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有咩政績?

2006-10-26 1:17 am
隋文帝有咩政績?

回答 (7)

2006-10-26 1:21 am
✔ 最佳答案
隋文帝楊堅(541年~604年),隋朝開國皇帝,諡號文帝,廟號高祖,在位24年,後為次子楊廣所弒。
楊堅為華陰人,係西魏隨國公、北周柱國、大司空楊忠之子,自稱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北周時曾為「驃騎大將軍」,又封為「大興郡公」,後襲父爵柱國,並將長女嫁北周武帝為後,地位顯赫,北周武帝時任隨州刺史。其妻即獨孤皇后為北周時當朝柱國、大將軍獨孤信之女。公元581年,楊堅以「受禪」為名,廢北周靜帝而自立,改年號為「開皇」,建立了「隋朝」。





目錄[隱藏]

1 政績
2 太子
3 家庭

3.1 後宮

3.1.1 子
3.1.2 女
4 外部連結



[編輯]

政績
楊堅成功地統一了歷經數百年嚴重分裂後的中國,從此中國在大多數的世紀裡都保持著他所建立的政治統一。 隋文帝鑑於東漢至隋南北分裂達四百多年之久,民生困苦,國庫空虛,故自開皇九年,文帝統一天下後,即以富國為首要目標,輕徭薄賦以解民困,在確保國家賦稅收入之同時,穩定民生。由於南北朝以來,戶籍不清,稅收不穩,於是文帝開皇五年,即大索貌閱,並接納尚書左僕射高熲之建議,推行輸籍法,作全國性戶口調查,增加國家稅收,改善經濟,盡掃魏晉南北朝以來隱瞞戶籍之積弊,促成開皇之盛世。
隋初經歷南北朝戰亂,民生疲弊,故文帝接納司馬蘇威建議,罷鹽、酒專賣及入市稅,其後多次減稅,減輕人民負擔,促進國家農業生產,穩定經濟發展。隋之富饒既非重歛於民,究其原因,與全國推行均田制有關。此舉既可增加賦稅,又可穩定經濟發展。且南朝士族,亦漸由衰弱至於消滅。均田制能順利推行,對隋初經濟發展收益甚大。
加上隋代以關中作為本位,關中糧食短缺,需依賴關東漕運接濟,故文帝於洛州等地設立常平倉等官倉,貯存關東運來糧食,建廣通渠,便利關中漕運。又於民間設義倉,人民捐納糧食以防凶年。
在地方行政方面,文帝鑑於魏晉南北朝政區劃分毫無標準,地方行政混亂,支出龐大,故文帝於開皇三年,盡罷諸郡,實行州縣二級制,使國家地方行政漸上軌道。誠如學者錢穆所言: 開皇之治的成功,簡化地方行政機構是一個基本因素。據統計隋初中央政府開支減省三分之二,地方政府之開支減省四分之三,全國於行政之經費,僅及南北朝時代開支三分一而已。故隋國庫之豐積,不無原因。
此外,文帝安定政治,關隴集團的支持功不可沒。漢人如鄭譯、劉昉、高熲等名臣有助推動國策。文帝亦因前朝酷刑甚多,影響民生,故命蘇威等人編纂《開皇律》,修訂刑律,訂立國家刑法,使人民有法可守,又減省刑罰,死刑只設絞、斬二等,以示隋朝對民之寬大。
在澄清吏治方面,文帝得國以來,勵精圖治,兼且天資刻薄,自不容貪污枉法之行為存在。文帝命柳盛持節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長吏贓污不稱者二百餘人,州縣肅然。吏治之整肅,不僅上裕國庫,下紓民困,隋初之隆盛,此亦為要因。

楊堅開了中國科舉制度的先河,於開皇七年(587年)命各州「歲貢三人」,應考「秀才」。他在位期間,史稱「開皇之治」。
[編輯]

太子
楊堅是個節儉的皇帝,甚至可說是節儉得過份,在大旱時仍不肯開倉,雖然身為皇帝,但衣著十分樸素。長子楊勇為人奢侈,受楊堅厭惡;次子楊廣在楊堅面前裝得很樸素,背後比楊勇更奢侈,但深得楊堅喜愛,後來廢楊勇立楊廣為太子,是他的一大敗筆。
[編輯]

家庭
[編輯]

後宮

獨孤皇后
宣華夫人陳氏
容華夫人蔡氏
[編輯]



房陵王楊勇
隋煬帝楊廣
秦孝王楊俊
庶人楊秀
庶人楊諒
[編輯]



樂平公主楊麗華
蘭陵公主楊阿五
廣平公主
[編輯]

外部連結
中國大百科全書——隋文帝楊堅
2016-02-21 7:05 am
政治:1.確立三省六部(吏户禮兵刑工)制2.建立科舉制3.興建太興城4.修築運河eg.隋唐大運河5.修築長城
經濟:1.實施均田制,租庸調制2.大興工業
外交:1.恢復朝貢制度
軍事:1.南攻陳朝(陳叔寶),统一全國
總括黎講,佢締造了開皇之治
2006-10-26 1:24 am
隋朝開國皇帝
北周宣帝時,楊堅以皇后之父拜為上柱國、大司馬。580年,靜帝即位,楊堅輔政,總攬軍政大權。先後平定叛亂,諸殺周室諸王。581年稱帝,國號隋,改元開皇,是為隋文帝。

推行改革
隋文帝即位後,推行改革。確立三省六部制,加強中央集權。行均田及租庸調制、減少服役期限等,減輕農民負擔,重視建倉窖及開通漕運,有利民生。對外積極防御突厥,使北方暫得安寧。

統一天下
開皇前期的改革有顯著成效,為隋文帝南下滅陳及統一全國的基礎。588年,文帝成功消滅陳朝。結束自西晉末年以來,近300年南北分裂的局面,統一天下。
隋朝建立初期,是一個百廢待興、百亂待治的局面。隋文帝一登上金鑾寶座,就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對政治制度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一)確立三省六部制:
  中央設尚書、門下、內史三省,以尚書令、納言、內史令為長官,行使宰相職能,輔助皇帝處理全國事務。內史省和門下省是機要之司,內史省負責起草並宣行皇帝的制詔;門下省負責審查內史省起草的制詔和尚書省擬製的奏抄;尚書省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其下設吏部、禮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6部。每部設尚書為長官。尚書令下有尚書左、右僕射各一,左僕射判吏、禮、兵三部事,右僕射判度支、都官、工部三部事。尚書令與左、右僕射及六部尚書合稱「八座」。開皇三年(583),改度支為民部;都官為刑部。除三省外,又設秘書和內侍二省,負責圖書修撰及宮內供奉等事。另設御、都水二臺,負責監察和水利。記這樣不僅加強了中央集權,而且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政治體制的新階段。
 

  (二)簡化地方官制:
  隋初,楊堅在確立了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機構後,又對地方機構進行了改革。南北朝以來,由於郡縣設置過濫,形成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面。隋初沿北齊、北周制設州、郡、縣三級地方機構,開皇三年,楊堅從河南道行臺兵尚書楊尚希的建議,廢郡,改為州、縣二級制。州設刺史,縣設縣令。
 

  (三)修訂「開皇律」:
  修訂「開皇律」。對前代八十一條死罪、一五零條流罪、千餘條徒、杖等酷刑以及滅族等都一概廢止。同時,又減輕了許多法律的內容,如「流役六年,改為五載;刑徒五歲,變從三祀;其餘以輕代重、化死為生。」對犯人處置採取審慎態度,而不是草菅人命,有效地防止了冤案的發生。文帝對法律的改革,使法律減輕了殘酷和野蠻性,在中國法制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了使隋朝早日繁榮富庶,隋文帝大力發展社會經濟。
 

  (四)領均田令:
  隋初,在北齊、北周均田制的基礎上,繼續實行均田制,均田令規定:丁男、中男受露田(種植五榖)80畝,永業田20畝,婦女受露田40畝。奴婢5口給1畝。永業田不歸還,露田在受田者死後歸還。對一般農民,採取輕徭薄賦鼓勵農桑的政策,對於豪強貴族兼併土地的行為則給予打擊,以保證農民的正常生產。從而提高了農民勞動生產的積極性。均田制實行後,國家可以控制更多的勞動力,增加賦稅收入。
 

  (五)設置糧倉:
  文帝時所設的倉,可分兩種,即官倉和義倉。官倉的糧儲,用以供養軍公人員。設置官倉的目的,即是在增加關東漕運的效率;也就是把原來關東各州對京師個別直接的輸糧辦法,改為集中和分段運輸的辦法。並在黃河沿岸設置米倉,先把關東各州的食糧集中在這些倉裏,然後利用黃河及廣通渠運到京師。因此時間及人力物力,都節省不少。據唐人的估計,文帝末年諸倉所存的食糧,已可供政府五六十年之用。義倉又稱社倉,設置於鄉間,其儲糧由人民捐納,以備飢荒時賑濟災民。百姓軍人,捐出的糧食,存入當地的社倉裏由「社司」專管賑目和儲存等事宜。如遇某地收成不好發生飢饉之時,便以某地社倉中的儲糧賑濟飢民。並規定民戶捐糧於社倉的標準:「上戶不過一石,中戶不過七斗,下戶不過四斗。」義倉之設,對人民的生活來說,自是一項有力的保障。
2006-10-26 1:23 am
隋文帝楊堅(541年~604年),隋朝開國皇帝,諡號文帝,廟號高祖,在位24年,後為次子楊廣所弒。

楊堅為華陰人,係西魏隨國公、北周柱國、大司空楊忠之子,自稱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北周時曾為「驃騎大將軍」,又封為「大興郡公」,後襲父爵柱國,並將長女嫁北周武帝為後,地位顯赫,北周武帝時任隨州刺史。其妻即獨孤皇后為北周時當朝柱國、大將軍獨孤信之女。公元581年,楊堅以「受禪」為名,廢北周靜帝而自立,改年號為「開皇」,建立了「隋朝」。

政績
楊堅成功地統一了歷經數百年嚴重分裂後的中國,從此中國在大多數的世紀裡都保持着他所建立的政治統一。 隋文帝鑑於東漢至隋南北分裂達四百多年之久,民生困苦,國庫空虛,故自開皇九年,文帝統一天下後,即以富國為首要目標,輕徭薄賦以解民困,在確保國家賦稅收入之同時,穩定民生。由於南北朝以來,戶籍不清,稅收不穩,於是文帝開皇五年,即大索貌閱,並接納尚書左僕射高熲之建議,推行輸籍法,作全國性戶口調查,增加國家稅收,改善經濟,盡掃魏晉南北朝以來隱瞞戶籍之積弊,促成開皇之盛世。

隋初經歷南北朝戰亂,民生疲弊,故文帝接納司馬蘇威建議,罷鹽、酒專賣及入市稅,其後多次減稅,減輕人民負擔,促進國家農業生產,穩定經濟發展。隋之富饒既非重歛於民,究其原因,與全國推行均田制有關。此舉既可增加賦稅,又可穩定經濟發展。且南朝士族,亦漸由衰弱至於消滅。均田制能順利推行,對隋初經濟發展收益甚大。

加上隋代以關中作為本位,關中糧食短缺,需依賴關東漕運接濟,故文帝於洛州等地設立常平倉等官倉,貯存關東運來糧食,建廣通渠,便利關中漕運。又於民間設義倉,人民捐納糧食以防凶年。

在地方行政方面,文帝鑑於魏晉南北朝政區劃分毫無標準,地方行政混亂,支出龐大,故文帝於開皇三年,盡罷諸郡,實行州縣二級制,使國家地方行政漸上軌道。誠如學者錢穆所言: 開皇之治的成功,簡化地方行政機構是一個基本因素。據統計隋初中央政府開支減省三分之二,地方政府之開支減省四分之三,全國於行政之經費,僅及南北朝時代開支三分一而已。故隋國庫之豐積,不無原因。

此外,文帝安定政治,關隴集團的支持功不可沒。漢人如鄭譯、劉昉、高熲等名臣有助推動國策。文帝亦因前朝酷刑甚多,影響民生,故命蘇威等人編纂《開皇律》,修訂刑律,訂立國家刑法,使人民有法可守,又減省刑罰,死刑只設絞、斬二等,以示隋朝對民之寬大。

在澄清吏治方面,文帝得國以來,勵精圖治,兼且天資刻薄,自不容貪污枉法之行為存在。文帝命柳盛持節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長吏贓污不稱者二百餘人,州縣肅然。吏治之整肅,不僅上裕國庫,下紓民困,隋初之隆盛,此亦為要因。


楊堅開了中國科舉制度的先河,於開皇七年(587年)命各州「歲貢三人」,應考「秀才」。他在位期間,史稱「開皇之治」。

太子
楊堅是個節儉的皇帝,甚至可說是節儉得過份,在大旱時仍不肯開倉,雖然身為皇帝,但衣著十分樸素。長子楊勇為人奢侈,受楊堅厭惡;次子楊廣在楊堅面前裝得很樸素,背後比楊勇更奢侈,但深得楊堅喜愛,後來廢楊勇立楊廣為太子,是他的一大敗筆。
2006-10-26 1:22 am
隋文帝統一中國的成功的因素。

 周宣王死,靜帝年幼嗣位,由楊堅出任丞相,專政九月,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先後誅殺宇文氏宗族,後篡位自立,定都大興,改國號為隋。楊堅就是隋文帝,即位後與陳修好,並與北方的突厥言和,以除北顧之憂。開皇九年,江南全平,海內告定,至此南北朝對峙之局,始歸統一,整個中國,又再為漢人所統治。

  中國自漢末歷魏晉南北朝四百多年之長期分裂,隋文帝能使中國復歸統一,實因堅能順應歷史朝流其成功因素,可從歷史發展趨勢、篡周平陳等兩方面加以分論之。

(一) 歷史趨勢
  首先就歷史趨勢而言,中國自秦漢以來,即建立了統一的大帝國。各種制度的確立和文字的統一,使中國無論在政治或文化上都形成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國家。因此,統一是國家的基本形態,既是統治者的願望,也是人民的普遍要求,而分裂往往只會帶來動亂。南北朝長時期的分裂,加深了社會的困苦,人民渴望統一,隋的統一便是這種趨勢下的結果。
  就經濟而言,北朝經濟本不及南朝發達,北方迭經戰亂,人口流散,勞動力不足;南方少受戰火摧殘,且氣侯和土壤均適合農業發展,加上北方人口大量南移,使勞動力增加。但南方大部分土地受皇族、士族和官僚控制,繁苛的賦稅對農民造成沉重的負擔,所以南方的富庶,並沒有使人民得益;而北方自北魏孝文帝施行均田制度後,農民獲得分配土地,生活較為安定,造成了北方在經濟上佔優勢的局面。
  就政治而言,南朝宋齊梁陳與北朝東魏、北齊之皇室,荒淫無度均達於頂點。而南朝至梁武帝時稍有起色,唯武帝信佛,乏尚武精神,未能及於同時之西魏,北周政治則較好,宇文秦開國時,用周禮「家庭之內,不越檢閑」。
  社會方面,南朝之門第制度遠較北朝嚴謹。北方門閥即使關東氏族亦較南方為厚重,至關西宇文氏得國後,遵服古禮,壓抑浮侈,社會風氣日佳,而南朝立功為國者,多為寒門小族。雖是寒門小族稍有功勞,卻見棄於朝廷,離心力日大,士族不能團結有礙於國力增強。
  學術方面,北方學風經學,研究治國方法,社會制度比南方為佳,南朝學者至北地,不久頓成名學者,此因南方人重玄學而好清談,不切實務,置國家大事於不顧,日久國勢積弱。
  再者北方之能戰勝南方,實乃有優良之府兵制之助。蓋南朝軍人地位低下,掌權的士族受社會風氣影響,既不屑為兵,亦無能力作戰,南方又乏尚武精神,因此軍人往往由貧民或奴隸充任;部分將領即使掌握軍權,也沒有政治及社會地位,軍隊的戰鬥力及士氣都受影響。北朝自西魏推一方面承接了胡族善戰的傳統,另一方面也改善了軍人的地位,戰鬥力因而增強。南北軍事實力的懸殊亦是成敗的重要關鍵。

(二) 篡周原因
  篡周成功之原因:宣帝在位二年而卒,其疾篤時,楊堅以后父之尊應詔侍疾。公元五O八年五月,宣帝崩,與漢人劉昉、鄭譯合謀,矯詔由堅輔政,時周靜帝僅八歲,以堅為左大丞相,總領朝綱,都督內外諸軍事,是年十二月加九錫,晉爵隋王,堅遂握有軍政大權。
  北方士庶,渴望復漢:西晉覆亡後,黃河流域一直為胡人所統治。北方的漢民族長期受到胡人的歧視與虐待,極渴望恢復漢族的統治政權,楊堅篡北周,正迎合潮流的需要。
  鮮卑兵士,消失勇武:自北魏末年,鮮卑人多因日漸漢化,體質日見文弱,不任兵事,只得借助漢人主理,故楊堅篡北周,易得漢族兵將支持。北周用漢人蘇綽之議,實行府兵制,徵農人入伍,故北周境內已有一半漢人當兵。及末年,周的軍事將領,以漢人估大多數,故兵權漸轉移於漢人手中。凡此胡漢軍力轉移,可視為南北民族融合發展之必然趨勢。
  北方士族,共為擁戴:楊堅握兵權實在宣帝死後兼領都督內外諸軍事時,其後即利用此訓練有素之府兵,擊潰強大的外鎮宗室,奠定隋之基業,然造成此種有利形勢,楊堅除以后父之關係外,漢族集團之支持與此有密切關係。蓋因北周末時政權多隨胡人武力之消長而漸移至漢人手中,如漢人御正大夫劉昉,為堅之舊同學,內史大夫鄭譯亦素知堅有逐胡興漢之意;顧命大臣劉之儀亦同具此心,至於楊素、李德林、高熲等漢族集團亦大力支持。

(三) 滅陳原因
  地理形勢有利:南北朝末期,陳多聯北齊以抗北周,既重守兩淮,兼及於江者,故一時尚能保持均勢,後北齊為北周所滅,南陳失去兩淮之屏障,隋大舉興帥,陳帥只可束手就擒。
  隋無北顧之憂:隋時突厥葉護可汗當政後,忙於內爭,分裂為東西突厥,又得應付西征波斯。隋文帝採納長孫晟建議的分化政策,使突厥分裂加深,減低威脅,其後東突厥內附,隋無北顧之憂,於是可以集中力量南下平陳。
  計劃周詳:隋文帝即位之初,便已計劃滅陳。他先後任命韓擒虎、賀若弼為廬州、吳州總管,經常在秋收時派兵進入陳境掠奪糧食及焚毀倉庫,破壞陳朝的經濟;又派楊素於永安大造船艦,作為渡江的準備。反觀陳主自始對隋並無戒心結果使隋軍平陳能一舉成功。
  政治較優:隋文帝統一北方後,勵精圖治,積極改善人民生活。開皇七年隋命後梁主蕭琮入朝,不歸。其後蕭琮叔安平王巖率領滿朝官員、男女十餘萬口投奔陳國,陳卻給予蕭氏族人政治庇護,造成隋伐陳之藉口,已實屬不智,且陳後主生於深宮,絕少過問政治,寵愛張麗貴,以致隋軍南下伐陳時,提出「以有道伐無道」的口號,瓦解南方的士氣。

1. 晚唐詩人皮日休<汴河懷古>一詩在評價隋煬帝開運河說:「盡道隋亡為此河(通濟渠),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你同意這個說法嗎?試加說明。

答:

同意:

隋煬帝開鑿運河,在政治、經濟、交通、國防及文化等各方面不僅在當時對國家有很重要的貢獻,對後世的貢獻也很大,其功當可與夏禹相比;可惜煬帝開鑿運河後,卻用來南遊享樂,增加了百姓的負擔,令百姓生活困苦,為百姓帶來無盡的苦難,終於引發大規模的民變,以致隋代滅亡。

不同意:

隋煬帝開鑿運河,貢獻固然不少,甚至可與夏禹相比,但隋代滅亡,並不是單單由於隋煬帝開鑿運河,耗費民力,也是由於隋煬帝的各項暴政所致。煬帝好大喜功,不惜民力,修長城、築馳道、開運河、置倉窖,每次都動用民伕數十萬至百餘萬。煬帝又好大喜功,南伐林邑,東征流求,三征高麗,窮兵黷武。加上他又驕奢淫逸,濫殺臣民,因此終令百姓忍無可忍,起而叛變。因此,「盡道隋亡為此河」,實在是於史實不合。

2. 隋文帝應對隋代滅亡負上最大的責任。你同意嗎?試說明原因。

答:

同意:

隋文帝應對隋代滅亡負上最大的責任。由於他個性猜忌,開國初年即殺死了不少功臣,動搖了國家的根基。到他晚年時,盜賊紛起,他還濫用刑法,弄得人民怨聲載道。隋文帝犯的最大錯失,就是他廢了太子楊勇,冊立奢侈樂逸的楊廣,結果種下了隋代滅亡的禍根。因此,隋代滅亡,隋文帝的責任最大。

不同意:

隋文帝不應對隋代滅亡負上最大的責任,因為隋代的滅亡,最大的禍因是煬帝的暴政。文帝早年勤政節儉,開創了「開皇之治」的盛世,但傳至煬帝後,不久便告滅亡。他施行的種種暴政,濫殺臣民,驕奢淫逸,揮霍浪費,好大喜功,勞民傷財,窮兵黷武,國庫空虛,,民怨沸騰,致變亂終於爆發,才是隋代速亡的主因。因此,隋代滅亡的禍首應該是煬帝,而不是文帝。

3. 試從唐太宗貞觀之治和唐玄宗開元之治兩個治世中歸納一些令國家大治的因素。

答:

從貞觀與開元兩個治世中,我們可知道國家致治的因素有如下數點:

君主英明:唐太宗不但擅長軍事,有過人的才智,又能虛懷納諫,加上勤政愛民,開創了有名的「貞觀之治」;在開元最初的二十多年裡,玄宗勵精圖治,改革弊政,表示出卓越的政治才能,終令國家大治。由此可見,君主英明是令國家致治的一個重要因素。

君臣協力:太宗用人只問才幹,不計恩怨,也不管出身,任房玄齡、杜如晦為宰相,任魏徵、王珪做諫官,都是貞觀名臣。至於李靖、李勣、尉遲敬德等更是一代名將,與太宗共同開創一個至治承平的時代。玄宗在開元前期他任用賢相姚崇、宋璟,後期用韓休、張九齡,均直言敢諫,盡心為國。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創造出有名的「開元之治」。可見君臣協力是開創治世的一項重要條件。

重視吏治:太宗及玄宗均慎選官吏,重視地方的基層統治,考察地方治績,令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國家穩定,開創出史上少見的盛世。
2006-10-26 1:21 am
內政:  

  隋朝建立初期,是一個百廢待興、百亂待治的局面。隋文帝一登上金鑾寶座,就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對政治制度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一)確立三省六部制:
  中央設尚書、門下、內史三省,以尚書令、納言、內史令為長官,行使宰相職能,輔助皇帝處理全國事務。內史省和門下省是機要之司,內史省負責起草並宣行皇帝的制詔;門下省負責審查內史省起草的制詔和尚書省擬製的奏抄;尚書省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其下設吏部、禮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6部。每部設尚書為長官。尚書令下有尚書左、右僕射各一,左僕射判吏、禮、兵三部事,右僕射判度支、都官、工部三部事。尚書令與左、右僕射及六部尚書合稱「八座」。開皇三年(583),改度支為民部;都官為刑部。除三省外,又設秘書和內侍二省,負責圖書修撰及宮內供奉等事。另設御、都水二臺,負責監察和水利。記這樣不僅加強了中央集權,而且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政治體制的新階段。
 

  (二)簡化地方官制:
  隋初,楊堅在確立了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機構後,又對地方機構進行了改革。南北朝以來,由於郡縣設置過濫,形成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面。隋初沿北齊、北周制設州、郡、縣三級地方機構,開皇三年,楊堅從河南道行臺兵尚書楊尚希的建議,廢郡,改為州、縣二級制。州設刺史,縣設縣令。
 

  (三)修訂「開皇律」:
  修訂「開皇律」。對前代八十一條死罪、一五零條流罪、千餘條徒、杖等酷刑以及滅族等都一概廢止。同時,又減輕了許多法律的內容,如「流役六年,改為五載;刑徒五歲,變從三祀;其餘以輕代重、化死為生。」對犯人處置採取審慎態度,而不是草菅人命,有效地防止了冤案的發生。文帝對法律的改革,使法律減輕了殘酷和野蠻性,在中國法制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了使隋朝早日繁榮富庶,隋文帝大力發展社會經濟。
 

  (四)領均田令:
  隋初,在北齊、北周均田制的基礎上,繼續實行均田制,均田令規定:丁男、中男受露田(種植五榖)80畝,永業田20畝,婦女受露田40畝。奴婢5口給1畝。永業田不歸還,露田在受田者死後歸還。對一般農民,採取輕徭薄賦鼓勵農桑的政策,對於豪強貴族兼併土地的行為則給予打擊,以保證農民的正常生產。從而提高了農民勞動生產的積極性。均田制實行後,國家可以控制更多的勞動力,增加賦稅收入。
 

  (五)設置糧倉:
  文帝時所設的倉,可分兩種,即官倉和義倉。官倉的糧儲,用以供養軍公人員。設置官倉的目的,即是在增加關東漕運的效率;也就是把原來關東各州對京師個別直接的輸糧辦法,改為集中和分段運輸的辦法。並在黃河沿岸設置米倉,先把關東各州的食糧集中在這些倉裏,然後利用黃河及廣通渠運到京師。因此時間及人力物力,都節省不少。據唐人的估計,文帝末年諸倉所存的食糧,已可供政府五六十年之用。義倉又稱社倉,設置於鄉間,其儲糧由人民捐納,以備飢荒時賑濟災民。百姓軍人,捐出的糧食,存入當地的社倉裏由「社司」專管賑目和儲存等事宜。如遇某地收成不好發生飢饉之時,便以某地社倉中的儲糧賑濟飢民。並規定民戶捐糧於社倉的標準:「上戶不過一石,中戶不過七斗,下戶不過四斗。」義倉之設,對人民的生活來說,自是一項有力的保障。
2006-10-26 1:20 am
開皇之治......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21:2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5000051KK0222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