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及荒漠化控制方法
講一講有咩方便防止沙漠及荒漠化
or 如果沙漠及荒漠化再嚴重落去人類會有咩危機..??
回答 (3)
荒漠化 desertification 是一個普遍的世界性問題,較常見於沙漠邊緣等半乾旱地區。
荒漠化的出現,一般是人類活動,使植物大幅減少或表土流失,令生物生長情況惡化,生物量大減。
解決辦法
牧畜數量與農作物種植均應按環境負荷能力進行。
改善耕種方法,減少水土流失。
恢復原來植被;並種植防風林︰既擋風沙、也抓流沙,並提高空氣和土壤濕度。
控制人口增長,減低對土地的壓力。
固定流沙,阻止流沙到達農地及各類設施。
如何應付荒漠化或減低其影響
只有加緊改善西部生態環境,治理水土流失,在生態環境脆
弱的西部搞開發,植樹種草才可以應付荒漠化或減低其影響。
中國北方部分地區連續多次發生大面積沙塵暴,而且與往年相比,
發生時間提前,頻次增加,程度加重,影響範圍已擴大到長江流域。
形成沙塵暴天氣除現階段人類無法改變的氣候因素外,最根本原因
是我國嚴重的土地荒漠化,是日益加重的荒漠化導致沙塵暴越演越烈。
甘肅東部、寧夏、內蒙古西部等地區植被覆蓋率低,荒漠化嚴重,
受強氣流作用,地面沙塵被卷起懸浮於天空之中,並且隨氣流飄移輸
送至其他地區,形成沙塵暴天氣。
— 以上的原因,我們可以用以下方法應付荒漠化或減低其影響 —
— 沙棘 —
中國沙棘亞種 ----------------------肋果沙棘
由於沙棘可發揮重要作用。沙棘以其耐旱、耐瘠薄和生長迅速的特性,
是一種很適合種植在荒漠的植物。
— 防風林 —
木麻黃防風林對於防風、定砂有卓越的功效。木麻黃防風林對於
耕地的保育,農作物的生長具有顯著的林衣作用,並可作為
防風先驅樹種,目前亦為縣造林的主要樹種之一。
由於狼尾草栽植容易,是一種簡易的防風植物,由澎湖地區先行試用,
除增加土地的覆蓋外,也可將植株埋入地下當作綠肥改良土壤,
是多功能的防風用材。
檉柳 的枝高比木麻黃低且密,具防風效果,其耐鹽性又高於其他
樹種,是近年來大力推廣的防風林樹種,初期試驗成效十分良好,
為了供應大面積的栽植,採取一、二年生之枝條,扦插繁殖,
生長快速,且枝條柔軟不易風折,適合推廣為耕地的防風林。
我們應該盡快灌輸水到達一些在荒漠種植的植被,這樣才
可以保存著荒漠已有之植被。
荒漠化是人禍還是天災
沙塵的頻頻肆虐,表面上是天災,實際上更多的是人禍所致。
我們可以排出一長串的正在發生的人禍:濫墾草原,超載放牧
,亂伐林木,過度用水,排乾濕地,狂摟發菜,大挖甘草,頻
開礦山而且,這一切仍在難以阻遏地繼續著。
人類需要對自身的行為進行深刻地反省,順應自然,善待自然,
改變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國家需要健全完善
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法規,更嚴厲地懲治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
犯罪行為;全社會應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疏浚江河湖泊興修
水利,改造山川,植樹種草;各級政府尤其是西部地區各級政府,
應將生態工程列為首要工程,運用現代最先進的科技手段,持之以
恆地、扎實有效地改善、保護生態環境。
如果荒漠化的情況繼續下去的話,中國受荒漠化危害影響的人口就會
暴增得很快,而荒漠面積亦有可能擴張至全中國甚至全世界。到這時,
我們做甚麼防止荒漠化的工程也已經太遲了,所以現在我們就盡早地
在一些荒漠或受荒漠化影響的地區做好充足的防禦準備,例如:不應
過渡放牧、過渡開墾農地耕作、過渡抽取地下水。 應該種植植被、
灌輸水利,等等。
2006-10-26 22:03:39 補充: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這樣定義說:“荒漠化是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災害的半濕潤地區的土地發生退化。”土地開墾成農田以後,生態環境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稀疏的作物遮擋不住暴雨對土壤顆粒的衝擊;缺少植被而裸露的地表憑日曬風吹,不斷地損失掉它的水分和肥沃的表層細土;單調的作物又吸收走了土壤中的某些無機和有機肥料,並隨收獲被帶出土壤生態繫統以外,年復一年,不斷減少著土壤的肥力,導致土壤品質惡化,於是水土流失便加速進行。
2006-10-26 22:04:33 補充: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環境災害,它已影響到世界六大洲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約有1/6的人口生活在這些地區。目前,全球荒漠化的面積已經達3600萬平方公裡,占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1/4,全世界受荒漠化影響的國家有100多個,約9億人受到荒漠化的摧殘影響和威脅。全世界每年因荒漠化而遭受的損失達420億美元。我國是世界上沙漠面積較大、分布較廣、荒漠化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
2006-10-26 22:05:07 補充:
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總面積為168.9萬平方公裡,占國土面積的17.6%。除西北、華北和東北的12塊沙漠和沙地外,在豫東、豫北平原,在唐山、北京周圍,北回歸線一帶還分布著大片的風沙化的土地。近20年來沙化土地平均每年以2460平方公裡的速度在擴展。中國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損失高達540億元。在中國因風蝕形成的荒漠化土地面積已超出全國耕地的總和。由於水土流失,中國每年流失土壤達50多億噸,使土地資源遭受嚴重破壞。在我國,直接受荒漠化危害影響的人口約5000多萬人。西北、華北北部、東北西部地區每年約有2億畝農田遭受風沙災害,糧食產量低而不穩定;
2006-10-26 22:05:44 補充:
有15億畝草場由於荒漠化造成嚴重退化;有數以千計的水利工程設施因受風沙侵襲排灌效能減弱。荒漠化的發生、發展和社會經濟有著密切的關繫。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不僅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反過來人類又是它的直接受害者。與荒漠化有關的社會經濟因素有人口過剩、過度耕種、過度放牧、毀林和低下的灌溉水平。過度耕種和過度放牧,都與人口增長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繫。人口的增長必然對農產品和畜產品需求量增加,所以導致了過度耕種和過度放牧。過度耕種促進了荒漠化形成條件:土地的肥力下降和農作物產量下降,土壤表層板結,土壤流失,土壤遭侵蝕等。
2006-10-26 22:06:21 補充:
森林的過度砍伐,也是荒漠化形成的重要原因。黃河中遊的黃土高原,本是茂密的森林,人類的開發活動,使大面積的森林遭受破壞。缺乏森林保護的土地阻擋不住西伯利亞黃土的侵蝕,形成了干旱、荒涼的黃土高坡,面臨荒漠化的嚴重威脅。
荒漠化 desertification 是一個普遍的世界性問題,較常見於沙漠邊緣等半乾旱地區。
荒漠化的出現,一般是人類活動,使植物大幅減少或表土流失,令生物生長情況惡化,生物量大減。
解決辦法
牧畜數量與農作物種植均應按環境負荷能力進行。
改善耕種方法,減少水土流失。
恢復原來植被;並種植防風林︰既擋風沙、也抓流沙,並提高空氣和土壤濕度。
控制人口增長,減低對土地的壓力。
固定流沙,阻止流沙到達農地及各類設施。
如何應付荒漠化或減低其影響
只有加緊改善西部生態環境,治理水土流失,在生態環境脆
弱的西部搞開發,植樹種草才可以應付荒漠化或減低其影響。
中國北方部分地區連續多次發生大面積沙塵暴,而且與往年相比,
發生時間提前,頻次增加,程度加重,影響範圍已擴大到長江流域。
形成沙塵暴天氣除現階段人類無法改變的氣候因素外,最根本原因
是我國嚴重的土地荒漠化,是日益加重的荒漠化導致沙塵暴越演越烈。
甘肅東部、寧夏、內蒙古西部等地區植被覆蓋率低,荒漠化嚴重,
受強氣流作用,地面沙塵被卷起懸浮於天空之中,並且隨氣流飄移輸
送至其他地區,形成沙塵暴天氣。
— 以上的原因,我們可以用以下方法應付荒漠化或減低其影響 —
— 沙棘 —
中國沙棘亞種 ----------------------肋果沙棘
由於沙棘可發揮重要作用。沙棘以其耐旱、耐瘠薄和生長迅速的特性,
是一種很適合種植在荒漠的植物。
— 防風林 —
木麻黃防風林對於防風、定砂有卓越的功效。木麻黃防風林對於
耕地的保育,農作物的生長具有顯著的林衣作用,並可作為
防風先驅樹種,目前亦為縣造林的主要樹種之一。
由於狼尾草栽植容易,是一種簡易的防風植物,由澎湖地區先行試用,
除增加土地的覆蓋外,也可將植株埋入地下當作綠肥改良土壤,
是多功能的防風用材。
檉柳 的枝高比木麻黃低且密,具防風效果,其耐鹽性又高於其他
樹種,是近年來大力推廣的防風林樹種,初期試驗成效十分良好,
為了供應大面積的栽植,採取一、二年生之枝條,扦插繁殖,
生長快速,且枝條柔軟不易風折,適合推廣為耕地的防風林。
我們應該盡快灌輸水到達一些在荒漠種植的植被,這樣才
可以保存著荒漠已有之植被。
荒漠化是人禍還是天災
沙塵的頻頻肆虐,表面上是天災,實際上更多的是人禍所致。
我們可以排出一長串的正在發生的人禍:濫墾草原,超載放牧
,亂伐林木,過度用水,排乾濕地,狂摟發菜,大挖甘草,頻
開礦山而且,這一切仍在難以阻遏地繼續著。
人類需要對自身的行為進行深刻地反省,順應自然,善待自然,
改變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國家需要健全完善
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法規,更嚴厲地懲治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
犯罪行為;全社會應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疏浚江河湖泊興修
水利,改造山川,植樹種草;各級政府尤其是西部地區各級政府,
應將生態工程列為首要工程,運用現代最先進的科技手段,持之以
恆地、扎實有效地改善、保護生態環境。
如果荒漠化的情況繼續下去的話,中國受荒漠化危害影響的人口就會
暴增得很快,而荒漠面積亦有可能擴張至全中國甚至全世界。到這時,
我們做甚麼防止荒漠化的工程也已經太遲了,所以現在我們就盡早地
在一些荒漠或受荒漠化影響的地區做好充足的防禦準備,例如:不應
過渡放牧、過渡開墾農地耕作、過渡抽取地下水。 應該種植植被、
灌輸水利,等等。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03: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6000051KK0464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