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前言
中國漢人社會的超自然世界裏,主要可分為神、鬼及祖先三大類別,而一些傳統的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重陽、盂蘭等都以祂們為祭祀對象。蔡志祥(1994,頁5)指出,節日主要是和父系家庭和宗族(以血緣為紐帶的擴大家庭組織)有關的祭祀活動,而且它是俗世的和不須任何宗教媒介(如僧道的參與)的活動(除盂蘭及元宵等以社區為基礎的節日外)。因此,人們通過組織或參與/慶祝這些節日,除了在宗教層面上維繫了生者與死者/人與神靈的互惠關係外,它同時使家族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及身份認同得以維持或加強。在介紹新界上水廖族的重九祭祖活動之前,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重陽節的起源及有關的祭祀儀式。
乙:節日的名稱及由來
重陽節是在農曆的九月九日,由於古人將數字分為陰或陽,而九為陽數,所以當天是陽月陽日,故此人們都稱它為「重九」或「重陽」。
該節日的起源,可遠溯至漢代。《西京雜記》曾記載,漢武帝所寵幸的戚夫人,每逢九月九日就會頭插茱萸〔註一〕,飲菊花酒,食蓬餌〔註二〕,認為此舉可能令人長壽。因此,重陽節又名茱萸、菊花節。自漢武帝以後,這一風俗便流行於民間。
但歷來對重陽節的來源也有另一說法,而它就是我們十分熟悉的一個民間故事:
相傳東漢時代有一能未卜先知的仙人名叫費長房。有一天,他告訴其弟子桓景,於九月九日,他的家裡會有大難降臨,於是著令他帶著全家登高避禍,並用紅布曩包上茱萸,並佩帶在手臂上,當日亦須飲用菊花酒。桓景於是遵照師父的指示,帶著全家上山避禍,順便遊玩。傍晚回家後,發現家裡的牲畜全都死光,桓景一家因而得以避開一場災難。
結果,這個傳說被廣泛流傳。晉代以後,重陽登高避禍更為普遍。再經時代的變遷,順道重陽上山祭祖的人漸多,重陽祭祖便成一習俗。
〔注一〕茱萸是一種小喬木,在春天開花,秋天結果。佩帶茱萸葉可以防止蚊蟲叮咬。
〔注二〕蓬餌又叫「菊糕」或「花糕」。
丙:香港的重陽祭祖概況
近年香港,每逢重陽當天,政府有關部門及公共交通機構便會實施一系列相應措施,以方便及管理上山掃墓人仕。這些掃墓人仕大多以一個或數個家庭為單位,帶同少量祭品和香燭來拜祭先人。在參與人數和祭祀形式及規模方面,這均有別於新界原居民以族為單位的祭祖活動。邱東(1992,頁128-129)指出,一般新界鄉民重九祭祖,通常分為三次:第一次是私人掃墓,即小家庭式祭祖;第二次是房份掃墓,由數家至十餘家人不等;第三次是大眾掃墓,即全村同姓,無論已遷出或分居各地都共同祭祖,結隊前往掃墓。族人一般都帶備燒豬、三牲酒禮,及碗筷、杯盤、鐮刀等用具。抵達祖墳時,部分取石堆砌爐灶,煮備傳統的盤菜,部分則清理墳旁雜草,掃除垃圾。在香港新界最早定居的大族之一的上水鄉廖族,它仍然保留此習俗,其秋祭(亦即重陽祭祖)的場面甚為浩大。
丁:上水廖族
源流及發展
該族的開基祖為廖仲傑。仲傑公原藉福建,相傳於元朝末年因逃避海盜而輾轉南遷,後來發覺上水鄉四面環山,而且土地肥沃,又有河流可作灌溉,於是便定居下來,並開墾耕作。隨著時間發展,廖族子孫繁衍,並發展成為現在的廖氏宗族。
仲傑公在上水鄉定居後,婜了鄰近侯族女子為妻,並育有一子名自玉。自玉生有三子,分別為如圭、如璋、如璧,為現今上水鄉廖族的長房、二房和三房。在十七世紀中期,族中人口約有五百多人,但至一九五五年,人口已增至三千六百多人。在一九六零年代,該族已有四千四百一十人,其中二千零二十六人為男丁(參考Baker 1968,頁20;38)。隨著人口的增加,廖族所佔的耕地和居住地方也不斷地擴張。直到目前,該族已發展成為擁有八條村落的宗族組織,分別是圍內村、門口村、上北村、下北村、大元村、莆上村、中心村及興仁村。一九三二年,廖族在萬石堂大宗祠辦學,名為鳳溪小學,其後因擴展中學才遷址。今天,隨著工業化及都市化的發展,很多族人已出外發展,仍從事農耕的人已非常少了。
宗族組織
在廖族中地位最尊崇的,首推族長。以父系血緣為基礎的宗族裏,族長必定由男性族人繼任,他是族中年紀最大及輩份最高的人,主要職責是領導拜祭。族長之下設「二族」一名,其輩份次於族長,同樣負責祭祀。另外,每條村各有五個村代表;再者,在他們之中又會選出一個村長及兩個副村長,負責整個上水鄉廖族的行政事務。村中亦設立鄉公所,負責處理鄉務。
除了確立政治組織外,廖族亦設有公有財產(多以祖或堂命名,如萬石堂)作為祭祀及其他公共事務之用。根據Hugh Baker(1968,頁171)的統計,在1906年,整個廖族擁有973.33公頃土地,其中503.64公頃屬於祖嘗,佔總擁有土地數量的百分之五十二。廖族及各房派因而可從這些嘗產所得的收益(主要是田租)來支付及維持大型的集體祭祀活動,一方面維繫著族人與先人的關係,強調及強化慎終追遠的傳統思想及孝行,另一方面可透過這個宗教活動來加強族人之間的凝聚力及身份認同。
廖族秋祭
上水鄉廖氏族人對祖先的祭祀主要是春秋二祭:春祭於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在萬石堂大宗祠舉行,而秋祭則在農曆九月初九、初十(亦即重陽節的正日和翌日)分別於鰲地及虎地舉行。鰲地是廖族開基祖廖仲傑的墓地,位於上水金錢村,屬衣冠塚。其左右兩旁是長房七世祖樂得公和三房八世祖培岡公的墳墓。由於他們的後裔曾資助重修墓地,因此倆人得以與開基祖葬於同一墓地。虎地(因風水地形而得名)是二世祖自玉公的墓地,位於粉嶺和合石之山麓間。
在秋祭正日,族長、二族、房長、父老(六十一歲或以上的男性族人)、鄉紳及其他宗族成員,聯同鳳溪學校員生列隊前住先人墓地拜祭。Hugh Baker(1968,頁68)指出,在二次大戰前,只有族長、二族、房長、父老及有功名的族人才有資格參與拜祭。但在1950年代開始,廖族為了加強年青一代對宗族的認同感,所以便讓鳳溪學生參與祭祖活動。
當所有人到達仲傑公墓地後,族中負責祭祀儀式的通贊便會安排參拜者根據輩份的高低就列於祖墳前,準備拜祭。首先燃放爆竹,然後奏樂,接著參拜者行三叩首之禮,之後由族長奠酒,獻香燭及祭品。在宣讀祝文後,各紳耆依輩份次序奠祭。禮成後,輩分較高的族人可領取胙肉一份,當地人稱之為「太公分豬肉」。在農業社會,豬肉是一種貴重的食物;故此,「太公分豬肉」這一儀式可反映出宗族對輩份的重視及禮遇。現在雖然豬肉已變成很普通的食物,但它的象徵意義並沒有因此而改變。
緊接族人拜祭的,是鳳溪學校的省墓隊。儀式的程序是先靜默三分鐘,然後奏樂,唱校歌和省墓歌,接著隊員向先人鞠躬及獻花,讀祭文。(有關廖族秋祭的圖片,可參閱這個網址:
http://www.liumanshektong.org/village/v03.htm)最後,有專人負責在附近烹煮食物,然後眾人在墓地附近一同享用,稱為「食山頭」。
上水廖族除了春秋二祭外,清明節不會舉行祭祖儀式。以往秋祭只容許男性參加,但隨著時代變遷,現已容許婦女參與。由於秋祭規模龐大,耗費不少,支出多仰賴族中嘗產如田地樓宇的租金入息。以二零零年為例,萬石堂用於重陽及祭祖慶典的支出是三十萬港元,而當年該嘗產的二百五十萬港元收益足以支付這方面的費用。時至今日,每年參加秋祭的人數有遞減趨勢。這和年青一代遷居市區或海外,使農村社會日漸萎縮有著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