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根據網上的資料,1893年曾經有下雪的紀錄,當年1月16日
橫欄島及其他離島有雪,大帽山變成雪山,旺角九龍城
的菜田被雪凍壞。兩日後錄得最低氣溫攝氏0度。太平山
頂錄得零下4度,山頂下雪,並積雪3至5吋。半山區居民
遇到飄雪情景,兒童以擲雪球為樂。許多山頂樓宇被雪
封。山頂纜車一度停開。電線被雪壓斷。中區大會堂
(即今匯豐銀行總行) 噴水池結冰。
另外,根據香港天文台的紀錄,香港自1955年至今有四次下雪的氣象紀錄。詳情如下:
日期
地點 當日最低氣溫
1.1967年2月2日 哥連臣角
攝氏 7.9 度
2.1967年12月13日 大帽山
攝氏 10.8 度
3.1971年1月29日 大帽山
攝氏 7.9 度
4.1975年12月14日 新界廣泛地區 攝氏 4.3 度
在天空中運動的水汽怎樣才能形成降雪呢?是不是溫度低於零度就可以了?不是的,水汽想要結晶,形成降雪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個條件是水汽飽和。空氣在某一個溫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飽和水汽量。空氣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叫做露點。飽和的空氣冷卻到露點以下的溫度時,空氣裏就有多餘的水汽變成水滴或冰晶。因為冰面飽和水汽含量比水面要低,所以冰晶生長所要求的水汽飽和程度比水滴要低。
也就是說,水滴必須在相對濕度(相對濕度是指空氣中的實際水汽壓與同溫度下空氣的飽和水汽壓的比值)不小於100%時才能增長;而冰晶呢,往往相對濕度不足100%時也能增長。例如,空氣溫度為-20℃時,相對濕度只有80%,冰晶就能增長了。氣溫越低,冰晶增長所需要的濕度越小。因此,在高空低溫環境裏,冰晶比水滴更容易產生。
另一個條件是空氣裏必須有凝結核。有人做過試驗,如果沒有凝結核,空氣裏的水汽,過飽和到相對濕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但這樣大的過飽和現象在自然大氣裏是不會存在的。所以沒有凝結核的話,我們地球上就很難能見到雨雪。凝結核是一些懸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體微粒。最理想的凝結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強的物質微粒。比如說海鹽、硫酸、氮和其他一些化學物質的微粒。所以我們有時才會見到天空中有雲,卻不見降雪,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往往採用人工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