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溝」仔、「溝」女應為「勼」女、「勼」仔
「溝女」是香港人近年獨創的一個方言詞,意即「追女仔」是也。粵語有「水溝油」、「黑白兩溝」等詞句,粵語中的「溝」作混合、融和解。有句俗語就是「有時糖黐豆,有時水溝油」,指兩個人的關係時好時壞,因為水和油是混和不來的。「黑白兩溝」就是「把黑色和白色混合」。
人們大概根據此義的引申而發明了「溝女」一詞。不過自古以來,「溝」從沒混合、融和的意義。東漢《說文解字》說:「溝,水瀆,廣四尺、深四尺」,「溝」是水道、河道、渠道的意思,作名詞用。
本字實是「勼」。
「勼」,粵音同「溝」,本不送氣,因為發音略嫌不雅才讀作「溝」:「勼」字音本應是 geu1,為避諱而轉讀 keu1。其實「篝、溝、勾、鉤、鈎、勼、鳩、鬮」等字,粵音都應讀 geu1,只因發音近於一個粗鄙的字,所以轉讀 keu1。
「勼」在《說文解字》的解釋是「聚也」,指聚合、混和,正好切中了「水溝油」、「黑白兩溝」中「溝」的意義。清代段玉裁在注解《說文》時指出,「勼」有三個異體字:鳩、九、逑。例如《左傳》作「鳩」,《古文尚書》作「逑」,《莊子》作「九」。
「鳩」本是鳥名,或許此鳥性喜群居或雙宿雙棲,故「鳩」亦有群聚、混合之義。如《爾雅‧釋詁下》便把「鳩」釋為「聚也」。《尚書‧堯典》云:「共工方鳩僝功」,「鳩」便是「聚合」。《左傳‧隱公八年》:「以鳩其民」,意思為「聚集人民」。東漢張衡的《東京賦》云:「悉率百禽,鳩諸靈囿」,用白話來說就是「盡將各種鳥獸聚集在靈囿(皇家獵場)之內」。
「鳩」偶然會簡化成「九」,如《莊子‧天下篇》言:「禹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九雜」等同「鳩雜」、「勼雜」,意思是「匯集」,相當於粵語所謂的「溝溝埋埋」。
《詩經‧周南‧關雎》的第一句便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人以關關而鳴的鳩鳥起興,引出自己企慕與心上人歡聚之情。當知道了「鳩」還有「聚合」一義後再來細味此詩,我們便可進一步領會詩人的一番匠心了:
「君子好逑」中的「逑」向來被注解為「匹也」,即是「配偶」,故「好逑」是「好的配偶」。但既然「逑」可通「勼」(如《說文》:「逑,斂聚也。」),我們又何妨換個角度來看「好逑」一語呢?若把「好逑」視為「喜好與之相聚」,那《關雎》一詩的主人公便算得上古往今來「溝女界」的鼻祖了!
總括而言,「勼」由原本聚集的意思,引伸為混和,再引伸為追求,是自然的事。試看「逑」字,本義是聚合,另一義便是配偶,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是大家都知道的話。
來源:
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hPIBGGSMaI8J:moodforarts.blogspot.com/2005/12/blog-post.html+%E6%BA%9D,%E5%8B%BC&hl=zh-TW&gl=hk&ct=clnk&cd=7
http://twforum.wwwmonline.com/viewtopic.php?p=1104&sid=fce21b67c20bf6a492e540c2efd3f5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