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今年10月的氣溫仍是很炎熱的呢﹖

2006-10-24 7:04 am
今天看過天文台的網頁,
發現到了10月30日的氣溫仍是23-27度,
10月24日至10月29日的氣溫也是23-28度,
正常來說此時的氣溫只有20-26度了,
本人看過天文台的紀錄,
除此之外本人還發現這個月的最低溫度是在近9年以來最高(最低溫度達24度),
為甚麼今年10月的氣溫仍是很炎熱的呢﹖
參考網址:
http://www.weather.gov.hk/wxinfo/pastwx/metob200610c.htm

回答 (8)

2006-10-24 7:25 am
✔ 最佳答案
簡單o黎講今年農曆七月有潤月,所以仲有成個月之熱。(而家先至係農曆八月咋!)

另外,由於全球o既空氣都係熱左,溫度上升得快,地球溫度不斷上升又無法係短時間降溫,咁唔熱都幾難啦。

最近套電影 - 絕望真相,由前美國副總統講解有關地球氣溫不斷升,只怕地球表面唔頂得太耐,唯有自我(地球)降溫,地球o既大冰山﹑冰村開始無啦,令都有海洋水位上升,低地會被水覆蓋,以億計o既地球人無家可歸.....太令人傷感同難過啦。

求求地球,求求自己以及下一代人類,為保護環境出分力吧!!
2007-02-09 2:11 am
衣家只係二月初﹐天氣已經上番二十幾度...
好辛苦...
2006-11-02 2:37 am
2006 年 10 月 香港氣象觀測摘錄
日期
十月 平均
氣壓
(百帕斯卡) 氣 溫 平均
露點
(攝氏度) 平均
相對濕度
(%) 平均
雲量
(%) 總雨量
(毫米)
最高
(攝氏度) 平均
(攝氏度) 最低
(攝氏度)
1 1011.1 27.6 26.3 25.7 22.0 78 88 微量
2 1010.9 29.4 26.9 25.6 22.4 77 88 微量
3 1010.5 29.4 26.9 24.4 23.0 80 70 5.1
4 1009.6 29.9 27.1 25.3 21.7 73 55 微量
5 1010.2 30.4 26.8 24.9 21.9 75 24 -
6 1011.6 29.0 26.3 24.9 21.8 77 63 微量
7 1011.9 29.1 26.2 24.3 20.3 71 16 -
8 1013.7 29.0 26.3 25.0 22.3 79 60 -
9 1014.3 26.3 25.2 24.2 22.2 83 84 0.6
10 1015.3 29.1 26.2 24.2 21.9 77 64 -
11 1015.6 30.1 26.8 25.0 22.5 78 73 -
12 1016.9 29.5 26.7 25.0 22.2 77 34 -
13 1016.7 30.1 26.8 25.3 22.2 77 56 -
14 1014.5 28.2 26.4 25.3 23.1 82 84 5.3
15 1014.0 27.9 26.6 24.8 23.6 84 88 10.7
16 1015.6 28.3 25.9 24.1 23.1 85 85 7.1
17 1015.8 28.6 26.4 25.3 23.1 82 84 -
18 1015.6 29.0 26.5 25.4 22.9 80 65 -
19 1016.6 27.8 26.1 25.4 21.9 78 79 -
20 1016.9 29.3 26.4 24.7 22.1 77 51 -
21 1016.3 28.9 26.4 25.1 22.4 79 49 -
22 1015.5 29.7 26.5 24.6 22.4 79 36 -
23 1015.7 31.0 27.3 25.3 23.1 79 56 微量
24 1017.8 28.4 26.4 24.7 22.5 79 86 1.9
25 1018.1 28.6 26.3 25.1 22.0 77 84 微量
26 1018.3 28.8 26.0 24.6 20.6 73 72 -
27 1018.1 28.4 25.4 23.0 19.3 70 65 微量
28 1016.2 29.2 26.1 23.4 19.5 68 54 微量
29 1014.6 29.9 26.2 23.8 20.5 72 40 微量
30 1014.4 29.4 25.9 23.5 20.1 71 44 0.5
31 1013.4 28.3 25.7 23.3 17.8 63 74 微量
平均/總值 1014.7 29.0 26.4 24.7 21.8 77 64 31.2
正 常* 1014.0 27.9 25.2 23.1 19.8 73 56 144.8
觀測站 天 文 台

日期
十月 出現低能見度
的時數#
(小時) 總日照
(小時) 每日太陽總輻射
(兆焦耳/平方米) 總蒸發量
(毫米) 盛行風向
(度) 平均風速
(公里/小時)
1 4 0.2 7.69 2.1 080 32.3
2 20 1.4 10.26 3.3 060 16.3
3 24 6.4 14.18 3.9 040 10.4
4 22 8.5 16.20 4.5 170 9.1
5 24 9.9 17.74 4.1 150 10.3
6 23 4.7 12.21 3.0 110 7.3
7 21 10.3 17.37 4.4 120 9.3
8 24 6.0 13.81 3.5 110 14.0
9 17 - 2.67 1.1 080 16.9
10 23 7.5 15.97 4.3 100 13.6
11 21 8.1 15.20 3.5 100 11.9
12 3 9.6 18.04 4.6 100 20.2
13 0 8.4 16.76 3.5 070 14.0
14 12 3.4 8.21 2.2 090 8.2
15 22 0.2 8.27 4.2 110 9.6
16 14 4.3 12.46 3.3 100 23.8
17 24 6.1 14.34 3.7 090 18.9
18 16 6.2 13.65 3.5 100 18.6
19 11 4.7 11.35 3.3 090 21.5
20 21 5.9 13.40 3.2 080 13.5
21 7 5.4 12.31 3.1 090 19.5
22 6 9.1 15.95 3.8 070 14.2
23 24 7.4 12.44 3.4 100 9.7
24 20 3.0 10.67 3.5 090 36.5
25 21 6.4 13.42 4.2 090 28.3
26 11 6.8 12.80 4.2 080 26.8
27 16 8.5 15.11 3.9 090 26.7
28 23 9.7 15.78 4.0 020 20.1
29 24 9.4 16.13 3.0 090 18.3
30 24 9.6 15.35 4.8 090 20.6
31 24 8.7 14.92 6.1 020 27.9
平均/總值 546 195.8 13.38 113.2 090 17.7
正 常* 124.0§ 195.0 15.46 152.2 090 27.6
觀測站 香 港 國 際 機 場 京 士 柏 橫 瀾 島


天文台於十月四日 15 時 15 分錄得本月最低氣壓 1007.6 百帕斯卡。

天文台於十月二十三日 13 時 30 分錄得本月最高氣溫 31.0 攝氏度。

天文台於十月二十七日 7 時 32 分錄得本月最低氣溫 23.0 攝氏度。

橫瀾島於十月一日 4 時 39 分錄得本月最高陣風 59 公里/小時,風向 080 度。

京士柏於十月十六日 2 時 10 分錄得本月最高瞬時降雨率 176 毫米/小時。

# 低能見度是指能見度低於 8 公里,不包括出現霧、薄霧或降水。

* 1961-1990 氣候平均值 (除特別列明外)

§ 1997-2005 平均值
2006-10-25 7:36 pm
1. 本港受東北季候風的影響較正常少

2. 溫室效應現象
參考: me
2006-10-25 7:49 am
副熱帶高壓長時間控制華南, 令到天氣仍然溫暖
2006-10-25 2:51 am
1. 本港受東北季候風的影響較正常少

2. 溫室效應現象

參考天文台溫室效應資料:

http://www.weather.gov.hk/wxinfo/climat/climatoc.htm

何謂‘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指地球大氣層上的一種物理特性。假若沒有大氣層,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不會是現在 合宜的15℃,而是十分低的-18℃。這溫度上的差別是由於一類名為溫室氣體所引致,這些氣體吸收紅外線輻射而影響到地球整 體的能量平衡。在現況中,地面和大氣層在整體上吸收太陽輻射後能平衡於釋放紅外線輻射到太空外(圖一)。但受到溫室氣體的 影響,大氣層吸收紅外線輻射的份量多過它釋放出到太空外,這使地球表面溫度上升,此過程可稱為‘天然的溫室效應’。但由 於人類活動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結果讓更多紅外線輻射被折返到地面上,加強了‘溫室效應’的作用。

溫室氣體種類
溫室氣體佔大氣層不足1%。其總濃度需視乎各‘源’和‘匯’的平衡結果。‘源’是指某些化學或物理過程使到溫室氣體濃 度增加,相反‘匯’是令其減少。人類的活動可直接影響各種溫室氣體的‘源’和‘匯’而因此改變了其濃度。

大氣層中主要的溫室氣體可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 化合物(CFCs)及臭氧(O3)。大氣層中的水氣(H2O)雖然是‘天然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但普遍認為它 的成份並不直接受人類活動所影響。表一顯示了一些溫室氣體的特性。



‘全球變暖潛能’(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各種溫室氣體對地球的能量平衡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幫助決策者能量度各種溫室氣體對地球變暖的影響,‘跨政府氣候轉變 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在1990年的報告中引入‘全球變暖潛能’的概念。‘全球變暖潛能’ 是反映溫室氣體的相對強度,其定義是指某一單位質量的溫室氣體在一定時間內相對於CO2的累積輻射力*。表二列出 ‘跨政府氣候轉變委員會’報告內一些溫室氣體的‘全球變暖潛能’。對氣候轉變的影響來說,‘全球變暖潛能’的指數已考慮到 各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的存留時間與及其吸收輻射的能力。在計算‘全球變暖潛能’的時候,是需要明瞭各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的 演變情況(通常不太了解)和它們在大氣層的餘量所產生的輻射力(比較清楚知道)。因此,‘全球變暖潛能’含有一些不確定因素, 以CO2作為相對比較,一般約在±35%。

*輻射力的定義是由 於太陽或紅外線輻射份量的轉變而引致對流層頂部的平均輻射改變。輻射力影響了地球吸收和釋放輻射的平衡。正值的輻射力會使地球 表面變暖,負值的輻射力使地球表面變涼。



溫室氣體濃度的轉變
i) 二氧化碳(CO2)

夏威夷的冒納羅亞觀象台在1958年已開始對大氣層CO2濃度作仔細量度。表二顯示CO2在大氣層中 的每年平均濃度由1958年約315ppmv(百萬份之一體積)升至1997年約363ppmv。冒納羅亞觀象台的數據亦反映了每年在北半球因為植 物呼吸作用而產生的週期變化:CO2濃度在秋冬季時增加而在春夏季時減少。與北半球比較,這種隨著植物生長及凋萎 的CO2濃度週年變化在南半球的出現時間是剛剛相反,而且變化幅度較小,這種現象在赤度附近地區則完全看不到。

ii) 甲烷(CH4)

CH4在大氣層中的增長速度已在近十年減少下來,尤其在1991至1992年間有明顯的下降,但在1993年後期亦有 些增長。1980至1990的平均增長速度是每年13ppbv(十億份之一體積)。

iii) 一氧化二氮(N2O)

從過往40年間,N2O的平均升幅是每年0.25%(見圖四)。現時在對 流層的N2O濃度在312到314ppbv左右。

iv) 氯氟碳化合物(CFCs)

在各種氯氟碳化合物中,以CFC-11及CFC-12較為重要,因為其濃度比較高與及它們對平流層內的O3有很大影響。 在多種人造的氯氟碳化合物中,以CFC-11及CFC-12的濃度最高,分別約為0.27及0.55ppbv(量度於冒納羅亞觀象台,1997,見圖五 和六)。從它們的‘全球變暖潛能’數值,顯示這兩種氣體吸收紅外線輻射的能力相當高,估計在八十年代期間除了CO2以 外,CFC-11及CFC-12在所有溫室氣體中對輻射力的影響已佔了三份之一。

‘溫室效應’增強後的影響
i) 氣候轉變:‘全球變暖’



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會減少紅外線輻射放射到太空外,地球的氣候因此需要轉變來使吸取和釋放輻射的份量達至新的平衡。 這轉變可包括‘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氣低層變暖,因為這樣可以將過剩的輻射排放出外。雖然如此,地球表面溫度的少許 上升可能會引發其他的變動,例如:大氣層雲量及環流的轉變。當中某些轉變可使地面變暖加劇(正反饋),某些則可令變暖過 程減慢(負反饋)。

利用複雜的氣候模式,‘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第三份評估報告估計全球的地面平均氣溫會在2100年上升1.4至5.8度。這預計已考慮到大氣 層中懸浮粒子傾於對地球氣候降溫的效應與及海洋吸收熱能的作用 (海洋有較大的熱容量)。但是,還有很多未確定的因素會影響 這個推算結果,例如:未來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預計、對氣候轉變的各種反饋過程和海洋吸熱的幅度等等。

ii) 海平面升高



假若‘全球變暖’正在發生,有兩種過程會導致海平面升高。第一種是海水受熱膨脹令水平面上升。第二種是冰川和格陵蘭及南 極洲上的冰塊溶解使海洋水份增加。預期由1900年至2100年地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介乎0.09米至0.88米之間。。



 






對人類生活的潛在影響
i) 經濟的影響

全球有超過一半人口居住在沿海100公里的範圍以內,其中大部份住在海港 附近的城市區域。所以,海平面的顯著上升對沿岸低窪地區及海島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害,例如:加速沿岸沙灘被海水的沖蝕、 地下淡水被上升的海水推向更遠的內陸地方。

ii) 農業的影響

實驗證明在CO2高濃度的環境下,植物會生長得更快速和高大。但是,‘全球變暖’的結果可會影響大氣環流,繼 而改變全球的雨量分佈與及各大洲表面土壤的含水量。由於未能清楚了解‘全球變暖’對各地區性氣候的影響,以致對植物生態所 產生的轉變亦未能確定。

iii) 海洋生態的影響

沿岸沼澤地區消失肯定會令魚類,尤其是貝殼類的數量減少。河口水質變鹹可會減少淡水魚的品種數目,相反該地區海洋魚類的 品種也可能相對增多。至於整體海洋生態所受的影響仍未能清楚知道。

iv) 水循環的影響

全球降雨量可能會增加。但是,地區性降雨量的改變則仍未知道。某些地區可有更多雨量,但有些地區的雨量可能會減少。此外 ,溫度的提高會增加水份的蒸發,這對地面上水源的運用帶來壓力...

維基百科溫室效應: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A%AB%E5%AE%A4%E6%95%88%E6%87%89&variant=zh-tw

溫室效應是指大氣層使星球變暖的效應。有些人認為,主要由於人為作用,在地球上使溫室效應加強,而造成全球暖化的效應。

成因
溫室效應的成因主要是溫室氣體的過量排放。因為溫室氣體能夠儲存熱能,令地球所儲存的熱能上升,造成全球暖化。

原理
太陽輻射主要是短波輻射,而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則是長波輻射。大氣對長波輻射的吸收力較強,但對短波輻射的吸收力比較弱。所以:

白天,太陽光射到地球上,部分能量被大氣吸收,部分被反射回宇宙,大約47%左右的能量被地球表面吸收。
夜晚,晚上地球表面以紅外線的方式向宇宙散發白天吸收的熱量,其中也有部分被大氣吸收。
大氣層如同覆蓋溫室的玻璃一樣,保存了一定的熱量,使得地球不至於像沒有大氣層的月球一樣,被太陽照射時溫度急劇升高,不受太陽照射時溫度急劇下降。但因於溫室氣體的增加,令地球整體所保留的熱能增加。

影響
如果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成分增加,便會促使地球的總體溫度上升。溫度的上升,有可能造成下列結果:

兩極的冰層會加速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並淹沒沿海低海拔地區。
雪融線會大幅度的往後退,河流源頭水源減少,導致全球大缺水危機。
由於暖化,令生物的代謝加快,生理週期異常,甚至破壞整個生物網。

聯合國的應對
目前溫室氣體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人為的,為了制止這種現象,聯合國發起制定了京都議定書,以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006-10-25 1:56 am
「厄爾尼諾」現象

很多人認為今年反常天氣的罪魁禍首是「厄爾尼諾」現象。究竟「厄爾尼諾」現象是「何方神聖」,可以有 這樣翻雲覆雨的能耐?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及東部的海水異常變暖。它出現的週期並不規則,但平均來說每三至五年 出現一次,出現後通常持續18個月左右。




1997 年 12 月初東太平洋上
海水表面溫度距平示意圖﹝單位為攝氏度﹞



在西太平洋水溫較暖的時候,暖濕的空氣上升並凝結成雲雨,借助偏東信風的輸送,東南亞一帶得以有充足的 雨水供應。當環境因數配合時,更會發展成熱帶氣旋,向西推進而影響南中國海沿岸地區。

可是,當太平洋的暖水區東移時,熱帶氣旋的理想產生地便由慣常的較西部地區如菲律賓以東一帶往東移, 其移動路徑亦會隨之而變得較少進入南海,華南地區受熱帶氣旋的影響因而減少。另一方面,從暖水區上升的 空氣跟隨高空氣流而到達東南亞如印尼、新畿內亞及馬來西亞一帶並開始下沉,引致這些熱帶雨林地區天氣 異常乾旱,雨季延遲到臨。天文台的研究指出,這股下沉的氣流引致華南沿岸的西南季風增強,把大量水氣帶到 該區而導致連場大雨。由於西南季風攜帶的水氣在華南地區已消耗了大部份,因而國內較北地區降雨量相對偏低, 形成南澇北旱的情況。

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開始於3月,其後發展迅速,西經120度以東的赤道海洋的海水比正常暖了4度攝氏度 以上,幅度直追1982-83年被形容為本世紀最強的「厄爾尼諾」現象那次。

回顧1982-83年內發生的反常天氣現象與今年比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1982年的全年總雨量是緊接著1997年的 第二最高紀錄。

大家若有興趣知道更多有關「厄爾尼諾」現象的資料,請參考天文台的相關網頁,網址為

http://www.weather.gov.hk/wxinfo/climat/ensoc.htm
2006-10-24 7:15 am
溫室效應呀....


收錄日期: 2021-04-25 18:00: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3000051KK0523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