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效應有什麼好,什麼壞呢?請舉例

2006-10-24 1:50 am
溫室效應有什麼好,什麼壞呢?please!!!!!!!
更新1:

請說明邊到話好,邊到話壞please!!!!

回答 (3)

2006-10-25 2:52 am
✔ 最佳答案
全球增溫

引言

地球表面的溫度及氣候由太陽輻射決定,地球從太陽吸收的能量必須與地球和大氣層向外釋放的輻射能量相平衡,地球的溫度才能穩定在一定範圍內。為了維持這種平衡,地球上的外釋能量(長波輻射)的一部份由輻射性的大氣層氣體(即溫室氣體)吸收並再反射回地球,進而減少向外層空間的能量淨排放,這就是溫室效應。藉著此種自然的溫室效應,維持地表之溫度,是地球溫暖化的原理。

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影響(壞處)

人類活動一方面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特別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礦物燃料使用量不斷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又大量地毀壞森林、草原,使地球正在不斷地失去二氧化碳儲備庫,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正在迅速增加,使地球向外釋放能量減緩,造成不正常的溫室效應。近年來由於人類經濟活動的快速成長,所製造之化學品及產生的空氣污染,正以空前未有之速度改變大氣的結構。其中特別是化石燃料燃燒後所產生之CO2氣體,大量排放進入大氣後,吸收地表之長波輻射,造成之人為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逐漸增加。

氣候轉變:「全球變暖」--再過幾世紀,地球就會變成平均溫為40度(好熱)。

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會減少紅外線輻射放射到太空外,地球吸取和釋放輻射的份量要達至新的平衡,氣候無可避免地被轉變。這轉變可包括‘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氣低層變暖,因為這樣可以將過剩的輻射排放出外。

地球表面溫度的少許上升可能會引發其他的變動,例如:大氣層雲量及環流的轉變。當中某些轉變可使地面變暖加劇(正反饋),某些則可令變暖過程減慢(負反饋)。

不正常的溫室效應是引起全球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最主要在於地球上過量的二氧化碳,過去100年地球表面溫度已上升0.3~0.6,當然學術界對此還有分歧,但多數人認為,全球變暖將給人類造成極嚴重的社會問題。



海平面升高---會造成氾濫,更可能令陸地沈沒。

不正常的溫室效應的直接危害在於它使全球的氣溫升高。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一倍,將會使全球平均溫度增加1.5~7℃,高緯度地區增加4~10℃,這樣迅速升高的溫度將會引起地球上的冰川融化,導至海洋平面上升,使許多沿海城市遭受滅頂之災。

假若‘全球變暖’正在發生,有兩種過程會導致海平面升高。第一種是海水受熱膨脹令水平面上升。第二種是冰川和格陵蘭及南極洲上的冰塊溶解使海洋水份增加。預期到2100年時地球的平均海平面將有50厘米的升幅,其準確範圍可在15至95厘米之間。

雖然,至目前為止,僅增加少許溫度(過去100年只增加0.3℃至0.6℃),海平面則持續上升(10至15公分)。工業革命後CO2濃度增加28%,如果不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根據現時的氣候模式推算,在1990至2100年間全球的平均氣溫會上升2℃。這預計已考慮到大氣層中懸浮粒子傾於對地球氣候降溫的效應與及海洋吸收熱能的作用(海洋有較大的熱容量)。但是,還有很多未確定的因素會影響這個推算結果,例如:未來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預計、對氣候轉變的各種反饋過程和海洋吸熱的幅度等等。估計這結果的準確範圍介乎1℃至3.5℃之間。海平面將上升15至95公分,此種溫室效應對於整個生態環境(包括地球、海洋與人類的經濟、社會等)及全球氣候,將有深遠而不可知之影響。  

對人類生活的潛在影響

經濟影響 ---d錢無哂。

全球有超過一半人口居住在沿海100公里的範圍以內,其中大部份住在海港附近的城市區域。所以,海平面的顯著上升對沿岸低窪地區及海島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害,例如:加速沿岸沙灘被海水的沖蝕、地下淡水被上升的海水推向更遠的內陸地方。

農業影響 ---無食物進食。

實驗證明在CO2高濃度的環境下,植物會生長得更快速和高大。但是,‘全球變暖’的結果會影響大氣環流,繼而改變全球的雨量分佈與及各大洲表面土壤的含水量。由於未能清楚了解‘全球變暖’對各地區性氣候的影響,以致對植物生態所產生的轉變亦未能確定。

海洋生態影響 ---海洋生物可能漸漸絕種。

沿岸沼澤地區消失肯定會令魚類,尤其是貝殼類的數量減少。河口水質變鹹會減少淡水魚的品種數目,相反該地區海洋魚類的品種也可能相對增多。至於整體海洋生態所受的影響仍未能清楚知道。



水循環影響 ---降雨過多,增加水浸和山泥傾斜的機會。

全球降雨量可能會增加。但是,地區性降雨量的改變則仍未知道。某些地區會有更多雨量,但有些地區的雨量可能會減少。此外,溫度的提高會增加水份的蒸發,這對地面上水源的運用帶來壓力。
2006-10-24 2:06 am
i) 氣候轉變:‘全球變暖’
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會減少紅外線輻射放射到太空外,地球的氣候因此需要轉變來使吸取和釋放輻射的份量達至新的平衡。 這轉變可包括‘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氣低層變暖,因為這樣可以將過剩的輻射排放出外。雖然如此,地球表面溫度的少許 上升可能會引發其他的變動,例如:大氣層雲量及環流的轉變。當中某些轉變可使地面變暖加劇(正反饋),某些則可令變暖過 程減慢(負反饋)。

利用複雜的氣候模式,‘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第三份評估報告估計全球的地面平均氣溫會在2100年上升1.4至5.8度。這預計已考慮到大氣 層中懸浮粒子傾於對地球氣候降溫的效應與及海洋吸收熱能的作用 (海洋有較大的熱容量)。但是,還有很多未確定的因素會影響 這個推算結果,例如:未來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預計、對氣候轉變的各種反饋過程和海洋吸熱的幅度等等。

ii) 海平面升高
假若‘全球變暖’正在發生,有兩種過程會導致海平面升高。第一種是海水受熱膨脹令水平面上升。第二種是冰川和格陵蘭及南 極洲上的冰塊溶解使海洋水份增加。預期由1900年至2100年地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介乎0.09米至0.88米之間。。

對人類生活的潛在影響
i) 經濟的影響

全球有超過一半人口居住在沿海100公里的範圍以內,其中大部份住在海港 附近的城市區域。所以,海平面的顯著上升對沿岸低窪地區及海島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害,例如:加速沿岸沙灘被海水的沖蝕、 地下淡水被上升的海水推向更遠的內陸地方。

ii) 農業的影響

實驗證明在CO2高濃度的環境下,植物會生長得更快速和高大。但是,‘全球變暖’的結果可會影響大氣環流,繼 而改變全球的雨量分佈與及各大洲表面土壤的含水量。由於未能清楚了解‘全球變暖’對各地區性氣候的影響,以致對植物生態所 產生的轉變亦未能確定。

iii) 海洋生態的影響

沿岸沼澤地區消失肯定會令魚類,尤其是貝殼類的數量減少。河口水質變鹹可會減少淡水魚的品種數目,相反該地區海洋魚類的 品種也可能相對增多。至於整體海洋生態所受的影響仍未能清楚知道。

iv) 水循環的影響

全球降雨量可能會增加。但是,地區性降雨量的改變則仍未知道。某些地區可有更多雨量,但有些地區的雨量可能會減少。此外 ,溫度的提高會增加水份的蒸發,這對地面上水源的運用帶來壓力。
2006-10-24 1:54 am
可以增加溫度
不過會造成冰川溶化得更快


收錄日期: 2021-04-23 18:35: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3000051KK0262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