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的故事

2006-10-27 1:56 am
thank!!!

回答 (5)

2006-10-27 2:00 am
✔ 最佳答案
萬聖節(All Saints' Day, All Hallow's Day或Hallowmas)是每年11月1日的歐美大節日。Halloween 是 All Hallows Eve 的縮寫,萬聖節前夜的意思,指10月31日的晚上。

你知不知道:為甚麼萬聖節並不是基督教的節日?為甚麼孩子奉旨向大人要糖果?有甚麼常見的物件?其他地方的鬼節是怎樣的?



萬聖節其實不是基督教的節日。2500年前,愛爾蘭的凱爾特人(Celts)以10月31日為一年的最後一日,11月1日是新一年的開始,也象徵冬天的來臨。

凱爾特人相信死亡之神Samhain在10月31日的晚上會和鬼魂一起重返人間,尋找替身。因此他們燃點火炬,焚燒動物以作為死亡之神的獻禮。還會用動物的頭或皮毛做成的服飾打扮自己,發出古怪的聲音,使死亡之神認不出自己,避過災難。這就是今天萬聖節化妝舞會的由來。過了當晚,鬼魂回到陰間,一切回復平靜。

基督教興起,教徒沿襲萬聖節傳統,萬聖節的意義慢慢改為紀念為獻身於神而死亡的人(holies)。



凱爾特人相信死亡之神Samhain在10月31日的晚上會和鬼魂一起重返人間,尋找替身。




節日慢慢演變,由於科學的興起和社會富裕,萬聖節及Halloween 的避難、紀念意義已經淡化,變成一個開舞會的歡樂日子。

大人跟孩子都帶著開玩笑的心情穿戴上各種服飾和面具參加舞會狂歡。美國和加拿大的孩子還會去按鄰居家的門鈴,並扮鬼「威脅」大人如果不給糖果就會大鬧一番。鄰居不管是否被嚇著,總會準備糖果、蘋果等點心招待孩子們。熱鬧的節日氣息讓萬聖節成了一個最歡樂的鬼節。



大人跟孩子都帶著開玩笑的心情穿戴上各种服飾和面具參加舞會狂歡。




萬聖節的裝飾多以橘色和黑色為主,這兩個顏色也是傳統的萬聖節裝飾代表色。黑色的代表像黑貓、蜘蛛和巫婆,另外橘色的代表像南瓜燈 (Jack-O'-Lantern) 等等,都是常見的萬聖節象徵。

另外還有各式面目猙獰的鬼怪和骷髏。小朋友和大人的萬聖節服裝,除了較為可怕的打扮之外,也有很多其他的選擇,可以選擇打扮成美麗的模樣,也可以打扮成外星人的模樣,總之每年到了萬聖節前,就有很多人在傷腦筋要打扮成甚麼模樣。而生產商亦務求利用節日推出新款的產品應節。
2006-10-27 2:02 am
★萬聖節搗蛋故事★
不給糖吃就搗蛋!扮吸血鬼、跟鄰居要糖吃,小朋友們一年只有這一次扮鬼要糖吃的機會唷,快來發揮創意,寫出你的萬聖節搗蛋故事,一起去裝鬼嚇嚇鄰居吧...嘿嘿嘿~

想知道萬聖節的由來嗎?來看蕃薯姐姐的【萬聖節故事】

<寫我的萬聖節
參考: kids.yam.com/storybook - 24k
2006-10-27 2:02 am
聖節通常指 Halloween,英文意為萬聖節前夕(每年10月31日)。原本萬聖節指的是每年11月1日的諸聖日(All Saints)或亡靈節(Day of the Dead),而 Halloween 中文應作萬聖節前夕。本文介紹的是 Halloween,有關其他含義請參看萬聖節。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前夜(Halloween),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榶果。節日主要流行於英語世界,如不列顛群島和北美,其次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萬聖節前夜英文寫作 Halloween,是 All Hallow Eve 的縮寫,類似於平安夜被稱為 Christmas Eve,是指萬聖節(All Hallow's Day)的前夜。Hallow 來源於中古英語 halwen,與 holy 詞源很接近,在蘇格蘭和加拿大的某些區域,萬聖節仍然被稱為 All Hallow Mas,意思是在紀念所有的聖人(Hallow)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

類似於聖誕節和復活節,萬聖節及萬聖節前夜也來自於基督教對其它宗教的節日的吸收、改造和重新詮釋。萬聖節前夜起源於不列顛凱爾特人的傳統節日,在10月的最後一天,他們相信這是夏天的終結,冬天的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標誌,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被稱為「死人之日」,或者「鬼節」。這一天各種惡鬼出沒,死去人們的靈魂也會離開身體,在世間游走,這一天的晚上也就格外危險。人們會把食物放在門口吸引有主的鬼魂靈魂,而為了嚇走邪惡的鬼魂,凱爾特人會載上面具。

當天主教傳教士登陸不列顛諸島的時候,傳教士們為了壓制這種被他們視為異端的德魯伊傳統,就把這一天之後的11月第一天定為萬聖節,紀念天主教的聖人們,希望以此打壓這些鬼怪觀念,所以說是先有鬼節,後有萬聖節。也因為這個原因,實際上萬聖節和鬼節的習俗,主要是在英倫三島和北美的前英屬殖民地,也就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等。其中美國的萬聖節前夜傳統最初由來自愛爾蘭和蘇格蘭的移民於19世紀傳入,而其他發達國家則於20世紀末受美國流行文化影響而開始慶祝萬聖節前夜。

萬聖節前夜通常與靈異的事物聯繫起來。歐洲傳統上認為萬聖節是鬼魂世界最接近人間的時間,這傳說與中國的盂蘭節類似。

美國明尼蘇達州的 Anoka 號稱是「世界萬聖節之都」,每年都舉行大型的巡遊慶祝。

象徵物

萬聖節前夕的主題是鬼怪、嚇人,以及與死亡、魔法、怪物有關的事物。通常與萬聖節前夕扯上關係的事物有鬼魂、食屍鬼、巫婆、蝙蝠、黑貓、貓頭鷹、精靈、殭屍、骷髏和惡魔等,還有虛構人物如吸血殭屍和科學怪人。

黑色和橙色是萬聖節前夕的傳統顏色。現代萬聖節前夕的產品也大量使用紫色、綠色和紅色。秋天的元素如南瓜和稻草人等,也成為萬聖節的象徵。

傑克燈是萬聖節前夜最廣為人知的象徵物。在英國和愛爾蘭,當地人原本在挖空的蕪菁中燃點蠟燭造成傑克燈,但移民到美國的人很快便採用南瓜代替,因為南瓜比較大和有D容易在上面雕刻圖案。不少家庭在南瓜上刻上嚇人的面容,並放在大門口的階級上,傳統上此做法是想嚇走惡魔或妖怪。
參考: 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萬聖節前夜&variant=zh-tw
2006-10-27 2:01 am
中國有鬼節,外國人也有萬聖節 (Halloween)。近年來我們過萬聖節的風氣愈來愈盛,外國的鬼節在香港也製造出歡慶的氣氛。透過以下教材,同學可進一步認識萬聖節的起源傳說與風俗習慣:

2500年前,居住在愛爾蘭的塞爾特人以10月31日為每年的最後一日,11月1日是新一年的開始,也象徵冬天的來臨。在這新舊年交接的夜晚,塞爾特人相信死亡之神Samhain會帶同看不見的靈魂重返人間,找尋替身後得以重生,因此他們燃點火炬,焚燒動物以作為給死亡之神的獻禮,而族中的祭師也會主持祭典。為了驅趕黑夜中的游魂野鬼,塞爾特人會利用動物的頭或皮毛打扮成鬼怪的模樣,口中並發出可怕的聲音,這就是歐美萬聖節化妝舞會的由來。過了當晚,鬼魂返回陰間,一切也就回復平靜。

後來,塞爾特人的祭典日與羅馬人用果仁及蘋果來慶祝的豐收節溶合了。儘管塞爾特和羅馬的宗教活動之後被基督教所取代,早期的習俗還是保留了下來。到了19世紀中期,萬聖節的節慶活動經愛爾蘭移民傳入美國,流傳至今。

以下教材能協助同學認識萬聖節的由來和傳說:

教育城《萬聖節,搞乜鬼?》特輯 (網站)
小校園—萬聖節特輯 (2002年版本) (動畫)

在美國,大部份的家庭會為了應節而特別佈置家園,有的在前院放上塗了鬼臉的南瓜、和真人一樣高的稻草人或寫滿幽默字句的墓碑,並且在窗戶上裝飾小小的南瓜燈或掛上骷髏骨頭;有些人也會在前門上方掛上假蜘蛛網或蝙蝠,還把伸出的綠色怪手放在信箱中.....各式各樣的佈置把萬聖節的鬼魅氣氛帶到每一角落。

在萬聖節的晚上,不論大人或小孩均帶著開玩笑的心情,穿上奇異的服飾及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到派對或街上巡遊狂歡,有些人扮成幽靈鬼怪,有些則扮作女巫、僵屍、吸血鬼、木乃伊、科學怪人、狼人、海盜、外星人或南瓜精靈。

萬聖節的裝飾多以黑色和橘色為主。黑色的代表像黑貓、蜘蛛和巫婆,另外橘色的代表像南瓜做成的傑克燈 (Jack-O'-Lantern) 等等,都是常見的萬聖節象徵。生產商每年更會把大熱的人物造型包括面具及服飾推出市場,務求令更多人投入這傳統節日的熱潮裡,如在電影「哈利波特」的小巫師造型,已是許多孩子必選的扮演角色。

一般超級市場或糕餅店,也在萬聖節前夕推出應景的餅乾和蛋糕,一盒盒橘色的南瓜外形餅乾,是大家在萬聖節派對中,最常選擇的應節小食之一。

「不給糖便會搗蛋!」(Trick or Treat) 是外國小孩在萬聖節夜最愛的玩意。他們愛戴上嚇人的面具,提著一盞南瓜燈,挨家挨戶的要糖果,而大人們也會準備一堆糖果及零錢等著一群群的小孩來敲門。若果有人不用糖果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小孩就會賴著不走,或說些不祥的話語,所以沒有外出的人都會準備糖果,讓小朋友高高興興的離去。此外,小孩也愛在派對裡玩咬蘋果遊戲 (bobbing for apples),參加者必須設法只用嘴巴咬起漂浮在水上的蘋果。

同學們如欲深入認識萬聖節相關的傳統習俗及慶祝方式,以及了解西方的萬聖節與香港盂蘭節之比較,請細閱以下教材:

萬聖節~西洋鬼故事!(工作紙)
齊來認識萬聖節 (工作紙)
Halloween Teaching Lesson Plan (學習套件)
Halloween (簡報)
A Martian Halloween (故事)
專題介紹-盂蘭節 (文章)
文學全方位 - 風俗 (網站)
小校園:萬聖砌圖 (動畫)
英語校園 Spooky Jack-O'-Lantern! 特輯 (網站)
Halloween Pum*****in from English Campus!(2003) (網站)
英語校園Happy Halloween特輯 (2002) (網站)
2006-10-27 2:00 am
萬聖節究竟怎麼來的?其實在天主教會裏面,十一月一日是諸聖節 (All Saints Day),隔天十一月二日則為萬靈節(All Souls Day,或譯為追思亡者節 ),可以說是萬聖節的起源。
  天主教會將一些生前具有超高德性的信徒封為聖人,以表彰那些信徒,並立為其他信徒所遵循的模範。但因為具有非凡德性的信徒其實不少,只是不為人知而已,對於那些沒沒無聞的人來說,教會未將其立為聖人,好像有點不公平,所以在諸聖節那天,紀念所有被教會冊封的聖人及應該被封為聖人卻未被封聖的信徒。
  早在西元前數世紀,凱爾特人(Celts,居住在蘇格蘭、威爾斯及愛爾蘭等地)便在十月三十一日的時候,慶祝一個名為「 Samhain 」的節日。因為在每年的十月底,活人世界跟死人世界之間的界線會變得模糊,因此死人的靈魂很容易進入活人的世界,跟我們農曆七月開鬼門的傳說很像。在那一天,大家會穿著奇裝異服,在外面四處遊行,希望能把外面的孤魂野鬼給嚇跑。
  至於南瓜燈的由來,與愛爾蘭的一個傳說有關。相傳古時候有個人名叫 Jack,一天到晚喝醉酒。有一天大概又喝醉了,竟然將撒旦哄到樹上,又叫撒旦在樹上刻了一個十字架,結果撒旦被困在樹上下不來。後來Jack 就跟撒旦談條件,如果撒旦能保證他死後不會進地獄,就會把撒旦弄下來,撒旦果真答應。然而他不入地獄,卻也進不了天堂,只好在黑暗世界中不停地遊蕩。撒旦給他一個大頭菜挖空做成的燈籠,裏面放著炭火,讓他在黑暗的世界中能夠找到路。
  這種燈籠稱為 Jack-o-Lantern,愛爾蘭人在慶祝萬聖節時,都會提這種燈籠。本來是用大頭菜 (turnip )做的,後來愛爾蘭人移民到美國之後,發現用南瓜來雕刻更加容易,所以大頭菜燈就變成了南瓜燈,至於 Halloween 這個字的意思,是從 All Hallows Eve (Hallows 指聖人 )而來,即指十一月一日諸聖節的前一天晚上。

孩子們喜愛的節日

萬聖節是兒童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節日。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盞“傑克燈”跑出去玩。“傑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是將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瞇瞇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後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 收拾停當後,一群群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傑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著:“要惡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說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塗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塗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

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於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所以萬聖節前夜的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 ,萬聖節前夜最流行的遊戲是“咬蘋果”。遊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裏,然後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在歐美國家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晚上,許多人都會慶祝萬聖節,在慶祝的派對中,大家都費盡心思準備化妝和服裝 。

萬聖節的裝飾多以橘色和黑色為主,這兩個顏色也是傳統的萬聖節裝飾代表顏色。黑色的代表像是黑貓、蜘蛛和巫婆,和橘色的代表南瓜燈 (Jack-O'-Lantern) ,都是常見的萬聖節象徵,除此之外還有各式面目猙獰的鬼怪和骷髏等等 ,不過小朋友和大人的萬聖節服裝,除了這些較為可怕的形象之外,也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選擇打扮成美麗的模樣,打扮成外星人的模樣,總之要打扮成什麼模樣的鬼怪也可以。而各商店在萬聖節前,除了陳列萬聖節服裝之外,店裏也可以看到成堆的大小南瓜,和各式節日特別包裝的糖果。每年秋天是南瓜收成的季節,因此南瓜在年底的節日中,可是重要的 主角之一!萬聖節雖然充滿了許多黑暗的象徵,像鬼怪、巫婆、黑貓和骷髏等等,但歡樂的氣氛早就沖淡了可怕的感受,在世界很多地方,大人小孩都很期待 這個萬眾歡騰日子的來臨。


 


收錄日期: 2021-04-12 22:15: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6000051KK026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