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中國維新的比較~.~

2006-10-23 12:32 am
日本明治維新與中國清末維新的比較 >.

回答 (2)

2006-10-23 12:41 am
✔ 最佳答案
明治維新與「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中、日兩國面對19世紀中、後期西方列強殖民侵略的進逼,都展開了各種形式的改革,然而最終達成改革目標而獨立富強的,卻是日本。有觀點認為是西方殖民主義者大多將目光投注在像是印度、中國這樣既有廣闊市場又有豐富原料的國家,對日本的殖民侵略相對而言沒有那麼嚴重,也讓日本能夠把握住難得的機會而走上強盛之路;但更可信的說法是:由於中國的封建勢力為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提倡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極力避免觸及政治改革,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而日本則是全盤西化,並且相當程度地注重典章制度與思想、觀念方面的改革。

此外,大和民族面對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能夠力促團結,結合成一股影響力遠勝於傳統守舊派的強大勢力,也確立排除改革障礙的決心;加上明治維新過程中,向西方進行各方面學習(相對於洋務運動)的徹底性,並改變政治制度為君主立憲制,最終使日本得以快速崛起。中國於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所進行的戊戌變法,雖然對於制度層面的改革也開始稍有動作,但改革共識的凝聚力顯然不足,最終仍逃不過傳統守舊派的扼殺而以失敗告終。
2006-10-23 12:56 am
明治維新(日語:明治維新、めいじいしん)是指19世紀末,日本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事件背景
在19世紀中期的亞洲,日本處於最後一個幕府—德川幕府時代。掌握大權的德川幕府所實行的苛政,不時激起眾多以務農為業的百姓反彈。對外則實行「鎖國政策」,禁止外國傳教士、商人與平民進入日本,只有荷蘭與中國(大清帝國)的商人被允許在原本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長崎繼續活動;此外德川幕府亦嚴禁基督教信仰。
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強制實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政策,將日本劃分為3府72縣,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
改革身份制度,廢除傳統時代的「士、農、工、商」身份制度,將過去的公卿諸候等貴族改稱為「華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為「士族」;為減輕因「版籍奉還」而連帶的財政負擔,逐步廢除封建俸祿;此外亦頒布武士「廢刀令」,以及建立戶籍制度基礎的「戶籍法」。
社會文化方面,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曆制上則停用陰曆,改用太陽曆計日(年號除外)。
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原有土地政策,許可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於1882年設立日本銀行(國家的中央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
教育方面,發展近代義務教育,將全國劃分為8個大學區,各設1所大學,下設32個中學區,各有1間中學,每1中學區下設210小學區,每一所小學區設8所小學,總計全國有8所公立大學,245所中學,53,760所小學。教育機關頒佈「考育敕語」,灌輸考道、忠君愛國等思想(有人認為此舉用意在於強化最高權力集中式的社會體系,為日後的對外擴張鋪路)。此外亦選派留學生到英、美、法、德等先進國家留學。
軍事方面,改革軍隊編制,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海軍參考英國海軍編制;並於1872年頒布徵兵令,凡年齡達2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須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預備役2年,後來一般役及預備役分別增至3年及9年,總計12年。1873年時,作戰部隊動員可達40萬人。此外明治政府亦發展國營軍火工業;到了明治時代中、後期,軍事預算急劇增加,約佔政府經費的30%~45%。
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興築新式鐵路、公路。1872年,第一條鐵路—東京(新橋)至橫濱(櫻木町)間鐵路通車;到了1914年,日本全國鐵路總里程已經超過7,000公里。
司法方面,仿傚西方制度,於1882年訂立法式刑法,於1898年訂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於1899年訂立美式商法。
宗教方面,基於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勵神道教,因為其宣揚忠於天皇的思想,對天皇統治國家有一定的幫助。同時亦容許其他宗教的存在,並於1873年取消基督徒傳教的禁令。


戊戌變法又名百日維新,是清朝光緒二十四年間(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項政治改革運動。這次變法主張由光緒皇帝親自領導,進行政治體制的變革,希望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現代化道路。無奈變法受到清朝廷內保守勢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反對,最後演變成為政變,維新派人物被殺。維新運動失敗,使中國損失一批熱心於國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將中國推上革命的道路。

變法內容
新政內容主要涵蓋教育、軍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體制。其最終目標,是推行君主立憲制。康有為向光緒皇帝贈送康有為自己的著作《日本變政考》和《俄羅斯大彼得變政記》,還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攬要》的譯本和其他有關各國改革的書。這令光緒傾向以明治維新為改革的藍本的。

教育改革
這是維新派最重視的地方,細節抱括:

舉辦京師大學堂
所有書院、祠廟、義學、社學一律改為兼習中西學的學堂
各省會設高等學堂,郡城設中等學堂,州縣設小學
鼓勵私人開辦學堂
設立翻譯、醫學、農務、商學、路、礦、茶務、蠶桑速成學堂
派皇族宗室出國遊歷,挑選學生到日本遊學
廢八股、鄉會試及生童歲、科考試,改考歷史、政治、時務及四書五經,以及定期舉行經濟特科
設譯書局
頒發著書及發明給獎章程,保薦格致人才

經濟建設
康有為強調中國必須以工商立國,才能富國養民;另因為官辦企業多弊病,故也著重鼓勵民辦企業。

設鐵路礦務總局、農工商總局,並在各省設分局
廣泛開設農會,刊印農報,購買農具,訂立獎勵學藝、農業程序,編譯外國農學書籍,採用中西各法切實開墾
頒發製器及振興工藝給獎章程
在各地設立工廠
在各省設商務局、商會,保護商務,推廣口岸商埠
開放八旗經商的禁令,名其學習士農工商自謀生計

軍事
改用西洋軍事訓練
遣散老弱殘兵,削減軍餉須支,實行團練,裁減綠營,舉辦民兵
頒發興造槍砲特賞章程
籌設武備大學堂
武科停試弓箭騎劍,改試學科

政治
裁減冗員
設置京卿學士,以集思廣益
准許地方官與士民上書
改上海《時務報》為官報,創設京師報館
開放新聞自由
按月分類列名每年收支
康有為還有好些未發表的新政,如尊孔聖為國教,立教部、教會,以孔子紀年,制訂憲法,開國會,軍民合治,滿漢平等,皇帝親自統帥陸海軍,改年號為「維新」,斷髮易服,遷都上海等。根據康有為所講,自軍民合治以下的新政都得到了光緒的同意。

戊戌政變
新政一開始便遭到原來各大臣的抵制。特別是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榮祿,更是保守派的頭目。榮祿與慈禧的關係密切,不單對光緒公開抗命,還與朝中其他保守派人物向慈禧密報,要求慈禧回朝訓政。9月13日,光緒感到慈禧有異,於是命康有為迅速外出到上海,並要「設法相救」。9月16日,光緒在頤和園召見統率北洋新軍的直隸按察使袁世凱,面談後昇任他為侍郎候補。另一方面,直隸總督榮祿以英俄開戰,催袁急回天津。據袁世凱的日記,之後譚嗣同於9月18日夜訪袁世凱住處,透露慈禧聯同榮祿,要廢除光緒;並說皇上希望袁世凱可以起兵勤王,誅殺榮祿及包圍慈禧住的頤和園。兩日後(9月20日),袁世凱回到天津,將譚嗣同的計劃向榮祿報告。 

一種說法是袁世凱的洩密,是光緒政變失敗的原因;但據近年的考證,慈禧及榮祿早有廢除新政的計劃,二人在袁世凱9月20日洩密以前亦經已有部署和防備。9月19日,慈禧回宮,9月21日即臨朝,宣佈戒嚴,火車停駛;並即幽禁光緒,廢除新政,搜捕維新黨人。是為戊戌政變,結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維新。維新黨人中,康有為早離開北京,梁啟超逃入日本使館。其他數十人被捕,包括稱為「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六人於9月28日斬於菜市口。徐致靖處以永遠監禁;張蔭桓則發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師大學堂外,一律都被廢止。

明治維新與「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中、日兩國面對19世紀中、後期西方列強殖民侵略的進逼,都展開了各種形式的改革,然而最終達成改革目標而獨立富強的,卻是日本。有觀點認為是西方殖民主義者大多將目光投注在像是印度、中國這樣既有廣闊市場又有豐富原料的國家,對日本的殖民侵略相對而言沒有那麼嚴重,也讓日本能夠把握住難得的機會而走上強盛之路;但更可信的說法是:由於中國的封建勢力為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提倡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極力避免觸及政治改革,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而日本則是全盤西化,並且相當程度地注重典章制度與思想、觀念方面的改革。

此外,大和民族面對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能夠力促團結,結合成一股影響力遠勝於傳統守舊派的強大勢力,也確立排除改革障礙的決心;加上明治維新過程中,向西方進行各方面學習(相對於洋務運動)的徹底性,並改變政治制度為君主立憲制,最終使日本得以快速崛起。中國於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所進行的戊戌變法,雖然對於制度層面的改革也開始稍有動作,但改革共識的凝聚力顯然不足,最終仍逃不過傳統守舊派的扼殺而以失敗告終。
參考: 周佳榮著:《近代日本文化與思想》(日)依田熹家著:《近代日本的歷史問題》吳學文著:《十字路口的日本》梁啟超著《飲冰室合集》中華書局《戊戌政變記》清光緒二十四年 郭廷以著《近代中國史綱》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52: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2000051KK0351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