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一)什麼是循環經濟策略?
循環經濟是以物質流動為特征的一種生態經濟,一種從自然資源到産品製成到尋求資源再生利用的循環式經濟模式。它與傳統的資源消費、然后生產為產品、最后廢物排放,這麼一個單向線性流動經濟不同,它是一種再生的資源,一種流動的資源,是物質和能量在整個經濟活動中得到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配置的效益,實現經濟生態化轉向。它強調減少資源使用、回收以及再生利用以提昇生態效率。目的是在生産和消費過程投入最少的自然資源,使人類在追求生活品質提高的同時,保護日益稀缺的環境資源,提高環境資源以及能源的配置效果,以對環境的影響也能減到最低。
循環經濟將傳統的線性、開放式的經濟系統轉變為非線性的經濟系統,逐步實現很小的排放性和環境友好性,使市場生產的產品能夠持久的使用,並延長使用的壽命。例如對計算機,電視機和其他電子裝置,可以通過維護保養延長這些產品的使用壽命,減少分散使用的資源浪費,這就是環境友好系統。
另外服務優先,也是循環經濟一個很好的典范。例如,某家世界著名的復印機公司,其在美國本地現在已經不再生產新的復印機產品,而是轉向重點向正在使用的復印機提供維護和保養,這種服務並不改變機器的其他部分性能,而是使每個部件得使用壽命和強度得到極大的優化。這種做法的結果是實際上不存在嚴格意義上新的機器,但這種方式在經濟上是有利可圖的。
循環經濟能夠帶來新的經濟增長、實現經濟和環境的供應,像我們廢舊物質回收,能夠產生積極效益。
這裡把循環經濟和傳統經濟做一比較。所謂傳統經濟是粗放式的,即三高一低。在這種經濟當中,傳統經濟主要是以越來越高的強度對地球上的物質和能源進行開採,在生產加工和消費中,對資源能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或一次性的。
循環經濟的一個特征是環境友好性的經濟,是倡導建立在物質循環基礎上的高利用率經濟,使得整個經濟系統以及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基本上不產生、或者隻產生很小的廢棄物,簡單地說就是廢物也是一種資源。因此循環經濟是發展觀的改變,倡導的是不斷發展的經濟模式,要使經濟活動按照自然生態的模式進行,從而根本上消解長期以來環境與發展之間所產生的尖銳沖突。
循環經濟從生產到消費各個領域倡導新的經濟規范和行為准則。
它有三個准則,即簡單化、再使用,再循環,它的目標就是盡量節約資源、能源和減少廢物,其應用在產業方面是生態產業,當然還有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等等。
這三個原則中最重要的就是簡單化原則,要求我們在生產過程中盡量減少廢物,通過清潔生產減少廢物的產生。要求用較少的原料和能源達到既定的生產目的和消費目的,在生產源頭節約資源和能源,減少污染。
在生產中,簡單化原則常常表現為小型化和輕型化,此外還要求產品包裝簡單而不是豪華浪費,從而達到減少廢棄物排放。
再使用也就是反復利用,在此過程當中不僅是延長產品個體服務時間長度,還要求產品和包裝容器能夠多次使用,而不是用一次就廢棄了。盡量產生較少的廢棄物,還有另一層意義,因為我們在物品生產,產品的生產過程當中,我們都要消耗能量,因此,減少廢棄物實際上就是減少能量的消耗。
還有,歐洲的汽車商正在把他們的轎車設計成各種零件易於分解和再使用的形式,有的零件可以循環使用,經歷幾十次再循環。這就是要求把廢棄物再次變成資源,從而達到減少污染,節約資源的目的。也就是要求生產出來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夠重新變成可利用的資源,而不是無用的垃圾。
循環經濟應該有三個思路,一個是在企業層面上﹔一個是在區域層面上,像開發區等等,在區域層面上的我們稱作是中循環﹔還有一個在社會層面上,如地區,城市等等,我們稱之為一個大循環。
在企業層面上,有這幾點,要求減少產品和服務物料或者原料的使用量、要減少產品和服務能源使用量、減少有毒物質的排放、加強物質循環和使用能力、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資源、提高產品的耐用性等等。
在區域層面上,就是中循環,我們要建立生態產業,包括生態農業,形成企業之間的工業代謝,一個企業的廢棄物是另外一個工廠原料,形成閉路循環。
我國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目前正在同步開展,像遼寧省和貴陽市,他們在前幾年就積極嘗試,並分別制定了遼寧省發展循環經濟試點方案,貴陽市循環經濟生態市建設規劃,而且全國現在各個省市都在建設生態市,建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在社會層面上就要建立相關的政策體系、倡導綠色消費、建立綠色政府、綠色辦公、綠色採購、建立就業型的社會、包括節水、節能等等。在這方面日本和德國都做得不錯,我國在政策體系方面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潔生產,可再生能源等等,人大也正在考慮制定循環經濟促進法。
(二)香港是什麼經濟策略?
曾任權最新在施政報告說的經濟策略是:
以「背靠內地、面向世界」為主軸、以「市場主導」為原則的經濟發展策略,充分利用和擴大香港的原有優勢,主力建設香港成為世界級的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以及具國際水平的高增值服務中心。
背靠內地:加強傳統的粵港合作、珠三角合作以及近兩年發展起來的泛珠三角「9+2」合作外,還宣布會在上海及成都增設特區辦事處,以進一步推動香港與華東和西南地區的交流合作。這樣連同現有的駐北京及廣州辦事處,香港在內地將會設有四個辦事處,而且據聞日後還會在泛珠三角內地九省省會及長三角的主要省市都設置辦事處。這無疑將會極大地加強特區政府與內地地方政府的聯繫,推廣及促進香港在內地的商貿發展,同時給前往內地的香港市民提供更多的支援服務。
開放內地個人遊,是近兩年推動香港經濟發展成效顯著的一項計劃。內地遊客來港人數不斷增長,人均消費約4,400港元,的確帶旺了本港的旅遊業、酒店業、零售業、餐飲業乃至整個地產市道。
面向世界:港府將於東歐設立一個新的經濟貿易辦事處,負責促進香港在東歐的經貿推廣事宜。目前香港在境外共有十一個經貿辦事處,分別設於香港主要貿易區域中的主要貿易夥伴國家內。
市場主導:市場主導,就是政府不對經濟或市場作任何指導性規劃。政府相信投資者和企業家遠比政府官員了解市場,而私人機構的活動也遠比官方的經濟藍圖更能帶領香港走上繁榮之路。政府採用「盡量扶助、減少干預」政策,極力主張「盡量扶助、減少干預」的政策。政府的主要功能是盡可能提供有利營商的條件,包括個人自由、法治、廉潔而高效率的公營部門和公平的商業競爭環境等基礎「軟件」,以及社會發展所需的土地和基礎建設,例如學校、道路等「硬件」。
政府另一重要責任,就是消除市場障礙,鼓勵公平競爭。在證券、期貨和銀行業,以及電訊、資訊科技和廣播等領域上,政府均致力開放市場。
政府又維持低稅率的簡明稅制,以鼓勵工人生產和吸引企業家投資。法團利得稅的稅率為17.5%,薪俸稅稅率為16%,與其他國家的稅率相比,兩者均屬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