廣島(8月6日)和長崎(8月9日)投下了兩顆原子彈。

面對核武器的威脅與中國東北地區的喪失,日本裕仁天皇與內閣開始重新考慮投降。日本帝國在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英文V-J Day)正式宣佈投降。最終的投降書是於1945年9月2日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簽署的,此後麥克阿瑟將軍開始負責日本的重建。這段時期在日本被看作是美軍的佔領期。美國總統杜魯門於1946年12月31日正式宣佈,美日兩國已經不處於敵對狀態。
參考: web
2006-10-29 7:18 pm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無論是戰火波及的區域、直接或間接參與的國家、生命財產的損失等等,沒有其他的戰爭堪與比擬;而其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更是全面而深遠,即令在六十多年後的今天,仍值得我們加以關注、省思。
重溫丘吉爾的這句話:“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悲劇本來很容易避免,善良的軟弱強化了邪惡的刻毒。”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世界性的大規模戰爭。然而,
這是分為德意兩軍對英、美、法、蘇的歐洲決戰,以及,日軍對美、英、中
國及太平洋的苦戰。這兩個巨流的戰爭,有如雙頭的阿修羅王(嗜好戰爭的印度
惡神)是狂亂而殘暴的,亦是最惡、最大的戰爭。
一九四二年八月起約六個月之間,日軍於卡達卡那爾島,惡戰苦鬥之時,
德軍正在史達林格勒從事於惡戰苦鬥。又如,一九四四年,日軍於瑪利它那外海掀起大海戰之時,歐洲戰線方面,諾曼第登陸作戰將進行的如火如荼,一九四五年二月,同盟國召開雅爾達會議之後,日軍已在硫研島負嵎頑抗以致全軍履沒。
如此這般,為了正確瞭解第二次世界大戰起見,必需把太平洋戰爭及歐洲戰爭的兩大戰線,綜合地歸納,而把其千變萬化的真相,廣泛地加以展望、批判,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補充: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進程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至1945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的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造成破壞最大的全球性戰爭。戰爭最高峰時期,全球有60%的國家參戰,戰火遍及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及大洋州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二戰的交戰雙方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等國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與以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國組成的法西斯國家軸心國集團。
儘管在1939年9月前,中國的抗日戰爭,衣索比亞的抗意戰爭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經開始,但一般認為戰爭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國投降而告結束。
二戰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戰爭所帶來的血腥殺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壞,長久的反映在戰後人類的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戰爭的結果使得法西斯這一人類社會的毒瘤被剷除。戰後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很大程度上是戰爭結果所帶來的。在軍事領域,戰爭發展了現代軍事技術,並產生了大規模使用裝甲坦克部隊進行作戰的主要方式,同時,戰略轟炸也成為一種直接影響戰爭結局的重要軍事手段,戰爭後期,核武器第一次投入戰爭並體現了其巨大的殺傷力。二戰的結果充分證明,在現代技術條件下,戰爭的勝負與交戰雙方的科技實力,經濟實力,工業技術水準,人員素質有著直接的關係。二戰也對軍事武器的發展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雷達,噴氣戰鬥機,火箭及導彈,電子計算機,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都在戰爭中投入使用併發揮了重大作用。而這些軍事領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戰後人類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在這場血腥的戰爭中,無辜平民的傷亡是歷史上最慘重的,其中包括了納粹德國針對猶太人和其他東歐人種的大屠殺、日本對無數中國與朝鮮平民的屠殺,以及戰爭末期盟軍針對德國與日本境內民用目標的轟炸。第二次世界大戰總共導致了全球5千萬人的死亡,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戰爭。)


收錄日期: 2021-04-29 21:46: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9000051KK0115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