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對聯史上以『人名』屬對,是歷來都有的。而且當中學問甚多,巧對也有不少。現舉一些例子:
(一)
伊尹(商代名臣)
阮元(清代學者,名臣)
(這聯是人名拆字對。相傳是阮元於督學浙中時,到某縣監童子試,出了「伊尹」的對頭讓某學童對,學童答“老師”。阮元莫名其妙,斥之。學童答:老師的名字不就是最佳的下聯嗎?阮元一想,恍然大悟,為之擊節讚賞。)
(二)
張鳳舉
屈龍伸
(冰心女士在1978年所寫的《追念振鐸》一文中錄了這副名字聯。原來1934年冰心女士與鄭振鐸在平綏鐵路沿線旅行考察時,大同車站有位接待員名叫“屈龍伸”,鄭振鐸一見即笑說這名字可以對“張鳳舉”。張鳳舉是當時北大的一位教授。這聯的學問可不簡單,根據《周易‧系辭下》:“尺蠖之屈,為求伸也”。可見屈是為了伸,故有“大丈夫能屈能伸”之意味。聯中屈作龍之定語,使名字隱含蟄龍待伸之意。下聯的張字也有講究,曹操《王仲宣誄》解作:“翕然鳳舉,遠窜荊蠻。”所以“張”通“升”,有鳳凰張翼上飛的意思。“舉”即托起、起飛、升騰。上、下聯一張一伸,鳳展龍伸,確是妙對。)
(三)
孫行者
胡適之(或祖沖之、或王引之)
(1932年,清華大學舉行新生入學試,名史學家陳寅恪出試題,其中一條就是對對,當時的試題就是以「孫行者」作對頭,上面引述的是當時對得比較出色的下聯。梁羽生在《名聯觀止》內有對此對的下聯作出了詳細的比較,在此不贅述了,有興趣者可找來參看。)
所以用人名來對對,其實很講功夫,有時也是「妙手偶得」,要看點機緣。你的老師可能就是藉其趣味性,想你們在文字運用方面多下功夫、多探索、多思考吧。
「楚文」的名字是平聲尾,可用作下聯,要對是並不難,齊對楚,武對文,齊武對楚文,那就可以了;但這樣是不足的,除非你班上剛好有人名叫「齊武」,那就真是天作之合了。若然不是,就要想一個大家都認識的人作對才合符原則。古人近人都可以,只要不是憑空虛構就成。
想了幾個答案,提供給你參考:
(一)
曹德(平仄)「曹是古國名,在今山東省。曹德是曹地之德行。」
楚文(仄平)「楚亦古國名,楚文可解作楚地之文章。」
(曹德是元散曲家,其《清江引》及《慶東原》等作品也頗有名。)
(二)
嚴武(平仄)「嚴作嚴整解,即嚴整的武裝。」
楚文(仄平)「楚作苦楚解,即苦楚的文章。」
(嚴武是唐詩人,其《軍城早秋》詩也頗有名。)
(三)
黎簡(平仄)「黎作黎族(海南少數民族)解,連詞解黎族之書簡。」
楚文(仄平)「楚作楚地或楚人解,連詞解做楚地之文章。」
(黎簡是清乾隆年間詩人,悼亡長詩《述哀一百韻》甚為有名。)
匆忙間只想了這幾個對法,實並不算理想,提供出來,僅希望可觸發你的靈感而已。只要再花點心思、費點工夫,相信你必可想出更佳的對法呢。記著,那對句必須是一個真正的人名,不能憑空想像。最好是有點知名度的,今人古人也可以。這樣的對法,才符合「人名聯」的規矩,才體現到「人名聯」的意義。
2006-10-28 13:47:28 補充:
嵌名聯也算是屬於人名聯的類別,迄今所知史料記載的最早嵌名巧對,是:日下荀鳴鶴雲間陸士龍據《晉書‧陸雲傳》載,陸雲,字士龍,著名文學家,曾任清河內史等職;荀隱,字鳴鶴,官拜廷尉平。一次兩人相遇在文學家張華住所,於互相自我介紹時巧成此對。若老師之本意是嵌名聯,看看下面那副可否觸發你的靈感:楚材晉用愚者也文過飾非陋之乎
2006-10-30 17:41:53 補充:
剛想到了一聯,提供出來與大家分享:楚漢相爭、闖北走南、圖建千秋霸業文情並茂、說今談古、意存萬世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