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堂三寶是甚麼.

2006-10-27 3:37 am
請盡快回答

回答 (2)

2006-11-10 7:12 am
✔ 最佳答案
三寶是佛教的教法和證法的核心。簡單的說,三寶是指佛寶、法寶、僧寶。佛寶,是指已經成就圓滿佛道的一切諸佛。法寶,即諸佛的教法。僧寶,即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

佛寶

成就圓滿佛道,是為佛寶之條件。那麼圓滿佛道是什麼呢?這又可分為兩方面來說:

1. 佛身

於無量阿僧祇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萬行圓滿,獲一切種智,具足一切勝妙功德的佛果者。此佛身有三:法身、報身、應化身。

法身是諸佛的清淨無漏功德所依,為真如實相的理體,常住不滅。

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

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

法身屬於真身,而報身和應化身都是由法身所現起的。

2. 佛德

成就佛果的諸佛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無量心及壽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綜言之,即是智、斷、恩三德。

智德,指佛的智慧圓滿。

斷德,指佛能斷盡一切煩惱惑業。

恩德,指佛有救度眾生的大願大能。

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諸佛,才是真實的佛寶。一切諸佛,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及東南西北、四維、上下等十方成就圓滿佛道的佛陀。

法寶

諸佛之教法是為法寶,此亦有三個要素。

1. 以涅槃解脫,常樂我淨為體性

世間種種的煩惱,猶如毒熱塵穢,常使眾生陷於怖畏、痛苦、不自在的境界中,而諸佛的教法就像甘露法雨,能除滅一切毒熱塵穢,滋長一切善法種子,使眾生獲得清涼的涅槃解脫果實。

2. 以三十七道品為方便。即

四念處(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四正勤:已生之惡令斷、末生之惡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長、未生之善令生。

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七覺分:擇法覺、精進覺、喜覺、除覺、捨覺、定覺、念覺。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共有三十七丈人道的修行方法,作前項清淨法寶的方便助成,而能證得清淨法身。

3. 以八萬四千法門為調伏眾生的甘露法藥

因為眾生的根行不等,攝受的法門就有千差萬別,但可概分為四悉檀教學法。

世界悉檀:即運用世間凡夫的思考方式、感覺、觀念等解說佛法的知見,使一般世俗人也能隨順修行,如說持五戒十善可以往生善道,造五逆十惡便下墮三塗等。

為人悉檀:即依據眾生各別的根機和能力,因材施教,令其生起善根,而逐漸的悟入佛法正知見。

對治悉檀:即針對眾生的煩惱、應病設藥,如對治貪欲修不淨觀,對治慎恚修慈心觀,對治愚痴修因緣觀,對治昏散修數息觀,對治我執修界分別觀,對治業障修念佛觀。

究竟悉檀:即破除一切的言說、文字,直顯諸法實相的理體,令利根眾生頓悟第一義。

前三種為權教,後一為實教,循循善誘,成就了十二分教,使一切眾生「閉惡趣門,開涅槃路」,得證解脫。

4. 佛法的六個特質(括號內為玄奘法師譯文)

Svakkhato(現見)-1)簡單而且定義清楚,每個人都可以練習,不會有任何疑惑。2)修習正法的成果可以在此生當下看到,不必等到以後或來世。

Sanditthiko(離熾燃)-修習正法後,必然可以達到煩惱的完全去除。

Akaliko(應時)-正法可以在每一個行往坐臥之中實踐,不待時節。

Ehi-passiko(引導) - ehi「來」passiko「看」,正法邀請你來親自求證,親身體驗真理。

Opaneyyiko(唯此見)-這條道路是直的,每一步都越來越接近最終的目標:解脫所有痛苦。

Paccattamveditabbo vinnuhi(內所證)-能讓來自任何族群的人,只要有理智,頭腦夠清楚,都可以在自己的身體之內體驗到真理。即正法具有「普遍性」。

僧寶

依著上述諸佛之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是為僧寶。那麼何謂出家沙門?何謂如實修行?

沙門,為梵語音譯,原指一切出家修行的人,不論佛教或外道,都稱做沙門,此處專指佛教的出家眾為沙門。如,是契合。實,是真實。真實的教法,能契合真實的道理,依此修行,便能斷一切諸惡,攝一切諸善,就是如實修行了。而僧寶也可略分為三種:

義僧:即諸佛如法而住於世間,隨眾生的機緣和悟境顯現差別相,而其實相不可親見、不可捉持、不可破壞、不可思議,為一切眾生的良祐福田。

賢聖僧:為見道位以上的賢聖。若在小乘,指證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指初發心住以上的菩薩。

福田僧: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門,雖然未證道果,但亦能庇蔭眾生,能給予眾生安隱快樂,所以為眾生種福田的處所。

其它說法

1. 另外在大乘起信論中,所說的佛、法、僧三寶,涵義亦與上述說法相同:

佛寶:「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形容佛智、佛身、佛德。 

法寶:「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形容法身體性為真如平等,不增不減,又具足無量恆沙功\德,能滿足一切淨法,使眾生獲證涅槃,離苦得樂。  

僧寶:「如實修行等」。指一切依法如實修行的賢聖僧與凡夫僧。

2. 其次在現有的文字歷史上,曾有釋迦牟尼佛應化於世間,為一切凡夫眾生親見佛身;有佛所說的教法,及依法出家修行的僧,稱之為「化相三寶」。

3. 後來凡夫誤以為佛已入滅,不再重履世間、便作種種的佛相,如木雕、泥塑、紙繪、石刻等,以供禮敬;結集佛的教法載於典籍,以供流佈;依此典籍教制而出家,自行化他,使得正法常住於世間,稱之為「住持三寶」。

然而,實際上三寶本就常住不滅,惟依眾生根行機緣及證道的層次,其感得的三寶自然有所差別了。換句話說,化相三寶永遠存在,住持三寶卻有可能隨著時代變遷而湮沒,但如住持三寶中的僧寶有一人成佛,就成為化相三寶了。
2006-10-27 3:48 am
第一寶是聖父,第二寶是聖子,第三寶是聖靈。


收錄日期: 2021-04-23 15:47: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6000051KK0345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