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電腦的演進
1.巴斯卡計算器
法國數學家巴斯卡於1642年設計了第一部加法計算器,只要在上面撥出數字,裡面的齒輪就會相互轉動算出累加後的數值並顯示出來。
2.巴倍奇差分機與分析機
英國的數學家巴倍奇(Charles Babbage)於1830年設計出可以用來解多項式的機器稱為差分機,後來又設計一部能做多種計算的機器,稱為分析機。雖然在他有生之年並沒有將分析機製造出來,不過分析機的設計正是後來設計電腦的構想,包括了輸入、輸出、處理器、控制單元及儲存的概念。
3.何樂禮的打孔卡片處理機
美國的統計學家何樂禮(Herman Hollerith)所發明,利用打孔卡片來記錄資料,然後經由電動卡片處理機將資料統計出來。這部機器使得當年的人口普查工作由七年半縮短至六個星期,相當的成功,而何樂禮也成立公司銷售機器,也就是後來的國際商業事務機器(IBM)公司。
4.電腦的演進
西元1939年美國愛荷華大學的阿塔那索夫(Atanasoff)教授與他的研究生貝利(Berry)組裝了第一部由真空管組成的電腦稱作 ABC,這部電腦當時並未受到注意,不過它提出了現代電腦發展方向,也提供了第一部全功能大型電腦ENIAC的發展構想。
5.第一代真空管電腦
1946年美國賓州大學的莫奇萊(Mauchly)博士和他的學生愛克特(Eckert)設計了ENIAC電腦,用於計算彈道。這部電腦共用了18000支真空管,重約 30噸,佔地1500平方英呎(約一間半教室大,六隻大象重),具有每秒鐘計算五千次加法的計算能力,以目前的眼光來看真是個笨重的傢伙,但卻是它引領人類進入電腦資訊的新時代。
6.第二代電晶體電腦
西元194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三位科學家,巴登(J. Bardeen) 、布萊德(H.W. Brattain)和蕭克利(W. Shockley)發明了電晶體,它被用來取代真空管,這對於許多運用真空管的電子設備來說是一項大革命,這些科學家們還因此而獲得了諾貝爾獎。電晶體的體積非常小約只有真空管的廿分之一(黃豆般大小),同時更省電、耐用,用它組成的電腦更是大大增強計算能力與實用性。
7.第三代積體電路(IC)電腦
1964年IBM公司研製出360型電腦,它採用了積體電路來組合電腦,積體電路技術能在相當於指甲一半大小的範圍內,容納數千顆電晶體所組成的電路。積體電路故障率更低,速度更快,造價也更便宜,很適合大量生產,這一代電腦在商業方面的運用已經相當普及。
8.第四代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電腦 1970年代,積體電路不斷地改進,使得一個晶片(chip)上已經可以容納上萬個電子元件,稱為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以此技術所製造的電腦,體積更小,速度更快,而此技術最大的功勞就是製造出了個人電腦的心臟-微處理機(Micro Processor),使得電腦普及到日常生活中,開始進入電腦的新紀元。
而積體電路的問世,使得電腦體積與重量都可以大幅縮小,因此造成硬體的快速發展與演化。
二、近代電腦發展
1.八位元電腦
史提夫‧賈伯斯(Steve Jobs)與史提夫‧渥茲尼克 (Steve Wozniak)在車庫裡組裝出一台個人用電腦,後來成立蘋果(Apple) 公司,推出個人電腦Apple II,這部電腦非常暢銷,當時Apple II幾乎就代表電腦,也因此電腦才開始真正進入人類的生活與工作中。
2.十六位元電腦
IBM公司於1981年推出XT型電腦,使得電腦正式進入十六位元時代,也讓一般個人電腦被稱為IBM PC。IBM PC採用多家不同生產廠商所製造生產的軟硬體所拼湊而成,例如中央處理器(CPU)是英特爾(Intel)的8088,磁碟機是由IBM自己製造,作業系統則由微軟(Microsoft)公司提供。除了IBM PC 外,Apple公司也推出麥金塔(Macintosh)電腦,但後來大多數使用者都採用 IBM PC。
3.三十二位元電腦
1985年英特爾公司推出80386 CPU,此時軟式磁碟機(floppy disk)、硬式磁碟機(hard disk)、滑鼠(mouse)等漸漸成為電腦的標準配備,而IBM也不再獨大PC電腦市場,台灣宏碁(Acer)等電腦公司陸續崛起,更快速將產品推陳出新成為立足市場的準則。
4.六十四位元電腦
1994年英特爾公司再推出Pentium CPU,尤其附加多媒體延伸指令 (Multi Media eXtension, MMX)的CPU更是大幅增進電腦對於影音聲光效果的支援,多媒體配備也成為這個時期電腦的最大特色,幾乎電腦一出廠就內含音效卡、喇叭和光碟機(CD-ROM)。
參考資料:
http://fcu.org.tw/~okwawa/basic/basic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