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修女生平

2006-10-22 2:14 am
德蘭修女生平

回答 (2)

2006-10-30 9:20 pm
德蘭修女(中)從美國總統列根手中接受自由獎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又稱做德蕾莎修女、泰瑞莎修女),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於1979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並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2003年10月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單Beatification。目前德蘭修女的名稱也變為真福德雷莎修女(Blessed Teresa)。
[編輯] 早期的生活
德蘭修女的本名是艾格尼斯·剛察·博加丘(Agnes Gonxha Bojaxhiu),她是一個出生於鄂圖曼帝國科索沃省的斯科普里﹙前南斯拉夫聯邦馬其頓共和國的首都﹚的阿爾巴尼亞裔人, 父親尼格拉(Nikolla Bojaxhiu)是成功的地方雜貨承包商,母親是Dranafila Bojaxhiu,她是么女,上有哥哥和姐姐﹙姐姐後來也成為修女﹚。家中說阿爾巴尼亞語,是天主教家庭,在她所居住的鎮上多為穆斯林和基督徒,僅有少數的天主教徒。

德蘭修女很少提到她的童年生活,但她曾說,在12歲加入一個天主教的兒童慈善會時,她就感覺自己未來的職業是要幫助貧寒,15歲時,她和姐姐決定到印度接受傳教士訓練工作,18歲時,她進了愛爾蘭羅雷托修會,並在都柏林及印度大吉嶺接受傳教士訓練工作,三學期後,德蘭修女正式到了印度的加爾各答,在聖瑪莉羅雷托修會中學擔任教職,主要是教地理。1931年,德蘭正式成為修女,1937年5月更決定成為終身職的修女,並依法國19世紀最著名的修女『聖女德莉莎』(St. Theresa)的名字和精神,改名為德蘭修女。1940年代初期,德蘭修女在聖瑪莉羅雷托修會中學擔任校長一職,但當時印度貧富差距非常大,校內一片安寧,但校外卻滿街都是無助的痲瘋患者、乞丐、流浪孩童。1946年9月10日,德蘭修女到印度大吉嶺的修院休息了一年,並強烈的感受到自己要為窮人服務的心,返回加爾各答後,她向當地的總主教請求離開學校和修會,但一直得不到許可。


[編輯] 仁愛傳教修女會
1947年東巴基斯坦脫離印度獨立,加爾各答湧入了數以萬計的難民,大多數都是怕被回教徒迫害的印度教徒,傳染病如霍亂和麻瘋病沒有受到控制,在街頭巷尾爆發開來,於是加爾各答的街頭,學校的高牆外越來越像是地獄,折磨著德蘭修女的心,在不斷向總主教以及梵諦岡請求下,1948年,教宗庇護十二世終於給德蘭修女以自由修女身分行善的許可。並撥給她一個社區和居住所讓她去幫助有需要的窮人。德蘭修女馬上去接受醫療訓練,並尋找幫手,1950年10月,德蘭修女與其他12位修女,成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Missionaries of Charity;又稱博濟會﹚,並將教會的修女服改為印度婦女傳統的沙龍,以白布鑲上樸素的藍邊,成為博濟會修女的制服。


[編輯] 小故事
有一天,德蘭要到巴丹醫院商量工作,在靠近車站的廣場旁發現了一位老婦人,倒在路上,像是死了一般。德蘭蹲下來仔細一看:破布裹著腳,爬滿了螞蟻, 頭上好像被老鼠咬了一個洞,殘留著血跡,傷口周圍滿是蒼蠅和蛆蟲。她趕緊替老婦人測量呼吸及脈搏,似乎還有一口氣,她為好趕走蒼蠅,驅走螞蟻,擦去血跡和蛆蟲。德蘭心想,如果任她躺在那裏,必死無疑。於是她暫時放棄了去巴丹的行動,請人幫忙把老婦人送到附近的醫院。醫院開始時對這個沒有家屬的老婦人不予理會,但醫師在德蘭的再三懇求下,便替老婦人醫理,然後對德蘭說:『必須暫時住院,等脫離危險期後,再需找個地方靜養。』德蘭把病人托給醫院後,立即到市公所保健課,希望能提供一個讓貧困病人休養的埸所。市公所保健課的課長是位熱心的人他仔細聽完德蘭的請求後,便帶她來到加爾各答一座有名的卡裡寺院,答應將寺廟後面信徒朝拜後的一處地方免費提供給他使用。他們一開始受到印度教區婆羅門的強烈反對,理由是德蘭修女不是印度人,然而德蘭修女不畏反對,依然在街頭搶救許多臨危的病患到收容所來替他們清洗,給他們休息的地方,其中也包括印度教的僧侶,此舉感動了許多的印度人,於是反對聲浪就漸漸的平息了。

自從找到這個落腳點後,不到一天的時間,修女們就將三十多個最貧困痛苦的人安頓了下來。其中有個老人,在搬來的那天傍晚即斷了氣,臨死前,他拉著德蘭的手,用孟加拉語低聲地說:『我一生活得像條狗,而我現在死得像個人,謝謝了。』

光靠德蘭及修女們的工作,要救助全加爾各答我垂死者是不可能的.,但德蘭她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她認為人類的不幸並不存在於貧困、生病或飢餓,真正的不幸是當人們生病或貧困時沒有人伸出援手,即使死去,臨終前也應有個歸宿,這就是德蘭向垂死者傳播了主的愛。


[編輯] 成立
這所名符其實的貧病、垂死者收容院終於在1952年八月正在成立,當時在入口處掛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尼爾瑪.刮德』, 按孟加拉語的意思,就是『清心之家』。

七年後,德蘭的『仁愛傳教會』分別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和蘭奇設立了兩座這樣我垂死者收容院。


[編輯] 紀錄片與知名度
1960年代,德蘭修女的收容所在加爾各答成為知名的地方,在街頭生病、需要幫助的患者都知道這個能夠讓他們安息的地方,收容所開始急速成長,因人手不足,開始招募世界各地的義工,透過義工的口耳相傳,也打開了世界的知名度。1969年,英國記者馬科爾·蒙格瑞奇拍攝了一部以德蘭修女為主的紀錄片《Something Beautiful for God》,片中拍出收容所和印度街頭驚人的貧窮和無助,以及德蘭修女決定終身侍奉最貧窮的人的精神,讓許多人相當感動,也讓德蘭修女變成了世界名人。


[編輯] 獲獎
1971年,教宗庇護十二世頒給德蘭修女「Pope John XXIII」和平獎;同年的甘乃迪獎也頒發給她,此外還有如1975年Albert Schweitzer國際獎也頒發給她,1985年美國總統自由勛章;1994年美國國會金牌;1996年11月16日美國名譽公民,和許多大學的名譽學位;1979年的最重要的諾貝爾和平獎,也頒發給她。當時她拒絕了頒獎宴會和獎金。媒體問及她:「我們可能做什麼促進世界和平?」。她回答:「回家和愛您的家庭。」


[編輯] 健康惡化與過世
1983年,德蘭修女到羅馬拜訪教宗保羅二世時,心臟病第一次發作。1989年心臟病第二次發作時,她接受了人工心臟的安裝,1991年從墨西哥拜訪回來之後,得到肺炎,健康日趨惡化。於是她向博濟會提出辭職,理由是她已無法像其他修女一樣全天照顧病患,在修會的秘密投票下,其他修女和修士都投票希望德蘭修女要留在博濟會領導她們。

1997年4月,德蘭修女跌倒並傷到鎖骨。8月時接受了心臟移植手術,但健康並沒有日漸好轉, 1997年3月13日,她退出了博濟會,同年9月,87歲時逝世。德蘭修女留下了4,000 個修會的修女,超過10萬以上的義工,還有在123個國家中的610個慈善工作。印度替她舉行了國葬。諷刺的是,同年8月31日,英國的戴安娜王妃車禍身亡,媒體花了整整一個月報導戴安娜王妃車禍和後續消息,而德蘭修女的過世則變成報端的小角。
2006-10-22 2:36 am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又稱做德蕾莎修女、泰瑞莎修女),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於1979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並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2003年10月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單Beatification。目前德蘭修女的名稱也變為真福德雷莎修女(Blessed Teresa)。

1983年,德蘭修女到羅馬拜訪教宗保羅二世時,心臟病第一次發作。1989年心臟病第二次發作時,她接受了人工心臟的安裝,1991年從墨西哥拜訪回來之後,得到肺炎,健康日趨惡化。於是她向博濟會提出辭職,理由是她已無法像其他修女一樣全天照顧病患,在修會的秘密投票下,其他修女和修士都投票希望德蘭修女要留在博濟會領導她們。

1997年4月,德蘭修女跌倒並傷到鎖骨。8月時接受了心臟移植手術,但健康並沒有日漸好轉, 1997年3月13日,她退出了博濟會,同年9月,87歲時逝世。德蘭修女留下了4,000 個修會的修女,超過10萬以上的義工,還有在123個國家中的610個慈善工作。印度替她舉行了國葬。諷刺的是,同年8月31日,英國的戴安娜王妃車禍身亡,媒體花了整整一個月報導戴安娜王妃車禍和後續消息,而德蘭修女的過世則變成報端的小角。
1960年代,德蘭修女的收容所在加爾各答成為知名的地方,在街頭生病、需要幫助的患者都知道這個能夠讓他們安息的地方,收容所開始急速成長,因人手不足,開始招募世界各地的義工,透過義工的口耳相傳,也打開了世界的知名度。1969年,英國記者馬科爾·蒙格瑞奇拍攝了一部以德蘭修女為主的紀錄片《Something Beautiful for God》,片中拍出收容所和印度街頭驚人的貧窮和無助,以及德蘭修女決定終身侍奉最貧窮的人的精神,讓許多人相當感動,也讓德蘭修女變成了世界名人。
德蘭修女的本名是艾格尼斯·剛察·博加丘(Agnes Gonxha Bojaxhiu),她是一個出生於鄂圖曼帝國科索沃省的斯科普里﹙前南斯拉夫聯邦馬其頓共和國的首都﹚的阿爾巴尼亞裔人, 父親尼格拉(Nikolla Bojaxhiu)是成功的地方雜貨承包商,母親是Dranafila Bojaxhiu,她是么女,上有哥哥和姐姐﹙姐姐後來也成為修女﹚。家中說阿爾巴尼亞語,是天主教家庭,在她所居住的鎮上多為穆斯林和基督徒,僅有少數的天主教徒。

德蘭修女很少提到她的童年生活,但她曾說,在12歲加入一個天主教的兒童慈善會時,她就感覺自己未來的職業是要幫助貧寒,15歲時,她和姐姐決定到印度接受傳教士訓練工作,18歲時,她進了愛爾蘭羅雷托修會,並在都柏林及印度大吉嶺接受傳教士訓練工作,三學期後,德蘭修女正式到了印度的加爾各答,在聖瑪莉羅雷托修會中學擔任教職,主要是教地理。1931年,德蘭正式成為修女,1937年5月更決定成為終身職的修女,並依法國19世紀最著名的修女『聖女德莉莎』(St. Theresa)的名字和精神,改名為德蘭修女。1940年代初期,德蘭修女在聖瑪莉羅雷托修會中學擔任校長一職,但當時印度貧富差距非常大,校內一片安寧,但校外卻滿街都是無助的痲瘋患者、乞丐、流浪孩童。1946年9月10日,德蘭修女到印度大吉嶺的修院休息了一年,並強烈的感受到自己要為窮人服務的心,返回加爾各答後,她向當地的總主教請求離開學校和修會,但一直得不到許可。

收錄日期: 2021-04-13 19:23:5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021000051KK0414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