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的演變

2006-10-28 8:03 pm
鋼琴的演變..........................詳細回答....+ 歷史

回答 (4)

2006-10-29 1:22 am
巴洛克時期的鍵盤樂器(1600~1750)
鋼琴還沒有發明以前,鍵盤音樂是為古鋼琴(翼琴)及大鍵琴而寫的。古鋼琴是擊弦發聲,聲音較細緻精巧,適用於較小的房間;大鍵琴試撥弦發聲,聲音比古鋼琴要大些。但此時的這兩種樂器都無法製造音樂的強弱。

古典時期的鋼琴(1750~1820)
十七世紀的樂器製造者和音樂家,有個共同的希望,將古鋼琴的持續音與大鍵琴的表現力集合在一起。所以大約在同一時期內,有三位發明者在不同的國家中 發現了利用錘出動作的鋼琴概念,這三位製造鋼琴的先驅人物分別就是1709年發明鋼琴的義大利人克利斯多福利、1716年法國的毛里亞士、以及1717年德國的徐勞特,不過製成世上第一具鋼琴的榮譽仍歸於克利斯多福利。
克利斯多福利稱他的發明為一種能彈奏柔音及強音的鍵盤樂器,早期的鋼琴即由於其能產生有層次的力度(漸強及漸弱)之能力、加上其輕快的音色、以及能使樂音延續的性質,而深得當時作曲家及鍵盤樂器製造者的歡心。到大約1728年時,克利士托孚里藉著建造一種比大鍵琴採用者更勞固的音箱、以及支持較粗的琴弦產生的張力,進一步改善了鋼琴的性能.。那時鋼琴的機件,已與現代鋼琴的基本機構相似。

鋼琴的製造此後由後繼者席伯曼等技藝高超的工匠,和席伯曼的學生詹僕及貝克延續下來,並做進一步的拓展,貝克後來移居倫敦,而建立了英國的鋼琴製造業。席伯曼的學生當中,最有天才者之一的史坦因,更將維也納的鋼琴製造帶到了新的高峰,莫札特、貝多芬等音樂家都很喜愛他製造的樂器。

浪漫時期的鋼琴(1820~1900)
從1760年至1830年期間,是鋼琴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時期,鋼琴製造者忙著製造各種形狀'材料和機件購造。倫敦的布洛德伍於1771年製造了一架方形鋼琴,並加以改進使其能發出更多聲音。有些方形鋼琴還裝上抽屜和書架,成為流行的客廳樂器;法國的鋼琴製造家賽巴士丁和皮瑞則發展一種較大音板,且聲音較豐厚的樂器。
到了十八世紀末期,鋼琴已經取代了大鍵琴的地位,1800年時,樂譜印行時還附有"供大鍵琴或鋼琴彈奏之用"的指示。(貝多芬最初的八首鋼琴奏鳴曲都還有記載此事)

當代時期的鋼琴(1900~今)
這個時期的鋼琴在外觀和音質上都比浪漫時期的鋼琴大且和諧,現代演奏平臺鋼琴具有清澈亮麗的音色。
2006-10-29 12:32 am
鋼琴簡介


鋼琴,英文名是Piano,Piano是pianoforte 的簡稱. 其機械裝置有:鍵盤,擊弦機,琴槌, 制音器,琴弦和踏板。現代鋼琴的鍵盤達七個八度,最高音為A;也有再加一個小三度的,最高音為C(88鍵)。 鋼琴第一次用於獨奏樂器是在1768年J.C.在英國的一次演出。 現代鋼琴因形狀和體積的不同,主要分為立式鋼琴和三角鋼琴。音樂會所用的大三角鋼琴 是樂器中的龐然大物,有9英尺長,最重的可達79噸。迄今為止最昂貴的鋼琴是一架1888年生產的斯坦威牌 三角鋼琴,1980年在紐約以18萬英鎊的高價被拍賣。 鋼琴因其獨特的音響,88個琴鍵的全音域,歷來受到作曲家的鍾愛。在流行、搖滾、爵士以及 古典等幾乎所有的音樂形式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立式鋼琴價格便宜,佔用空間小,成為愛好者的購買對象。三角鋼琴則用於大型演出或專業人士。立式鋼琴採用一種琴弦交錯的設計方案,有效地節約了高度與厚度。在此之前的立式鋼琴高度達2.4米。現在的只有1-2米高。三角鋼琴有 2.7米長。 應用譜號:高音部:高音譜號,不移調記譜; 低音部:低音譜號,不移調記譜。 結構組成:由琴弦列、音板、支架、鍵盤系統(包括 黑白琴鍵和擊弦音棰)、踏板機械(包括頂桿 和踏板)和外殼共六大部分組成。 使用材質:琴弦列:高、中音琴弦由鋼絲製成;低音琴弦 由鋼絲加上紫銅纏絲製成。音板:木質結構。 木材要求質地柔軟、有彈性、易傳導振動,以白松或 梧桐為最佳。支架:包括鑄鐵支架和木支架兩部分。 鍵盤系統:黑白琴鍵由象牙或電木製成;音棰常用木製。 踏板機械:金屬結構。外殼:漆飾木板結構。樂器特色:音域寬廣,音量宏大,音色變化豐富,可以表達各種不同的音樂情緒,或剛或柔,或急或緩 均可恰到好處;高音清脆,中音豐滿,低音雄厚,可以模仿整個交響樂隊的效果,因而被譽為「樂器之王」。

鋼琴歷史

鋼琴(piano forte或forte piano),簡稱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動琴槌以敲打琴弦。從十八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鋼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鋼琴發源於歐洲,十七世紀末,意大利人克裡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發明的一種類似現代鋼琴的鍵盤式樂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鋼琴的發展史:

1.早期鍵盤樂器

大鍵琴與古鋼琴(小鍵琴)

從十六世紀末葉開始,大鍵琴和古鋼琴的兩種鍵盤樂器逐漸盛行起來,直到十八世紀末了,才被鋼琴取而代之。

a. 古鋼琴(Clavichord)又稱小鍵琴,是早期鍵盤樂器的一種,十五世紀便已出現。它由扁薄的長方形盒子構成,沒有腳,可以放在桌上彈奏。外觀雖然和大鍵琴一樣,但並不是撥弦發聲,而是用槌子(Hammer)敲弦發聲的,這種裝置和近代的鋼琴相似,只是裝置較為簡陋,音量較弱,音色也不太明亮。

b. 大鍵琴(Harpsichord)與古鋼琴發聲原理截然不同的是大鍵琴,它是被極盡裝飾的樂器,形狀與現今之三角平台鋼琴相似,有二層或三層鍵盤。大鍵琴的聲音是琴弦被撥動而成,清晰且犀利,可惜的是,聲音不像鋼琴,容易變得斷斷續續。

2.鋼琴發展過程

鋼琴大約是在1709年由意大利人巴托羅密歐˙克裡斯多佛利(Bartolomeo Cristofori)所發明。從鍵盤樂器發展的歷史來說,現代鋼琴(Pianoforte簡稱Piano)的構造,是由鋼琴的前身 - 以撥弦發音的大鍵琴(Harpsichord)與以撞弦發音的小鍵琴(Clavichord)演進而成的。克裡斯多佛利稱他的琴為「能發出強弱聲響的大鍵琴」(Grave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由這幾個字我們得知鋼琴早期稱謂的來源 - pianoforte。

3.現代鋼琴

現代鋼琴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為直立式鋼琴(upright piano),一為三角平台式(grand piano)。直立式裡有標準尺寸及小號直立琴,三角平台琴則有許多尺寸,從最小到演奏會使用的大型平台鋼琴。早期鋼琴中還有一種長的四方形樣式及直立起來的三角形鋼琴。鋼琴基本上有八十五至八十八個琴鍵,鋼琴有二至三個踏板,最重要的有兩個,一個在右,叫強音踏板,促使所有斷音裝置被解除,令任何弦被擊時能自由地震動,直到踏板被解放;在左邊的叫柔音踏板,是一個能造出柔和的聲音的踏板。
2006-10-28 8:09 pm
鋼琴是源自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用於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彈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裏面包着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


鋼琴的前身
現代鋼琴發明以前,就已經有了很多類似的鍵盤樂器。古鋼琴有很多種類,使用最多的是翼琴與羽管鍵琴(大鍵琴)。這些種類的古鋼琴的發聲原理類似於結他這樣的撥弦樂器,用機械傳動裝置帶動一個撥弦的小臂撥動琴弦,缺點是沒有辦法控制力度,音量總是一樣大小。而現代鋼琴卻能奏出力度起伏極大的差別來。


鋼琴的誕生
17世紀藝術歌曲的發展,對伴奏樂器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小提琴聲音太細,魯特琴的技巧太難以掌握,各種古鋼琴的音色和音量又不能讓人滿意。鋼琴的出現,讓問題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早期的鋼琴
現代意義上的鋼琴的發明者是意大利的克利斯托弗利。 克利斯托弗利原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羽管鍵琴的製造者,在總結了羽管鍵琴的優缺點以後,在1709年試製了一種增加了擊槌裝置的羽管鍵琴,從而解決了不能隨意控制演奏音量的缺陷。這種琴在演奏時候能準確地表現出演奏者的力度變化,音量也比之前的羽管鍵琴和翼琴大得多。這架琴就是現代鋼琴的原型。

19世紀初,各種鋼琴已經盛行於歐洲,但它還在不斷的改進中。

1809年,法國人埃拉爾改進了鋼琴機械,可以使小槌迅速地重複擊弦,在這樣的鋼琴上就能彈奏比較複雜的樂曲了。這種結構形式至今還使用於三角鋼琴上。
1780年,瑞士的舒迪創製了制音踏板,從而提高了音樂的和弦連接能力,增強了共鳴效果,同時也使得音樂獲得清晰的頓音效果。
1826年,美國工程師霍金斯採用了軸釘、軸架和攀帶改進了擊弦機構。在這一時期內還有不少製造者對鋼琴的支撐結構、弦列的安排以及小槌材料等進行了改進。

結構和原理
鋼琴從外形上主要分成立式鋼琴和三角鋼琴。

三角鋼琴是鋼琴最原始的形態,現在一般都用於音樂會的演奏,是一件笨重的龐然大物。為了解決占地的問題,立式鋼琴被發明出來。立式鋼琴採用了一種琴弦交錯安裝的設計方案,有效地解決了空間上的要求和音色音量的平衡問題。只要家中有一小塊空間,都能安放一臺立式鋼琴。

無論是三角鋼琴還是立式鋼琴,其基本結構都是一樣的。由:弦列、音板、支架、鍵盤系統(包括 黑白琴鍵和擊弦音棰)、踏板機械(包括頂桿 和踏板)和外殼共六大部分組成。

鋼琴的音域寬廣,可達7個八度,音量宏大,音色變化豐富,可以表達各種不同的音樂情緒,或剛或柔,或急或緩 均可恰到好處;高音清脆,中音豐滿,低音雄厚,可以模仿整個交響樂隊的效果。

鋼琴的最新發展
20世紀末,數字音樂設備的發展又促使一種新的鋼琴被發明出來——數碼鋼琴/電鋼琴。這種鋼琴擁有和傳統鋼琴一樣的造型,但是卻沒有傳統鋼琴上的聲學結構,既沒有琴弦也沒有共鳴板。數碼鋼琴的核心是一臺電腦,它將從傳統鋼琴上採樣下來的各個音的音色一一儲存在內部存儲器中,演奏者按動琴鍵就驅動了一個信號,電腦就將對應的音色播放出來。數碼鋼琴的出現在保證音色和音量的前提下進一步減小了鋼琴的重量和體積,可以讓更多人更方便和更廉價地使用和學習演奏鋼琴。

但許多學過真正鋼琴的人認為電子鋼琴仍有部分缺欠,例如琴鍵的阻力及大小聲無法精確模擬,且無法在無電源的情況下彈奏。
參考: wikipedia
2006-10-28 8:07 pm
鋼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鋼琴)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鋼琴鋼琴是源自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用於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彈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裏面包着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


琴鍵目錄 [隱藏]
1 鋼琴的前身
2 鋼琴的誕生
3 早期的鋼琴
4 結構和原理
5 演奏方法
6 經典作品
7 鋼琴家
8 鋼琴品牌
9 鋼琴的最新發展
10 外部連結



[編輯] 鋼琴的前身
現代鋼琴發明以前,就已經有了很多類似的鍵盤樂器。古鋼琴有很多種類,使用最多的是翼琴與羽管鍵琴(大鍵琴)。這些種類的古鋼琴的發聲原理類似於結他這樣的撥弦樂器,用機械傳動裝置帶動一個撥弦的小臂撥動琴弦,缺點是沒有辦法控制力度,音量總是一樣大小。而現代鋼琴卻能奏出力度起伏極大的差別來。


[編輯] 鋼琴的誕生
17世紀藝術歌曲的發展,對伴奏樂器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小提琴聲音太細,魯特琴的技巧太難以掌握,各種古鋼琴的音色和音量又不能讓人滿意。鋼琴的出現,讓問題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編輯] 早期的鋼琴
現代意義上的鋼琴的發明者是意大利的克利斯托弗利。 克利斯托弗利原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羽管鍵琴的製造者,在總結了羽管鍵琴的優缺點以後,在1709年試製了一種增加了擊槌裝置的羽管鍵琴,從而解決了不能隨意控制演奏音量的缺陷。這種琴在演奏時候能準確地表現出演奏者的力度變化,音量也比之前的羽管鍵琴和翼琴大得多。這架琴就是現代鋼琴的原型。

19世紀初,各種鋼琴已經盛行於歐洲,但它還在不斷的改進中。

1809年,法國人埃拉爾改進了鋼琴機械,可以使小槌迅速地重複擊弦,在這樣的鋼琴上就能彈奏比較複雜的樂曲了。這種結構形式至今還使用於三角鋼琴上。
1780年,瑞士的舒迪創製了制音踏板,從而提高了音樂的和弦連接能力,增強了共鳴效果,同時也使得音樂獲得清晰的頓音效果。
1826年,美國工程師霍金斯採用了軸釘、軸架和攀帶改進了擊弦機構。在這一時期內還有不少製造者對鋼琴的支撐結構、弦列的安排以及小槌材料等進行了改進。

[編輯] 結構和原理
鋼琴從外形上主要分成立式鋼琴和三角鋼琴。

三角鋼琴是鋼琴最原始的形態,現在一般都用於音樂會的演奏,是一件笨重的龐然大物。為了解決占地的問題,立式鋼琴被發明出來。立式鋼琴採用了一種琴弦交錯安裝的設計方案,有效地解決了空間上的要求和音色音量的平衡問題。只要家中有一小塊空間,都能安放一臺立式鋼琴。

無論是三角鋼琴還是立式鋼琴,其基本結構都是一樣的。由:弦列、音板、支架、鍵盤系統(包括 黑白琴鍵和擊弦音棰)、踏板機械(包括頂桿 和踏板)和外殼共六大部分組成。

鋼琴的音域寬廣,可達7個八度,音量宏大,音色變化豐富,可以表達各種不同的音樂情緒,或剛或柔,或急或緩 均可恰到好處;高音清脆,中音豐滿,低音雄厚,可以模仿整個交響樂隊的效果。


[編輯] 演奏方法

[編輯] 經典作品
古典鋼琴
鋼琴協奏曲
降E大調「皇帝」(貝多芬作品73號,鋼琴協奏曲第五號)
拉赫馬尼諾夫《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作品18號)
柴科夫斯基《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作品23號)

鋼琴奏鳴曲
升C小調「月光」(貝多芬作品27號之2,鋼琴奏鳴曲第十四號)
古典鋼琴"新舊約全書"

舊約全書
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
新約全書
貝多芬的《悲愴》、《熱情》等32部鋼琴奏鳴曲
浪漫鋼琴
《秋日私語》
《水邊的阿狄麗娜》
《星空》
《少女的祈禱》(Tekla Badarzewska-Baranowska, 1834-1861)
《花之歌》(Gustav Lange, 1830-1889)
《雪絨花》(Gustav Lange, 1830-1889)
爵士鋼琴
搖滾鋼琴
中國樂曲
《黃河鋼琴協奏曲》(冼星海曲,殷承宗等編)

[編輯] 鋼琴家
阿根廷
瑪塔·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
法國
理察·克萊德曼(Richard Clayderman)
加拿大
格連·古爾德(Glenn Gould)
波蘭
齊默曼(Krystian Zimerman)
俄羅斯
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 (Vladimir Horowitz
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
葉甫根尼·基辛 (Evgeny Kissin)
米哈伊爾·普雷特涅夫 (Mikhail Pletnev)
美國
范·克萊本 (Van Cliburn)
中國
劉詩昆
殷承宗
鮑蕙蕎
郎朗
李雲迪

[編輯] 鋼琴品牌
中國
珠江
星海
聶耳
史特勞斯
美國
BALDWIN 鮑德溫
MASON & HAMLIN 梅森翰姆林
德國
STEINWAY & SONS 施坦威
SCHIMMEL(夏米爾)
日本
KAWAI(ja:河合楽器製作所)
YAMAHA(山葉樂器,ja:ヤマハ)
意大利
FAZIOLI(法吉奧里)
法國
PLEYEL(普勒耶爾)
奧地利
BOSENDORFER(貝森朵夫)
捷克
PETROF(佩卓夫)

[編輯] 鋼琴的最新發展
20世紀末,數字音樂設備的發展又促使一種新的鋼琴被發明出來——數碼鋼琴/電鋼琴。這種鋼琴擁有和傳統鋼琴一樣的造型,但是卻沒有傳統鋼琴上的聲學結構,既沒有琴弦也沒有共鳴板。數碼鋼琴的核心是一臺電腦,它將從傳統鋼琴上採樣下來的各個音的音色一一儲存在內部存儲器中,演奏者按動琴鍵就驅動了一個信號,電腦就將對應的音色播放出來。數碼鋼琴的出現在保證音色和音量的前提下進一步減小了鋼琴的重量和體積,可以讓更多人更方便和更廉價地使用和學習演奏鋼琴。

但許多學過真正鋼琴的人認為電子鋼琴仍有部分缺欠,例如琴鍵的阻力及大小聲無法精確模擬,且無法在無電源的情況下彈奏。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20: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8000051KK0149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