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who know that ?
but中國人最早出現及最出名的課本是四書五經
《論語》是孔子弟子編輯的一本書,共有二十篇。每篇錄有二、三十節孔子與弟子之間的對話,或是孔子的行為事跡,內容生動豐富。孔子心中的政治觀、人生觀,就在這些生動的對話中展示出來。這些觀念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雖然許多古書都有記載孔子的言論思想,但《論語》是最為完整可靠的,影響也最大。宋代以後,《論語》作為四書之一,是所有讀書人首先要熟讀的一部典籍
《孟子》是孟子所撰寫的一本書。孟子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戰國時代,一生四處奔走,宣揚孔子的學說。晚年和弟子萬章等人編纂了《孟子》一書,全書共七篇,每篇分上下兩章,內容主要是記述孟子如何勸說當時的國君實行仁政。
自漢代起,《孟子》一書已有很大的影響,到北宋時被列入為儒家的經典。南宋朱熹把《孟子》列為「四書」 之一,於是《孟子》的地位就更加提高了;明清時代的科舉考試更規定要從「四書」中選題目,所以任何讀書人都必需熟讀《孟子》。
《大學》是一篇寫於先秦時代的儒家文章, 內容是講述儒家的治國道理,其中包括有著名的 「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後來儒家思想的發展影響很大。
有關《大學》的作者,舊說是由孔子的大弟 子曾子所寫。《大學》在漢代被收入《禮記》一 書,宋代朱熹把它與《論語》、《孟子》、《中庸》 合編為四書,成為宋代以後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
《中庸》是一篇寫於先秦時代的儒家文章,內容是講述儒家的中庸思想,認為做事不偏不倚是最高的道德準則。表面看來,中庸思想不難明白,因為在平民百姓的生活中,都已體現著這道理,但是同時它又是天地之間最深奧的原則。透過這種深奧的原則,我們可以理解天、人,以及人性與教化之間的關係。
有關《中庸》的作者,舊說是由孔子的孫子子思所寫的。《中庸》在漢代被收入《禮記》一書,宋代朱熹把它與《論語》、《孟子》、《大學》合編為四書,成為宋代以後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
《詩經》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本詩歌集,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時代(公元前10—6世紀)的一些民歌和貴族詩歌,一共有305首。《詩經》最早只稱為《詩》,是由西周時掌管音樂的官員採集編纂的,那時的詩歌都配有音樂,官府會在一些重要的禮典儀式上演奏這些詩樂。到了春秋末年,孔子把《詩》重新編訂,作為他教育學生的課本。
漢代以後,《詩》成為了儒家經典,就被稱為《詩經》。《詩經》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尚書》又稱為《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史料彙集,包括虞(堯舜時代)書、夏書、商書、周書,內容都是政治性的文誥。《尚書》的彙編大概是在春秋時代,由誰人所編現在已無法知道。孔子曾經用它作教育弟子的教材,也有一種傳聞說孔子曾經對此書進行刪訂。
《尚書》到漢代成為了儒家經典,因此又稱《書經》。《尚書》在先秦時有一百篇,傳到現在只剩下二十八篇。另有二十五篇「古文尚書」是東晉時的人偽造出來的。在儒家經典中,《尚書》較為古奧難讀。
儒家關於「禮」的書有三種,分別是《儀禮》、《禮記》和《周禮》。
漢代「五經」中的《禮經》是《儀禮》,《儀禮》是古代部分禮制的彙編,共有17篇,內容都是關於冠、婚、喪、祭等儀式中的禮節,編者可能是戰國時代的人。
《禮記》是從戰國到西漢的儒者解釋《儀禮》和闡發禮典意義的文章,有49篇,編者是西漢的儒生戴聖。
《周禮》是戰國時代的人編寫的一本關於西周政治制度的書。
《禮記》、《周禮》後來都成為了儒家經典,其中《禮記》的影響尤其深遠。我們現在了解古代的禮制,主要是依據《儀禮》和《禮記》。
《周易》包括兩個部分:《易經》與《易傳》。
《易經》是西周時代的一本占卜書,內容包括有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及卦辭和爻辭。相傳八卦為伏羲所畫。
《易傳》是戰國時代的儒者對《易經》的解釋,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辭》上下、《文言》、《序卦》、《說卦》、《雜卦》十篇。《易傳》的思想有一套獨特的世界觀,蘊含深刻的哲學意義,對後來宋明理學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春秋》是春秋時期魯國的一部編年史,共記載了242年的歷史(公元前722年—481年),由魯國史官所作。相傳孔子曾經對這部史書加以整理修訂,到西漢時被列為「五經」之一。《春秋》記載歷史的方式非常簡略,但古代的儒者相信其中每一個字都有深意。
《春秋左傳》
《左傳》作者左丘明
從戰國至西漢,陸續出現了多種解釋《春秋》的書,其中最有名的三本是:《公羊傳》、《谷梁傳》、和《左傳》。前兩本書逐字解釋《春秋》的深意,而《左傳》則補充相應的史事。到後來《左傳》的影響愈來愈大。現代人讀《春秋》,一般都離不開《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