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一些圍村盆菜的資料

2006-10-28 2:49 am
是圍村盆菜的資料

要知道何時有這個習俗

背後有什麼故事

有什麼意義

回答 (3)

2006-10-28 2:52 am
✔ 最佳答案
盤菜簡介

喫在中國,說起喫,相信在世界上人中國認了第二之後,沒有任何國家敢認第一, 因為中國之烹調方法真是包羅萬有,單從火候而言,便有煮、蒸、炒、煎、炸、燜、煲 、燉、煨、燻、熗等等方法,而弄出來的味道也各自不同。

至於盛載食物的碟子 (北方稱盤子) 也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如三吋碟 (以直徑言) 五吋碟、大圓碟、橢圓碟、方碟、多角碟、盞、簋、 鍋、鼎等等,種類繁多,彩色繽紛,這些陶瓷或金屬製成的盛器,更是我國古今的藝術品。

惟獨是當前的香港新界原居民盛載食物的器皿卻以木盤知名,因而「盤菜」一名不脛而走,名傾中外,引來不少中外遊客趨至品嚐。而「盤菜」更可能是「一品鍋」的「鼻祖」至於盤菜起源,眾說不一,不過其中一說最為可信,亦最合情理,卻帶傷感!
提供 盆菜 的 食府
吉祥正宗盆菜小館
馳名:避風塘「炒蟹」盆菜,鮮「鮑片」一品盆菜...多款迷你系列 $198 起,設有「速遞」服務。


大樹下天后廟(盆菜)
傳統團村盆菜、自選百搭盆菜,堂食、速遞。每年都大型「天后誕巡遊」的古廟。


八鄉古廟 (盤菜)
主要古跡之一 ,鄉民喜慶食盆的地方,馳名皇帝狗仔鴨盆菜。設有「速遞」服務。


觀鳥軒
流浮山盆菜 - 可於蒙古包內享用。遠眺深圳、濕地靚景、有機生果、小食、小賣攤位。


天水圍綠田園
堂食齋盆、傳統屏山圍村盤菜宴、燒烤設施、活動設施...



錦田鄉村俱樂部
馳名「佛祖盆菜」,燒烤、活動設施,位於錦田古跡群內。


源苑家鄉盆菜
田心村 - 肥媽:百份百圍村長大,自幼跟隨父親於祠堂廚房內工作,秉承傳統泡制盆菜手法,經驗豐富。

輝記盆菜 廈村鄉「正宗圍村盆菜」專家,特強大型到會服務,經驗豐富,速遞服務由一盆起、到會服務五盆起。


大棠荔枝園
傳統柴火烹調盆菜宴、燒烤設施、活動設施...


大棠山莊名廚食府


萬里緣盆菜專門店 Tel:9333 9945

大歡喜筵席盆菜 Tel: 2478 9395
百家盆菜 Tel: 2482 7779
屏山盆菜 Tel: 2617 8000
【 刊登廣告 】






盤菜起源

根據史書記載,南宋未年,奸臣誤國,以致元兵南下進迫,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自浙江安徽逃至福州,立端宗趙罡為帝(公元1276年),因受元兵窮追,於是再經漳州而至九龍,駐蹕於九龍灣西【即今日之啟德機場 當時為一小山丘,後人在此建「宋皇臺公園」以誌其事 現該地區尚存有二王殿村、金夫人墓(金公主),侯王廟等名稱或名勝,可以為證】,後移師向西,經今日之新界,新界居民以皇師抵境,乃殷勤招待,惟倉卒間,盛菜餚用具不足,遂以容量較大之木盤盛之,因而成為今日之「盤菜」。



此傳聞可信者

一) 證以文天祥詩,詩云: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落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拋絮,身世飄搖雨打萍,皇恐灘頭說皇恐,仱仃洋裏歎仱仃,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 證以新界五大族中有文氏一族(元朗新田區)而文氏乃文天祥後人。文天祥乃宋亡三傑之一,餘二人為陸秀夫和張世傑。其後端宗卒於碙州,文天祥等又立端宗之衛王昺(趙昺)為帝(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廣東潮陽為元兵所俘,囚於燕京(今之北京)三年不屈,慷慨赴義。 在廣東新會門之秀夫見大勢已去,遂背負未帝昺(時僅八歲) 投海而死。張世傑在山兵敗後,奉楊太后(宋帝昺母親)擬往安南(今之越南)圖再舉事,不料海上遇颱風覆舟而死,南宋遂亡, 時為公元1279年。

盤菜正宗烹喫法

凡豬、 雞、 鴨、 鵝 、鮑、 參、翅、肚、 魚、 蟹、 冬菇、魚球等等均可作為盤菜主要餚料;配料則有魷魚、門鱔乾、蝦乾 、豬皮、 枝竹、 蘿蔔等等,而以燜豬肉最攷廚藝。

各項材料經烹製後,於是一層一層的疊置盤中,最下層者為易吸收餚汁之物料如蘿蔔、門鱔乾、 豬肉、枝竹等,中層為豬肉,上數層則為雞、 鴨、 魚、 蝦等。喫時應一層一層的往下喫,既衛生,又有次序。但現代才喫肉的人,常以公筷先從底層撈起,喫好味道的蘿蔔去。

 



盤菜臻玉盛莚

從此後,新界原居民每於歲時祭祀、婚、嫁、慶典等儀禮後,均以「盤菜」饗客,總期嘉賓飽飫佳餚,不醉無歸,其好客也如此。



新界元朗屏山塘坊村:鄧黃女士 記於

丁丑年三月初十日(一九九七年四月十六日)
2006-10-28 2:54 am
「喫」是人生一大享受。說到「吃」,在世界上中國人認了第二之後,相信沒有任何國家敢認第一。中國人花了數千年的時間來研究飲食文化,從食物的材料到烹調處理,乃至上菜的每一個細節均經過細緻的琢磨,各具特色。大致上,中國菜有八大菜系之分,當中包括魯菜、川菜、粵菜、蘇菜、湘菜、閩菜、浙菜和徽菜。中國之烹調方法更是包羅萬有,單從火候和工藝而言,便有煮、蒸、炒、煎、炸、燜、煲、燉、煨、燻、熗等法,所弄出來的味道亦截然不同。至於用作盛載食物的碟子(北方稱之為盆子),體積大小各有不同之餘,形狀更是千奇百怪,有些也許連聽也沒有聽過,例如三吋碟(以直徑計)、五吋碟、大圓碟、橢圓碟、方碟、多角碟、盞、簋、鍋、鼎等等,種類實在繁多、色彩繽紛。這些盛器通常以陶瓷或金屬製成,是中國古今聞名的藝術品。
當中香港盆菜確是與眾不同,別樹一幟,其主料和配料眾多,烹調方法各不相同,而且排放方式相當講究,最後還配上不常見的木盆為盛載器皿。事實上,當時的鄉村地方鮮有金屬器皿,最高級的盛器皆以木製成。正因為如斯特別的配搭,「盆菜」自此名傾中外,不少中外旅客更因而慕名而來,希望見識一下這獨特的菜式。據說「盆菜」可能是著名「一品鍋」的鼻祖,甚至跟「火鍋」、「打邊爐」、 「煲仔飯」也有點關係。然而,它的起源眾說不一,其中一個傳說最合情理,也最為可信,卻帶點傷感。


收錄日期: 2021-04-13 21:23: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7000051KK0295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