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功課 -- 十二門徒之一 -- 多馬的優點和缺點urgent! urgent!

2006-10-22 4:44 am
關於多馬所有資料都要

回答 (2)

2006-10-22 4:52 am
✔ 最佳答案
多馬(天主教稱多默),又稱「底土馬」(意即「雙生子」),耶穌十二門徒之一。在耶穌復活後聲稱要見到耶穌才相信真有其事,而耶穌亦顯示了其身上的傷痕證實自己復活。據教會傳統說法,多馬後來去到印度傳播福音並殉道。

是失明者、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的主保聖人。

多馬在什麼樣的境遇下被耶穌呼召,《聖經》並沒有記載,但他被耶穌選為十二使徒之一,並終生事奉耶穌不渝,也顯示他對真理的愛慕和對耶穌的認識的深刻。

勇敢赴義
在拉撒路生病時,耶穌對門徒說,要再往猶太地去,門徒即表示那將是危險的行程(約翰福音11:7-8)。當耶穌表明堅決之態度後,多馬向其他使徒說:「我們也去和祂同死吧!」(約翰福音11:16),由此可看出多馬勇敢赴義的氣慨。

追根究底
當耶穌向門徒明示自己將要離去,並向門徒保證自己必再來接門徒到所預備的地方同住,同時又說這條路門徒是知道的(約翰福音14:1-4),而多馬立刻問耶穌,求耶穌指明那路(約翰福音14:5),因此耶穌所回答的,成為今日基督教信仰的路標(約翰福音14:6),這當歸功於多馬追根究底的學道精神。

從多疑到確信
據《聖經》記載,耶穌從死裡復活之後,一次向眾門徒顯現,堅定他們的信心。此次多馬剛好不在,當他回來時,眾人向他見證,他卻懷疑不信地說:「我非看見祂手上的釘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我總不信」(約翰福音20:24-25),可見多疑是多馬在信仰上的軟弱。後來耶穌在多馬與門徒都在時,再次顯現,以堅定多馬的信心(約翰福音20:26-29),從此多馬四處積極為耶穌作見證,因這是他親身體驗,親手摸到的。

多馬福音
在初期教會,曾有一卷《多馬福音》流傳,被指為由使徒多馬所寫。第四世紀中,耶路撒冷的西里爾主教((315~386) Cyril of Jerusalem) 認為這份文件是出自摩尼三門徒之一的手。然而,這份文件的內容有三分之一的篇幅與對觀三福音(馬太、馬可、路加)有重疊,是目前所發現的古文獻中最接近正典福音書的另一份文件。這份語錄式的福音外傳,有相當多的論述接近東方(佛禪)靈修的說法。
參考: 維基百科
2006-10-22 4:52 am
多馬(天主教稱多默),又稱「底土馬」(意即「雙生子」),耶穌十二門徒之一。在耶穌復活後聲稱要見到耶穌才相信真有其事,而耶穌亦顯示了其身上的傷痕證實自己復活。據教會傳統說法,多馬後來去到印度傳播福音並殉道。

是失明者、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的主保聖人。

多馬在什麼樣的境遇下被耶穌呼召,《聖經》並沒有記載,但他被耶穌選為十二使徒之一,並終生事奉耶穌不渝,也顯示他對真理的愛慕和對耶穌的認識的深刻。

勇敢赴義
在拉撒路生病時,耶穌對門徒說,要再往猶太地去,門徒即表示那將是危險的行程(約翰福音11:7-8)。當耶穌表明堅決之態度後,多馬向其他使徒說:「我們也去和祂同死吧!」(約翰福音11:16),由此可看出多馬勇敢赴義的氣慨。

追根究底
當耶穌向門徒明示自己將要離去,並向門徒保證自己必再來接門徒到所預備的地方同住,同時又說這條路門徒是知道的(約翰福音14:1-4),而多馬立刻問耶穌,求耶穌指明那路(約翰福音14:5),因此耶穌所回答的,成為今日基督教信仰的路標(約翰福音14:6),這當歸功於多馬追根究底的學道精神。
從多疑到確信
據《聖經》記載,耶穌從死裡復活之後,一次向眾門徒顯現,堅定他們的信心。此次多馬剛好不在,當他回來時,眾人向他見證,他卻懷疑不信地說:「我非看見祂手上的釘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我總不信」(約翰福音20:24-25),可見多疑是多馬在信仰上的軟弱。後來耶穌在多馬與門徒都在時,再次顯現,以堅定多馬的信心(約翰福音20:26-29),從此多馬四處積極為耶穌作見證,因這是他親身體驗,親手摸到的。
多馬福音
在初期教會,曾有一卷《多馬福音》流傳,被指為由使徒多馬所寫。第四世紀中,耶路撒冷的西里爾主教((315~386) Cyril of Jerusalem) 認為這份文件是出自摩尼三門徒之一的手。然而,這份文件的內容有三分之一的篇幅與對觀三福音(馬太、馬可、路加)有重疊,是目前所發現的古文獻中最接近正典福音書的另一份文件。這份語錄式的福音外傳,有相當多的論述接近東方(佛禪)靈修的說法。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1%96%E5%A4%9A%E9%A6%AC&variant=zh-hk"


收錄日期: 2021-04-24 08:40: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1000051KK0513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