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狄更斯 改編撰文/劉燕秋 圖/巨象工作室
西元一八一二年,英國文壇巨匠狄更斯誕生在南英格蘭的普資茅斯。
狄更斯的父親是個公務員,個性樂觀,有一份好的收入,喜愛享樂,在穿著上相當講究,經常宴請親朋好友,過著貴族般的侈靡生活。每當他過於浪費弄得拮据不堪時,他總是相信會有人或有意外的援助來幫他度過難關。
狄更斯母親很有才藝,尤其是模仿的天分,她喜歡高歌吟誦,有空的時候,也常教狄更斯識字、吟誦。但她不懂理財,用錢沒有節制。
狄更斯出生時,剛好是家裡經濟狀況的巔峰期,全家人住在一棟幽雅、舒適的房子裡,屋前有個大花園。父親總是鼓勵孩子們盡情享受,不論狄更斯要什麼,他幾乎都會不惜花費地滿足狄更斯的要求;他時常帶狄更斯到郊外散步,有時還帶他上遊艇玩。
從小狄更斯就患有痙攣抽搐的毛病,側腹部常會痛的他整夜難眼,這種病使他常常得躺在床上休養。幸好父親買了一套名著,使他完全沈浸在書本裡,忘了自己的病痛。
八歲時,狄更斯和姊姊一同轉入一所「古典數學商業學校」就讀,狄更斯幾乎是那所學校中,年紀最小的學生,卻被老師視為得意門生。
好景不常,正當狄更斯享受讀書、上學的樂趣時,家裡
的經濟卻面臨崩潰,一家人只好搬到一棟破舊的公寓裡。狄更斯再也不能過著像以前那樣,要什麼有什麼的富裕生活,父母親甚至窮得無法供應他繼續求學。他必須待在家裡照顧年幼的弟弟,整理雜物,這個改變令他非常懊惱和沮喪。
這天,爸媽要狄更斯整理自己的書,狄更斯困惑地問:「我的書都放得很整齊,為什麼要整理呢?」
父親說:「要你整理是要你把比較值錢的,像是精裝本,或是名著等書整理出來捆在一起,等會可以和你媽媽把整理的物品,一起拿去變賣。」
狄更斯哽咽地說:「不,我不要,為什麼連我的書也要賣?」
「父親安慰他說:「書賣了,還有玩具啊!」
狄更斯大叫:「我寧可賣玩具也不願意賣書!」
父親生氣地說:「你的玩具已經舊了,賣不出去。你現
在又沒上學,留那些書做什麼?你不整理,我就通通拿去賣。
狄更斯不得已只好忍痛割愛。
父親的債務並沒有因家當的變賣而舒解,債主天天上門,而家中只剩床榻、幾把椅子和桌子,再也沒有值錢的東西可賣了。
就在狄更斯十二歲生日那天,詹姆斯表哥到家裡為他慶生,看到他家情形,就建議狄更斯到他的鞋油工廠工作,週薪六到七分錢。他的父母滿懷感激地答應,狄更斯卻深感傷心和失望。
兩天後,狄更斯開始工作,擦皮靴、上色、烘烤、貼標籤、裝紙盒子,樣樣都要做,一天工作十二小時。由於他的長相清秀,舉止斯文,其他的童工原本都喜歡他,但他總會拿現在同伴和童年的兒伴相比,而無法接受這群工作夥伴;相對地,他的高傲態度使其他童工也愈來愈排擠他、仇視他。
更糟的事緊接來到,他父親因欠債被關入獄。為了父親的事,他無心工作。這時,童工年紀最大的一位,看狄更
不順眼,故意找他麻煩,說:「喂,『小紳士』,發什麼呆?想偷懶啊?」
狄更斯看了他一眼,一言不發地繼續工作。他得寸進尺地說:「你爸爸被關,你還驕傲什麼?」周圍的人也跟著起鬨。
只見狄更斯的肩頭微微地顫抖,正強忍著內心的羞辱和憤恨。突然,有人站出來為狄更斯打抱不平,鮑伯說:「你們有什麼資格笑狄更斯?我們這裡面有誰不是在貧民區長大的?」
帶頭的男孩推鮑伯的肩膀說:「你以為你這樣巴結『小紳士』,就能成為紳士嗎?像他那麼驕傲的人根本不會把你當成朋友的。」
說著,所有童工都圍住鮑伯,推他肩膀嘲罵他,直到他被推倒在地上,才走開。
狄更斯拉起鮑伯說:「謝謝你!為什麼你要幫我?」
鮑伯說:「你該不會認為我在巴結你吧?其實我一直很欣賞你,因為你能寫又能讀,看起來總是乾乾淨淨,不像我傻裡傻氣,大字不識一個。
狄更斯說:「別看低自己,我很樂意和你做朋友。」
鮑伯說:「真的?太好了!我也希望你不要在意他們的
話,其實大家都喜歡你,只是……。」
狄更斯說:「我知道是我的態度不對,我一直為我在工廠做工及我父親坐牢的事感到羞恥,也一直不肯接受大家。現在,我知道我錯了,從今天以後,我會和大家打成一片的。」
長大後,狄更斯將他童年時代內心所有的委屈和恥辱,化為一種體諒,對於那些無家可歸,孤苦冷仃的孩子,甚至是囚犯,有著無限同情和認同。在他著名的小說「孤雛淚」、「塊肉餘生記」中,可以看到他深刻的情感,更感動了所有的讀者。《完》
英國小說家,出生于海軍小職員家庭,10歲時全家被迫遷入負債者監獄,11歲就承擔起繁重的家務勞動。曾在皮鞋作坊當學徒,16歲時在律師事務所當繕寫員,後擔任報社採訪記者。他只上過幾年學,全靠刻苦自學和艱辛勞動成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國由半封建社會向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其作品廣泛而深刻地描寫這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鮮明而生動地刻畫了各階層的代表人物形象,並從人道主義出發對各種醜惡的社會現象及其代表人物進行揭露批判,對勞動人民的苦難及其反抗鬥爭給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時他也宣揚以“仁愛”為中心的忍讓寬恕和階級調和思想。對勞動人民的反抗鬥爭抱行動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態度。表現了他的現實主義的強大力量和軟弱空想。
狄更斯一生共創作了14部長篇小說,許多中、短篇小說和雜文、遊記、戲劇、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寫勞資矛盾的長篇代表作《艱難時代》(1854)和描寫1789年法國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雙城記》(1859)。前者展示了工業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描寫了工人階級的團結鬥爭,並批判了為資本家剝削辯護的自由競爭原則和功利主義學說。後者以法國貴族的荒淫殘暴、人民群眾的重重苦難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威力,來影射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預示這場“可怕的大火”也將在法國重演。其他作品有《奧列佛•特維斯特》(又譯《霧都孤兒》1838)、《老古玩店》(1841),《董貝父子》(1848),《大衛•科波菲爾》(1850)和《遠大前程》(1861),等等。
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藝術上以妙趣橫生的幽默、細緻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現實主義描寫與浪漫主義氣氛的有機結合著稱。馬克思把他和薩克雷等稱譽為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