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香港

2006-10-23 6:34 am
現今的屯門是否還保存有古時的特色?

試根壉你對現今屯門的認識,和對唐代屯門的描述作比較,並寫出當年和今天的屯門的分別.



**THANKS**

回答 (2)

2006-10-23 6:54 am
✔ 最佳答案
唐代屯門的描述
世事變幻,朝代興替,從上古的簡陋聚落,到今天繁榮的新市鎮;從古代的軍事重鎮,到中葡屯門之戰,自古以來,屯門,與香港其他地區一樣,已經見盡世情、歷盡滄桑。屯門位於香港新界西部,坐北向南,西面經過珠江口可達珠海澳門;南面對岸就是大嶼山。區內山靈毓秀、巍峨矗立的青山(高五八三米),與東面的九徑山(高五零七米)相峙如門,兩山之間的屯門灣(今稱青山灣)三面環山,是一個天然鉗形避風港,自古以來已是重要港口及軍事據點,並有駐軍守田衛疆,屯門因此得名,意即屯兵之門。屯門的故事,應該從約五千年前說起:
唐代時(公元六一八至九零六年)大埔海盛產珍珠,採得的珍珠,都集中在屯門這個南方海防門戶待運,為了保護珍珠及保護往來帆船所運載的貨物及御海寇,於是在公元七三三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設軍事要塞屯門鎮,設防置兵留守,兵力為劃地設守之邊防軍,至公元七三六年(開元二十四年),屯門有駐軍兵額二千人,屬安南都護府。根據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載,公元七四三年(天寶二年)浙江東南海盜吳令光等作亂,並影響永嘉郡,南海太守劉巨麟(亦作鱗)曾調屯門鎮駐兵乘船北上,平定吳令光之亂,可見屯門軍鎮轄地之廣(該書原文記載:「天寶二載,海寇吳光令作亂,南海郡守劉巨麟,以屯門鎮兵討平之」)。唐以後朝代興替,屯門也逐漸成為中國南方對外海上交通的重要樞紐,商舶出海外駛、外船入航中國,都先會在屯門停泊。宋代嘉佑五年(公元一一零六年)編成的《新唐書》卷四十三《地理志》中其中一段引証唐代確曾在這裡駐兵,並以這個地區的功能──屯兵之門──作為地名:「有府二:曰綏南、番禺;有經略軍,屯門鎮兵」,此為香港地名第一次在中國文獻出現。
今天的屯門
香港人不斷地改變環境和使新事物成長。青山被劃為龐大新市鎮正是這轉變的一部份。屯門在一九六五年正式被列入成為未來的衛星城市(後稱新市鎮),在屯門大興土木,同時在龍鼓灘興建發電廠。一九六七年六月政府初步草圖顯示設計人口為一百萬人,城市向灣外伸展。傳統的農業用地會被高樓大廈所取代,工業區會和住宅區隔離,這個藍圖成為後來新市鎮發展根基,及至七十年代才正式展開大規模的發展工程。一九七一年五月,最初的新市鎮設計草圖收回了。作為前往廣東省政經中心廣州的必經路,香港政府在一九七二年,青山區正式重新命名為屯門以方便認識了屯門這名字數百年的海員。同年港督麥理浩爵士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了十年建屋計劃,九月,發表了新的設計圖,並指出在一九八五年,屯門人口會達四十八萬。新界拓展處及新市鎮地區管理委員會相繼成立,新市鎮的建設工作才全面展開。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港府公佈一項發展屯門新市鎮的計劃,決定投資六十億元擴充屯門區,這筆錢是用於工程建設,另外用來興建公共樓宇及社區設施。由於屯門新市鎮在配合十年建屋計劃而發展的三個新市鎮中距離九龍商業中心最遠,港府特別撥出三億五千萬元興建公路網。
  即使遷往原本住處的附近,一般人通常都並非完全願意,何況是從九龍遷至三十公里外的屯門?但若是新的環境比原有環境好,人們傾向比較容易遷居,因此,要吸引市民遷居屯門,首要目的就是要提供一個比市區更優美的生活環境,同時有足夠的經濟及社區設施。這些設施隨著人口增加而提供,希望令新遷進居民有充足的工作及學位。
  屯門發展藍圖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在第十一區(即今市中心)建立市中心,並是區內經濟活動中心,市中心內會有住宅、公共圖書館、自修室、電影院、藝術中心、百貨公司、銀行、展覽場館及會議室。另外,市中心也會有一座綜合政府大樓並與市中心內的購物區相連接。
  屯門新市鎮會預留百分之十的土地(約一百二十二點三公頃)作康樂用途,提供各種康樂活動,而青山灣東面的海灘及蝴蝶灣也繼續開放,並改善海灘設施。當時設計位於市中心的市鎮公園面積為十點七公頃,配以游泳池,現時屯門公園內設有昆蟲館,而游泳池則設在第十六區。屯門市鎮公園則在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啟用,實際佔地十二公頃,二十四小時開放。
  當時,設計屯門新市鎮的目標在於建立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社區,學校、診所、公園及公用設施等社區基本設施經細心規劃,試圖讓區內居民對社區產生歸屬感,但根據八零年七月屯門理民府的一項關於就業的調查顯示,當時屯門有超過八成的勞動人口需前往區外上班,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工業家不願在屯門設廠,令當時區內的工業發展遠不及人口增長。政府預期工業家會在區內設廠提供就業機會,惟當時區內地皮大部份卻被用作投機,就業機會不足,居民需於天亮前起床乘車上班,深夜才回家;與此同時,新區內的公用設施多未就緒,居民可說十分無助,生活在恐慌與不安中。屯門的困難,使有關當局重新評估「完全自給自足」這個理論的可行性。時至今日,「完全自給自足」這個目標仍無法實現,大量居民需於區外上班上課,每天忍受睡眠不足、交通擠塞、高昂車資及漫長車程。屯門以前屬元朗管理,但屯門在屯門新市鎮剛開始不久的一九七四年便與元朗分治。
現今的屯門還保存有古時的特色:
三聖廟及三聖墟
  三聖廟位於屯門三聖麒麟崗。三聖廟之得名,乃因該廟尊奉儒釋道三教。廟內供奉著三教先師: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該廟建於一九一四年,為港九船塢業人士集資興建。當年覓地興建該廟時,在今廟址之上發現一石洞,洞內有一尊銅麒麟像,被視為吉祥物,所以決定建廟於,此並奉該洞為麒麟洞。三聖廟旁的休息公園豎有一塊巨石,石前碑文記述「填海之前,岸線所在,以此石為界」,是昔日屯門的海岸線的標誌。離開三聖廟後,橫過青山公路,便可到三聖墟。該處是區內及香港數個著名的海鮮市場之一,遊客可在此悠閒地品嚐一頓美味的海鮮宴。
紅樓
  紅樓位於龍門路中山公園內,坐西北向東南,背枕杯渡山。當年由孫中山先生策動的惠州庚子起義和黃花崗之役,起義人員事前的策劃、集合宣誓及軍械和糧食的補給供應等,都曾在紅樓中進行。公園內除了有孫逸仙博士紀念碑外,尚有孫中山先生的半身塑像及遺囑。
青山禪院
  青山禪院位於青山山麓上,禪院內古蹟處處,除了珍藏的禪師石像外,還有於一九二二年由何東爵士伉儷興建的挹曉亭及為紀念金文泰總督二遊青山禪院而立的牌坊,牌坊刻有有總督於一九二九年所題之「香海名山」四個大字。另有化骨龍巖,內有大龍骨一塊。由禪院的大雄寶殿拾級而登便到達杯渡岩。相傳此岩乃杯渡禪師修佛靜地,杯渡像便是放置於此;離杯渡岩不遠的「高山第一碑」立於一九一九年,據說是唐代韓愈的筆跡。
口角天后古廟
  建於清初十七世紀的口角天后古廟位於屯門天后路。屯門是古時水道要衝,歷來是漁民聚泊之處,水上居民為求神靈庇佑,以冀平安,因此於舊墟的口角建廟以祀天后。明廟時陶氏族人定居屯門,經營鹽業,興漁民聯繫密,緊因此與民聯合擴建該廟。及後,屯門各圍村亦曾先後集資重修該廟。口角天后古廟歷來香火鼎盛,而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寶誕,屯門鄉民均會在廟前空地築棚籌演神功戲,而水陸居民則舞龍舞獅前來賀誕,祈求風調兩順,闔境平安。
青松觀
  青松觀座落於青山公路麒麟圍,在青山醫院附近。在傳統中國文化中,青松乃長壽之象,青松觀既以青松為名,自然亦泛溢著幽寧憩靜之氣。自首座純陽殿於一九六一年落成後,青華堂、翊化宮、旭日亭、眾妙之門牌樓等相繼增建,嗣後不斷廣闢庭園,廣植四時花木,增設池榭樓台、九龍彩壁等,以及怡情書畫、醒世聯文。在這綠蔭環抱、鳥語花香的環境下,甚宜遊客一睹道家及中國文化濟人利物,覺世道人的風範。此外,觀內附設齋菜部,為遊客提供美味素食。每年四月期間,觀內有全港最具規模的盆栽展覽。展出珍貴中國傳統盆裁,供遊人免費觀賞。
清涼法苑
  清涼法苑位於屯門虎地。清涼法苑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是一所具百餘年歷史的佛堂。因該處環境清幽,附近更遍植香樨,故初名樨香苑,後改為清涼法苑。清涼法苑以供應精美上素馳名,近年更增設茶坊,為遊人品嘗齋宴及茗茶的好去處。除了一般靜室寺院所有的亭台池閣外,佛堂中還張掛了「十六羅漢應真像」之石刻印本。該拓片是乾隆皇遊江南時,在杭州聖因寺觀賞之羅漢圖,是一套藝術性及觀賞性甚高的珍藏。
妙法寺
  妙法寺位於藍地,始建於一九五零年,其後耗資六千萬元與建萬佛寶殿。工程歷時六載,於一九八零年五月落成開光。該殿樓高三層,頂樓大雄寶殿高六十八呎,中央供奉三尊十六呎高的金身釋迦牟尼像。此外,牆壁鑲滿逾萬尊佛像浮雕,再配上揉合了中泰文化的壁畫,煞是壯觀奪目,令人目不暇給。寶殿上端設有藏經閣及玉佛閣,再加上正門入口有兩條二十米高的巨龍柱分立左右,龍身更嵌上金色麟片,金光閃耀,栩栩如生,更顯寺院的莊嚴氣勢。寺內更設有齋菜部,為遊人提供素食。
青磚圍
  青磚圍位於屯門北部近藍地村。青磚圍原稱麥園圍,後因為該村的圍牆乃用青磚建成而被易名為青磚圍。村民主要為陶姓族人。村內之天后廟及堂,甚具歷史價值。村內的正門入口處,現尚存一闕青磚圍牆,遊人可從中一睹昔日圍村風貌,亦與新建成的牌樓互相輝映。
龍鼓灘
  龍鼓灘村為一個已有數百年歷史的村落,位於青山山腳之西南面,分為龍鼓灘及龍鼓上灘。相傳宋帝昺南下走避元兵時,曾匿藏於龍鼓灘一帶,後人稱為未王洞或皇帝岩的地,方相信便是當年宋帝昺藏身之所,其他名勝有天廟及妖精石等。除了古樸的一面外,龍鼓灘近年亦出現了溫馨的一面。私人營辦的水上活動中心及燒烤場啟用以來,甚受市民歡迎。
參考: 屯門五千年
2006-10-23 8:48 pm
唐朝香港
唐朝時因為廣州是國際商埠,「屯門地區」 (即由現時東莞至大嶼山的一片包括后海灣的沿海地區)被用作軍港、避風港,和廣州海外交通的外港,是海船進出廣州的必經之地。《新唐書》曾引用唐朝地理學家賈耽撰《古今郡縣道四夷述》中的『廣州通海夷道』條說:『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韓愈在《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中寫道:『屯門雲雖高,亦映波濤沒』。劉禹錫在《踏浪歌》中寫道:『屯門積日無回飆,滄波不歸成踏潮』。目前尚未有史料證實韓、劉兩位到過屯門。屯門的景色出現在他們的詩作中已說明由於海上交通便利,該地在唐朝已經聞名了。鹽池的管理亦相當發達。


收錄日期: 2021-04-15 20:47: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2000051KK0612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