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大英帝國(British Empire)是一個以英國為中心的全球性帝國,在20世紀初的鼎盛時期,全世界大約4~5億人——也就是當時全球人口的約四分之一——都是該帝國的子民,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0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到20世紀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着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大英帝國逐漸瓦解。今天,英國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國家組成了一個國際性的組織英联邦,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的是,英國再也無法在政治、外交、經濟等各個方面直接影響英聯邦的其他成員了。
大英帝國的形成是3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外交活動和帝國的萎縮。帝國的領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被形容為「日不落帝國」,它在1890至1900年間達到最高峰。
帝國在全世界範圍內協助傳播了英國的技術、商業、語言和管理模式。帝國霸權幫助英國實現了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雖然海外的殖民地(除了一些自治領外)的人民大多無權決定其政府的政策與未來,英國本土的民主卻繼續深化。
從殖民地的角度來看大英帝國,可以說是毀譽參半。殖民地從英國那裡獲得了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投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獲得了英國的法律框架與國際性的語言英語。在殖民地脫離帝國獨立之前英國都會試圖將它的議會民主制留給殖民地人民,雖然並不是所有的時候都獲得成功。獨立後的英殖民地大部分都選擇留在英聯邦之中。
但同時,英國的殖民政策並非利他主義的。事實上,英國的殖民化是完全以其自身利益為優先考量。英國為殖民地留下了更好的基礎設施,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夠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東南亞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只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單一農業產品)的供應者,這對這些國家獨立後的經濟發展並無幫助。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穩定,英國採用了「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鼓動殖民地內不同民族、語言或宗教的人們相互內斗,使得像愛爾蘭、印度、津巴布韋、肯雅、蘇丹、烏干達、伊拉克、圭亞那和斐濟這些國家在獨立後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種族衝突。
大英帝國(British Empire)是一個以英國為中心的全球性帝國,在20世紀初的鼎盛時期,全世界大約4~5億人——也就是當時全球人口的約四分之一——都是該帝國的子民,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0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到20世紀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着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大英帝國逐漸瓦解。今天,英國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國家組成了一個國際性的組織英联邦,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的是,英國再也無法在政治、外交、經濟等各個方面直接影響英聯邦的其他成員了。
大英帝國的形成是3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外交活動和帝國的萎縮。帝國的領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被形容為「日不落帝國」,它在1890至1900年間達到最高峰。
帝國在全世界範圍內協助傳播了英國的技術、商業、語言和管理模式。帝國霸權幫助英國實現了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雖然海外的殖民地(除了一些自治領外)的人民大多無權決定其政府的政策與未來,英國本土的民主卻繼續深化。
從殖民地的角度來看大英帝國,可以說是毀譽參半。殖民地從英國那裡獲得了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投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獲得了英國的法律框架與國際性的語言英語。在殖民地脫離帝國獨立之前英國都會試圖將它的議會民主制留給殖民地人民,雖然並不是所有的時候都獲得成功。獨立後的英殖民地大部分都選擇留在英聯邦之中。
但同時,英國的殖民政策並非利他主義的。事實上,英國的殖民化是完全以其自身利益為優先考量。英國為殖民地留下了更好的基礎設施,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夠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東南亞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只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單一農業產品)的供應者,這對這些國家獨立後的經濟發展並無幫助。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穩定,英國採用了「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鼓動殖民地內不同民族、語言或宗教的人們相互內斗,使得像愛爾蘭、印度、津巴布韋、肯雅、蘇丹、烏干達、伊拉克、圭亞那和斐濟這些國家在獨立後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種族衝突。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8%8B%B1%E5%B8%9D%E5%9B%BD
英國雖然只是西歐的一個島國,面積不大,但由於最早的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曾經建成號稱「日不落帝國」的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是世界影響最大的國家,戰後雖然被美國取而代之,但美國的主要語言也是英語,美國的主體民族也是盎格羅—撒克遜人,美國的學生除了要學習不長的美國歷史外,也要學習英國歷史。
英國人歷史上局處島國,偏於保守,歷史上雖然英國的社會狀況不斷改變,但政體變化不大,至今沒有一部成文的憲法;王室雖然也在不斷地改朝換代,但和中國不同,英國歷史上很少發生改變統治家族的叛亂,每次變更多是王室缺乏男性後裔,而需由女性後裔繼位,既而使王室姓氏相應更改。因此,現在的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血統可以追溯到最早的撒克遜諸王的身上。
各朝代的英國歷史
史前英國(凱爾特英國,公元43年以前)
羅馬時期英國(44年—410年)
盎格魯-薩克遜英國與七國時代(約440年—850年)
丹麥律法施行區時期(850年—1066年)
諾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
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1154年—1399年)
玫瑰戰爭(1399年—1485年)
約克王朝
蘭開斯特王朝
都鐸王朝(1485年—1603年)
斯圖亞特王朝(1603年—1714年)
漢諾威王朝(1714年—1901年)
溫莎王朝(1901年—現今)
都鐸王朝,開始於1485年,「玫瑰戰爭」結束,亨利·都鐸奪得王位。1603年,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伊莉莎白女王去世,都鐸王朝結束。這一百多年的都鐸王朝時代可是英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都鐸王朝的統治者包括:
亨利七世,亨利·都鐸,亨利六世侄子(父親是亨利六世同母異父的弟弟)
亨利八世,亨利七世次子
愛德華六世,亨利八世的小兒子
琴·格蕾郡主,亨利七世外孫女的女兒
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算作英國女王
瑪麗一世,愛德華六世同父異母的姐姐
伊莉莎白一世,瑪麗一世同父異母的妹妹
漢諾威王朝(House of Hanover),是於1692-1866年間統治德國漢諾威地區和在1714-1901年間統治英國的王朝。
起源
漢諾威王朝是德國布倫瑞克王朝的分支之一,因此又稱為不倫瑞克王朝漢諾威分支。漢諾威王朝和布倫瑞克王朝的前身,都是威爾芬王朝,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薩克森及巴伐利亞公爵獅子公爵亨利。而亨利的幼子威廉成為布倫瑞克-呂尼堡公爵(Duke of Brunswick-Lüneburg)。
不倫瑞克王朝呂尼堡分支,經過多年發展後,在1692年成為漢諾威選帝侯國。自此以後,王室人員以國為姓氏,改稱為漢諾威分支,亦即是漢諾威王朝。
漢諾威選帝侯
1692年,哈布斯堡王朝的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委任布倫瑞克-呂尼堡公爵為第9位世襲選帝侯,是為漢諾威選帝侯,以增加哈布斯堡王室成員當選皇帝的勝算機會。自此以後,布倫瑞克-呂尼堡公爵及其後代便以封國為姓,改姓漢諾威。
恩斯特·奧古斯特 (Ernst Augustu 1692年-1698年)
喬治一世·路易 (Georg I Louis, 1698年-1727年)
喬治二世·奧古斯特 (Georg II August, 1727年-1760年)
喬治三世 (Georg III, 1760年-1803年)
選帝侯稱號保留至1814年
自1714年起,漢諾威選帝侯開始兼任英王(詳見下文),漢諾威和大不列顛王國以及愛爾蘭結成共主邦聯。
而漢諾威選帝侯國,在1803年被法軍佔領,直至1814年拿破崙倒台後,漢諾威在列強同意下,被升級為王國。
漢諾威國王
1814年10月,維也納會議上決定,為了給予英王在德國事務上的發言權,決定將漢諾威選帝侯國提昇為漢諾威王國,並與英國組成共主邦聯。
但這個共主邦聯很快瓦解,當1837年英王威廉四世駕崩後,英國王位傳給了血緣關係較近的肯特郡主維多利亞。但因德意志地區施行撒利法,禁止女性繼承王位。其三伯父的漢諾威王位傳給了他的五叔坎伯蘭公爵。但此時,普魯士已經開始密謀統一德國的大業。1866年,普奧戰爭期間,普魯士突然派兵佔領漢諾威王國,並改編為普魯士的一個省。漢諾威王國滅亡。
喬治三世 (1814年-1820年)
喬治四世(Georg IV, 1820年-1830年)
威廉 (Wilhelm, 1830年-1837年)
恩斯特·奧古斯特 (Ernst August, 1837年-1851年)
喬治五世 (Georg V, 1851年-1866年)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7130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